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後來怎樣了?改嫁了嗎?

秉燭讀春秋


1915年10月, 18歲的徐志摩和15歲的張幼儀舉行了婚禮。

對於這樁婚姻,徐志摩表示他是“媒妁之言,受之於父母”。言下之意,自然流露出不少委屈。

用世人的眼光來看,張幼儀是上海鉅富的千金,家中不僅有萬貫家財,而且她的幾個哥哥都在政府機要部門做官,其社會地位和身份都不容小覷。而徐志摩雖說家境也不錯,但顯然還是有高攀之意。所以張幼儀嫁到他們家來,該算下嫁。

(張幼儀舊照)

張幼儀出身於高門大戶,見識自然和普通女子不一樣。再加上家裡比較開明,因此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後來還在江蘇省立女子師範,接受了不少先進的文化理念和教育。

但是,知書達理的張幼儀卻在徐志摩眼裡一無是處。他鄙夷地認為,這個妻子只是一個土包子。但為了滿足抱孫心切的父母,他還是和張幼儀過了3年的夫妻生活。長子徐積鍇出世後,他便像完成任務一樣出國留學去了。

徐志摩本以為此去海闊天空,但他不久便收到張幼儀二哥張君勱的信件。張君勱在信中嚴厲地提出,夫妻兩地分居不利於婚姻,要求徐志摩應該將張幼儀接到身邊陪讀。

其實在張君勱之前,徐志摩的父母便有意幫助他們帶孫子,讓張幼儀到國外照料他的起居飲食。

在雙方家長的一再幹涉下,徐志摩只得不情不願地把張幼儀接到身邊。

但是此時的徐志摩全然不顧已是人夫人父的身份,正熱烈地追求著名媛林徽因。所以不管張幼儀如何曲意取悅他照顧他,他都視如敝帚。

儘管是敝帚,在徐志摩這一方看來,在生理需要時也尚可一用。當張幼儀告訴他懷孕的消息時,他卻不願意承擔這份責任,並要求張幼儀打掉腹中的胎兒。見張幼儀不同意,他索性再次拋下張幼儀,一走了之。

(林徽因舊照)

這次,張幼儀被拋在異國他鄉,語言又不通。種種艱難,讓張幼儀不得不堅強起來。適逢二哥張君勱在法國求學。無奈之下,她只得向其求救,這才得到妥善的照顧,順利地生下了次子彼得。

孩子生下後,徐志摩出現了。

然而徐志摩並不是來看望初生的兒子,而是來辦理離婚手續的。

對於才生產完不久,身體還很虛弱的張幼儀來說,儘管她接受了一些西方思想,但畢竟生活在中國,雙方又都是地方上有頭臉的家庭。再說,以當時的社會來看,離婚後的女人,往往是世人鄙夷的對象。就像魯迅對朱安,明明是母親給他的禮物,雖然不喜歡,卻考慮朱安如果離婚,似乎很難再有新的生活,所以不得不養著她。

徐志摩沒有魯迅的情懷,他一心要迎娶林徽因,所以急著擺脫為他生了兩個兒子的張幼儀。

他拒絕張幼儀提出要先知會父母的建議,逼著她在離婚材料上籤下了名字。

徐志摩沒打算承擔養孩子的責任,張幼儀只得自己生自己養。好在家境殷實,兄長又疼愛她,因此她尚有依靠。還能把彼得交給保姆照料,而她則在德國攻讀幼兒教育。

(徐志摩舊照)

在德國讀書的幾年裡,張幼儀非常勤奮好學,德語也說得極好。就在她以為生活慢慢好起來時,彼得卻染病夭折。

家人擔心張幼儀承受不住喪子之痛,將她接回上海。

在家人的陪伴下,張幼儀開始了全新的生活。她先在東吳大學教授德語,後來又受人之託,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由於她很懂得經濟,於是又出任雲裳服裝公司總經理。

身兼多職的張幼儀,很快就展示出了她在生意和財務方面的能力,在商場上所向披靡,並涉及股票期貨等。很快,她就積累下豐厚的資金,成為當時職業女性的典範。

隨著抗戰爆發,人們都忙著四處躲避戰亂。精明的張幼儀卻利用豐富的人脈關係,囤積了一些軍用染料,並藉機發了一大筆財。

1949年,張幼儀遷居香港。

在香港的時候,她的鄰居蘇紀之對她頗有好感,並向她展開了攻勢。

說起來,蘇紀之也是離異有子女的人,相似的經歷讓蘇紀之更懂得張幼儀的孤單。

張幼儀素來是個冷靜的人,何況此時她已是53歲的年紀。所以,在蘇紀之向她求婚時,她還給兄長和兒子寫信,分別徵求他們的意見。在得到大家的贊同後,才同意嫁給蘇紀之。

這段婚姻讓張幼儀頗感欣慰,蘇紀之對她的體貼呵護,讓她享受到了做女人的幸福和快樂。

1972年,蘇紀之病逝,張幼儀再次遷往美國,與兒子同住,直至1988年病逝,卒年88歲。

離開徐志摩後,張幼儀就變得獨立自主起來,最終她主導了自己的人生。

(參考史料:《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


張生全精彩歷史


1922年,在德國的張幼儀產下次子,在徐志摩的強烈要求下,正式離婚,至於孩子,徐志摩也沒要。生活真的很殘忍,有些事似乎在以後的生活某處中會得到應證,六年後的徐志摩那首著名的巜再別康橋》結尾的那段詩"……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似乎冥冥中告之張幼儀,徐在自己的人生中只是一個浪漫的不負責任的過客,走了就走了,沒有一絲留戀,浪子本性暴露無遺。

張幼儀15歲那年嫁給徐志摩,18歲那年生下長子徐積鍇,徐志摩從未看上張幼儀,稱她鄉下人,而張幼儀出生名門,十二歲入江蘇省立女子第二師範學院讀書,也是大家閨秀,不知徐志摩這份自負從何而來。




張幼儀自嫁與徐志摩後,生活似乎未安穩中,生下長之後,徐志摩早已歐洲讀書去了,後在張幼儀哥哥的要求下,徐志摩答應張幼儀前往國外與其生活,而此時的徐志摩已迷上民國才女林徽因,並對其展開瘋狂追求,彼時的林徽因不知徐志摩已婚的真相,二人處於熱戀中,最終林得知詳情,與徐分手,戀愛中的男女都低智商,而對待婚姻時女人往往比男人冷靜得多,多年後林徽因與她女兒的信中說道: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不是那樣的人。而那時的林徽因不過十六、七歲,由此可見,女人的心對待婚姻是細微極致的。

徐志摩追林徽因不成,與同門學弟王賡的妻子陸小曼一見鍾情,可見多情總被情青睞,只是這段婚姻最終導致徐志摩英年早逝,此處不贅述。

與徐志摩離婚後,張幼儀留在德國學習德語,期間因次子夭折,張幼儀悲痛萬分,把悲痛化動力,用到學習中去。於1926年返回中國,次年在上海當德文教師。

離了婚的張幼儀生活象開了掛一樣,於1928年擔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同年創辦雲裳服裝公司總經理。於1949年移民香港。

據說在47年,林徽因已生重病,找人傳話要見張幼儀及其兒子,張幼儀考慮再三應約前往,見面後林說:終於得見了,幼儀,我欠你對不起你,但我不後悔。也有另一說,林徽因見到張幼儀母子後只靜靜看著他倆,沒說一句話。

移居香港後的張幼儀在1954年與其鄰居蘇紀之結婚,與其生活了18年,在1972年蘇紀之去世後,被兒子接到美國,於1988年去世。

人生總是很難說出一份絕對的生活感受,張幼儀尤是知此,在徐志摩死後,仍每月給情敵陸小曼寄300元生活費,這胸懷非一般人能有,這裡面要說明的是陸小曼生活奢侈無度,愛抽大煙,這才讓徐志摩不停掙錢,最多時任5個大學的文學教授,疲於奔命,但仍不夠陸小曼揮霍,徐父只得每月寄給他倆生活三百元,徐父死後,張幼儀接棒,在徐家眼中,張幼儀始終是兒媳。晚年的張幼儀被問道是否愛徐志摩時,她緩慢答道:如果把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作‘愛’的話,那我大概愛吧。他一生中的幾個女人,說不定我是最愛他的。

張幼儀也是讀過書留過洋的知識份子,然她對於婚姻,仍然停止在舊時代,或許生活中多數人都是如此,學到的不一定實踐。


可榮188


張幼儀和徐志摩離婚之後,要比徐志摩過得好得多,雖然是孤孑一身,直到53歲時與鄰居蘇紀之結婚。關於張幼儀,我曾在我的頭條文章《徐志摩的情史與婚變(一):張幼儀與父母之命》進行過介紹。

▲ 張幼儀

張幼儀於1900年出生,15歲時由四哥張嘉璈做主嫁給徐志摩,很長的時間裡徐志摩、張幼儀都不在一起生活,徐志摩上學,張幼儀在浙江徐家。18歲的張幼儀生下長子徐積鍇。1920年冬天,張幼儀到倫敦找徐志摩,但徐志摩只是讓張幼儀來料理家務,此時徐志摩專心和林徽因談情說愛。1922年2月張幼儀生下次子彼得,但就在醫院,徐志摩逼迫張幼儀離婚——因為林徽因要回國了。

▲ 張幼儀和徐志摩

在歐洲,張幼儀孤身一人,投靠二哥張君勵。在二哥的幫助下,張幼儀進入斐斯泰洛奇學院攻讀幼兒教育,並拿到碩士學位。1925年,徐志摩因和有夫之婦陸小曼談戀愛鬧得滿城風雨,躲避到歐洲,無處可去,又厚臉皮地找張幼儀,而恰好他們的次子彼得夭折,徐志摩未能見到最後一面。兩個人以“朋友”的關係旅遊意大利等地;在國內,胡適幫忙處理好陸小曼的事情後,拍電報給徐志摩,徐志摩又立馬拋棄“朋友”張幼儀,回國和陸小曼結婚。

▲ 張幼儀和長子徐積鍇

1926年,張幼儀的八弟張禹九將張幼儀接回上海,直接擔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同時兼雲裳時裝公司的總經理,事業達到頂峰。

而同時期的徐志摩和陸小曼,兩人租豪華公寓,僱傭廚師、司機、按摩師、保姆,陸小曼又抽鴉片、出入各種社交場所,徐志摩為了養活家庭,不得不兼任北京大學、光華大學、東吳大學、大夏大學、中央大學等多所大學教授,最多同時兼任過3所大學的教授。而且是從北京飛到南京、再飛到上海,三個地方來回跑。後來就是因為從南京飛北京時,飛機失事,徐志摩罹難(1931年)。

▲ 張幼儀

陸小曼和徐家鬧,爭奪財產,在胡適的調解下,徐志摩父親徐申如還每月給陸小曼300塊,但是陸小曼很快又和她的按摩師翁瑞午同居,徐父一氣之下,不再供生活費,陸小曼靠出版徐志摩的書信維持生活。張幼儀同情陸小曼,讓陸小曼在自己的時裝公司當模特,以此供給陸小曼些許錢財。

▲ 前徐申如,右張幼儀,左徐積鍇。

張幼儀和徐志摩離婚之後,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仍然只認張幼儀,不認陸小曼。22歲的張幼儀在徐志摩浙江老家繼續照料徐家父母,為二老養老送終,並將長子徐積鍇養大成人,有時候還接濟陸小曼。1953年,53歲的張幼儀在香港與鄰居中醫蘇紀之結婚,長子徐積鍇也認可母親再婚。後來,蘇紀之先於張幼儀老去,張幼儀移居美國。張幼儀死後,以你之姓,冠我之名,墓碑刻字:“蘇張幼儀”。


安若凡


離婚之後的張幼儀,懷著巨大的精神上的傷痛投靠了自己的二哥,看透了面善心狠白眼狼(張幼儀完全可以如此稱呼徐志摩)的醜惡嘴臉,經歷了名存實亡之婚姻的不幸,本已心灰意冷,而幼子的夭折,讓善良的母親張幼儀遭受的哀傷無以復加,痛定思痛後,張幼儀已經把感情看得很淡了,不再於風花雪月中打撈溫情,不堪的過往,讓其隨風而逝吧!

她毅然決然地走上另一段不同的人生路,潛下心來,在裴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回國後,一刻沒閒,先在東吳大學教德語,聲名鵲起後,出任了商業銀行的副總裁,還擔任過某服裝公司的總經理,在忙忙碌碌中慢慢地淡忘了生命中遭遇的不愉快,完全徹底地走出了前丈夫徐志摩給帶給自己的陰霾。

可以想象,這時候的張幼儀在經濟上是獨立的,也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帶來了人格上的獨立,作為學識淵博的女性,在那個時代能當名校教授,銀行副總裁人和服裝公司的經理,不唯有學富五車的淵博知識,尤應有過人的智慧與膽識,可想而知,在職場上的張幼儀是很優秀的女性,個人能力與林徽因、陸小曼應在伯仲之間。



隨後,久經職場風雨的張幼儀又去了香港,在香港認識了蘇紀之——曾是自己的鄰居,職業是中醫醫生,也是陪伴她過完後半生的男人,二人永結奏晉之好,兒子也舉雙手贊同。


1976年她故地重遊,去過德國,眾所周知,這異國他鄉,是她和舊愛徐志摩共同生活過的地方,人生際遇難測,年輕時的願景終沒實現,她孤單地在徐志摩居住過的小屋前佇立良久,不免唏噓感嘆,這一年張幼儀已67歲了。

待第二任丈夫蘇紀之去世時,張幼儀到大洋彼岸的紐約定居了,1988年,張幼儀病逝,享年79歲。


希望星晨58298869




風者1318498


提起來張幼儀,就不得不提一下始亂終棄的徐志摩。

在那個包辦婚姻猖獗的時代,徐志摩即使身為新生代的才子,也避不開家裡給他安排的一段婚姻。


徐志摩看不上自己的妻子,雖然明面上是拒絕的,但徐志摩依舊與這名自己看不上的妻子生下了一個孩子。

當年徐志摩出國留學,留下了張幼儀一個人獨守空房,張幼儀也曾經想過要去找徐志摩,但最終得到的答案卻是一紙休書,張幼儀懷著孩子去找徐志摩,最終卻是被徐志摩趕走。

毫無疑問的,在這件事上,徐志摩就是個渣男,若是不愛張幼儀,一開始就不要讓人家懷上他的骨肉,特別是,在張幼儀懷著第二個孩子去找他的時候,徐志摩竟然能夠說出讓張幼儀去把孩子打掉這種話,張幼儀說打胎可能有生命危險,徐志摩竟然反過來譏諷到,有人因為火車事故死掉,難道就不坐火車了嗎?

緊接著,兩人就正式離婚了,其實,離婚對於張幼儀來講,也是一種解脫,張幼儀離開了徐志摩,以後反而過得更加瀟灑。


離婚以後,張幼儀的哥哥曾經要求她五年內不要再開始一段新的感情。

之所以會這樣要求張幼儀,不是因為張幼儀的哥哥意圖使兩人破鏡重圓,而是因為張幼儀的哥哥想要讓張幼儀變回原來的自己。張幼儀雖然沒有絕美的容顏,沒有高超的文學技藝,但張幼儀卻是一個金融好手。

張幼儀家裡本就並非一般世家,離開了徐志摩以後,張幼儀曾經前往了家裡給她安排的銀行做高管。

這時候的張幼儀已經擺脫了徐志摩帶來的陰影,出任銀行高管對於張幼儀來說的確是一種挑戰,但張幼儀卻是憑藉著自己天賦將這份工作做得很好。

任誰都想不到,一個沒有接觸過金融業的張幼儀,卻是能夠在這一領域做的那般好,正當她事業起步的時候,她卻是急流勇退,選擇了經營一家自己的服裝廠。

張幼儀不愧是一個有著自己才能的人,在開辦了自己的服裝廠以後,做的風生水起,很快,張幼儀就成為了上海最有錢的人之一。

張幼儀在自給自足的同時,不僅養活了自己,還養活了徐志摩的父母。

晚年的張幼儀,54歲的時候,遇到了自己的又一份真愛,他的名字是蘇紀之,蘇紀之只是一個普通人,但張幼儀想要的,恰恰便是這種普通的愛情,兩人的生活平平淡淡,但卻是一種張幼儀最想要的愛情。


魏青衣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徐志摩一首《再別康橋》,讓世人都記住這位詩人徐志摩是梁啟超的弟子,還進行過盛大的拜師典禮。沈鈞儒是徐志摩的表叔,瓊瑤是他的表外甥女,金庸是他的姑表弟,文學名家齊聚一堂了。(徐志摩和張幼儀像)

徐志摩的妻子張幼儀的家世和徐志摩差不多,張幼儀的父親張潤之是上海寶山縣的鉅富,徐志摩家族是浙江嘉興海寧硤石首富。

不過張幼儀的兩個哥哥非常有名氣。張幼儀的四哥張嘉璈在1917年出任中國銀行副總裁,是實際的掌權者,積極支持北伐。他的母親去世時,蔣介石親自到靈堂弔孝。1935年,蔣介石翻臉,讓宋子文出任中國銀行的董事長,張嘉璈被奪去權力,出任只有空頭銜的中央銀行副總裁。張嘉璈後被任命為鐵道部長、交通部長,抗戰時期也沒有多少實際權力。(張幼儀四哥張嘉璈像)

抗戰結束後,他又被任命為中央銀行總裁,為蔣介石打內戰做財政上的支持。

張幼儀的二哥張君勱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中國民主社會黨領袖,張幼儀曾經擔任該黨的財務主管。張君勱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宣佈的43名戰犯之一,位列第43名。(張幼儀二哥張君勱像)<strong>

徐志摩、張幼儀為何離婚?改嫁了嗎?

1915年,徐志摩家族和張幼儀家族包辦了兩個人的婚姻,1918年,張幼儀生下了長子徐積鍇。

1921年,徐志摩以特別生進入康橋大學(現在的劍橋大學)學習,在張君勱的要求下,徐志摩同意張幼儀到英國陪讀。到達英國的張幼儀在下船的那一刻就看出徐志摩不願意她來英國,當時徐志摩和林徽因已經墜入愛河。(林徽因像)

張幼儀懷孕已經兩個月了,徐志摩提出離婚,當時就答應了,不過要到孩子降生才簽字離婚。1922年,張幼儀生下次子後隨即簽字離婚。

張幼儀離婚後只好找自己在德國的二哥張君勱幫助,並在德國學習,撫育孩子。1925年,她和徐志摩的次子病死在德國,第二年就和家人回到國內。

張幼儀衣食無缺,她的四哥張嘉璈當時擔任中國銀行的副總裁,實際的掌權者。她因為在德國留學的緣故,在東吳大學擔任德語教師,後來在四哥的支持下成立上海女子商業銀行,擔任銀行副總裁。1934年,她又擔任二哥張君勱建立的國家社會黨的財務工作。依靠囤積軍用染料賺了一大筆錢財。(張幼儀和徐志摩的長子徐積鍇像)

徐志摩在1931年因飛機失事去世,她也以寡婦自居,大陸解放前,張幼儀移居香港。1953年,張幼儀同在香港居住的中醫醫生蘇紀之結婚。結婚前,她徵求了在美國學習的長子的意見,她信中說:

兒在美國,我在香港,展昏誰奉,母擬出嫁,兒意如何?

兒子回信:

綜母生平,殊少歡愉,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

張幼儀的兒子慨然同意自己的母親再嫁,與徐志摩的風格截然相反。(張幼儀像)

1972年,張幼儀的第二任丈夫去世,她後到美國紐約定居,於1988年病逝。
<strong>



<strong>


穿越再現彼岸


前幾天寫文時剛好寫到了徐志摩,大家都對其渣男行徑表示譴責,表示就算那逆天的文采也無法掩飾他花心的本質,同時也對被他拋棄的妻子張幼儀表示同情,也有許多人都想知道這個可憐的女人結局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張幼儀的一生。

年少慕艾

張幼儀出生於江蘇寶山,本身並不是大家想的那種封建的大家閨秀,她也是一位很先進的女性,在兄長的幫助下,曾就讀於當時的“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受到了新式教育的薰陶,思想也比較新潮。她的哥哥是也是政界的一位風雲人物——張君勱,是當時當權政黨的座上賓。

張君勱非常欣賞徐志摩的才華,想著徐志摩並未婚配,自己的妹妹也是雲英未嫁,就去徐志摩家提親,而徐家也非常願意與在政界很有影響力的張家聯姻。

年僅十五歲的張幼儀就這樣被安排好了後半生的歸宿,那時她也曾對未來的丈夫和婚後生活充滿了期待;反觀徐志摩第一次見到張幼儀的照片時,就嘲笑她是個土包子,雖然也遵從父母之命答應了這門親事,但對未來的妻子一點好感都沒有。

二人成婚之後,徐志摩對張幼儀仍然十分冷淡,但是為了滿足自己父母抱孫子的願望,兩人還是有了第一個孩子阿歡。這個孩子的出生讓徐志摩覺得自己完成了任務,於是迫不及待地離開了家中,去了國外留學。

被逼離婚

徐志摩走後,就更不願意與不入眼的妻子聯絡,張幼儀在家中苦等迫於無奈,找到了自己的哥哥張君勱幫忙尋找丈夫。張君勱給徐志摩寫了封信,對其施加壓力,在這種壓力下,徐志摩將張幼儀接到了身邊一起生活,而此時的徐志摩又哪裡有心思去管張幼儀,他早已拜倒在林徽因的石榴裙下,不能自拔。

但生活在一起的兩個人還是有了第二個孩子,可張幼儀腹中胎兒只有兩個月時,徐志摩突然提出了離婚,並要求她打掉孩子。張幼儀害怕打胎有危險,徐志摩竟然十分諷刺的說,還有人因為火車事故死掉,難道就不要坐火車了嗎?張幼儀因為顧念自己還未出世的孩子,因而並未同意徐志摩的要求,徐志摩見此情景,竟然選擇不辭而別。

在徐志摩走後,張幼儀自己將這個孩子生了下來,取名彼得。彼得出生後,徐志摩還曾看過他一次,但卻閉口不提孩子的撫養問題,張幼儀見此情景,心中十分失望,同意了徐志摩的離婚請求,決定自己撫養兩個孩子,兩人的婚姻關係至此結束了。

離婚後,張幼儀輾轉到了德國,她一人在國外撫養兩個孩子,日子過得十分辛苦,靠哥哥的接濟才能勉強生活,雪上加霜的是,小兒子彼得病得十分嚴重,醫治無效後,年僅三歲就夭折了,張幼儀悲痛欲絕,但卻無力迴天,只好加倍用心的照顧大兒子阿歡,同時開始充實發展自己。

重獲新生

她先到德國的裴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專業,畢業後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又與合夥人創辦了一家服裝公司,親自擔任公司總經理,在這段時間裡,張幼儀的才能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施展。

也是在這段時間,她認識了生命中第二個非常重要的男人——蘇紀之。蘇紀之是一箇中醫,與張幼儀曾是鄰居,也是一個離異的男人,與張幼儀情況差不多,二人情投意合,但張幼儀還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決定徵求自己唯一的兒子阿歡的意見。

阿歡此時正在美國工作,接到母親的來信,立刻著手回信,信中寫道:“……綜母生平,殊少歡愉,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表示自己大力支持母親的二婚,得到了兒子的支持後,張幼儀便安心和蘇紀之在一起了,後半生也算是幸福安穩。

張幼儀將自己的人生一分為二,一部分是去德國前,另一部分是去德國後。前半部分張幼儀還是個不夠堅強的新婚婦人,一心一意為了丈夫,結果得到的卻是丈夫無情地拋棄,連自己的小兒子都夭折在國外,一切的一切都讓她如墜深淵。但好在挫折傷害了她,也讓她明悟,一切都要依靠自己,之後的她便無所畏懼,直面未來,最終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

人們都曾好奇,張幼儀愛徐志摩嗎?我覺得是愛過的吧,年少初遇,那顆年輕的心也曾為徐志摩這個英俊有才華的人而著迷,但是生活卻總是喜歡給人當頭一棒,這讓張幼儀痛苦,卻也讓她清醒。張幼儀晚年也曾真正回答過這個問題,她說“你曉得,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沒法說什麼叫愛,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叫做對他愛的話,那我大概是愛他的吧。”

在我看來,張幼儀沉穩大氣、堅毅端莊,是一位賢妻良母,並不比林徽因和陸小曼差,但徐志摩卻對她避如蛇蠍,只能說是兩人有緣無份吧!


史論縱橫


在徐志摩豐富多彩的感情世界中,她是最黯淡的一筆,而在她面面俱全的人生中,與徐志摩的不幸婚姻,也成為無法抹掉的傷痛;年輕時因為活在在男人的陰影下惆悵半生,在找到自己人生位置後生命才得已煥發光彩;她因懂得放棄,才完成了人生從容的轉身。

那一年,15歲的她遵從父母之命做了徐家的媳婦。婚姻得到了兩家人的滿意,她本以為這應該是婚姻最堅實的後盾,可她漸漸懂得,婚姻中另一方的認同才是婚姻的基礎。她沉默卻並非愚鈍,在婚前的幾次接觸中她大概是感覺到了一個接受過新教育洗禮的青年對一個傳統女孩的鄙夷,所以她默默地迎合著未婚夫的喜好,在婚禮當天,張幼儀選擇了一件西式風格的禮服。她不知道這是否是丈夫眼中的“新式的新娘”,但是她想讓丈夫看到自己的誠意。可是,她的一番苦心並沒能取悅新婚的丈夫,徐志摩把對包辦婚姻的無奈全部轉化為對這個無辜新娘的怠慢。

終於,這些在張幼儀看來最為堅不可摧的婚姻之基石,統統在徐志摩找尋到自己靈魂伴侶時轟然倒塌。1922年2月24日,在柏林,張幼儀的孩子降生,她叫來徐志摩,在離婚協議上籤好字,正式解除了和徐志摩的婚姻。去德國以前,她凡事都怕,到德國後,她反倒變得無所畏懼。她邊工作邊學習,並進入裴斯塔洛齊學院,專攻幼兒教育。她嚴肅認真的人生理念契合德國人嚴謹的工作作風,她在異國他鄉逐漸地找到自信。五年後張幼儀回國,說一口流利德語的她在東吳大學做德文教師。在四哥張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與此同時,八弟張禹九與徐志摩等四人在靜安寺路開了一家雲裳服裝公司,張幼儀又出任該公司總經理,經營能力得到極大的發揮。張幼儀經商的精明、幹練逐漸顯露,她找到了人生的支撐點,靠著堅強和拚搏,闖出了男人都望塵莫急的事業。

在張幼儀幹事業的同時又失去了太多東西,。青春已經不能重來,幸好,在錯失了一些東西后,她還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幸福。在1953年,張幼儀終於再婚,與鄰居中醫蘇紀之結婚,一起度過了18年。關於這位蘇醫生沒有找到史料中對他太多的描述。

張幼儀曾以沉靜的語氣,向侄孫女張邦梅講述塵封半個多世紀的往事:“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愛他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來今雨軒39655858


張幼儀是個獨立,自主,優秀,負責的女性。後來事業有成,在事業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徐志摩死後,她幫忙照顧他的家人,有情有義,後來也嫁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