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难考,是因为题目难?还是因为考的人多,竞争压力大?

人都叫我许司令


我在毕业的时候曾经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第一,但面试被刷下来了。公务员确实难考,主要表现在:

1、笔试难。

笔试主要考行测和申论,这两块都需要你在考前花大量的时间去复习,很多人在这一阶段因为坚持不下去就放弃了。

2、面试难。

面试考的不仅仅是你的知识储备,更考你的临场水平、心理素质、综合能力。

3、竞争大。

现如今好多大学毕业生、研究生考公务员,一个岗位少则几十人多则数千人竞争。很多人为了考公务员,不惜重金报培训班,使竞争压力更大了。


公务员考试难度是其次,主要是你要击败同一岗位的所有竞争对手,如果选择的岗位对手太多,竞争太激烈,上岸的难度就会越大。所以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铱钒


公务员只要想考,坚持考最终都能考上,考上的很多朋友也都这么说的。

公务员难考并不是因为题目难,也不是考的人数多,而是公务员考试是选拔制、淘汰制,往往只招考一人,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在报考的岗位里考第一名,绝对优势的第一名,才有机会上岸。多少人死在了0.01分的差距上。

能否考上公务员,取决于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备考。和任何考试一样,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研究考试大纲、试卷内容,多做习题。

能否考上公务员,在于备考+运气。备考很重要,运气也很重要。运气在于岗位的选择上,报考人数不可怕,哪怕1000:1,或许这1000人里有900人毫无准备或者根本没去考试,或许恰好你就是1000人中最强的,你就胜出了。可怕的是,3:1的岗位里有一个绝对高手,只要你考不过他,你考的再高也败了。所以,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你考150分无缘面试,而另一岗位的130分就上岸了。

曾有人告诉我,公务员,紫袍金带,还是一门玄学,还在于你有没有当公务员的命格。

确实,很多人怎么努力备考都考不上,也有人裸考一次就上岸。

但我相信,只要你有充足的时间复习,且能保证复习的效率和质量,坚持考几年,总会考上。


学习之后要践行


公务员考试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年都有很多人报考,甚至有的人一考就是好几年,公务员之所以热度不减有以下几个原因:一、铁饭碗,旱涝保收,福利待遇好;二、社会地位高,有面子;三、上班时间比较规律,相对稳定;四、考试制度公正。

公务员难考其实也是相对的,有的人一次就考上了,有的人连考好几年都没上岸。我认为公务员难考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每年报考的人数只增不减,职位数减少

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和往届生加起来基数很大,报考人数每年递增,而职位数量却有所减少。

二、公务员录取门槛越来越高

1、现在对学历的要求一般都是本科及以上,大专也越来越少;

2、有的岗位限制太多,比如限制户籍、政治面貌、专业、基层工作年限等;

三、题量大、考察范围广

国考行测一般130道题,要求120分钟做完,平均40-50秒一道题;考查范围包括时事政治、常识、法律、数学、逻辑等;申论要考察考生阅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微公考123


其实这个难度上我个人感觉上更多的体现在同一岗位的竞争上。以2019年国考为例,平均每一岗位竞争为97:1,也就是在97个人中有一个人能成为公务员。无论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你要做的就是比你的分高。

那到底考试内容难不难呢?我的回答是难,公务员考试分为行测和申论二门,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具体的内容。我以湖北为例进行解释。

行测分为五个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判断,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题量为125道选择题,在120分钟作答。其中考生失分最多的就是常识判断和数量关系,前者考试范围太大,涉及历史典故,文言文,当下时政,地理,法律等方方面面。比如我国第一次记录喀斯特地貌特征的文献?李大爷先立遗嘱遗产由自己的儿子继承,并到公正处进行公正,后来觉得儿子不孝,又把遗产改为女儿继承,但未公正,那到底谁是第一继承人呢?这就是属于常识判断的题目。数量关系题目有一定的计算量,很多考生做到这一部分完全没有时间。至于其他的三个部分相对于难度稍微较小,但我觉得依然很难。

申论可以理解作为国家公务员在处理实际问题,站在公务员的角度去解决现实中矛盾的实际问题,有点类似高中的大作文,不过并不是指一样,个人感觉比行测难度小很多,本人曾经在国考中申论84分,至于行测就不说,惨不忍睹,说不出口。


诉说的歌声


有人觉得难考主要是从五个方面来看:


第一,道听途说。只看到几千几百人争一个岗位,表面上好像很难,但这种岗位毕竟是少数,而且毫不客气的讲,这几百人有三分之二是打酱油的炮灰。如果真的认真去学,你的竞争对手也许只有那么几个人。


第二,主观上不努力。有的小伙伴可能有这种感觉……很多人根本没有认真去准备,只是抱着尝试一下的态度,一共六七天的理论课,不是吃零食就是刷手机,即不做笔记,也不问问题。有的人甚至觉得“我都花了这么多钱你还敢说我不努力?!”努力不在于花钱多少,而在于是否真正认准了目标,真正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全力奋战。当大家都在向前跑的时候,你自己慢慢溜达,然后你说好难啊,我考不过他们。


第三,客观上缺乏确定性。本身公务员考试就存在很多的运气成分,因为他考察的更多的是思维和能力,而不是知识的记忆。所以,很多自己备考的考生更多的是迷茫,找不到方向,因为考试的内容和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套路不一样了。所以,虽然有不少人没报辅导班也能考上,但我从来都认为,只要条件允许,报了没坏处,少走弯路,多一份保障。


第四,专业限制。只能报三不限岗位的同学请节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第五,如果你觉得考公务员难,那么干什么简单?公务员有国考、各地省考,今年不行还有明年,机会其实很多,而且真的很公平,只要你努力。再举个栗子,谁不知道热门岗位好?你去买个猫爪杯都要排队,苹果曾经彻夜排队都不一定买到,他们能给你带来什么?然后你说公务员考试难考?本身作为一个职业来讲,稳定,体面,特别是在小城市,对于很多人来说都算是一份好职业,大家都想考上,那么竞争必然激烈。所以,我觉得,难更多的是一种不够努力的借口。


所以,没有什么难不难。难度肯定是有的,天下没有易于之事。但绝对没有键盘侠们全凭想象出来的“那么难”。想去考,管他难不难,尽管努力就好了。努力了,不后悔。


广东华图教育


谢邀!自己在等待研究生通知的时候,参加过公务员考试。个人觉得公务员的难考不再于题目难,也不在于考得人多。而在于很多的外部因素,下面就具体为你们说一说,到底是怎样难?难在哪?

一是难在报考的机制上。

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是首先报岗位,然后再考试。这种方法和十多年前高考的报志愿再考试是一样的道理的。正是因为这种机制,使得偶然性太大,所以后来高考才改革了这个顺序,先考试,然后从高到低按分数排名来进行填报志愿,就极大地增强公平性。

但是,公务员考试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办法像高考这样子。这就导致了考得好,有时候不如报得好这种情况的出现。比如你考得很高分,但是你选了热门职位,结果名落孙山,这时候你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报一个冷门一点的职位。比如你考得很高分,但是选了很冷门的职位,入职后你又会后悔,为什么当初那么高的分数,不应该选择一个好一点的单位。

二是公务员热仍将长期持续。

比如我们现在经济增速放慢了,就业压力更大。比如,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并没有改变。很多山东河南等地的同学,甚至是全国飞到处考,还有些家里也支持他们不工作专职考公,他们经验积累的越多,一定程度上比一般人更有优势,所以对于没参加过几次考试的同学来说,相对是劣势,所以竞争不过别人很正常。比如现在公务员的待遇已经逐步提升,一些发达地区月薪1万,完全不是问题,转行想考公务员的也大有人在。

三是公务员考试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比较高。

首先你得基本上有本科,甚至中央和省核心部门是要求研究生的门槛。其次,笔试考查的内容比较复杂全面。比如要考国际上通用的智力测试,还要考语文能力,数学能力,常识,时政上海广东等还要考察理科能力。这些东西如果没有系统的去复习,大部分人是很难迅速掌握和得高分的。所以这就是培训机构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再之,面试也是很残酷的环节,3选1或5选1,守擂和逆袭的较量,正是因为公正,所以才残酷,在考场外哭的大有人在。你想想,你去企业面试,这次表现不好,那就去下一家,机会多的是。但公务员考试一年只有几次,而且光是进面试就很难了,这样的机会太稀有,所以才很珍贵,压力大。

最后,还有体检政审等等环节,都是非常严格的。警察之类的特殊岗位还有体测。这场硬战走下来,基本上都是八九个月,太累,太辛苦了。所以万军丛中杀出来上岸的,基本上都是几十挑一,或者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你不可否认他有他优秀的地方,他有自豪感也是正常的。

那么怎么样降低难度呢?

最重要的还是放平稳心态。一次性上岸可以是你的目标,但也有命运的选择。有句话说的好,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很多人都抓住后面这半句,拼命努力,付出了没有结果又很伤心,但是心里却很难接受前半句的事实。

其次是选择稳妥保守的打法。核心部门,发达地区,谁都想去。但是,变数实在太大。前面说了,假如你,年年都考热门地区,但是没有上岸,岁月蹉跎之后,你肯定会有后悔的那一天,想着当年我要是报冷门岗位早就上岸了。再冷门的岗位,还可以通过选调等形式,不断往上爬。不过也要注意,有一定实力的还是别报太基层,太偏僻和异地的岗位,特别是有服务期的和女生,你们去基层想回来比较难。

最后才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我把努力放在最后不代表他最不重要,只是说,只有你做好前两条的基础上,才能让努力更有价值,更有效果。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我不认同。其实选择和努力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顺承关系。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往往会让人产生歧义,认为要花更多的心思在选择上,而忽视了对努力的重视。你只有努力了,才会创造出选择的权利,否则你根本没有得选,比如没有本科学历,连公务员都不能考,谈何选择?选择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纵然你选择了一个只有自己报考的岗位,不代表你就能不复习随便考,你不努力你的笔试达不到合格分数线,这个,没有人和你竞争的岗位,你照样也上不了岸。特别要说明的是,只要你,持之以恒的付出的努力,并且不要眼高手低,一般区直乡镇这类公务员的职位,才资平平的人也是能够拿下的。我身边就有体育特长生毕业的,考了几年,终于考上了。无他,唯勤奋尔。


学霸哥


对于这个问题,也经常有人问小编,考公务员难还是考事业单位难。从目前的考试情况来看,公务员考试较难(

试题难不意味着难以考取,难度仅是因为报考人数多而必须增加考试的区分度);事业单位考试较容易(试题简单不意味着容易考取,因针对具体每次考试的报考人数少)。原因有两点:一是事业单位目前在考生心中的认可度比不上公务员,大部分考生认为公务员的行政编制比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要好得多。第二是事业单位每年考试次数非常多,事业单位考试大部分是由单位自己举行的,所以有人担心公开性不高有失公允。所以事业单位的考试难度也可能会持续加大,甚至和公务员齐平。


中公江苏事业单位


两者兼而有之。

公务员考试题目的难度,行政级别越高难度越大,简单说就是国考的难度要高于省考。时间越靠后,难度越高。这个也好理解,天天刷真题,出题的人也是绞尽脑汁想要考倒你。

公务员考试的题目通常分为两个科目,一类是申论,给好多材料,然后让你从其中提炼问题,寻找答案,最后还要形成观点。这是提分的重点,但想考高分也着实不易,需要你有提炼材料的能力,你的速度要快,因为字数很多,而且卷面要好。

另外一类是行政能力测验,提分有难度,为什么呢?因为涉及的面实在是太广了。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语文、数学、逻辑。按照要求应该是一分钟一道题,但是你想推理啊,计算啊,材料分析啥的,根本不可能一分钟搞定,你想突围也不很难,因为题面上是一小部分,但是每个学科,都是枝繁叶茂。

虽然题目很难,但是不论省考还是国考,大家都是同一套题,所以你的任务是跑的比同一条赛道上的战友快那么一丢丢,对,就是一丢丢,大比分超越对手,那个有点魔幻。

所以问题是,那么一丢丢,可能是实力,也可能是运气。


白水90944696


1实话实说,考的好不如报的好,同样的分数,可能在你的岗位进去了面试,但是在其他岗位足矣名列前矛了;2.公务员考试其实是非常科学的一种综合能力测试,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什么专业毕业的,多么优秀,有不可能对其中涉及的每个知识面都熟悉了解,考试考的更多的是一种思路和能力;3.还有面试这一关,要求有应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有相应经验会有优势的多。所以,不是那么简单和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精心准备



图书馆员小智


三个原因:(1).现在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比以前更多的倾向是考研和公务员,人数竞争自然增大;(2).刚毕业毕竟在学习上具有连贯性,对于笔试做题更有优势;(3).公考培训机构日趋壮大,通过报培训班考公务员的人越来越多,专业培训下,分数自然水涨船高,记得5年前四川省考地市120就能考上,现在至之少135分以上才有可能考上,试题总体难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分数持续上涨就能说明考生水平明显上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