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我们还剩下什么?

大年三十,我们还剩下什么?

2020.1.24 今天是我们在一起的第1461天


欢迎点击收听音频朗读。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也被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在华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


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


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


自古除夕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但时至今日,年味似乎越来越淡,抖音过节,微信团圆,除夕不再变成了一种仪式感,而是一个不长不短的假期。


人们在时光的蹉跎中麻木的感受除夕的气息,假装在过节。


大年三十,我们还剩下什么?


那么除夕对于我们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还应该守护什么?


临近除夕,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祈福仪式,祭祀祖先与天地。


这种家里常见的宗教仪式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它的神圣。


我意识到人总是有两种活法,一种选择与我们的祖先感应,与天地之道合二为一,获得永恒的平静和安详。


另一种也可以依旧做自我的主宰,奔驰在空旷的原野上,自由而无拘无束。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好或坏,只是心之所往。


晚上的时候,我一个人在灯下写稿,鞭炮声此起彼伏打乱我的思路,我时而踌躇不安。


在那一刻,仿佛有一道坚定的光穿越我的灵魂,照亮我的心灵。


从此,再也不会彷徨。


或许,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之一,便是你的灵魂有处可安歇。


当我追随着思绪,沿着那短暂的灵感探索除夕背后的精神世界,黄帝、华夏文明、伏羲、天道、天人合一......一个个字眼出现在我的心头。


我心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撕裂感。 我心中的中华文明,原来已经被我遗忘和冷落了那么久。


那一刻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一种深深的归属感。


大年三十,我们还剩下什么?

值此除夕之际,“君子之道”向您拜年,祝您新的一年平安幸福。


为实现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为家庭幸福与事业成功,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起努力和前行!



给今天的文章点个吧,说说你是怎么理解“除夕”的意义?


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我会一一回复的。



大年三十,我们还剩下什么?

大年三十,我们还剩下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