为什么有些企业已经很困难了还一边裁撤一线员工一边招收大学生进入管理岗位?

凯129926351



择善其道而行之


我们这里有家三线军工企业,十多年前就宣布破产从组。现在,他们每月扣除养老保险和公积金外,到手的工资就二千左右的工资。但他们厂年年都在招人,特别是年轻大学生。每年厂里都要派专人到省城和处省的大学去招人。真是下了翻功夫。

但遗憾的是,每年招来的大学生干不了多久就辞职了。基本上全部走完。每年都这样。我就想不明白,应该是先把生产搞上去,工资高了才能留得住人。有可能是厂里的领导在走形势吧。


于是4299


我也是企业退休的老员工,也是离退休年差7年企业改制内退的,在企业是财会人员,内退以后我又应聘到别的企业上了三年班,又等了4年才正式退休。当然企业搞内退是减人增效,为什么企业一边要减人一边又要招收大学生新员工?当然我们火电厂是先走一步,国企老员工多一是年纪大,学历低,对新事物新要求接受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能力不足,比较墨守成规。(也包括我自己在内)招受新员工,新的大学生,学历高,知识面广,接受新事物快,上岗掌握新的要求快,独立工作能力强。当然如果专业不对口,或者在大学是混日子的另当别说。过去有一句老话,人挪活,树挪死。企业也是这样,人材不流动,企业就是一谭死水,没有活力。现在回过头来看,企业也是无奈之举。我们厂也有有一些专业能力强有知识的员工,提前内退,但没有休息一天,马上就被别的电厂反聘,后又被本厂聘回干了几年,又被别的电厂聘用,一直干到70岁。反聘十多年工资奖金一分不少,解决了专业问题还有特殊贡献奖。我老公就是其中一员。也可以说是因“祸"得富。现在国家要求国企央企改革,企业提质升级,转型改造,如果不这样企业就没有竟争力,也就会垮掉。像我们五十年代的人,在企业基本上是吃大锅饭,四平八稳安于现状,没有竟争意识。一旦下岗两眼一抹黑不知怎么办。当然就是现在的大学生,也是要继续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努力创新,这样不管在什么时候,在社会上才会有立足之地,不会被淘汰。


手机用户63202261359


困难的国企大多是人员流动差,企业缺乏生机,混世的老员工多,收入还高,所以企业发展受困。辞退一部分一线的基层员工,改用现代化的设备,人虽少,但效率会提升。招聘年轻的大学生,可以充实新鲜血液,激发活力,创新发展。不然企业就陷入困境与危机,负担太重,无法转型与创新


孙书童


我给你普及一下现在企业用人方面的新名词,裁员一线员工叫;减员增效。增加管理人员叫;精细化管理。以前1000只羊有10个羊倌放,现在500只羊反而要20个羊倌!为什么?因为羊永远没有选择羊倌的权利,但羊倌可以决定羊的数量。


徒步旅行77


管理岗位收入高啊!一个管理岗位的人员工资奖金相当于普通工人的几倍十几倍,也就是管理层一个人占据了工人几人或十几人的岗位!一个单位那么多领导你说还哪有工人的编制了!现在企业的人越来越少却一再亏损或负债,就是因为一人把所有人的粮食都自己不断的吞噬!


放逐天涯854


国企没活力就是因为流动性太差,老员工没有激情和活力。在国企久了,大部分的人就没有斗志了,又怕到社会竞争,又不甘底层的待遇。在国企干5年的人的读白。



荆棘路上的行者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回答,现在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教育水平也逐步提高,现在的孩子每个都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而我们的教育发展水平提高的前提下获得的成果是高文化的人越来越多,这是教育需要的结果,一个国家实力强大与否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抓教育,现在的国内形势都是以考上大学拿大学毕业证为目的。

大学文凭是找工作的重点,现在学生和家长在教育上的努力和付出其实就是想通过教育来改变人生轨迹,在绝大多数家长眼中,考上大学是改变命运的主要出路,所以形成了高考万人争渡的场景,高等院校的规模在扩大,数量在增多,使得接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的大学生数量规模庞大,需要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到教育方面的发展,想要在教育上面提高整体的文化水平和积极性,那就要表现出来读大学出来的优越性,这样才能让家长和后面的孩子在学习和考大学上面产生动力,大学生毕业出来找工作获得好的工作就成为了主要的一面镜子,大学生就业待遇和普通人就业待遇之间的区别。

问题的核心来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没有工作经验只有文化水平,没有吃过苦的大学生来说,正常普通的工作岗位看不上,因为很多都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不应该去做那种工作,而现在的好一点的工作岗位大学生没有经验,所以很多公司都不要,造成了一种现象,一般的工作大学生不愿意做 ,好的工作岗位自己又应聘不上。

很多大学生都待业在家,对于这种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影响可是非常巨大的,为了消除这些影响,解决大学生就业就是重点事项,一般企业不愿意要的大学生,但是地方要求企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所以形成了一种现象就是企业招收大学生做为储备管理人才,然后到一定时间安排去代替一些工作,愿意做的留下 ,不愿意做的自己离开,这样可以达到了任务指标,又不会影响自己公司的正常运行,还可以交差说不是自己不要而是他们不愿意干。

当然还有一些企业转型,升级自己的产业结构,利用高科技来代替人工,对于现代高科技产品,大学生文化水平高,在接触高科技产品方面比普通人快速,所以一些企业是提前招收大学生进来培养,用于以后产业升级后能快速进入正常的模式当中完成无缝连接转变,这也是一些企业大量招收大学生的原因。


无法超越的足迹


这么说吧,幻想新来的员工能够带来新的风气将企业改变,其实根本不可能的。一个企业的风气是很难改变的。

老员工踏实肯干的就是企业的财富,但是老油子该裁就得裁。

新进的大学生好管理,真碰上老油子不好管。都觉得工人好弄好招,其实好的工人比一个二乎乎的管理值钱多了。


封雪寒


因为有些地方会给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企业许多优惠政策,比如减税,社保培训补贴,贷款优惠等政策。企业经营的目的是盈利,企业不是福利院,所以大多数企业是不会干没利润的事的,个别需要担负社会职责的央企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