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失败后,假如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赔款,结果将是怎样?

用户5547786683


如果清政府不投降、不赔款,日本将死无葬身之地。清政府这边,爱新觉罗皇室和满清贵族,将面临执政危机。

首先,甲午战争对于日本而言是一场赌国运的战争。

战争打赢了,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皆大欢喜。

战争打输了,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便为鱼肉。

中日之间的体量和综合国力,差太多,日本只能梭哈了跟清政府死磕到底。这就是兵行险着。

所以,李鸿章的方略是正确的,我不跟你正面拼,就要跟你耗,用庞大的国家综合实力耗死你小日本。

等到日本被耗软了,不用什么国际友邦来调停,因为国际友邦就是国际豺狼,他们会争先恐后地宰割日本。

但是,清政府没跟日本耗,而是正面对战。结果战场失败、军事失利。

尽管如此,日本能打到北京、能消灭中国吗?

不可能,这场战争就会成为持久战,而且会越打越乱。日本的国力一旦支撑不住,那结果还是成为列强的砧板鱼肉。

而日本之所以能跟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其原因不是日本有多善良、国际友邦有多给力,而是日本人打不动了。

第二,满清贵族宁与洋人、不与家奴的心理使其与日本签订了停战协定。

日本是赌国运,清政府也有难处,家大也有家大的难处。

而清政府最可能面临的危机有两个:

一个是其他列强会不会借机宰割中国,如俄国从北边打过来、英国从长江杀过来。

另一个,也是最令慈禧和光绪担心的,那就是地方势力是否会继续做大,最要命的是汉族重臣会不会推翻满清。

第一个点来说,可能性不大,因为任何列强都没有彻底吞灭中国的野心和能力,而且列强内部的意见也不统一,列强在竞争。同时,孰胜孰负还未分的情况下,列强还得犹豫是对中国下手、还是对日本下手。

所以,清政府只要外交手腕灵活一点儿,既可防止列强入侵,还可就援列强,但清政府得有战心,得让列强见识到你可能会打胜。只要清政府能打、敢打,而且有打胜的希望,列强的意见就都好说。

但是,第二点可是要命的,甲午战争,可不是整个大清在跟日本打,而只是李鸿章的淮系在跟日本打。所以,淮系被打残了,慈禧将失去一个制衡诸方势力的重要棋子。

还有,如果举全国之力支持李鸿章跟日本死磕到底,那么,淮系肯定要做大,李鸿章将功高震主。这个结果也不是慈禧愿意看到的。

再者,只要死磕,就得赋权地方,这跟打太平天国一样,不是打不过,只要清政府放任各省巡抚去打,肯定能打过。但是,打过的结果就是汉族大臣做大做强,中央朝廷和满洲贵族逐渐式微。

所以,跟日本死磕,套路将一样,结果必雷同。

于是,满清选择了投降,而不是中国。

第三,建立一个现代国家才有跟人死磕的可能。

什么叫现代国家?就是民族国家,民族主义成为政府执政的合法性来源。

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那么惨烈?

原因就是大家都是现代民族国家,只要政府不投降,老百姓就会跟着往死里打。

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已经基本成型为近代化的民族国家。

而清政府却不是。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使其难以成为民族国家,那就是满清贵族始终做不到与民同利、与民同心。

他们时时刻刻在顾虑满汉矛盾,时时刻刻在担心满清的利益,时时刻刻在防止国家可能出现大变故。

这就很要命。

中法战争,不败而败。甲午战争,也差不多是不败而败,只不过代价太惨而已。

而清政府之所以一直示弱,其原因就是对国内统治没自信,对自身的合法性有怀疑。

所以,满清这艘船再破,再被列强欺负,也要维持,因为是慈禧等一众满清贵族在掌舵。

换一条船,即便会很快、即便会很新、即便会很有力量,但到底由谁来掌舵,就真不好说了。


减水书生


甲午战争失败后,假如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赔款,那么清朝会被继续胖揍海扁,打得清政府主动投降为止,进而再获得更多的利益。甲午战争是清朝与日本之间的一场战争,可谓是日本的崛起之战!如果清政府继续打下去,那么日本全倾全国之力与清政府相战,日本有这个毅力,但是清政府没有亮剑必胜的勇气。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如果清朝上下团结一致,有敢打必胜的勇气,那完全可以拖跨日本!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王国求救于清政府,日本则派兵进入朝鲜,意图先占领朝鲜再侵略中国。清政府派兵进入朝鲜平定东学党起义,日本亦派兵进驻朝鲜,最终日本向清军发动进攻,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先后投入63万大军,日军则投入24万大军侵略中朝两国,此战清军战死3.15万余人,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军则仅仅战死一千人有余,受伤一万两千余人。清政府迫于日军强大的战力,选择割地赔款议和,双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政府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占领,割辽东半岛、台湾群岛给日本,赔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给日本。

清政府中的慈禧太后、李鸿章等人在战前就不愿意打仗,慈禧太后要过六十大寿,李鸿章则为了保存淮军、北洋舰队的实力。光绪帝等人虽然不愿意议和,但是清政府实权都在慈禧太后、李鸿章等人手中,要再战谈和容易呢?清军中虽然有丁汝昌、邓世昌这样的爱国将领,但是大部分将领都贪生怕死,畏敌如虎,且不懂新式战法,故再打下去清政府只会输得更惨。当时的清朝八旗兵、绿营兵基本没有战斗力,只有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有战斗力,不过淮军是李鸿章的私人部队,岂能在战争中拼光?因此再打下去也没有可战之兵!

日本从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且推行脱亚入欧的国策,经过二十多年的全力发展,日本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工业基础雄厚,战斗力强!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十分有限,因此要扩张只有侵略中国,而当时的中国虽然绝对实力强于日本,但是制度落后,外强中干,实在不是日本的对手。日本的大陆政策是:第一步攻占台湾,第二步吞并朝鲜,第三步进军满蒙,第四步灭亡中国,第五步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因此如果清政府再战的话,日本有决心倾全国之力攻击清朝,实现他大陆政策的前三步。

清朝就好比一只肥猪,西方列强都想瓜分中国,因此日本攻击清朝时列强皆旁观。如果日本全力侵略清朝,其它国家可能会干涉日本;但是清朝要击退日本,不割地赔钱的话,列国必然不会支持清朝。因此清政府要再打下去的话,只能依靠自己,靠别人是一点指望都没有的,甚至可能引狼入室。清朝如果有俄国那般强大,自然可以不赔款,遗憾的是清朝实力远远不及俄国!


大秦铁鹰剑士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圆明园还要再被烧一次。

当时日军一路占领山东,一路占领营口。

山东的尚且不谈,占领营口、盘锦的日军,距离北京城只有500多公里。

试问日军继续南下,清政府靠什么去挡?

连老湘军都用上了。

仅十天时间,清朝百余营六万多大军便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

唯一只能依靠列强出兵来制止了。

当时清政府求和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希望日军停止继续进攻。

自然,当时日军并没有一口吃掉中国的实力,也不可能持久占领北京城。

但是,我就赖着不走,你能把我怎么样?

赎辽费就要白银3000万,那么赎回北京城和紫禁城,要多少钱?

你不给钱,行,把你紫禁城的珠宝玉器古董全部抢走,就像当时对待圆明园一样,甚至祖宗牌位都给你端走,看你怎么办。

当时清政府是奴役老百姓的政府,没有发动人民战争的条件,持久战绝对没法打下去。

所以,死不投降,拒不赔款,最终说不定连江山都丢了。


萨沙


电视剧《走进共和》里面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问题。台词原文我不记得了,大概意思是,马关条约谈判两边争执不下。

李鸿章表示:既然谈不拢那就继续等,我大清地大物博,等得起,大不了你让日本的军队打进山海关,大清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地方,你们都想要那就派兵一块一块夺去吧。

伊藤博文回答:你李中堂等得起,你的皇帝、皇太后等得起吗?

李鸿章默然无言,中国可以迁都、坚持抗战到底,唐朝皇帝多次被打出长安城也没事啊。但是大清经不起迁都,已经烂入骨髓的清廷经不起这样一番折腾。迁都抗战的结局很可能是敌人打退了,但是遍地揭竿而起全国失控,再也别想回去北京城了。


冰块151015732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静夜史的观点是:

清朝将会万劫不复!

今天的很多人,本着马后炮的精神,坚定认为甲午战争时日本比清朝处境更危险。毕竟日本明治维新也不过26年时间,而且日本在1904年和沙俄进行了日俄战争,虽然击败了沙俄却没有得到沙俄一分钱赔款。从而得出日本并不强大,清朝完全没有必要付出赔款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和宝岛等如此惨重的代价!

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虽然日本面临的局面非常严峻,但静夜史认为清朝无疑更加危在旦夕,如果清朝坚持打下去,那么清朝面临的局面就是走向万劫不复!原因如下:

1、清朝腐败已经积重难返

甲午战争是清朝和日本的战争吗?

表面上是这样,但实际上却是李鸿章和日本的战争。清朝前期,八旗是清军的主力,但是入关后迅速腐化,绿营成为清军的中坚。

而到了乾隆之后,连绿营也废掉了。到太平天国席卷南方半壁时,清朝不得不倚仗汉族官僚募集的团练进行镇压。

太平天国被扑灭后,曾国藩及时解散了湘军。而他的学生李鸿章却将淮军保留了下来,并更新了装备,使得淮军成为清军的主力部队。

到甲午战争前,清朝派军进入半岛,而日军也趁势增兵,由于此时的李鸿章主持朝政,自然派出的是自己的私军,也就是淮军出战。

作为汉族官僚,李鸿章在组建团练的同时,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洋务运动,这使得李鸿章在朝廷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晚清不可或缺的人物。

不过,对于李鸿章而言,地位越高,面对的政敌就越多,加上李鸿章本身也不干净,这使得见不得李鸿章好的人始终是大多数。

甲午战争时,李鸿章虽然手握淮军,但是对日本始终心存畏惧。作为自己的家底,李鸿章不想在战争中拼光,所以李鸿章一味消极避战。

而作为李鸿章政敌的翁同龢等人,却一再要求李鸿章出战。加上帝师的身份,连光绪也跟着激动,最终李鸿章兵败半岛,将战火引到我国境内。

在海上则更惨,李鸿章苦心营造的远东第一舰队北洋水师因为是贴上了李鸿章的标签,遭到了主管户部的翁同龢的百般刁难,十多年未曾添置一艘新舰。然而就是这样的情况,翁同龢还一再给施压李鸿章向日本开战,最后导致一败涂地。

翁同龢和李鸿章的斗争与其说是帝党和后党的斗争,倒不如说是清朝晚期高层内部倾轧的真实写照。为了斗倒政敌,这些人不惜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做赌注。

北洋水师被围,到周边部队请求支援,周边部队无动无衷。日本消灭了北洋水师,比日军更高兴的是翁同龢等人,因为政敌李鸿章终于要完蛋了。

而北洋舰队剩余舰船被日军俘获,南洋水师还和日军交涉请求归还其中南洋水师的舰船,理由是和日军开战的是李鸿章而不是南洋水师。

没有国家和民族意识的腐败,是压垮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2、清朝既有政策贻害无穷

甲午战争前,清军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日本,舰船吨位也远远大于日本。

但是,清军依然败得这么惨,除了清军内部烂到根的腐败外,更重要的是清军不敢放开手脚去打。

虽然当时出战的都是淮军,但是清朝最大的BOSS却能够调动更多的军队参战。不过这些军队很默契地选择了作壁上观,这说明慈禧太后并不想清朝和日本放开了打。

为什么?因为清朝对阵日本是必败的。即使清朝取得了对日战争的胜利,也不能彻底毁灭日本的野心。相反,战败会让日本奋发图强,到时候清朝面临的外在压力更大。

而失败,却不会对清朝造成太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慈禧的权力宝座不会造成过大影响。对于清朝而言,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叫个事,所以才会接受如此苛刻的赔款条件。要知道,2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至少3年的财政收入。

为什么慈禧不愿意打?是胆小怕事吗?不是,因为清朝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以及回乱时不遗余力,如狼似虎,但是对外国则一律选择了卑躬屈膝。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清朝的主要敌人并不是虎视眈眈的外夷,而是近在咫尺的民众。

要知道,清朝可以放开了和日本人打,但是由于装备水平的落后,势必要造成更惨重的伤亡。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期隐忍的民众势必会趁清朝损兵折将而奋起反抗。

对于慈禧而言,将大部分的清军放在国内防范汉人群体的反抗,比放在国门抵御外侮更重要,于是清朝选择消极避战。

所谓的打仗烧钱、技不如人等的理由,与其说是客观条件不足,倒不如说是为了掩盖自身畸形价值观的遮羞布。

因为清朝始终防范着汉人,为了压制汉人,清朝宁可以大量权益换取列强的欢心。

3、国际舆论对日本更有利

1943年,开罗会议举行,罗斯福盛情邀请蒋介石,对蒋介石在太平洋地区的抵抗高度评价,并对蒋介石寄予厚望。此次会议也是罗斯福对战后西太平洋地区国际秩序的一个安排。罗斯福希望,蒋介石可以在抗日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毕竟他不想战后远东地区有太多的苏联势力。

不过,很快蒋介石就用豫湘桂会战的大溃败回应了罗斯福,失望透顶的罗斯福不得不转向斯大林,随后以蒙古的权益换取苏联出兵。

二战前的民国政府是列强的“工具”,50年前的清政府同样也是。甲午战争前,西方列强选择中立,静观中日死磕,然后选择胜利者进行合作。

不过一开始西方列强尤其是德国是同情清政府的,对于撮尔小国日本则持无所谓的态度。此时的沙俄势力咄咄逼人,西方列强尤其是德国希望清政府赢得战争,然后和清政府合作,依靠紧邻沙俄的位置优势牵制沙俄。

但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加大了对西方的学习,对于西方的理解远远高于清朝。甲午战争前,日本通过多方游说,终于促使大多数西方列强选择同情日本。

到甲午战争开战前,国际舆论偏向日本,这对于清朝非常不利,而甲午战争的战败就更加深了这样的认知。

甲午战争是检验清朝能力的一次契机,实践证明清朝完全是烂泥扶不上墙。在这样的情况下,列强自然而然选择和日本站在一起,扶持日本对抗北方沙俄的扩张。

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击败沙俄,日本更是一跃成为和西方列强比肩的新兴列强,迈入一线强国行列。

战争的结果使得清朝在国际上更加孤立,随即列强开始加深了对清朝的入侵,于是出现了瓜分我国的狂潮。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即使想要和日本死磕,也是在以卵击石,因为清朝此时的敌人已经成了西方列强和日本的联合体。

清朝不是打不过,而是打不起,不敢打,所以清朝在屈辱中一步步走向了死亡!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我是军事妹子,其实清政府真要鱼死网破,日本还真没什么办法,但为了所谓的“大清基业”等等,被打怕了的清政府只能割地赔款求和。

甲午战争失败后,假如清政府仍然负隅顽抗并且对日本的赔款事项只字不闻的情况下,那这场战争最后的失败者肯定是日本。甲午战争的转折点很多人都以为是大东沟海战,然而在大东沟海战结束以后,北洋水师还拥有相当数量的主力舰仍然有战斗力,所以甲午战争真正的转折点应该是定远号被重创和来远号的沉没。

图为被重创的定远号铁甲舰

而在定远号被重创前的前一天,东京米市就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抢夺事件,因为战争已经进行五个月的日本在财政和供应上早已透支,进入中国辽东半岛的日本师团甚至因为没有粮食供给只能一边行进一边搜刮粮食,而财政透支的这一点从李鸿章中枪后日本用减少一亿两白银为筹码来使李鸿章签字画押也可以看出日本的财政透支要比想象中的要严重很多。

图为正在签署马关条约的日清双方

而当时清政府正值黄河决堤,粮食大多被调集到关内使用。在关外的日本军队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靠搜刮粮食来跨过山海关了,所以假如战争再拖1个月,或者李鸿章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国疗伤,最终战争的结果可能都大不相同,甚至会使得急于结束战争的日本开出无要求和谈的条件。

图为英国海军远东舰队旗舰蛮横号装甲巡洋舰

而假如日本尝试用海军封锁中国来迫使中国更是滑稽之谈,当时中国的海上运输多英国东印度公司所承包,难道要让日本海军去拦截英国的商船?要知道,英国远东舰队只要派出三艘装甲巡洋舰就可以摧毁日本当时的联合舰队,所以从海上封锁中国迫使中国和谈的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的,不管怎么封锁由英国主导的中国海上交易任然没人敢去打断,所以只要清政府在谈判桌上用时间拖,日本很快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并且和清政府和谈。


马尾辫班长


如果清政府不认输,不赔款,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1,日本政府正在迫不及待地等着清政府赔那么多白银来发展经济,稳定国内局势,毕竟打这一仗,全国人民都勒紧了裤腰带,如果你现在告诉我,我不赔了,日本人必定是恼羞成怒,继续打!



可问题来了,日本当时的国力,支撑不住与清国的全面开战。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与1895年的日本可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继承了清国赔款,加上打赢日俄战争全面取得在清国的权益基础上发展三十年才具备的实力。而1895时期的日本不可能跟中国打下去的,他们其实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打仗都发行了太多国债了,再打下去,怕是不等清政府投降,国内就要起义了!

当然表面上还是要打一打,最好联合列强一起打,那么第一种假设就出现了,因为清政府单方面毁约的行为,刺激到了西方列强,西方列强担心清国这么肆无忌惮地不遵守契约精神会变成惯犯,于是决定联合出兵。



可问题来了,彼时普鲁士刚刚崛起,打赢普法战争没多久,英国人很不待见普鲁士,怕这个后起之秀强大起来威胁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所以对于出兵这件事情,支持肯定会有,但并不会派遣大规模远征军,而俄国正在跟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半岛,美国人民还在埋头搞建设,所以这一战,估计就是5年后的八国联军侵华。

结局自然是清政府再一次被胖揍了一顿,要求赔钱赔钱赔钱,割地割地割地,如果清政府故技重施,死不认账,估计八国联军也不可能持久打下去,毕竟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就因为分赃不均有极大矛盾。

要不到钱咋办,只能维持着一支不算团结的联军,且打且看,如果清政府深谙持久战之道理,以及运用那么一点外交手段,只要撑到一战,估计也没啥事。



个人以为,八国联军看起来很强势,很厉害,其实他们并不具备在本土以外长期作战的能力,至于彻底征服中国,这个目标很远大,但蛇再厉害,也吞不下大象!哪怕一个省也是没有可能的,要是有可能当年他们早就这么干了。

而唯一能够威胁中国的也只有日本,可当时的日本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还没成长起来,还没有让赔款给奶起来。

2、清政府不赔款,日本打不动,但表面上要继续打下去,欧洲列强后院矛盾不断,大家都想着坐收渔翁之利,看看大清国跟日本小弟能打成个什么模样。于是中日战争提前爆发,规模会大于甲午战争,但不会是全面的侵华战争,日本极有可能抱着打服清朝的目的死撑这场战争,最大的可能是东三省提前沦亡,但希望也不是很大,日本彼时还没有那么多陆军部队,而且东北那时候才多少人,闯关东还没达到高潮,日本占着偌大的东北地区,却苦于没有多少人口,根本没多大用。



再者,东北乃满族龙兴之地,是满族们心心念念中原经营不下去的退路啊,怎么可能让你小日本给夺了去,拼死也要干到底啊。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还能去打哪里?长江以北还算是清政府老巢,北洋陆军还是在的, 虽然可能还是打不过,但一直拖着打还是行的,太平天国不就拖了十几年的么。长江以北天下八督势力范围,都是地方实权大佬,经营着自己的小算盘,一旦来打,还会像之前那样看李鸿章淮军的笑话么?

综上,还没有发育起来的日本在1895如果要正面刚清国,或许能够取一些军事上的胜利,但是从政治考量的角度上看,日本会被战争拖死,这就好像一只野狼想要去打大象,大象虽然没有野狼那样灵敏迅捷,会被野狼咬上几口,但胜在体型大,皮糙肉厚耐抗,野狼估计咬上几口就会被崩断牙齿,最后只能无奈退走。

无从下口的日本最终只能被这场提前爆发的中日大规模战争所拖垮,估计结局是明治维新以来取得的成绩付诸流水,被战争机器绑架的日本国民苦不堪言,开始造天皇的反,毕竟那个时候日本人还没有打鸡血,军国主义虽然存在,但还没有上台取得绝对的领导权力。

而此时坐在看台上的欧洲豺狼,估计也有些力不从心,毕竟打是打得过,但是如果清政府这么有骨气硬刚下去,却又是得不偿失。大家估计最后还是会回到谈判桌上,换一种游戏方式继续下去吧。

以上纯属个人言论,欢迎大家讨论。


江畔初见月


现在网上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甲午战争后期日本财政紧张,难以持久,因此如果清政府拒绝投降,多坚持一段时间,那么日本会首先崩溃,但是这一看法并不正确,清政府坚持不过日本。

首先,日本当时的财政并不紧张。

为了发动甲午战争,日本在战争爆发以后,共筹集了22523万日元的军费,到战争结束时,共开支了20047.6万日元,结余2475.4万日元。单从表面上看上看,似乎日本筹集的军费已经花的差不多了,所剩无几。

然而日本的这个军费开支并非是计算到《马关条约》签订之时,而是解职到了1896年3月,不仅包括了之后日军进攻台湾的军费开支,还包括了日军回国以后,安置退伍士兵等一系列开支。到签订《马关条约》时,日本的军费开支远没到20047.6万日元这个数字。

另外日本的这个统计数字中并没有包括在战争中掠夺所得。根据日方资料,日本当时共在战争中掠夺了价值8982.2万日元的物资和大约相当于3000万日元的现金。

所以在《马关条约》签订时,日本实际可用的军费应该超过了5000万日元,大约相当于3000万两白银。另外日本所筹集的军费,主要是通过发行国债所得,如果真的不够,大可以举借外债。在日本当时局势占优的情况下,要借外债并不困难。

而清政府在整个甲午战争期间开支了6000万两白银,其中大约4000万两是借的外债。在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清政府要继续靠借外债维持战争非常困难,所以实际上当时财政上是清政府紧张。

其次,军事上日本已经做好了进攻北京的准备,清军难以抵挡。

在马关谈判的同时,由于在战场上一再胜利,发现清军不堪一击的日本军部野心也已经大为膨胀,1895年3月7日,日本大本营正式成立了征清大总督府,并任命当时的参谋总长小松宫彰仁亲王出任大总督一职,开始策划对北京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攻势。

按照日本大本营的计划,日军将再冲国内抽调两个师团,加上已经投入战争的5个师团,日军将以7个师团的庞大兵力,直接在山海关一带登陆,然后直扑北京。

所以日本大本营任命参谋总长小松宫彰仁亲王为征清大总督,组建了征清大总督府,为进攻北京开始做准备。在计划里,日军将集中7个师团,共计80个步兵大队,14个骑兵中队,40个炮兵中队和13个工兵中队的巨大兵力,在洋河口登陆,经山海关直扑北京。

4月9日,近卫师团和第四师团在宇品港搭乘70多艘运输船出发。4月13日,小松宫彰仁亲王也带着征清大总督府的其他成员出发,乘船赶往旅顺口。历史上4月18日小松宫抵达旅顺时,《马关条约》已经在前一天签署。日本军部不得不放弃了攻打北京的计划。

在甲午战争期间,清军的陆军表现可谓非常糟糕,基本是一触即溃。而面对日本7个师团的庞大兵力,清军在直隶一带的兵力还没日军多,这一战的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任何可能守住北京。

而且在淮军、湘军相继被击败以后,清军此时也没有什么部队可以继续投入作战,所以在军事上来说,清军也没有任何打下去的可能。

第三,政治上清政府也难以坚持。

清政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封建政权。对于慈禧来说,国家利益远不如皇族的利益大。而且当时的国民对于国家概念也非常模糊,民众对于这场战争也没有足够的认识,

所以从政治上来说,慈禧不能接受继续失败,更不能接受丢失北京的风险,而民众也不会为这场战争投入足够的热情和支持,所以一样难以坚持。

第四,清政府也不能指望国际上的支持。

因为三国干涉还辽的愿意,有些人也幻想因为沙俄会干涉日本的侵略行为。然而沙俄当时的外交政策是希望日本击败清政府,从而扫清他们在远东扩张的障碍。他们最后出面,要求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仅仅是为了独吞中国东北而已,可不是什么善心。

所以在清政府被彻底击败,决定投降以前,沙俄也不会出面进行干涉。至于英国,则更是把日本当成在远东抵挡沙俄的潜在盟友,也不会帮清政府出面,所以也不用指望它了。

结语

所以在马关谈判时期,清政府实际上已经山穷水尽,不存在任何坚持的可能。最多不过是等到日本发起总攻势,兵进北京的时候清政府一样要跪。


不沉的经远


首先回答:幸亏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 ,不然,结果可能会更惨!

1894年,朝鲜国内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眼看不支,赶紧向老大清政府求援。毕竟!保护费不能白交,需要你履行义务的时候到了。小日本一看,可以趁乱摸鱼,也立马派兵进入朝鲜,名义上是帮忙,实则意图先占朝鲜,再侵略中国。

东学党基本上也算是一帮乌合之众,尽管清军战斗力有限,但收拾他们却是绰绰有余了。很快,东学党就被镇压了,好歹没丢正规军的脸。

按理说,起义镇压完了,帮忙的也该撤了。可是,小日本非但不撤兵,反而继续增兵朝鲜。这样,意图就非常清楚了,清政府就是再二,也看出势头不对了,双方气氛开始紧张。

终于!小日本不宣而战,直接攻击清政府的运兵船,致使数千人葬身海底,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先后投入63万兵力,而日军则投入24万大军,共分为两个阶段,先后在朝鲜战场和中国战场进行。

战争的过程大家都清楚,清军战死3万多人,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军则仅仅战死1千多人,取得完胜。

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同意割地赔款议和,承认日本对朝鲜半岛的占领,割辽东半岛、台湾诸岛给小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给日本。这个条约,对于中国的危害,仅次于几年后的《辛丑条约》,在屈辱榜排名第二。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个条约如此恶毒,假如当时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赔款,结果又会如何?

当时的清朝,虽然看似风光的进行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但只有局部的效果,根本没能统筹全国经济的发展。除了几个形象工程外,像是中部和西部地区,依旧是原地踏步。而且,最大的形象工程——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已经全军覆没。

而反观日本,自1868年进行明治维新后,君臣一心,同仇敌忾,举全国之力发展教育、军事和工业,尤其军事方面,进行了跨越式的改革。到甲午期间,已经初具规模和战斗力,俨然已经成为亚洲第一的军事强国。

不投降的结果,就是日军登陆后,继续胖揍清政府,慈禧会在“八国联军”侵华前,就提前西逃西安,根本不会有动员全国抗日的决心和勇气。当打得清军哭爹喊娘时,最终还是会投降,到那时,必然会丢失更多的国家利益。

甚至于!在外敌入侵时,清政府将会加速奔溃,会有另一个或者几个,像太平天国一样的起义发生。各地都会蠢蠢欲动,捻军和西北地区的回部,都会再次趁势而起。

真要出现这种风雨飘摇的景象,以清政府的秉性,必然会加大卖国求荣的力度,依靠列强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统治。那么,北方面临的沙俄、西南面临的法国和英国,山东面临的德国,甚至于美国等国,都会趁机大捞一笔,引狼入室在所难免。

那么,今天的中国,很可能会像非洲的版图一样,被切割的整整齐齐。即便没有十个国家,也得有八个独立的国家存在。

所以我说,幸亏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不然,今天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知会有多少国家。在2019年2月3日,发表于今日头条的文章《被人冤枉的李鸿章》,我也曾提到过这个观点。

尽管这话说得没有底气,可也是事实。你觉得呢?

回答完毕!

《甲午战争史》

《李鸿章传》






文史不假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在经过残酷的战斗以后,日军取得胜利,双方坐在谈判桌前。日本曾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从清政府处捞得两亿两白银,这一次他们想故技重施,于是向俄国索赔三十亿日元,否则就要再次开战。然而沙皇的回应却很有骨气,一句话,要钱没有,想要打仗就接着来!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日本最终竟真的放弃索赔,与沙俄暂时达成和解。

沙俄的态度以及日本的反应不免令无数中国人思考,如果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死不投降,拒绝赔款,结局又会是怎样呢?

客观地讲,如果清政府真的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拒绝投降,坚持与日本开战的话,中国的走向无法得知,但清政府势必会提前灭亡。

甲午中日战争,其实是日本的一场豪赌。在甲午海战以前,没有人认为清朝会输,就连许多列强都看好清朝,毕竟日本在这以前还只是一个落后的弹丸之地。人们对于日本的看法其实没有错,日本狭小的国土、匮乏的资源、窘迫的财政,其实都极大地限制了日本。即使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胜,日本依旧没有摆脱窘境,他们的工业生产已经负荷运载,资源补给困难,就连武器军备都是向英美等列强借钱买的。

尽管清政府一样艰难,但它有广大的国土,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若清政府坚持与日本继续作战,日本必将难以为继。然而日本敢于发动这场战争,是有原因的,他们看准了清政府的命脉,那就是清政府不可能放弃满族的特权统治。

在开战以后,日本媒体大肆渲染,他们表示自己无意与汉民族开战,只是与欺压汉人的满族腐朽统治者开战,同时他们还自称自己是汉唐的继承人,与汉民族同出一脉。日军甚至在战前发布《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鼓动南方各省,起来推翻满清统治者的统治。

日本侵略者当然不会好心到想要帮助汉人独立,他们想要的是中国乱起来,让清政府不敢再跟日本耗下去。清政府自然认识到了这一点,如果他们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统治,像沙皇一样,撂下一句“大不了迁都,继续打下去”,日本想必也是不敢再得寸进尺了。

然而清政府不敢这样做,不迁都,京城随时有可能被日军攻占,迁都,南方则有可能真的造反。在清政府眼里,蠢蠢欲动的南方各省,对自己的威胁比日本人还大,毕竟日本人要的是钱,南方一旦造反,要的却是清朝的命。

战败以后,死不投降,拒不赔款,日军一定会继续攻打,他们甚至会联合南方各省,以帮助汉人的名义,推翻清政府。这样一来,日本可能会失去两亿两白银的赔款,中国可能会更早站起来,但清政府出于维护自身封建统治,不可能会这样做。而这也是中国有庞大的战略纵深,清政府却一败就投降的缘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