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去省博看铜奔马真品!

对于喜欢文物的观众而言,他们将在这个春节期间迎来一个巨大的好消息。为了更好地服务参观者,满足人们近距离感受国宝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和华夏文明的需求,今年春节期间,甘肃省博物馆将展出铜奔马真品。


所有参观者可以前往省博展览大楼二楼丝绸之路文明展展厅的铜奔马展柜,近距离观看这件稀世珍宝。这也是自2006年新展览大楼落成以来,铜奔马真品首次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


过年,去省博看铜奔马真品!

铜奔马于1969年9月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当年12月,省上有关部门决定把雷台出土的文物全部上调省博物馆保存。马高34.5厘米、长44.5厘米、宽10厘米、重7.15公斤。其铸造工艺为分范合铸,即分别铸造马身、马腿以及蹄下飞鸟等部分,再合铸完成整体造型,马腿内夹有铁芯以增强支撑力和强度,铸造工艺在当时非常先进。


1971年9月19日,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偕夫人于立群陪同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宾努首相带领的政府代表团访问我国西北地区时,专门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仔细查看了雷台汉墓出土的这批青铜俑,当他看到铜奔马后,发出了“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艺术珍品”的感慨。


郭沫若到回北京后立即向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详细介绍了这批青铜俑的情况,尤其是铜奔马,并当场商定马上将这批文物调京,充实北京故宫正在举办的全国出土文物展。铜奔马在京展览后,立刻震动了史学界和考古界,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些专家纷纷在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评赏文章,说铜奔马是“无价之宝”。

过年,去省博看铜奔马真品!

在这次展出之前,著名青铜器修复专家赵振茂先生对铜奔马出土时的一些破损部位进行了精心修复,并严格按照原型制作了一匹铜奔马复制品,一直在我馆展出的,就是这件复制品。


1973年,由郭老主持、王冶秋负责筹备了文革后的第一个中国对外交流大型历史文物展览。据1975年《出土文物展览》统计,自1973年4月至1975年8月间,铜奔马先后到法国、英国、日本、罗马尼亚、奥地利、南斯拉夫、瑞典、墨西哥、加拿大、荷兰、比利时、美国等12个国家巡回展出,观众达500多万人次。

过年,去省博看铜奔马真品!


铜奔马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文物。


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甘肃省博物馆在展厅中长期陈列的铜奔马为故宫制作的复制品。为了让铜奔马真品能陪广大观众过年,甘肃省博物馆于2019年专门购置了新的低反射玻璃展柜,并对马身制作了新的托架。大年初一,铜奔马真品将正式亮相我馆,与观众见面。未来,我馆将在重大节庆期间让铜奔马真品与观众见面,以此回馈广大观众对我馆的支持的厚爱。


来源丨甘肃省博物馆(文/卢伟山 图片丨叶满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