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德战争爆发时,当时美国人难道不想坐收“渔翁之利”吗?

用户68037215


当时的美国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也不能。

第一,苏德战争爆发的时候,远东的局势其实也已经相当紧张,日本在东亚的行动已经在逐步损害到美国的直接利益,事实上,当时的美国高层已经知道美日太平洋战争是无法避免的,爆发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当时美日之间为延迟战争的爆发而举行的谈判政治密集进行。一个基本的事实美国高层也是很明白的,那就是德日都是属于法西斯性质的军事集团,两者之间有天然合作的政治基因。

第二,当时的欧洲大陆只剩下苏联这么一个国家还没有被德国彻底征服,欧洲另一个国家英国隔着英吉利海峡正在被德国吊打。一旦让德国全力占领了苏联的话,整个欧洲大陆将彻底落入德国的手中,德国依靠苏联庞大的自然资源和欧洲大陆的工业资源,美国一家势必难以抗击,且德国腾出手后必然援助日本对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展开掠夺。

因此,美国对于苏德战争不敢也不能袖手旁观,美国介入欧洲战场,那才是真正的“救苏联就是救美国”!


淡淡的历史烟尘


如果德国和苏联两个欧洲大陆上的庞然大物打的势均力敌不可开交,美国人肯定乐的两边生意都做,倒卖军火,赚钱赚的美美的。甚至在苏德两国拼的两败俱伤、国力衰退、国内经济崩溃时,也可以出手把苏联和德国一起收拾了。

但是问题来了,苏德战争爆发后呈现出了一边倒的局势,而且是德国占领巨大优势。

战争一开打,德军就一举歼灭300多万苏联红军,眼看就要打到莫斯科了,美国一看再不出手,事就闹大了。

▲红色区域为德国掌控区域,德军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

德国已经空前强大了,如果坐视德国吞并苏联补齐短板,美国就难以抗衡了,所以美国不得不出手

如果此时的德国还是一战后的德国也不足为虑,但是现在的德国却是横扫整个欧洲,近乎整个欧洲大陆都在德国统治或者间接统治之下。

此时德国掌握的军队,包括他的仆从国的军队(罗马尼亚、意大利、法国)在总兵力方面已经超过了1000多万。

▲进攻英国失败后,苏联成为德国补齐自身短板的最好方向

再加上德国人的强大的军事、黑科技、工业生产能力,此时的德国除了在石油方面、粮食方面有短板之外,几乎已经具备和美国人叫板的能力了。

▲二战德国拥有强大的工业设计和生产能力

如果德国成功击败社会主义的苏联,那么德国人的短板也会补齐,德国人可以从苏联2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获得他想要的任何资源,乌克兰的粮食、顿涅茨克的煤、高加索的石油。

▲维持庞大战争机器运转的石油

德国吞并苏联后,将统治整个欧洲大陆和亚洲部分地区,德国人还能得到梦寐以求的出海口,德国终于不在受制于波罗的海这个狭窄的出海口了,德国可以大力发展海军。

此外德国还可以顺势从苏联南下土耳其,打通中东,获得中东源源不断的石油资源。

接着再攻占北非,进而拿下整个地中海,将掌握东西方贸易的最重要航路,到时候的德国真的就成为世界第一大帝国了,美国就无法跟此时的德国抗衡了。

▲德国与日本谋划的瓜分世界示意图

当德国人的海军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以德国侵略成性的行径和称霸全球的野心,下一个目标恐怕就是一直独善其身的美利坚合众国了,美国人将拥有一个比冷战时的苏联还要强大的对手。

▲二战德国黑科技,V-2火箭和原子弹

试想如果德国人先把原子弹造出来,而且德国人还有着V系列火箭这个重要的载体,美国人到时候会有多害怕。

所以美国不是不想坐收渔翁之利,而是不敢坐视德国做强做大,否则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对美国自身的利益都是非常大的威胁。


小油瓶侃历史


为什么美国没有从苏德战场上坐收渔利?

首先,孤立主义,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人民带来的伤痛非常沉重,各种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难以计算,并且由于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美国人民并不希望美国会插手除美国以外的事务,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美国在英法德俄意之中的经济利益之中牵扯太深而选择参战,所以二战初期,美国人民并不想美国对参战国提供各种援助以及贷款,以免美国卷入战争。而在此之后美国决心想提供援助以及贷款,也是由于有了珍珠港事件这样一个合理的借口以后,才决定实行的

其次,苏德两国的原因,先说德国,德国在对犹太人的政策,违背人道主义,对发动战争的行为,也是破坏了和平,把世界带入战争中,以及美国国内法西斯主义的盛行威胁到了美国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自己其他利益,如果美国想从德国获取利益,难免会收美国人民自己国际社会,更重要的是与之利益关系更加密切的英法的指责,会受到更大的利益损失,甚至会危及到美国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对苏联,这里美国主要考虑的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并且,美国人可以预料到,在有一个合适的借口(珍珠港事件,)能使美国参战的条件时,以美苏巨大的战争潜力,定能夺取战争的胜利,而在胜利之后,美国和苏联定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而在此时,两国的利益之争在所难免,所以美国不希望在战争结束以后有一个能与之抗衡的国家,所以在战争初期,美国对苏德的态度是有保留意见的。

最后,一个合适的理由,美国其实并未对苏联在战争之后的实力过于忌惮,更多的考虑在“战争财”的问题,为了能够大发战争财,即使没有珍珠港事件,美国政府也会为自己制造出更多的各种事件,以激起美国人民的参战热情,也为国际社会能够理解美国参战的行为能够提供足够的理由,并不是美国不想坐收渔利,而是缺乏一个理由,能够让美国卷入战争,有一个合理的理由能够更好的发战争财。

本人一介学生,学识短浅,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斧正!


河东郡守322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二战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它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德国之前一直有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如果英国本土被入侵,那美国的国防安全就面临着直接威胁。现在希特勒放弃了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不过德国潜艇在大西洋非常活跃。

德国在当年春天占领巴尔干半岛,英美最担心德军乘胜进军北非和中东,但希特勒却选择了进攻苏联。

英国的压力减轻了,苏联成了新的盟友,美国有理由感到乐观。但实际上美国的选择反而变少了。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美国必须有所作为。

一、德国的威胁更大了

德国是美国的敌人,希特勒不仅将美国列为最终要解决的目标,还将美国视为犹太人的大本营。对此,美国人是心知肚明。

不过,美国人觉得英法可以制衡希特勒。1939年战争刚刚爆发时,美国人认为这是欧洲的战争,跟自己没有关系,也尽量避免卷入战争。但大家没想到的是,西方国家败得太快了。

为了防止英国垮掉,美国才通过租借法案去帮助英国。不然的话,英国一旦投降或者被德国占领,美国就直面德国了。

德国进攻苏联,美国和英国的情报机关都认为,德国可以在三个月内征服苏联。一旦德国征服苏联,希特勒就成了欧洲的主宰,集中整个欧洲的资源去进攻英国,和美国争雄。到时候美国能不能打得过占有整个欧洲资源的德国,前途就未卜了。

也就是说,德国没有进攻苏联之前,苏联还能在背后制衡德国,德国的实力也没有那么强,美国应对起来还比较得心应手。

现在战争爆发了,根据情报,德国可能很快征服苏联,之后实力将进一步膨胀,对美国的威胁更大了,美国必须应对这种威胁。

二、日本蠢蠢欲动

早在1940年秋天,日本就已经放弃了北进战略,选择了南进战略。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高层对接下来的战略进行了一番争论,北进战略被重提。

1941年7月初,日本高层再次确认南进战略。7月24日,日军进军印支南部,南下的意图暴露无遗。

美国觉得希特勒是最大的威胁,但此时又要应对日本的扩张。如何对付日本,美国其实还没有想好。7月1日罗斯福对内政部长伊克斯说:“如果我们想要控制住大西洋,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在太平洋维持和平。但我手里的海军实力不够,太平洋的每一个微小事件都意味着可用于大西洋的舰船减少。”

罗斯福很清楚,日美必有一战,但是他希望尽量往后拖延。美国的策略是向日本施加压力,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并实施石油禁运,希望用这种方法来逼迫日本就范,来达到延迟战争的目的。

但是这种策略反而激起日本和美国开战的决心,双方的关系已经完全无法调和,也就意味着美国已经不可能再置身事外。

三、时间不等人

1939年战争爆发后,美国就面临着战略选择。当时罗斯福认为美国有四条路可以选择。

一是派遣远征军立即参战,不过这一条路显然行不通。当时美国孤立主义盛行,罗斯福要强行这么做,估计自己会先下台。

二是将来被动的卷入战争。这一条路也就是什么都不做,或者自己备战,然后等待敌人先发制人,这条路显然很被动,不符合美国的作风。

三是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参战,都只是向盟友提供战略物资和海空支援。这条路其实也没法走,因为盟友如果都只撑不住了,最终美国还得上阵。

四是可以不参战,而是采用一种边缘政策来支援民主国家。

罗斯福选择的是最后一条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维护美国利益的同时,保持美国国内的团结,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租借法案。

不过罗斯福认为,美国最终还是要参战的,无非是一个时机问题,所以美国一直在积极备战。

但是时间不等人,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威胁越来越大,日本又蠢蠢欲动,如果能够保住苏联,同时加强在大西洋的力量,则可以为美国备战争取时间,同时还能遏制德国。

于是最终,罗斯福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在保持中立的同时,尽可能的接近战争边缘。


我是迷蝶梦,以上为个人浅见,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哟。

<strong>

<strong>


江蝶梦


苏德战争爆发时,美国的孤立主义情绪笼罩全国,虽然,罗斯福总统等精英分子希望尽快参战,但是,无法扭转人们的看法,也无法说服国会。只能通过租借法案等方式,间接援助。原因可能是,经过一次大战,虽然美国参战成为最大赢家,但是,仍然有不少年轻人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而美国早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已经是实际上的第一大国,经历一战的胜利,欧洲国家受到相对削弱,美国的优势更加明显。社会一片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快乐至上,厌恶战争。罗斯福等人无可奈何,只能等待时机。

从战争的进程来看,德国风头正盛,苏联也未得到根本削弱,这两个国家都是美英厌恶的对象。但是,比较起来,德国侵略野心更大,已经占领大半个欧洲。进攻苏联,也可能统治欧亚大陆,这无论是名义上的老大英国 还是实际上的老大美国,都不能容忍的。两害相权取其轻,从当时的情况看,苏联处于守势,德国不可一世,所以,需要援助苏联,削弱德国。利用苏联,打击德国,这样才能使其两败俱伤。到那时,再去收拾残局不迟。

终于,由于德国与日本结为同盟,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机会已到,罗斯福总统发表演讲,誓言一定要消灭日本军国主义,全国上下群情激愤,美国宣布对日宣战。德国迫于同盟关系,不得不被迫对美宣战。这样,美国就顺利参战了。其实,得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丘吉尔兴奋万分,希特勒却很无奈,都知道美国必将参战,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变化,轴心国必将灭亡。

此后,本来美国是要对付日本的,以报珍珠港事件一箭之仇。但是,丘吉尔成功说服罗斯福,先解决欧洲战场。这样,美英两国仍然积极准备,继续援助苏联,消耗德国,等待最佳时机,开辟第二战场。实际上,还是要消耗苏德双方。等到苏联进入大反攻阶段,苏联人盼望已久的开辟第二战场的时机终于成熟,于是,开始了诺曼底登陆。

这样看来,美国没有在苏德战争爆发时参战,既有国内孤立主义因素,又有参战时机不成熟的原因。历史有它自身的规律,不是由某个人的个人意志决定的。


锐不可当179907905


二战爆发后美国难道不是再一直在发战争财吗?



美国一直向交战双方出售战略物资!美国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还向日本提供橡胶,废钢材,石油等。



战争爆发后期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像同盟国提供各种军事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美国罗斯福政府通过《租借法案》向盟国提供各种物资,汽车,摩托车,吉普车,武器弹药,飞机,坦克。粮食,药品等。






像欧洲各参战国提供武器弹药,石油,橡胶。如果美国不发战争财的话,二战结束后,美国庞大的黄金储备是哪儿来的?
如果感觉写的还不错,请关注"希望的地方1"


希望的地方1


不但想 而且实现了


辽宁药品监管


第一、借战争发财。

第二、局势不明朗。

第三、前期中立,无特殊的出兵理由

第四、想当霸主,就得等到敌人都变弱,城府要深。


cqf222


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二战时美国援助苏联这物资也太吓人了!没有美国的援助,苏联还能坚持多久会被消灭?

我原先一直以为苏联度过初期大溃败的阵痛后,已经可以勉强抵挡住德军了,然后美国的援助成了压倒天平的稻草(我原先知道美国援助了不少,但具体多少没有这概念)

结果我一看援助清单,给我吓到了!

这尼玛哪是稻草啊?这是直接往天平上摞砖头!

没有美国这援助,苏联还打个毛啊!没了50万辆汽车,靠狗拉耙犁当交通工具?没美国给的260万吨石油,苏联给坦克飞机烧柴火?(1941年苏联自己产的高品质航空油只够满足所需的百分之4!41年到45年苏联生产航空燃料所需的高辛烷原料几乎全来自美国的援助!)

更不用说22000辆坦克装甲车,14000驾飞机对战局的扭转了。

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苏联怎么打?拿什么打?

没有美国往天平上摞的板砖,苏联能撑多久,什么时候会亡国?

根据苏联 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 苏联 社会主义经济史》整理:

飞机: 14018架

坦克, 装甲车 : 22800辆

运输车: 501660辆

摩托车: 30000辆

铁路车辆: 13041辆

高炮: 7944门

冲锋枪 : 108293挺

无烟火药 : 130713吨

炸药: 132237吨

钢材: 2589766吨

铝: 26110吨

石油 : 2622357吨

化学品: 631017吨

其实原材料物资援助才是最主要的,上面安歇飞机、坦克配套的弹药等等,根本不够苏德战场一个战役消耗的。

炸药: 132237吨

钢材: 2589766吨

铝: 26110吨

石油 : 2622357吨

化学品: 631017吨

以上这些原材料,苏联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造出来的成千上万的坦克、飞机大炮,这才扭转了败局。

盟军之所以帮助苏联,是为了让苏联消耗德军的实力,牵制德军从而反攻欧洲,打消耗战。毕竟欧洲才是"主战场",亚洲的中国根本得不到重视。

还有更恐怖的:

舰船:400多艘

盟国对苏联海军战舰的援助是在1941年底美国正式参战后开始的。美英向苏联海军援助了200艘鱼雷艇,使苏联海军沿海防御作战能力得到了提高。其中,苏联北方舰队1941年只有2艘鱼雷艇,但1945年战争结束时已达47艘。这些鱼雷艇最大航速达41节,配备有两个鱼雷管和一门20毫米自动防空炮。美国还向苏联提供了60艘小型猎潜艇。然而,这些猎潜艇因为没有搜索系统,只能用于沿海巡逻。

在扫雷方面,英国最先向苏联提供扫雷舰。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海军许多战舰被德军水雷炸沉,损失很大。英国提供的那些扫雷舰很管用,可以使用音响和电磁系统扫雷。当时,音响和电磁系统十分先进,苏联海军还没有如此先进的探测系统。后来,美国提供了77艘很先进的AM扫雷舰和UMS扫雷艇。其中,AM型为914吨,速度大约14节,艇体为钢结构,配备了音响探测系统,武器包括9门火炮。UMS为木质艇体,但排水量只有350吨左右。

战争后期,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接收了43艘美国的登陆舰,准备对日本本土进行登陆战。当时,苏联海军还没有登陆舰。然而,二战期间,苏联海军先后进行了100多次登陆战。美国援苏的登陆舰分两种——LCI和LCT。其中,LCI每艘可以运载212名士兵,LCT每艘可运载250名士兵。

二战期间,盟军援苏最大战舰是美国的“塔科马”级护卫舰,苏联总共获得了28艘。该型舰排水量为2270吨,航速为19节,巡航距离达1.5万公里,武器包括3门76毫米舰炮、2门40毫米舰炮和9门20毫米火炮。为了对付纳粹潜艇,该型舰配备了声呐系统和深水炸弹。

战争期间,美英还为苏联海军提供了1196部雷达和329部声呐。此外,盟国还向苏联提供了许多其他作战物资,包括42万多辆卡车和吉普车、8700多辆拖拉机、8218门防空炮、5800多门反坦克炮、4.7亿多发(枚)子弹(炮弹)、32万多吨炸药、1981辆机车和35万多台机床等。

说这些物资只占整个二战期间苏联自身总产量的4%都是扯淡,苏联当时的工业区被德军占去了大部分,如果不是盟军的援助,苏联早就垮掉了。

美国对苏联卫国战争到底有多大帮助?没有美援,苏联会战败!

 

 

科罗廖夫

4小时前 · 军事作家

在二战中,苏联凭一己之力,能否战胜德国?这恐怕很难。在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英美两国,特别是美国,凭借“租借法案”为苏联提供了海量的物资和军事援助,对苏联来说,这些援助既不是锦上添花、也不是雪中送炭,而是救命的稻草。能够击败德国法西斯,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共同的胜利。苏联如果没有西方各国的援助,想要打败德国法西斯是非常困难的。虽然苏联在这场大战中投入的军队和武器众多,付出的牺牲和代价极大,但如果没有美英各国的物资援助和战略支持,苏联军队不会打的那么顺利,甚至很可能会战败。

苏联在战争初期的大溃败,导致西部地区的农产区和工业产区以及矿区完全沦陷,苏联在战争前期一直饱受食品,工业产品和原材料不足的困扰。美国按照租借法案援助苏联的物资,从1941年10月开始实施。在对二战期间苏联的物资援助上,美国为苏联援助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和食物,而这些正是当时苏联所急缺的。

那么,美国对苏联的军事援助到底有多大呢?

西方对苏联的帮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苏联的军事物资和武器装备的援助,另一方面是美国和英国对的德国的战略轰炸和袭击,摧毁了大量德国军工厂和交通枢纽,牵制了大量德国军队。

苏联最急需的是能够直接投入战斗的现成武器、罐头食品、军服、军靴、汽油、汽车和轮胎。而美国的援助从飞机、坦克、大炮、机车、车皮、铁轨、汽车,再到油料、帐篷、军靴、军服、摩托车,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应有尽有。从1941年3月至1946年9月,美国共向租借法案受惠国提供486亿美元援助,其中苏联获得113亿美元,中国仅为15.6亿美元。

以卡车为例,是美国卡车帮苏联打赢了战争,卫国战争开始以后,苏联开足马力生产坦克,产能向坦克倾斜,汽车产量很少,装甲汽车就更不在考虑范围内了。整个二战期间,苏联的汽车产量只有区区20.5万辆,根本就无法满足行军打仗的需要,只能依靠美国的援助。战争期间,美国共向苏联提供了42.7万辆汽车,其中三种主力型号载重卡车为35.6万辆,仅1942年美国就向苏联提供了79000辆摩托化车辆,对苏军赢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二战结束时,苏军装备的所有车辆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

美国万国公司生产的K系列卡车,在二战期间曾大量援助给苏联,苏联在1947年仿制出吉斯-150型卡车,中国一汽引进了吉斯-150并加以改进,于1956年下线了著名的解放CA-10卡车。

苏联最大的汽车总厂——高尔基汽车厂,完全是美国福特公司帮助建设起来的,莫斯科的利哈乔夫汽车厂则是由美国布兰特公司、巴德公司、汉密尔顿铸造公司援助扩建。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甚至向苏联其提供了真空管、录音装置、电视播放和接收、测量和遥控仪器等技术。

根据《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的数据,苏联在1941-1945年间的蒸汽机车产量分别是708辆、9辆、43辆、32辆、8辆。内燃机车在1941年仅生产5辆,1942年生产1辆,之后三年是0。电气机车在1941年生产6辆,之后也停产了。在1942-1945年间,苏联铁路车厢的总产量仅为1087节。而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了1900辆蒸汽机车,68辆内燃机车,11075节车皮。

苏联将国内的所有劳动力几乎都用在了军工生产上,以至于当时生活用品和食物的稀缺。美国在战争期间向苏联援助了军靴1亿5417万双,皮革498.6万吨,这相当于为苏联人民每个人发放了一双靴子。美国甚至根据《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了987吨的卷烟纸,请注意重量单位,“吨”。

图片:苏联红军和红海军官兵喜欢抽的阿芙乐尔香烟。

卫国战争时期,苏联人民的生活很艰苦,战时的肉类很少,在整个战争期间,美国向苏联提供了450万吨制成食品,其中大部分是肉类和油脂等高热量、高蛋白质食品,光是肉罐头就有80万吨,各种香肠、黄油和猪油75万吨,极大缓解了苏联战时肉蛋奶的缺乏。苏联领导人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美国的午餐肉,我们真不知道拿什么喂红军了。”

另外,美英两国在其他战场对德国的牵制也帮了苏联不少忙。当时德国的数万大口径高射炮,空军战斗机,都被德国用来对付英美。例如美国陆军航空兵于1943年8月~1944年9月,对德国东部及东欧各国境内德军目标实施穿梭”轰炸,约有1030架B-17、B-24型轰炸机和P-51型护航战斗机参战。英美对德军的牵制减轻了苏联东线战场的压力,加速了苏联战争的胜利。

最能体现美国人无私援助和财大气粗的事情,是租借法案的对苏清算原则,规定在战时消费掉的或毁坏的物资,全部一笔勾销,不需要偿还。只有战争结束时手头现存的,日本投降后继续订购的货物,才登记入账。这意味着,绝大部分债务,苏联一分钱都不用偿还。


钟馗评鬼1


美国不是德国的对手 !美国不敢正面接战!德国的潜艇封锁了大西洋及英吉利海峡!。美日的太平洋战争打得不亦乐乎!欧洲,就只有苏德战争了!—— 美国就是这样狡猾,把对德战争推给苏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