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和篮球有关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科比的印记

刷疫情的新闻一直刷到凌晨3点14分才睡。早上10点还在睡梦中,父亲突然敲响我的房门,然后开开门对我说:“还没起啊”。我刚想说别吵别吵再睡会儿,结果睡梦中听见他说:“科比没了”。

我猛地一下就清醒了,但第一反应还是“逗我呢吧”,心想父亲一定是看了什么自媒体的假新闻。之后我爸说,新闻说科比的直升飞机坠毁了。我又听见客厅里平时根本不看体育的母亲说,网上都在说科比,他是谁啊?

Unreal——这是我那一刻唯一的感受。

在青春和篮球有关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科比的印记

打开手机,看见铺天盖地的私信和朋友圈,我才逐渐开始相信。我在床上足足躺了一个小时,没有意识地滑动屏幕,看着朋友圈、微博和推特上的各种消息。虽然手指是活动的,但大脑已经麻木,直到余光瞥到卧室正对着我那一整面贴满NBA海报的墙,科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张海报就在最明显的位置,海报的文案是:“美国英雄”。

在青春和篮球有关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科比的印记

我相信这是属于每一个90后球迷的一段回忆。当初从报刊亭买来一本《灌篮》、《扣篮》、《尺码》杂志,最开心的就是把里面的海报放置平整,贴在自己卧室的墙上,梦想着有朝一日见到海报上的他,甚至前往他所在的NBA,每个男孩都做过这样的梦。

在青春和篮球有关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科比的印记

放下手机,我就在想:对于我们来说,科比到底意味着什么?很遗憾,直到科比离开的这一刻,我才明白。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没有目睹过迈克尔·乔丹的伟大,科比是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第一个最伟大的球员,也是最接近乔丹的球员。抛去他在篮球场上的表现和荣誉,科比是真正意义上属于90后球迷的篮球青春烙印,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印记。

在青春和篮球有关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科比的印记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真的深入进了我们的生活,几乎走到了每一个角落。因为他的球鞋,我们知道有一种叫做Zoom的气垫;因为他的球衣,我们知道紫金配色原来这么神圣;因为他的外号,我们知道有一种叫做曼巴的眼镜蛇;因为他的81分,我们知道一场比赛得这么多分有多可怕;因为他的电影,我们知道篮球运动员也能获得奥斯卡小金人......因为他,多少男孩学起了后仰跳投,拼尽全力时咬球衣鼓舞自己;多少女孩被他的责任感打动,将他视为信仰。

——因为科比这个名字,多少孩子喜欢上了篮球。没有他,何来60亿科蜜?

在青春和篮球有关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科比的印记

如今,那批男孩女孩已经来到为人父母的年纪,关于科比的青春记忆封存于心。但科比,他却提前离开了,就像那句“Mamba Out”一样,那么猝不及防,突然到我们发现关于他的一切从未离开——海报依然贴在家中的墙壁,泛黄的球鞋依然不舍得扔,8号和24号的球衣依然放在最保险的位置。

科比走了,肉体消失了,但他留下的无形遗产是今后的来者学习的精神财富。即便是面对生死,科比依然是那个曼巴——他说过:“我能坦然面对死亡,没有死亡就没有生命,没有黑暗何来光明。”

在青春和篮球有关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科比的印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