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拜纳姆表示科比阻碍了自己的成长,为何会这样?他是不是唯一一个回怼科比的队友?

篮球憨憨


拜纳姆阻碍了科比的成长,这是笑话,怎么科比没说过鲨鱼阻碍了他的成长?

年纪轻轻说这些没羞没臊的话,真不合适。

拜纳姆成为可以单换魔兽的中锋, 没科比,他还差了十条街不止。

没科比,安猪只是洗剪吹

拜纳姆天赋卓越,被称为小鲨鱼,不是没原因。

2.13米129公斤,内线移动快,吨位足够,脚步灵活,被湖人选中的时候,才17岁,正式登陆NBA18岁06天,妥妥地天才人物。

天赋在这里,摆着,可安猪不自律,多数时候都沉迷于场外生活,无法自拔。

凭借着天赋,他可以碾压对手了,所以,对待比赛不是那么认真,场下训练也不是那么认真。

所以,导致安猪迟迟无法兑换天赋。

那会急着夺冠的科比,甚至喊出了要交易拜纳姆这口号。

但湖人不肯。

这会,拜纳姆才受到刺激,不断地加强,看到有点转变,科比也专门地针对性地去给拜纳姆加小灶。

科比经常给安猪发短信,督促他训练,曾经最为疯狂的是一天有20条短信。

大家都知道科比是个执拗的偏执狂,他厌恶不认真,厌恶失败,在科比督促下,安猪成长是显著,很快他成为了湖人内线支柱,核心,战术地位不比加索尔低。

加索尔+奥多姆+拜纳姆这三人组成的三高,冠绝联盟。

没科比,安猪没这些荣誉。

拜纳姆不知所谓,说科比阻碍了他

其实,很多时候,是他自己阻碍了自己。

科比就从来不会说奥尼尔阻碍了他发展,你安猪算个屁啊。

在OK组合横行那年代,你说科比不牛逼吗?

自然牛逼,不然,不可能跟联盟最具统治力的鲨鱼平起平坐,科比风头何其强盛,誉为乔丹接班人,看他在乔丹全明星赛上那表现欲望,你就知道他多喜欢出风头了。

可他未曾说过一句说,奥尼尔阻碍了他的发展。

这是未成年人的话语。

什么叫阻碍了你的发展。

即便你拜纳姆想当老大,可老大真的不是说出来,而是干出来的。

你说,你真的牛逼,跟着科比一起打江山,你真有本事,那么科比退下来之后,那湖人不是你。

只是奈何拜纳姆想不通这点,认为科比阻碍了他的发展。

事实证明,没了科比,拜纳姆真的什么都不是。

联盟第二中锋,这其实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离开科比,拜纳姆彻底地放飞了自我,开启自己洗剪吹生涯,有没有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非主流感。

傻大个,始终是傻大个。

离开湖人,彻底地沦为路人了。

这曾经联盟第二中锋,有此下场,这不免让人唏嘘。

他不是唯一一个

安猪不是唯一一个反击科比的人,可曾经反击过科比的人,到现在真的都没什么好下场。

安猪没球打了。

魔兽霍华德进入自由市场竟然没人要,现在还为科比当年喷他那事忏悔。

还有很多帕克、杰克逊、尼克杨、林书豪……

被科比喷的人很多,没有反击的人,现在过的挺好,反击的人,现在濒临失业的状态。

科比所说,其实没错,对事不对人,只是他们当初不知道这些,现在知道为时已晚了。

而人家科比,不管是在体育界,还是在文艺界,都是妥妥地超巨,这便是职业,这便是态度。


(畅聊NBA,加我关注,一起聊球。)


篮坛碧玉刀


也许并不是阻碍,只是多年后回想起心中有些悔恨和酸楚。

这个问题总的来说,还是拜纳姆心理太过脆弱导致的,当年拜纳姆的天赋也是肉眼可见的,不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在后奥尼尔时代“小鲨鱼”这个称号,可不是随便可得的。可见当时湖人或者整个联盟对拜纳姆的期望有多高,但是当时的拜纳姆也许是心理太成熟,需要人哄着打球,哄着锻炼,希望和习惯了在一个呵护的环境中去成长。但是科比都给自己取名叫黑曼巴了,这一切在当时的湖人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在科比心中上场就得拼命打球,下场就是按计划训练,不管是谁在科比面前都没有特权。不管当时从个人能力,对篮球的态度,在联盟的地位等来看,科比都是有足够的话语权来要求球队新人该去做什么。也许是科比的话太直白,也许是在球队中伤及了拜纳姆的面子,也可能是科比要求太高拜纳姆怎么努力都感觉做不到,从而最终选择了走上谐星的道理。我相信当拜纳姆刻苦认证打球的那些时候,科比应该是整个球队里最开心的人。


曾经内线天赋领先全联盟,最终输给了不自律。

那个时期的湖人,在内线囤积了拜纳姆,保罗加索尔,奥多姆等人,可以说是看得其他球队口水直流,要天赋有天赋,要力量有力量,要灵性有灵性,可以说把挡拆,罚球线策应,内传内配合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最终这样的内线组合并没有一起开拓出一个传奇的王朝。奥多姆败给了人性,也许只能怪卡戴珊太诱人。但是拜纳姆却因为内心太不成熟,慢慢的远离篮球,最后专攻美发烫染专业,确实让人唏嘘不已。好在湖人还有一个保罗加索尔在默默的给科比做着嫁衣。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不欣赏下拜纳姆的洗剪吹,那就确实对不起观众了。



力量型选手


的确是阻碍了,不过是阻碍了它下降的速度。离开了,跳水都没它快掉进海底


升升164383362


按詹黑罗辑:科比废队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