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囧媽》好看嗎?

飛若有情


2020年賀歲片《囧媽》終於讓我在期待、感動與體悟中看完了。該片講述了徐伊萬(徐崢 飾)人到中年,被老婆協議離婚,事業遭遇瓶頸。本來是要飛往洛杉磯,通過阻止妻子到美國發展以此來挽回舊愛。結果因為自己的護照在媽媽手上,陰差陽錯和老媽(黃梅瑩 飾)一起坐上了從北京開往莫斯科的綠皮K3列車,踏上六天六夜的囧途之旅。隨著《囧媽》裡伊萬與妻子的愛情糾結,和與母親的親情衝突,讓我完成的卻是一次心靈的重生之旅。

這是一部好影片,值得品鑑。

一、是什麼讓愛情如此糾結?

影片一開場,袁泉飾演的妻子就對徐崢飾演的伊萬表達了自己內心深深的不滿:“你心裡住了一個幻想出來的妻子。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難道你沒有發現嗎?我並不是那個你想象的那種妻子。”愛情不是佔有,更不是改造,而是給予愛人安歇的港灣,飛翔的翅膀,溫暖的陪伴,比翼的歡樂。是因為你準備的籠子,喚醒了愛人對自由渴望;是因為你拉緊風箏,激發了愛人飛走的衝動。

二、是什麼讓母愛如此衝突?

徐伊萬和媽媽的矛盾衝突集中在火車上的呈現出來,這讓我們能清晰的看到平日裡媽媽和兒子相處的過往。為了照顧好寶貝兒子,媽媽抓緊一切機會投餵,小番茄喂大到茶葉蛋,中間還不忘給兒子擦個嘴。餵了兒子一整盒紅燒肉,最後一塊卻不讓兒子吃了,理由是多吃那一塊就會得脂肪肝。媽媽隨時隨地可以打斷兒子說話,爭吵過後永遠都是一句我是為你好,因為“我是你媽”。

如果母親總想管著孩子,最終只能培養出一個叛逆的孩子;如果母親總是為孩子包辦代替,最終只能培養出一個軟弱無能長不大的孩子。母親控制的越緊,兒子反抗得就越強烈。不敢直言反抗,就要暗耍聰明。母親喜歡喂兒子吃小番茄,那兒子就偷偷把它丟掉;母親喜歡連發微信,那兒子就索性一條都不聽。

當然,兒子的叛逆又不是壞事情,這是自我意識的覺醒。伊萬終於忍不住抗議:“你心裡住了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難道你沒有發現嗎?我並不是那個你想象的兒子。”

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了兒子和母親激烈的爭吵,才有了伊萬媽媽負氣下了火車,才有了伊萬熊口救母,才讓母子二人的關係得到了改變。最後在伊萬的幫助下,媽媽終於排除萬難如願登上紅星大劇院的舞臺,帶領眾姐妹高唱《紅梅花兒開》,完成了多年的心願,讓我們看到媽媽此行裡飽含的對伊萬爸爸的思念和往昔美好歲月的懷念。

兒子終於在和母親的衝突中,找到了愛情和親情的真諦:“我們不能要求別人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個體,我們能為所愛之人做到的就是接納和尊重!”

這才是人生的真相:不論怎樣,只要我們愛過,或者恨過,這都是人生的經歷,是成長中最大的財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唯有愛是解決一切磨難的力量。

如何你還有什麼新的感悟,請留言,我們一起分享。


何老師心理課堂


其實我覺得挺好看的,有很多笑點,挺喜歡賈冰的出演感覺有了他更搞笑了,這部電影我覺得主要就是說和媽媽在一起發生的一些事吧。

看到徐崢和媽媽吵架的那一點,他對他媽媽說:媽 媽 我說話你耳朵聽得見嗎?真的是笑死我!簡直就是我和我媽的複製粘貼!就像上次我在客廳喝冰可樂,我媽竟然來了一句:可樂喝了可涼?要不要給你熱熱?哈哈哈哈

感覺這部劇不只是搞笑的劇吧,更多的是陳述了現在家長對孩子的過於關心和操勞吧,一些代溝什麼的,我覺得整部劇挺好的,很值得去看。





獨寵秀秀寶


看完囧媽之後 媽媽一直問我還有沒有類似的好看的喜劇影片

媽媽看過《人在囧途》了,現在在給她放《泰囧》… 還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嗎!!

就衝這點,我媽媽喜歡,我就想給囧媽打滿分!!!我愛徐崢!!

……………以下是原回答

下午和我媽媽看。

一邊看我還會一邊說:

“看看看,這就是我們子輩眼中的你們”

我媽媽也喜歡發60秒語音 而我基本也不會聽

媽媽也喜歡把她認為好的一直往我嘴裡塞 我也很想偷偷扔掉它們 但是屈服於窮 就算了……

最後結束 我媽媽問我還有沒有這種喜劇

我問媽媽好看嗎,她說很好看啊

所以,作為一部家庭喜劇,它在我心目中就是五星了。所以,強烈推薦。

對了,我媽媽從來沒有進過電影院看最新電影


16尋


再怎麼黑又能怎樣?變著法子黑又能怎樣啊?三人成了虎還真能咬我啊?

我媽整天看諜戰劇,抗日劇,好多年沒看過電影了。昨天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快樂的看完了囧媽。我媽很高興,這就是結果。

別跟這跟我談劇情,談藝術,談表演,談打分,要論文學功底藝術修養,我甩你們這些垃圾水軍八條街!

我給這電影點贊,給徐崢點贊,是因為我知道我需要的是什麼,我媽需要的是什麼,當前疫情壓力之下全國那麼多“不懂電影藝術”的老百姓需要的是什麼!

6.1分怎樣?零分又怎樣?

滾蛋!!!

剛才下去餵狗,不小心狗狗跑出去了,喚它也不聽,拿出五毛錢引它,還是不回來,只好又拿出五毛。騙回來之後我照頭就給它一腳:尼瑪,到底是狗骨頭啊,太硬了,比五毛水軍強一倍!


都好好說話吧


大年初一,看了《囧媽》,

說真的,真的不好看!

《囧媽》不好看,因為故事太爛了。

太假。

主角徐伊凡(徐崢飾)事業有成,卻和妻子感情不和,甚至和母親的感情也不好。

所以,在妻子要求離婚,母親要求他陪自己去俄羅斯圓夢時,徐伊凡有些崩潰了。

本來計劃中要去美國破壞妻子的商業活動,卻因為護照,陰差陽錯上了從北京開往莫斯科的K3國際列車。

從而開始了一路上的“啼笑皆非”。

經歷冒險,豔遇,出軌,又遇險,又脫險,最後到達目的地,完成了圓夢,原諒,以及真情迴歸。

可惜,太假了。

想搞笑,卻一點也不好笑。

最後,成了觀眾的笑話。

免費看,也覺得浪費時間。

因為,《囧媽》都是套路,而且低級的要命。

當初的《泰囧》,故事內容,大家應該還都記得吧。

故事的男主角,也是事業有成,卻和妻子感情不和。

最最要命的是,《泰囧》的男主角事業有成,是手裡握著一項專利權,油霸。

而今天的《囧媽》,男主角事業有成,竟然也是手裡握著一項專利權,暖霸。

不僅如此,而且故事脈絡發展邏輯,依然一如《泰囧》,簡直一點都沒變。

你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尾。

除非你沒看過《泰囧》。

徐崢這是怎麼了,這都八年過去了,怎麼還用這個老套路?




小蝌蚪大鬧天庭


先說結論,一般般,這個片如果上影院看,可能有些段落會更動情些,比如最後的段落,但總的來說,談不上好,豆瓣6.2很說明問題了。下面是我寫的影評,一家之言,歡迎探討。

《囧媽》讓我想起了去年初那部《綠皮書》,都是公路片,都有喜劇元素,都是二人搭檔,但觀感是迥異的,按說《囧媽》是國產片,講的是母子夫妻間的親情,更應該引起我的共鳴,但很遺憾,讓我看完深有感觸的,反而是《綠皮書》。


先說演員 ,徐崢和黃梅瑩演的都非常好,無可挑剔,袁泉郭京飛不過不失,算合格,賈冰很逗,他角色的設計很好。

導演和編劇,就有很大的問題了,想達成的目的太多,想讓觀眾笑,想讓觀眾哭,這都可以,但想讓觀眾共鳴,讓他們看完還能思索,那就得找到可以產生共鳴的點,有的時候是愛國之情,有的時候是生存,有的時候是尊嚴,都可能讓觀眾和影片中的人物共情共鳴。《綠皮書》裡對黑人的種族歧視,我們大多數國人沒有經歷過,但是對個體的蔑視,對尊嚴的踐踏,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類似的遭遇,所以共情的產生,不見得一定要自己和影片中的人物類似,哪怕是隔著千山萬水,同屬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年代,總有些東西會讓你心絃一震、潸然淚下,《勇敢的心》、《泰坦尼克》、《斷背山》、《火星救援》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都得到包括中國人在內的世界各國觀眾的認可。當然電影本身最重要的功能是娛樂,而不是教育,喜劇更是應該博人歡笑,喜劇不好笑那就不叫喜劇了,所以大可不必背上這麼重的擔子,把故事講好,讓大家開懷一樂,出門就忘也沒關係,《瘋狂的石頭》不就是這樣嘛,如果說能看完還能回味一下,那就算超額完成任務了,比如《喜劇之王》(我指的不是新版那個),這也不是一定要達到的目標。就怕的是,喜劇不夠好笑,教育共鳴又是輕輕掠過,這就比較尷尬了,《囧媽》給我的就是這個感覺。

我也想了下,為什麼《囧媽》會引發不了我的共鳴,總感覺是隔著一層紗摸東西,缺乏真實的手感。說搞笑的梗,說演員的表演,說攝影,說音樂都不差,該給你的都給你了,悲喜情緒的轉換也不能說生硬,那為什麼呢?我覺得應該是因為電影時間有限,無法像電視劇一樣,用更多的場景表現人物性格,用更多的衝突來闡述人物間的複雜關係,直到看完我也沒明白,徐崢和袁泉飾演的兩口子為啥離婚,幾通電話就能從耿耿於懷到釋然放手,我是覺得不夠信服。而父母和子女間這種隔閡,說普遍很普遍,說嚴重也不嚴重,誰家沒點雞毛蒜皮,這真不算多大的事,可能還不如戀愛中的撕心裂肺更能刺激觀眾的情感,或者就是說,不是不能打動人,是你拍的不能打動人,我不要你覺得感人,我要我覺得感人。時間短,那場景選擇就要夠刺激,衝突就要夠強烈,情緒醞釀要到位,唯一一場衝突的高潮,引發母親的下車,它的收尾卻很突兀,而且這種飛來橫禍,天降神兵,其實等於是編劇開了金手指,一定要很謹慎的使用,這就好比一個武打片,主角眼看要被壞人打敗了,突然天上來個雷,把壞人給劈死了,這樣寫,觀眾不會覺得劇情曲折,只會罵你編劇偷懶,瞎編亂造,一次就夠了,你還來兩次,雖然觀眾的注意力當時被後續的劇情給牽住了,但他心裡一定會隱隱覺得不對勁,只要多想就會不舒服。喜劇是荒誕的,有它自成一體的世界觀,但是戲劇的基本規律還是同樣要遵守的,因為這規律是比照人的情感設立的,你違反規律,觀眾就會不買賬,不能偷懶。很好的例子就是同樣徐崢演的《我不是藥神》,主角程勇的幾次轉變,從開始不賣藥到賣藥,再到中途退出,又到最後重新賣藥,而且是低價虧本賣,每次轉變都有足夠的理由,觀眾看了很認同,不會覺得違和,這就是尊重戲劇規則,也是編劇功力的所在。

雖然徐崢已經儼然是《囧》系列的造就者和擁有者,但做導演,做編劇,比起他做演員來說,還是差了一個檔次,做演員他無疑是國內一流的,尤其是喜劇演員本來國內就沒幾個能和他比肩,以後他還是像在《我不是藥神》裡一樣,乖乖的當個好演員,一如既往的發揮他的演技就好了,導演和編劇,請人做吧,沒有人是萬能的,那是神仙。


安大飛的閒言碎語


講述了小老闆伊萬纏身於商業糾紛,卻意外同母親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在旅途中,他和母親發生激烈衝突,同時還要和競爭對手鬥智鬥勇。為了最終抵達莫斯科,他不得不和母親共同克服難關,並面對家庭生活中一直所逃避的問題。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非常適合春節檔的電影,尤其是和媽媽一起看,中國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媽寶男,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母愛文化非常濃郁,只要媽媽在,尤其是男孩子,經常是很多事情都不能自己決定和處理。


這部影片,建構了一個很巧妙的故事,讓媽媽和兒子直面了很多曾經難以啟齒的問題,或者彼此都在隱瞞,不肯說出口,放到檯面上的事情。充滿溫暖和誠意的電影,既有一些笑點,同時還有感動的點,讓人產生思考;在影片的推進過程中,特別是徐崢演的兒子徐伊萬和媽媽在火車上的幾次爭吵,是非常真實的,讓人很容易產生共鳴,覺得就是自己和媽媽的一些正常瞬間的集中展示。我們每天和媽媽的相處,其實,董事的孩子都是那種報喜不報憂的做派,一方面是感覺到自己已經長大了,外面的時間,自己所經歷的和媽媽具有時代差異,媽媽是很難理解的,屬於兩個世界的人。另外一方面,會有一些委屈或者不安,故意隱瞞媽媽,怕媽媽擔心,自己在認知中會覺得沒有必要告訴媽媽,媽媽也不能解決,徒添煩惱。時間長了後,我們和媽媽之間,就有很多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產生,我們心中憋了很多內容,媽媽都是不知道的;就像影片中,明明兒子已經離婚了,因為怕媽媽擔心,就一直隱瞞著,直到一些具體事務的聯繫才讓媽媽自己去發現了真相,當然,這是一種善意的謊言,可是,確實一種虛假的人生,因為遲早會公佈真相。


一顆中年男人的心


影片中,反映了中國傳統家庭的特點,很容易取得共鳴。看這部電影,我還有一個最深的感受是到人到中年後的“疲憊感”:一切都是緊緊揪著的,一切都是深陷其中,於是“紓解”成了戲劇的發展動力,母與子,夫與妻,在整部電影裡不斷地衝突、計較、試探、和解……單純想放鬆的觀眾,可以看到一個好玩的電影;想看更深的觀眾,可以體會其中的人生百味。有些喜劇電影往深處想,核心是苦澀的。如果沒有這個心,那就是鬧劇。而《囧媽》是非常合格的喜劇電影,我是能感受到電影呈現後面的那個“心”的——那是一顆中年人的心。


徐伊萬,是典型的中年男人的現況,他有個媽媽(爸爸已經去世),有個前妻,沒有孩子,事業有成,成天忙碌……這樣的人,在我的身邊有很多。那他可能比我大一點,四十歲左右。村上說三十五六歲的人“雖有某種程度的自我,卻又尚未鞏固,也還有迷惘”,那四十多歲的人往往就是“我執”, 周作人《說中年》裡有一句非常精煉的概括:“執著人生,私慾益深。”年輕時的彈性柔軟都已經變得固執僵硬,不再去嘗試瞭解別人的想法,因為他已經對這個世界有一套成見,而且他也會認為自己現在的成功就是按照那套成見而達到的。所以他在自己的世界裡,聽不到周遭人的聲音,不論是妻子的,還是母親的。

電影裡袁泉飾演的妻子張璐讓徐伊萬明白他想要的是一個“理想的妻子”,然後他按照這個標準想去改造張璐,他意識不到妻子是一個有自己想法的活生生的人。這點意在提醒“世界不是圍繞你一個人轉的”,你淤在“我執”之中,得到是別人的疏遠和逃避,而這反過來會讓徐伊萬這樣的人加深了自己的控制慾望。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而張璐說的這一套臺詞,徐伊萬也對徐媽媽說了,只不過是“理想的妻子”換成“理想的兒子”。控制與被控制,改造與被改造,越是親密關係,越容易如此。


從《泰囧》到《囧媽》,已經八年,山爭哥慨嘆“以後再不想拍帶囧字的電影了”,這八年下來,他和徐伊萬一樣忽然間獲得了“長大”。他的角色更加接地氣了,會對著電話痛哭流涕地說“我愛你”,脫下了高高在上隨便就可以得到別人原諒的光環,回到了真實的感情世界。


翔鷹學社霍老師


我看了《囧媽》裡有一幕挺扎心的:媽媽發來的微信徐崢沒有回覆,原因是:她發的 60秒語音太長了,他沒空聽。可轉頭,徐崢就拿起手機給別人發了60秒的語音。媽媽質問他:你怎麼就能發語音呢?徐崢振振有詞地說:我這是工作。媽媽沒有反駁,但是我心裡卻很堵得慌:你不就是想說,工作比她重要嗎?徐崢在跟母親爭吵中,常說的話是:“您到底聽沒聽我講話?”其實更多時候,是我們沒把話說明白。

徐崢得知媽媽參加演出時,一直懷疑她被騙了。後來看到演出的報名費2萬,他更篤定了自己的想法。“一個普通的小老太太,何德何能上劇院演出呢?”這是他沒說出口的心裡話。然而當他和媽媽千辛萬苦抵達劇院,趕上演出;當媽媽真的站在臺上唱歌時,他才知道自己錯了。他從未了解過媽媽有多優秀,有怎樣的經歷和苦衷。他一直引以為豪的事業和知識,此刻都顯得特別渺小。

世界上最深的誤會就是:這輩子,父母在等孩子感恩,而孩子在等父母道歉。往往是等著等著父母就老了,我們就忙了;那些從未說出口的心裡話,再也不會講了。

《囧媽》裡,徐崢和袁泉鬧離婚,袁泉要離開時,徐崢說:“你把那個檯燈帶走吧,我好不容易修好了。”可袁泉卻無奈地回覆:“我從來就沒有喜歡過那個檯燈。”徐崢或許沒意識到,自己已經越來越像媽媽了。看見好的,不問你喜不喜歡,不自覺想要給你;對你百般刁難、發脾氣,就是說不出一句“捨不得你”。我們長大以後,可以變成任何樣子;唯獨身上擺脫不掉父母的影子。

看了《囧媽》我深深體會到“等我們到了這個年紀,就懂了。”現在我才知道,不是懂了,而是算了:60秒的語音再煩,不也就佔用你一分鐘嗎;那些謠言再假,不也是爸媽的一份好意嗎;他們管得再多、懂得再少,不也是為了你好嗎。好好善待父母吧[祈禱][祈禱][祈禱]願天下父母健康長壽。








眾善奉行


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賀歲電影《囧媽》終於在一片質疑聲中,通過網絡平臺播放的方式上映了,對於徐崢和歡喜傳媒來說,這真是解決了一個大麻煩,6個多億的收入不僅成功保本,甚至還有小賺,而觀眾們享受了一次免費的視覺盛宴

只不過徐崢的這次嘗試雖然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卻遭到了眾多電影行業同行的抵制,畢竟如果都要遵循這樣的模式發展下去,影院行業估計都不用做了。直接在網絡平臺播出就可以了

當然,徐崢的這次嘗試能否達到預期,還是要靠作品說話,如果說《囧媽》在網絡上的成績不俗,即便電影院線想要抵制也是很難的,畢竟誰會和錢過不去呢?只不過從實際情況上看,貌似《囧媽》並沒有達到預期的而效果。

從評分上來看,囧媽的評分真的是一路下滑,從7分一直降到了6.2分,遠不如之前的《人在囧途》《泰囧》這樣的優秀作品,最重要的是,劇情的內容讓很多人看了有些摸不著頭腦。

《囧媽》在宣傳的時候,主打喜劇電影,講道理這個電影前期有些情節稍顯尷尬,但是後面昇華的很好,總的來講還是很不錯的。感覺這個電影60後70後看了應該最有感觸,可能說不好看的基本都是90後,畢竟生活閱歷沒到,無法感同身受。

而且故事情節確實有點囧,但在旅行的過程中母親,兒子都反省了自己,對親情有了更深的感悟。現在的很多子女忙於賺錢,與最愛的家人反而疏遠了。

徐崢更想探討的是母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再大一點是對於愛的表達方式的一種交流,單親的母親對於兒子的愛真的是不管不顧,兒子就是他的全世界,越是想掌控,越是疏遠,你帶著看喜劇的情緒來看,確實不合格,但是你正常審視這部電影,其實並不差,導演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雖有不足,但仍可以進步

正是由於口碑一般,所以說徐崢這次究竟是喜是憂還兩說呢?畢竟得罪了這麼多院線,實在是有些不妙。雖然這次是特殊情況,院線如果表示理解,那我覺得疫情過後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去電影院補一張票。如果這個時候院線聯合出來發難徐崢導演,只會讓廣大群眾更加厭惡院線,畢竟看電影只是情懷不是每個老百姓必須的娛樂。

這裡面可能有影院的宣傳,排片,製作,人工等費用,也是很大的投入,結果在網絡上直播了,院線投入打了水漂,所以才會抵制。當然抵制的目的肯定不止徐崢一人,而是警告其它院線上映的電影,不要輕易拋棄院線而轉投線上。

徐崢就是和網絡平臺免費放個電影,對我們消費者來說囧媽免費肯定好消息啊,但是對院線來說,徐崢開了個免費放映的頭,一種新的上映模式的誕生,徐崢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是確得罪所有影院。

古有電視,現有電腦,今有手機,將來會有vr、ar,所以電影院註定會消亡。電影院的觀影體驗就是個偽命題,下次看完電影去看看放映廳的地面和座位有多髒空氣有多混濁吧!在家躺沙發上看家庭影院體驗不是更好?但最關鍵的是,如果作品的口碑不好的話,這種模式也是不可行的。

只不過對於《囧媽》《唐探3》《緊急救援》這些影片來說,自救才是最重要的。這疫情不解除之前,影院還指望有生意?少了說,這一個季度是翻不了身了吧。難道讓那些電影都耗死嗎?線上上映估計是趨勢了。影院和片方還是想想怎麼自救吧!靠抵制是沒用的。


小習慣不大


電影《囧媽》中,伊萬也遇到了這樣的媽媽。

伊萬在火車外面凍了一整夜,回到車廂後,媽媽讓他喝一碗粥,伊萬說我剛才跟你說我不喝,你聽到了嗎?每次你問我喝不喝的時候,我回答你說,那你心裡認定我一定要喝的話,又何必問我喝不喝呢?

父母和孩子產生代溝,要互相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了解。

伊萬媽媽是出於媽媽的角度是關心和愛護孩子,看見孩子凍得鼻青臉腫的,當然想讓孩子吃點東西。

但是出於我們的角度,可能對父母的囉嗦有一些不耐煩,覺得我已經跟你說過了一遍了,為什麼還要反反覆覆的跟我問,反反覆覆的確認。

但是我們知道父母有時候做的決定,,徵詢自己的意見只是象徵性的表態,而心裡其實已經固執的為我們做出了真正的決定,所以引起了伊萬強烈的不滿。

換位思考,當聽到我們不想聽的話時,有4種選擇,1責備自己,2指責他人,3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所以第一步先停下來,必要時可以深呼吸。體會我們的感受和需要,第一表達我們的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第二體會父母的感受和需要。

如果產生矛盾,孝順孝順,那就多順著父母。

我的媽媽自己前因為收拾家肩周炎發作,去中醫診所針灸了好幾個月。之前 ,我已經為家裡添置了洗碗機,她說廢水又洗不乾淨,非要自己親自洗。

或者家裡邊人不多的時候,她沒幾個碗,也要自己親自洗。給她買的掃地拖地一體機器人,她說擦不乾淨,自己60多歲的人拿著抹布,跪在地上一下一下的手動擦地,也不用墩布。

和周圍的同學一溝通,這樣的媽媽還真不少。

爸爸媽媽都是從物質匱乏的年代過來,許多年養成的生活習慣,在現在富足的社會也一時,難以改變,所以對於生活特別的節儉。

比如,洗臉的水要倒在盆子裡收集起來衝馬桶,用完的肥皂碎片全部蒐集起來還能用幾次。

電影裡還有一幕,伊萬在講電話,他的媽媽不停的把小番茄塞到伊萬的嘴裡,最後,伊萬無意中發現媽媽行李裡面的一盆小番茄。他一顆顆從窗戶裡全部都扔到了火車外面,最後連盆子都扔掉了。

過度教養的父母,被稱為直升機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回應失去了平衡。不管孩子願不願意,他們會用自己的生命在養育你,為你付出一切。

一旦孩子不在身邊,他們就會沒有自我。

一旦孩子出現逃離的狀態和叛逆的行為,父母就感覺自己的控制慾被剝離,心理嚴重的安全感不足,導致行為失控。

孝順孝順,如果在孝字方面,我們不能做的時候完美,那就多順著媽媽吧。

在媽媽家裡,媽媽是主人,什凡事都要以媽媽的意思為主,多順從她的心意。

養成感恩的習慣

媽媽不願意用新式家電,我們回家就多幫幫媽媽幹活。

在違背了父母的意思,堅持自己的想法時,給父母一個擁抱,告訴他們,我愛你們。只是我長大了,我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想,請讓我自己做決定吧。

伊萬對媽媽大聲訴說著,在你眼裡所有的事情都是問題,我婚姻是問題身材是問題,接不接電話生不生孩子都是問題,我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啊,我不是你養的寵物狗啊。我受夠了你的教導 ,我受夠了你的強迫症,還有你的疑心病。

電影最後伊萬和媽媽歷經磨練結束了表演,兩個人終於好好的擁抱了一下。

擁抱是很好的表達出對父母的感激的方式之一。非必要對方做了什麼事情,使我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而產生感激。一個擁抱,一些理解的關係的話語,也可以使我們心理訴求得到了滿足,恢復平靜美好的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