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相当于当今的什么官职?为什么?

小杨幂951


  一、源起:

太守之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对郡守的尊称。在西汉汉景帝年间正式将郡守改称为“太守”,从此成为中国正式官职名称。

  二、权力演变

汉朝时期太守权力有多大?

  从俸禄看,太守俸禄两千石,与九卿同列。汉朝的三公堪比后世的宰相,九卿堪比各部部长,太守自然相当于封疆大吏。

  从权力看,太守总管一郡行政、财政、司法、军事,可谓万般权力一把抓。最为霸气的,是汉代的太守有权力招募直属于自己的官员。

  汉代郡县中,郡丞、郡尉、长史,都有朝廷任命,但是,郡中的功曹、主簿,则由太守私人招募。所谓主簿,就是办公厅主任,功曹,就是办公厅各司局官员。

  功曹、主簿不对皇帝负责,只对郡太守负责,他们称呼太守为“本朝”“府朝”“郡朝”,就如《三国演义》中,幕僚们称呼领导为主公一般。

  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因为朝廷设立了州牧,并规定凌驾于太守之上,因此太守权力变小了。

  隋唐时期依然还有太守,此时的太守权力变得更小,最主要的是将自行招募官吏的权力废黜,并且削夺了军事权力。此时的太守,大体就如现在的市长一般。

  在唐肃宗年间,全国改郡为州,州长官变为刺史,太守于是退出历史舞台。

  至于宋朝还称呼某某人为太守,只是沿用古称,显得风雅而已。

  三、一句话总结

总之,汉代太守,大体相当于三国的州牧、明清的总督,权力极大,地位颇高,是真正的封疆大吏,省部级大领导。

  三国魏晋之后,太守权力缩小,隋唐与等于市长,权力更小。


叶之秋


太守一职,相当于今天什么官职呢?这得看是什么时代的太守。

太守的称谓,首见于秦汉,是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秦汉实行郡县二级制,郡的长官是太守,县的长官为县令。县令相当于今天的县长,但若说秦汉太守相当于今天的市长(回答这个问题的网友是这么说的),则不怎么准确。因为秦汉时期的太守,秩二千石,与九卿同列。

我还是引述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说法吧:“汉代郡长官叫太守,地位和九卿平等,也是二千石。不过九卿称为中二千石,郡太守是地方上的二千石。郡太守调到中央可以做九卿,再进一级就可当三公,九卿放出来也做郡太守。汉代官级分得少,升转极灵活,这又是汉制和后来极大的不同。九卿放出来当太守,并不是降级。地方二千石来做中二千石,也不是升级,名义上还是差不多。”也就是说,汉代的郡太守,与其说相当于市长,不如说相当于省部长、副国级。

秦汉之后,比如宋代,虽然正式的官职中已无太守,但人们在习惯上,还是将州府的长政首长称为“太守”。宋代的知府、知州,略近于汉太守,“入则复为卿相,以故名太守亦多,法稍近古”。

直到清代,知府仍然俗称“太守”,但清代太守的职权与地位,已跟汉太守完全不同,只是一个五品官,相当于市长。


吴钩的钩沉


在我国古代,太守是个非常常见的官职,许多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都是从太守做起,逐渐成为搅动风云变幻的大人物。在我国古代,太守就是一郡的最高长官,手握军政大权。那么,太守到底相当于当今的什么官职呢?

在秦朝建立之前,商、周都采用分封制,将功臣、宗族子弟以及上古圣人之后分封在首都以外的其它地区,从而展现天子对诸侯们的表彰,诸侯们也能够帮助君王治理天下,他们用定期朝贡的方式来对共主表示尊敬。

但这一制度实行前期还算和谐,商朝末年,诸侯之一的西伯侯坐大,并暗中团结其它诸侯。最终,在武王姬发的带领下,一支庞大的讨伐军战胜纣王,建立了周朝。周朝也是类似的情况,随着诸侯们势力的强大,群雄割据的场面愈发显现。

东周建立后,周天子的权威进一步被削弱,历史进入了以诸侯们为主角的春秋战国时代。到后来,周天子成为了名义上的共主,其它国家完全不将周朝放在眼里。公元前256年,周朝为秦所灭,结束了长达八百余年的统治。

秦朝建立后,为了避免重蹈商、周被诸侯灭亡的覆辙,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郡县制。在中央朝廷以外,全天下的行政单位分为郡、县两级,郡的最高长官叫做郡守,县的最高长官叫做县令,他们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这一举措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郡守是“郡的长官,主一郡之政事。秦废封建设郡县,郡置守﹑丞﹑尉各一人。守治民,丞为佐。汉唐因之;宋以后郡改府,知府亦称郡守。”也就是说,在秦朝时,郡守主管该郡的政务,负责管理治下的人民。

与此同时,秦朝设置了郡丞和郡尉。郡丞辅佐郡守进行政事的处理,而郡尉则掌管军事、治安和刑狱。郡守于郡尉互不干预和隶属,但郡守是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所以其权力自然是大于郡丞、郡尉,尽管郡守平时对郡中军事干预较少,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兵权。

这样看来,秦朝的郡守掌管着一郡的民事政务,以及一定的军事。而因为秦时只有两级行政区划,不像今天,有着省、市、县三级,所以笔者按照秦时郡的行政范围和等级,以及直属于中央王朝的性质认为,

秦朝时的郡应该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而郡守就是直辖市的市长。<strong>

到了汉朝,天下有了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汉景帝时,群守更名为太守,而汉武帝时期,天下被划分为十三州,每州都设置州刺史,而郡则成为了州的下属机构。这一时期,郡由州来管辖,所以太守就大致等同于今天的普通市长。

南北朝时期,州的数量增加,导致了郡的行政范围缩小。隋朝时,郡被取消,太守也就渐渐消失,被刺史、知府所代替,这之后,太守只是偶尔作为刺史、知府等地方官的别称被提起和使用。


邓海春


太守为郡长官名,战国时期为郡守的尊称。战国时,诸侯国或设置郡于边地,以利攻守,故所设长官称“郡守”,尊称为太守,多系武职。秦灭六国,即以其地设郡,置郡守掌治其郡。汉景帝于前148年改郡守为太守,为郡之最高行政长官,掌民政、司法、军事、财赋等,可自辟僚属,权任极重,秩二千石。魏、晋、南北朝宋皆五品;南北朝时因设州渐多,郡的辖境日益缩小,州郡区别无多。南朝陈依据郡之大小分为三等,为五品、六品、七品。北魏分郡为上、中、下三等,上郡四品,中郡五品,下郡六品。北齐则分为九等,三等上郡太守从三品,三等中郡太守为从四品,三等下郡太守为从五品。魏晋以后重军事,太守多加将军、校尉等军号,开军府,兼领军民,无军号者为耻。隋初罢郡存州,省太守而置州刺史。隋炀帝时又罢州置郡,复置太守,上郡太守为从三品,中郡太守为正四品,下郡太守为从四品。唐肃宗于757年改郡为州,此后太守不再为正式官名。宋以后改郡为府、州,但习惯上亦沿用旧称,称刺史、知府、知州为太守。明清则专称知府为太守。

通过上述详列太守品秩,可知秦汉时期的太守地位最尊,相当今一省之最高领导,位高权重。魏晋南北朝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汉亦有州,但属监察性质无行政职能;东汉末,州才转变为大行政区),太守品秩降低,地位亦随之降低,大体相当今地级市级别。隋唐时,太守品秩略高(隋上中下郡分别为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大体上应相当今副省级市级别。宋时,实行路、府(州,略低于府)、县三级管理体制,知府一般相当今副省级市级别,知州大抵相当今地级市级别。元明清为省、府州、县三级管理体制,太守相当今地级市级别。

一己之见,不当之处请见谅。


风光艺境


战国时期的秦国,经过历代法家改革,郡县制初步成形,郡县制的出现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古代宗法血缘分封制度,是公天下的开始!

太守是秦汉时期郡守的尊称,到汉景帝时正式更名为太守。


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郡以下是县,郡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秦朝时没有州,汉朝时在郡的基础上设了州,但不是行政单位,是监察区域,监察各郡。东汉时爆发黄巾起义,朝廷派中央九卿出任各地州牧,集一州所辖各郡镇压起义,州就由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相当于现在的省,但是比省大。

南北朝时,州越来越多,郡所管辖的地方越来越小,州郡的区别已经不大,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替郡守,以州统县,就是郡县制改为州县制,此后,太守就变成刺史或知府。到了明清的时候,知府成为专称。

由此可以看出,知府(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委书记兼市长,还兼管法院的事。


草堂有春色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这是苏东坡的一首词中提及的官名。


在很多古代诗文中,都有太守这一称谓,太守不仅是官职,更是古人对中国古代官场中地方长官的一种统称或者是一种代称,晚期的中国封建王朝中并没有太守这一职位了,但仍然会在常见的诗文中存在。

比如在宋朝时期,地方长官叫做知州,而在明清时期叫做知府,但其实都用太守来代指他们。

那么太守一词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就要从秦朝来说起,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划分36郡,郡事实上就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区划,管辖几个县。

在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有郡守,这一地方长官,但当时的郡都比较小,而且设立在列国在边境冲突的地区的一种建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他们是一种综合行使军政权力的特别区划,最高长官称守或者是郡守,皇帝直接任免,他们是一种可以通管文武的最高地方长官,事实上就是一地的土皇帝。

都江堰的建造者李冰曾经就做过蜀郡的郡守。

汉朝继续沿袭郡县制,当然也郡国并行。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地方区划的分级方式,郡的地方长官还是守。

西汉时期,汉景帝将郡守改名叫做太守,这就是太守一词的来源了,汉景帝非常重视太守们的治理,因为太守的工资是两千石,所以汉宣帝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

与我共理者,其惟两千石乎?

这句话深刻说明了地方长官在汉宣帝心中的地位,也说明地方长官在一地位高权重,负责极大的权力。

汉朝太守也是高官,他们常常奉诏入,都拜为公亲,三公九卿罢归也多出京代为太守。

王莽时期有个小插曲,王莽把太守改名叫做大尹,到东汉又恢复太守的旧称。

东汉时期设州牧,这时候的周末,与汉朝时期只负责监察的州牧,之前所不同已经成为了具有监察人事之权和兵权的高级长官,隐隐在地方形成了三级区划,郡守变成了州牧下辖的一个地方,具有行政意义的长官。

州牧太守在汉末三国时期,权力到达顶峰。

到了隋朝,废除了郡这一级地方区划变成了州县二级地方制,这时候的刺史或者叫州牧就变成了原先的太守的职能,但是太守的职称被取消了。

开始我便不再是正式的官名,你用做刺史或者是知府的别称,宋代以后常常雅称知府知州这样的官作为太守,于是太守也就成为了文人诗词中去抬高别人身份的一种雅称。

相当于今天的地市级行政区划的地方首长。


历史好奇怪


“太守”是封建王朝郡县制下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汉景帝之前叫“郡守”,汉景帝之后改称“太守”,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代封建王朝的行政区域划分也一直有所改变,所以“郡守(太守)在不同时期对应今天的官职也有所不同,下面简单说明一下:

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而且那时候“郡”是比“县”还要低的行政单位,由于中国还未一统,且“郡县制”也还未成形,所以这里就不予讨论。

到了战国时代,各国开始逐渐形成“郡县”两级管理体系。秦国统一后,废除分封,在全国设置36郡,郡下设县,县下设有乡,里,亭三级。所以此时的郡守相当于今天的省长,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秦朝律法规定,“里”才是秦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而“亭”只是治安机构,所以“里”相当于今天的乡镇一级。

西汉建立后,西汉王朝延续了“郡县制”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分封制”,所以西汉就出现了“郡国并行制”,不过王国与郡守的地位相差无几,汉景帝时期,改“郡守”为“太守”,此时的太守依旧相当于今天的省长。


到了汉武帝时期,他将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设一刺史,用以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类似于监察御史,到了王莽时期,他将州刺史改为“州牧”,将十三州改为九州,并大大提高州牧的职权,使之成为地方行政长官。所以此时的“州牧”在职权上已经取代“太守”成为类似于今天的省长级别,但由于新朝存在时间很短,所以新朝灭亡后,“州牧”一职随即被取消。

东汉建立后,基本延续了西汉的行政划分,直到东汉灵帝时期,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朝廷再次设立“州牧”,使之位居“太守”之上成为一州最高行政长官,所以此时的“州,郡,县”三级就类似于今天的“省,市,县”三级,因而此时的“太守”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市长级别了。

后来在南北朝时期,“州郡县”三级制度逐渐混乱,天下州郡县越来越多,甚至有的州已经没有可管辖的郡,所以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罢天下诸郡,设立“州县”制,一州长官为刺史,后来隋炀帝又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到了唐朝,又有几次“州”“郡”之间的变换,最终在唐肃宗时期确定为“州县”制,“太守”从此不再是正式的官名,但成为了“一州最高长官”的别称,例如“刺史”,“知府”。



到了宋朝,行政区划为“两级制”,即“府、州、军、监”为一级,“县”为一级,后来又在“府、州、军、监”之上设置“路”,所以此时的“知府”相当于地级市市长级别。

而明清时期全国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因而“知府”依然是地级市市长的级别。


咸鱼闲聊


太守之称始于秦汉时期,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一郡之首长称为郡守,汉代改为太守。

对太守这个职务描述比较清楚的是历史学家钱穆所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这是一本极薄的小册子,只有100多页,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标准的大手笔写小文章。钱穆在书中明确指出,当时的地方政府共有郡县两级,汉代有100多个郡,每个郡下辖10—20个左右的县。汉代一郡长官称为太守,太守与中央政府里的九卿平级,薪水都是两千石,太守进京可以担任九卿,九卿到地方可任太守,用今天的话说,都是省部级官员。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

汉代太守的这种地位,我们可以从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看出来。东汉三国期间担任太守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当时袁绍等各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成员大多为各郡太守,比如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等,勃海太守袁绍被推为盟主。

从秦汉到唐宋,一郡之首名称虽然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是省部级官员。直到明清时期,州府的长官才成为省的下属,与今天的地级市基本相同。


民国年间那些事


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长官的称呼一直有变化,比方说,在夏商的时候,地方行政长官自主权极大,往往会有“方伯”的称呼,那个时候的中央集权就是个笑话,很多时候中央的命令就如同一阵风,那些“方伯”往往不加理睬,任由中央跳脚。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地方长官自主权力过大,与其说是中央的所属辖地,倒不如说更像是一种松散的联盟,中央在联盟当中扮演盟主的角色而已。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到了周代商之后才略有好转——周鼎天下之后,采取分封制来拱卫王室,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而分封出去的那些诸侯们第一代往往都是能保持相当高的忠诚度的,因为第一代毕竟就是周天子的身边人:亲族、功臣。

但是周天子的这套分封体制也有很大的毛病,这些被分封的臣子,在经历了几代人之后,自然而然与周天子疏远,并且由于周天子给他们的自主权依然过大,这时候的地方行政长官名为“诸侯”,诸侯争霸,将西周开国的几百个像天上星星一样的诸侯国变成了几个特别强大的诸侯国——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

这些人不附周天子的控制,纷纷称王称霸,他们觉得这一时期的他们仅仅依然是周天子封的什么公侯伯子男此类爵位大为不满,尤其是子爵楚国,率先称王爵,楚国开了这个头之后,诸侯们纷纷效仿。

成为了诸侯王的诸侯们,开始研究自己的地方行政长官该怎么安排了——分封制已经被证实会导致祸患了,诸侯王们逐步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郡县制。郡县制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创造,很多人以为它是秦始皇发明和开创的,其实并不是,郡县制是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国家在尝试了,至于秦始皇,他统一之后,只是采取了全面推广。

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在列国之间频繁出现,它特别就特别在它创新的提出了“君主直接任免郡守长官”的新模式,这种由君主直接任免的新模式使得君主的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并且使得长期以来君威不振的情形被扭转。

郡的长官其实就是地方上“郡”的“守”一职,一地之守便是当地郡的最高长官,始皇帝一统六国之后,经过一场又一场的廷辩,最后有了决定,将刚刚六合一的天下一分为三十六郡,著名宰相李斯的长子李由,便曾经担任三川郡守。

此后更是在抵御项羽刘邦起义军过程中宁死不降,这与前代地方行政长官的忠诚度不高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就证明了郡县制的“郡守”一职,通过由君主直接任免从而掌握了这些高级官僚的命运,以至于这些官僚从此就取代了前代的贵族地位,这也就是秦始皇通过设立郡县制直接实现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的目的的原因。

秦亡汉兴之后,汉代鉴于秦之速亡,于是采用郡国并行制,接着在秦代基础上对郡守一职进行了改革,称之为“太守”。此后一直沿用太守的称呼,实质上依然是郡县制那一套。当然不是仅仅改变了郡守的称呼,由于此时天下不再是三十六郡,而因为郡国并行制——郡的地盘比之秦代变小了许多,在这一时期郡的地位有所下降。

虽然说郡的地位在汉代有所下降,但依旧是入则为卿,出则为将的高贵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著名的《桃花源记》还在说“诣太守,说如此”,可见太守一职一直在沿用,而到了北朝统一南朝之后,尤其是隋南下灭陈,此后废郡置州府,不再是郡县制而是任免州府长官,自然就也没有了所谓的太守一职。

按照当年秦朝的郡守身份划分,将全国一分为三十六份,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二十三省,那么毫无疑问,秦时代的郡守近似于省级行政长官,自主权较大,甚至可以自备武装,到了汉的太守,汉代拥有一百零三郡,此后朝代乃至割据政权所辖郡数基本在此基础上略有减少。

所以汉代乃至之后的太守大致相当于地级市行政长官,自主权相对秦朝较小,但依旧可以自备武装。


无笔


读历史,讲故事,我是害虫的微笑!

太守,官名!

战国时期为郡守尊称。秦一统天下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西汉景帝中二年更名郡守为太守。新莽改名大尹。东汉复故,秩二千石。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掌管郡之民政,司法,监察,军事,财赋。可自辟幕僚属吏。

西汉置丞,都尉为太守佐官,边郡或增置长史。

东汉置丞,长史,内郡不置都尉。属吏有功曹,五官掾、督邮、主簿及户、比、时、田、水、仓、金、集、漕、法、兵、尉、贼、辞、决等诸曹掾吏。

自后历代沿置,或属州刺史。

三国至南北朝,多加将军,校尉等名号,兼领军民。

三国魏置,秩两千石,官五品,皆加将军名号,掌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并举孝廉。有丞,边郡丞为长史。中正,都尉,司马为之佐官,又置功曹、五官门下、文学、督邮、主簿等属吏。

蜀,吴略同。

晋制,太守属吏亦大体相同。

南朝宋太守官五品,二千石。齐,陈沿置。

陈依郡大小,有五品,六品,七品三等,皆秩二千石。

北朝北魏分上,中,下郡三等,各位四、五、六品。

北齐于上、中、下三等之内又各分上、中、下,合九等。

又,三国以来有遥置之制,亦置官属,给俸禄,本用以赏功臣。

梁末以来,京官文武月唯得廪食,多遥带郡县官而取其禄食。

隋文帝时置太守,上郡为从四品,中郡为从五品,下郡为六品。仁寿三年罢郡为州,置刺史。

炀帝大业三年罢州置郡,郡置太守,上郡为从三品,中郡为正四品,下郡为从四品。

唐武德元年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

天宝元年一度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

宋以后改郡为府,州,习称知府,知州为太守。

所以太守秦汉之时,太守官位显赫比之如今的省部级高官都不为过,明清时期只相当于市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