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好这是为什么?是一种什么心理?

红尘有你156621185


说到这个话题,我感觉非常熟悉。朋友们是否也有同感呢?

     “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好”,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家人,我们自己也都曾这样做过,只不过这样做的程度不同,给家人带来的伤害大小就不一样。

小时候,我们天天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玩具和零食是大家凑的,谁多玩会儿少玩儿会,多吃少吃,大家都不会计较。可回到家,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时,谁多吃一块糖,都会争得面红耳赤,买回来的冰棒,还要比比大小。

成年后,对同事,对朋友,我们谦让有礼,有点好吃的会和大家分享,偶尔还会请客吃饭,年节都会礼貌地相互问候,至少也要发条微信。对不熟的人,我们毕恭毕敬,可唯有对身边的亲人,上述的举动很少。

    我们也曾这样:工作不顺心,回家就借题发挥,把气撒在家人身上;在外面和别人吵了架,回家抱怨配偶或孩子在旁边添堵;自己的事业不顺,也会怪罪父母没本事,不能给自己更多的支持。似乎我们就是这样,能对陌生人客客气气,可面对亲人时,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所有的负能量瞬间爆发。

我的一位挚友,是一家公司的副总,和她交谈时,总感觉如沐春风。她总是那么优雅,睿智,我几乎从未见过她发火的样子,即使下属犯下再大的错误,她都会悉心教导。遇到难缠的客户,她都能处理得很妥当。要不是她主动和我说起自己的心里矛盾,我绝对想不到,这样一个完美的女性,在面对自己的亲人时,会像一只张牙舞爪的老虎。面对父母频繁的唠叨,她会恶言相向。家人在外人面前表现不好时,她会觉得丢自己的脸,把家人数落得抬不起头。

在我咨询工作中也有这样的情况:

L的丈夫,外形帅气,性情温和,工作认真上进,无任何不良嗜好,但在家里却是个十足的“大魔王”,他脾气暴躁、性格古怪,动不动就因为各种小事辱骂嘲讽L,L几乎天天承受他语言上的羞辱和贬低。而L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女人,为了孩子,为了不让外人看笑话,一直忍辱在这段婚姻中。她以为这是两个人的磨合,过段时间就好了,可十几年来,丈夫不但没收敛,反倒随着年龄增长,更加变本加厉。她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丈夫可以对别人那么好,唯独对自己这样?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心理呢?

如果妻子遇到这样的丈夫,往往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因为只要接触过这种丈夫的人,都不会相信他还有另一面。如果妻子在他人面前有所抱怨和不满,都会让妻子处于孤立无援,愤怒和屈辱的地步。

实际上, L经受的是情感虐待。

L的丈夫这样的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具有讨好型人格。

在婴儿出生时,是以满足自身基本需要为主的,到幼儿阶段,就需要通过与养育者的互动来学习,在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如何适应社会生活的规范要求。

当父母对孩子有过于严苛的要求,做不到就责罚孩子时,幼小的孩子,会把责罚夸大为灾难甚至毁灭性的惩戒。这种养育模式下,孩子感觉自己必须迎合父母的需要,才能免受责罚,得到认可,于是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孩子长大后,会延续小时候的模式,面对领导权威,或有权对他做评价的群体时,他们会努力讨好取悦对方。他们对别人好,并不是自己有足够的资源,而是他们几乎失去了自我,毫无保留地,拼命讨好别人。

L的丈夫出生后就被送到奶奶家,三岁后才被父母接回家。妈妈是单位领导,看到孩子有很多不良习惯,就非常严格地管教他,给他立下规矩,做不好,妈妈就会劈头盖脸吼他。

L的丈夫长大后,非常爱整洁注重仪表、谈吐。在单位表现优秀,遇到困难总是自己上,遇到好事总是让给别人,所以在单位人缘很好。

但他的内心并不快乐,因为委屈了自己而深感压抑。而他宣泄压抑的方式就是情感虐待妻子。人的行为模式是学习得来的,虐待别人的人,是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只学会用虐待这样一种模式来对待情感需要。就如同“受虐待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熬成婆后她也会虐待自己的儿媳妇”一样。

L的丈夫,他并非不在乎妻子。当妻子需要理解支持和他沟通情感时,他能感受到妻子的需要。但他幼年的情感创伤同时也会被唤起,使他不由自主退行到童年被虐待的情境,内心充满愤怒、委屈、压抑等情绪。潜意识使他用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的对待情感的模式,对妻子指责、冷漠、嘲讽。   

潜意识里他要把自己在情感世界中尝到的苦,想让妻子品尝个遍。

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人和事,看到自己的影子.....

做为情感受虐者,我们要怎样做?

首先我们要学习成长自己,提高自我价值感,不把别人的评价作为对自己的评判标准,不寄希望于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来肯定自己。学习自我肯定,自我激励,让自己更自信。当情感施虐者对你再次贬低、嘲讽、爆发脾气、冷漠时,就不会直接把其对自己的评判作为对自己的评价,而是分清哪些是施虐者的问题,哪些是自己可以学习到的地方,我们就不会感到受伤害。

同时施虐者也可观察学习到新的关系模式,双方互相促进成长。

当然,人往往在生命早期形成自己的关系模式,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反复强化,想真正改变,并非易事。

当自己无法摆脱内心困扰时,可以求助专业人士, 会让我们少走弯路。让我们一起学习对亲人不再发火,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营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吧。

 



艾叶心理咨询师


有的人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好,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人,我爸就这样,对外人哪怕就是个路人陌生人都很好,很热情。当然对家人也不是不好,对老人对我们也都挺好,但是我感觉相比较而言,对家人是应该的,对外人他的表现就有些过分。

同样是农忙的时候,干自己家的活有时候都累的带情绪,帮别人家去干的时候特别热情,都主动帮人家去;跟邻居什么的一起合伙批发的东西,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花一样的钱都是挤着别人先挑先拿,有些人就好意思只拿好的,他就是那个拿人家都挑剩下的傻子;如果跟别人有人情往来的,别人给二百的他至少还五百,别人给五百的,他至少还一千……反正就是绝对不能让别人吃亏,我经常说他,没必要这样,大家礼尚往来做的差不多就行,没有用,听不进去。

在认识他的所有外人的眼中,他就是个十足的大好人,性格好,脾气好,实在,热情……都说他哪哪都好。

要说为什么?其实就是好面子,虚荣心作祟吧。对待家人反正都是自己人,做的好不好的没人笑话,对外人好,不能让别人评价自己不好,死要面子活受罪罢了。


濡沫情感


我婆家嫂子就是这样的人,估计就是惯的。嫂子十七岁就嫁过来了,大哥比他大八岁,第二年就生了个胖小子,婆婆一家就可劲惯着,没去地里干过活,孩子也是婆婆帮着带,嫂子想吃啥就吃啥,想干啥就干啥,后来又生了闺女,就更不用干活了,婆婆身体壮实,所有的家务都是婆婆料理,地里干活也是一把好手,只要嫂子好好跟着大哥就行,而我们结婚是在他们结婚十几年以后了,家里就可劲尽着他折腾。

如今嫂子的孩子也都成家了,却天天干涉人家的生活,这不前几天非要侄女离婚,弄的鸡飞狗跳的。

嫂子对我的两个大姑姐也不好,她们都怕她,怕她不高兴,怕她不和大哥过了,怕她找我婆婆的事,她一不高兴,就要找婆婆的麻烦,各种理由,婆婆受了她几十年的气了,大哥也从来不敢吭气,前两天为侄女的事嫂子打侄女,大哥说说她,照大哥脸上就是几个耳光。

可是嫂子对外人挺好的,说话也好听,我们邻居都知道她什么人,远一点的就都夸她,真不知道是咋想的,越是亲人她越是闹腾,外人她倒是不敢了,所以我说是惯的,典型的窝里横。

这种人我分析一是惯的,二是没出门受过苦,三是自己不努力还嫉妒别人比她过得好,四是没有一个好心态,没有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五没有文化,没有知识,见识浅短,六是不和外人打交道,不敢招惹外人,只敢窝里横了。


生如夏花153680509


我老公对外面人好得没话说,对我对儿女不是骂,就是打,工资从不贴家用。吃定我。别人告诉我,他外面有好几个女人,他的钱估计都花在这几个女人身上了,其中有一个相好跟定了他。他天天逼我离婚,在我三十六岁那年如他所愿,离了。当法院问及俩子女,他立马提出,子女他一个都不要,东西都是他的。离婚是八月,筹备婚礼包括做家具,同年十二月下旬就办酒结婚了。之后他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女儿形同陌路。而女方带过来的女儿,视如己出,宝贝得不得了。听邻居告诉我,自打他结婚后,他每月的工资全上交,退休了五千多的退休工资也全部上交。怕老婆怕得要死。别人说他人不要做,喜欢做鬼。亲爸不要做,喜欢给别人做后爸。


苦菜花203101848


我可能就是这样的人。

一岁左右的时候父母就把我留在家里外出打工了,小时候作为留守儿童一直待在外婆家,外公很凶,我一直不敢跟外公说话,但外婆待我极好,她是我在世界上最亲的人,在我八岁多二年级的时候外婆去世了,我失去了我最亲的人,那时候妹妹半岁多,外婆去世以后我就回家和奶奶一起生活,有时候会去外公家看看外公,妹妹一岁多以后也被留在了家里,每次放学回来或者放假我就帮忙带妹妹,奶奶年纪大了她能做的就是帮我们做饭,妹妹和我的衣服都是我自己洗的,那时候才九岁,没有洗衣机,都是把衣服拿到河边洗的,妹妹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就被接到城里去上学了,我和奶奶一直在家,一年能够见到父母一两次,过年的时候他们回来或者暑假他们把我接到城里待一段时间,初中的时候住校了,初二奶奶去世,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就我自己一个人在家,周末放假我不愿意回去,家里的被褥长时间不住人潮湿的没法睡,灶台也落灰长霉,家里也没有菜,面条放的时间久了也长了虫子,而且一个人睡在家里我很害怕,所以那时候我放假以后喜欢去同学家或者留在宿舍里。

初中毕业以后没有考上高中,年纪小我不想那么早出去打工,后来就在城里上了中专,这才终于结束了自己的留守生活,那时候已经16岁了,日常都是住校,周末回来两天,每次回来都要洗一大家子的衣服,一开始没有洗衣机都是手洗,我能感觉到我和我的父母并不亲近,经常吵架,日常感觉到父母对妹妹的偏心我让我对这个家对他们的失望又加深了,所以对于父母我缺少了很多包容和理解,经常反驳他们,对他们讲话有时候很不客气,不注意语气,但这些其实我一点意识都没有,我觉得我是正常在沟通的,后来毕业以后出去工作以后那一两年也不常回家,也不怎么想家,偶尔回去一次或者和家里人打个电话,二十岁以后才有了恋家的感觉,也许是长大了,懂得了家人的重要了吧,但和家里人的关系还是不亲近,我慢慢长大了也算个大人了,我妈有时候对我很客气,偶尔还带点小心机,不真诚,我就觉得很厌恶,我不知道是不是孩子长大以后父母亲都会这样,还是只有我妈是这样,我们的相处还是像以前一样,有时候我不小心就把母亲说哭了,她每次哭的时候我都很无奈,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错她怎么就哭了呢,我爸会说我不懂事,变了怎么样怎么样,前两天我妈给我发视频没说两句我们又吵开了,我妈还是觉得我说话语气有问题,挂了电话我问我男朋友刚才我说话有问题吗,他说是的,让外人听起来就觉得我很不尊重父母,男朋友还批评了我,当时我委屈的哭了,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和父母相处。

不是对他们不好,平时买东西,发红包,给家里钱我做的一点不比周围的朋友差,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就是没办法和家里人那么亲密,感觉像隔着一层东西,有些东西是怎么也改变不了的了。



一只爱睡觉的喵


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好这种行为在我看来属于一种不成熟的心理。

对家人好才是最高级的修养

在前几年的时候,我自己也有点这种性格,现在长大了看开了,觉得家人最重要,对别人再好都不如对家人好点。

以前的我在外人面前总是可以很好脾气,人家说什么也不会太计较,因为家里人总是教育我在别人面前要有礼貌,要懂事,所以久而久之我在外人眼里一直都是那个谁家懂事乖巧的女儿。

但是没有谁一直都是好脾气,每个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只是刚好我们就把发脾气的对象给了家人。

我记得有一次,别人家的小孩拿我家事开玩笑,当时虽然心情有点不爽,却安慰自己人家不是故意的。

我没有怼那个小孩,只能想那是因为他还小不懂事,但是当天晚上回去我就和父亲发了脾气,导火线是父亲那晚喝酒喝到很晚才回来。

我本来心情就不好,刚好父亲喝酒的事又撞上时候,所以那晚我就忍不住对父亲发了脾气,说了很多不好听的话。

但是之后冷静下来,我又对父亲产生愧疚之心,当时我在想为什么明明是外人说的话让我不开心,我怎么还对家人发脾气?

也许就是我内心的那颗自卑心作祟吧,在外人面前一直都想努力做个好小孩,这样别人就会称赞我,就会多一点人喜欢我。

而父亲是家人,时时刻刻陪在我身边,我总觉得他会容忍我所有的坏脾气。但是我忘记了父亲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他也会有情绪。


当我对他发脾气的时候,不仅伤害了他,更是伤害了我们之间的感情。

所以长大后的我,每次回家都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不把坏情绪带回家,对父亲说话也尽量的温声细语,对家人好才是最高级的修养。

一个坏情绪会毁了一个家庭

我们总习惯性的以为,家人永远在我们身后,不管怎么过分,他们都不会离开我们。

殊不知,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只会把家人推得越来越远。

在《都挺好》中,苏明成就是因为总是把坏情绪带回家,导致婚姻破裂。

虽然苏明成很爱他老婆,但是当他工作不顺,心情烦躁的时候,他就会失去理智般对妻子大喊大叫,甚至动手。

都说失望是一次次的积累,当苏明成一次又一次的发泄,导致最后丽丽提出离婚离他而去。

我们生活中,像苏明成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对外人总是无比热心肠,但是对家人就缺乏耐心,理所当然把家人当出气筒。

所以后面的苏明成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你肆无忌惮的消耗亲人的爱,只会给你们的感情留下伤痕累累。

毕竟,有句话说得好,越是亲密的人伤口越难以愈合。

克服挑剔家人的本能


最近的《小欢喜》刚结局,里面的刘静吸粉无数,那么温柔的妈妈,贴心的妻子是多少人想要的。

在剧中,刚开始的季胜利和儿子不亲近,矛盾重重,而当习惯领导的季胜利看到不服从自己的儿子,只会拍桌子发脾气。

但是刘静就是他们父子间的润滑剂,每当丈夫发脾气的时候,她的语气就像羽毛般轻轻的就把丈夫的坏情绪安抚好了。

她总是很包容,脾气也很好,对外人也是温温柔柔,对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更是轻声细语,就连自己生病不舒服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像刘静这样性子的人,除了她成熟的心智以外更多的是长期以来的好教养。


就如同周国平说的:“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那是种教养”。

那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教养,不仅在外人面前落落大方,在面对自己亲人的时候更会给予更多的尊重和关爱。

所以,我们除了要控制自己的坏情绪不对家人发作以外,更要学会化解家人的坏情绪。

家是我们的避风港,而家里住的人是我们最重要的人,所以他们值得我们温柔以待。

欢迎关注@听缓缓说,在这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啥事我们缓缓说。


缓缓的舒心苑


关于有的人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好的行为,我以前是深受其害。

前男友就是这样的人,为了朋友,为了面子,为了可笑的认知,可以插家人两刀。<strong>

有一次,他认识了一个拳馆教练,称兄道弟一个多月后,用我的信用卡刷出几千块钱借给他,至今未还。

当时我们的处境也非常艰难,平添一笔支出,压力倍增,我都给他气哭了,最后只能等到约定的还款日期,让他催那朋友还款。

到了还款期限,他那朋友推三阻四,各种借口拖欠还款,我前男友还帮着他说服我,理解他那朋友的难处,自己都快交不起房租了,还在那是金钱如粪土,气得我呀......

这件事让我彻底认可了一句话:

有本事的男人,从外面往家拿东西,因为他知道家是需要经营的避风港,而不是可以无限索取的地方。

没有本事的男人,拿家里的东西给别人,因为家人不容易彻底断了关系,而朋友不给点好处,自己就没有别的能耐吸引他们了。<strong>

他们到底什么样的心理呢?

01 好面子

我的前男友就是典型的面子大过一切的人。

我发现他有一种特殊的心理认知:自己可以用刻意的行为,给新朋友或不经常见面的朋友留下完美的形象,肯定自己。

我估计他是非常认可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并且不遗余力地把它运用在人际关系上。<strong>

我承认他确实有很多优点:爱干净,很会做饭,有艺术细胞,用心的时候非常体贴......

但对着家人,他更多的是冷漠,因为家人对他很了解,他知道无论做再多,他在家人心中的形象已经定了位,无法满足他的虚荣心。

也只有在不深入了解彼此的朋友那里,他的形象才是绝对的金字招牌,闪闪发亮。

但在我看来,那样的好,换来的大部分是酒肉朋友。

02 逃避

逃避什么呢?逃避对家庭的责任。

家是一个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经营的地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分工,每个人都有应负的责任。

而我的前男友不愿意花这个时间和精力,他在家时,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抱着手机,沉迷于玄幻小说,不愿为家庭的运转贡献耐心和力量。

03 有恃无恐

家人,即使是完全闹翻了,在遇到挫折时,对于自己孩子,有多少人能完全做到坐视不理呢?

因为家人的宠溺,因为有求必应,让他们对家庭索求无度,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会认为:无论自己的态度好或不好,家都在那里,不离不弃。

家人就应该负担起自己的所有需求。

04 要么自己没能力,只能啃家里

有能力赚到足够的花销,不用拿家里的东西去补贴,这个还稍好一点,但话又说回来:会赚钱的,都知道来钱不容易,绝对不会随意挥霍。

只有那些不知人间疾苦的少爷们,才以为自己家买东西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不用珍惜。

拿自己的东西给别人,那叫大方;拿家人的东西给别人,只能叫挥霍。

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好的人,挥霍了钱财,挥霍了家人对他的好。

<strong><strong>


方樊文


这种人要么傻,要么坏。

我就有一个“窝里横”的表亲, 他学习不行,工作不好,却把他这些不顺的经历统统归罪于他的父母,常常埋怨父母没能力,小时候没让他上名校,导致最后没考上好大学,毕业之后也没给他安排一个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好差事,甚至有时候和父母争执起来会带脏字。


后来他结婚了,对待妻子和孩子,更是恶语相向,工资也不补贴家用,家人对来他说,只是一个在外受气之后发泄的对象。

然而对待外人,他就属于讨好型人格,好得没话说,一点脾气都不敢有,说话也好听,就差就给颁一个“好人好事”奖了,但好像越讨好外人,他就越要在家里人身上加倍地“弥补”回来,在我看来,他是典型的窝囊废。


我觉得,家始终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无论在外经历了什么、受了再大的气,进家门之前都要抖干净,家人是重要的,对家人好的人运势也才会越来越好。


喝水狗


这种人,农村有句老话“老鼠扛枪窝里横”,“有本事就在家里使,一到外面就老实了。”

这种人,是什么人呢?就是很自私,很娇惯,很无能的人。

这种人格的行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的娇惯和娇纵。家里有什么事,家长自动把他摘出来,不让他负任何责任。久而久之,他自己就跟家里没有任何责任了,家里不管什么事,他就装着什么都不知道,既不出钱也不出力。

可是,到了外面呢,很简单,“没有人惯他这毛病”,大家都是一样的,该AA就AA,该出钱就出钱,所以,他在外面也很老实,也不敢不出钱也不敢不出力。而且,外面人哪跟他客气,少了一点,干脆就把他丢下,所以,他很老实,在外面很多人,察言观色,还巴结着干。

一句话,在家里不管怎么“作”,多么不负责,家里人,还以“血缘亲情”来原谅他,爱他,纵容他,所以,他在家里肆无忌惮地不负责,放任自己的自私自利。

在外面,谁惯他这毛病?反而让他变得认真负责有担当。

就是如此。在家里,家人惯,出门没人惯。


Longsuixinyuan


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好的人,其实很傻,是其自卑和虚荣心在作祟。

一、自卑

自卑的人总试图通过对别人的好来获取别人的肯定。家人嘛,已经再熟悉不过了,不好去讨要鼓励或赞美。但是外人从他/她的”好“里得到了实惠,所以很乐意反过来满足。

二、虚荣心

对外人好,给外人的印象是他/她好,外人可能会不分三七二十一猛夸之后,他/她虚荣心更是得到极大满足,以后就会对外人更好。

如果有这样的家人,不妨直接指出他/她的”傻“,找个关键时刻让他/她体会一下是不是得家人才会无条件为其付出,对外人好,更应该对家人好。有些小建议,分享给大家,希望有所感悟:

1.有这样的家人一定是很无奈的,去改变他/她,有时候真的不如改变自己来得容易,给自己心理建设意识墙是:惹不起,躺得起。他/她其实也可怜,可以像外人一样对回馈给他/她,多鼓励或赞美,不要因为是一家人,就吝于张赞。

2.如果不能像外人一样去满足他/她的虚荣心,也不要去纠结他/她如何对外人了,即便是亲人,他/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好了。

曾听阿姨讲过一个亲戚的事,那个亲戚喜欢借钱给别人而不留给家里备用,有一次自己的孩子生病了,去求经常借钱的人借点钱,借钱的人却借故说自己也没有钱,最后还是问自己的父母拿老养钱去医治的。

真的,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好的人,很傻,他们需要经历一些事后,才会明白,吃的亏够大,摔的跟斗够狠的时候,不想明白都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