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同工同酬,那区别在哪?

东友律师团


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同工同酬,目前没有听说哪个企业或者单位能够做到。

虽然劳务派遣人员的群体很庞大,但是因为本身社会地位不高,社会影响力不足,劳务派遣人员在我国依然面对着比较尴尬的困境。

第一、单位认可度不高。

不论是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中,正式员工和劳务派遣人员是两个不同的圈子。同事之间平时工作的时候区分不出来,但是在分配利益的时候,就会有明显的感觉。有好的培训机会,肯定是正式人员优先,有升职的机会,肯定也是优先考虑正式员工。

对于单位来说,领导层都是正式员工,他们肯定更关注正式员工,而劳务派遣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人员。

第二、工资收入不高。

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收入是肯定不如正式员工的。即便同工同酬已经提出了这么多年,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办法解决。

不同单位的情况不同,有些单位派遣人员的收入连正式员工的一半都到不了,而有些单位的派遣人员收入差不多是正式员工的三分之二,但派遣人员的收入想要和正式员工平起平坐是不太现实的。

也许有部分单位实现了表面上的同工同酬。

将劳务派遣人员每个月的工资和正式员工调整一致,但是年终奖金的分配可能不同,五险一金的缴纳有高有低,是否建立企业年金制度,都是收入差距的另一种体现,而这些东西并没有纳入同工同酬的范畴。

所以说,派遣人员和正式员工的差距还是存在的。因为上述的情况,其实劳务派遣员工在单位里也是很憋屈的,对单位也没有归属感,一旦有合适的机会,都是会选择离职的。

因此,小雷一直都建议大家,如果有其他的选择,尽量不要选择劳务派遣的工作。


流雷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劳动法中的同酬指的不仅工资待遇相同,社保、福利等也应一视同仁。所以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员工应该只是隶属于不同公司的员工,正式员工属于用工单位员工,而劳务派遣工属于劳务派遣公司员工。其他工资待遇相同,社保、福利都应该一样。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只是表面上做到了同工同酬,就是基本工资相同,但是正式员工的福利待遇、远远高于劳务派遣工,并且对于劳务派遣工人在缴纳社保、公积金上也大打折扣!


东友律师团


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同工同酬,那区别在哪?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7336685923478673830,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527142477774d5f3b1c463\

社保分析师


《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条例》早就明确同工同酬的法律层面以及操作内容。法律的意思是:只要工作的岗位和内容相同,不仅要“同工同酬”,即工资待遇相同,同时,社保、福利等也应一视同仁。

操作起来的话,《条例》也给出解释:工资数额可以不一样,但是必须在同一工资区间内进行浮动。说得明确一点就是,同样的工作岗位,同样的工作内容的员工,要采用同样的考核考评方法。但是因为派遣工没有职级,所以就没有职级工资了,这就是区别啊。

因为现在劳务派遣工所渗透的行业太多了,这个法律要落实起来比较困难。大企里面,移动还是做得不错的,部分城市的移动公司,已经开始实行同工同酬好几年了。大部分来讲效果不错,只不过呢,实施的同工同酬以后,原本正式工的收入就提不上去了,这会造成原本正式工的不满。

可是移动依然毫无顾虑的将法律实行了下去,这是值得称赞的。

真正难实行同工同酬的,是部分行政单位,以乡镇行政单位尤甚。

根据我这么多年所观察到,并接触到的,其实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大城市的公务员,他们支持在本单位同工同酬,但是乡镇公务员呢,普遍强烈反对(在本单位)同工同酬。

原因很简单,大城市的公务员,本身家境就比较优越,正是因为他们家里面经济优越,不急着让他们[刚毕业就找工作],所以他们可以在毕业后的几年里面,不用工作,可以专心、开心、心无旁骛地备考。

我认得一个人,她是我父亲战友的女儿,她是1991年出生的,她考上公务员是在2016年。也就是说,她2013年大学毕业,花了三年时间备考公务员,这三年里面,她不用工作。我想大家大概都明白这层意思。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乡镇公务员这么反对同工同酬?

所以你看到上面我举的例子,你就可以很容易的产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对比,乡镇公务员,出身本微寒,他(家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才考上的公务员,如果一旦实行同工同酬,他们脑海里面首先闪现出来的想法是[凭什么]三个字,因为他们觉得这完全[不公平],他们家里面,本就相当艰难地支持了他们从小读到大学,并考上公务员。而现在,让一个在行政单位工作的派遣工也拿跟他们相近的工资,你说他们会服吗?

好吧,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想说的是,同工同酬,是法律和相关政策所规定的铁一样的事实。乡镇公务员毕竟也是体制内的人啊,你站出来反对法律?那多没意思,给人看起来多没出息啊!(而且这么做会影响你的郑智站位)

所以不管怎么说,同工同酬是符合法律要求的,并且你的工资也没有少,反对有什么意义呢?大锅饭是一个很腐朽的分配机制,派遣工吃大锅饭,吃了20多年了,因为他们做得好与做得不好,都是一样的工资。

而体制内,这几年来把按劳分配贯彻的相当不错,虽然和真正的按劳分配,还有一段的距离,但已经远远不是大锅饭的时代了。

所以说对于行政单位来说,他们如果让派遣工吃大锅饭,那也是十分不健康的。你自己按劳分配,却让派遣工吃大锅饭,你说健康吗?

当然我没有要诋毁谁的意思,我只是觉得,有的人确实挺可怜的,因为要做一个表里不一的人,端着碗吃饭,放下碗骂衣食父母(派遣工就是他的衣食父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真的替他感到悲哀。


梦里澜涛


劳务派遣用工和正式工同工同酬的话,区别就会在于我们的身份认同了。

劳务派遣用工,再怎么样也不属于本企业的员工,属于外来人,没有主人的感觉。理论上说,劳务派遣用工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岗位上工作。所以没有归属感也是对的。

但实际上,目前除了大型的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之外,树立了自己的品牌意识和精神,其他的即使普通正式员工,也没有太多对单位的忠诚感。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劳务派遣用工,说起同工同酬也只是形式上说说而已,真正能做到的没有几个。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使用最广泛的用工就属于辅助性岗位,辅助性岗位本身不同于临时性和替代性。

临时性和替代性,有本单位具体的工资岗位待遇做参照,如果查同工同酬的话避免不了。

而辅助性岗位,可以单独设很低的工资待遇,比如说我们的警务辅助人员一般不能从事保密工资和行政执法一样。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正式工和劳务派遣用工,同工同酬的问题。

而且一些个别的企业,虽然是公司一样做到了,但实际上各种福利待遇,正式工和劳务派遣用工也会相差很大。

本身用人单位招用劳务派遣用工,就是想避免单位内部不同工同酬的尴尬,因此要想实现单位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的同工同酬基本上是不能实现的。


暖心人社


我们单位的合同工和派遣工的区别就是签订合同的主体不一样,工资都是一样,交的三险二金的基数都是一样,年终奖一样,可以正常晋升、一样评职称、每年还要给一部分钱到派遣公司,所以不是所有的派遣工都是被剥削的,要看公司制度,如果是年轻人的话,烦那么多干啥,还能干一辈子啊,待遇一样就可以了,有能力了就跳槽了,什么国企、私企,工资才是硬道理


一路向北77911


最简单的,公司福利就不一样正式工发的米面油都有,劳务派遣形式的却没有这部分福利。其他的例如企业年金,这些附近非正式工都不享受。


向前一路前进


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有些区别,但不大,,只是分两家公司而已,正式工收入直接是用工单位发,而劳务派遣工的收入是用工单位发给劳务公司,劳务公司在扣下一部分钱,在发给派遣工。说直接点吧,正式工的收入是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养公司和员工,而劳务派遣公司没有产品,是靠劳务派遣工养公司和自己。


时间V煮雨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首先,合同工和劳务派遣工,确实是同工同酬,不一样的地方是基础工资有差别,我们单位的劳务派遣是不给交公积金的,基础工资直接影响退休工资,所以工资到手差不多,但是退休的时候,合同工有公积金,退休金也会比劳务派遣高。

再者,企业福利不同,举个简单例子,单位分福利房,合同工只需成本价就能拿到手,劳务派遣不行,没有资格。

还有,如果需要贷款,现在贷款不好批,银行需要你出单位证明,劳务派遣拿不到企业证明,只能出具劳务派遣公司证明,审批的时候容易被卡。

不管怎么说,劳务派遣其实就是以前的临时工,只不过是有另一个公司去保护你的合法权益,但本质还是临时工。


芸芸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