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雍正其他儿子都是弘字辈,唯独年氏的儿子是福字辈?

农民工歪说历史


回答这个问题前,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玉碟”和“齿序”。

玉牒,是中国历代皇族族谱,起始于唐代,而最为人所知的还是清朝的玉碟。

清代玉牒,自顺治十三年(1656年)题准,每十年编续一次,在清代共编26次,民国后到1921年又修两次,分帝系,支系等,现存1070册,记载了自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开始清朝皇室子孙名谱,其中有婚嫁、生育、继嗣、封爵、授职、升迁、降革及死亡等,是中国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也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家谱。

简言之,玉碟就是皇族宗室成员的户口本和人生档案。

而齿序,就是指没有夭折,计入宗谱玉牒的成年子女的排行,例如皇四子,皇三女,或者说四阿哥,三公主,都是说的是齿序。

而在清朝时期,进入齿序的另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皇室子女的名字开始遵循家谱、辈分了,比如康熙给自己儿子都起名都是“胤”开头,孙子辈的都是“弘”开头。

当然,也有很多的特殊情况,子女未成年也被列入了齿序之中,毕竟玉碟是十年才更新一次,有的时候赶上了就提前纳入了齿序,有的时候也是因为皇帝的喜爱或者其他原因,也会将其安排进入齿序之中,也有的是已经按照族谱起了名字了,但是确实是因为年龄太小或者皇帝个人原因,没有进入齿序,这里也就不做细讲。

简单概括一下,就相当于说,皇室的子女一出生,最开始都只有个小名,也就是乳名,这个小名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限制,然后他们不管能不能存活、存活多久的、在不在世的,也不管未来发展如何,都会先被编入玉碟,也就是都会给上户口,留存档案;但是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皇帝还会给他们起个大名,也就是官方正式的名字,这个名字是按照辈分起得,同一个辈分的兄弟之间,名字的第一个字是一样的,然后把这群起了大名的人按照年龄的大小排个顺序,这个顺序就叫做齿序。


敦肃皇贵妃年氏的三个儿子只是未到进入“弘”字辈齿序的年龄就早殇了,因而只保留了乳名,并没有“福”字辈这个说法。

敦肃皇贵妃年氏,也就是年羹尧的妹妹,《雍正王朝》中的年秋月以及《甄嬛传》中的华妃娘娘的历史原型,前后共为雍正剩下了三男一女,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四位皇室子女存活的时间都非常的短。

年氏与雍正的第一个儿子福宜(1720—1721年)活了不到一岁,第三个儿子福沛(1723年)出生当日即夭折,唯一的女儿活了不到两岁也夭折了。只有第二个儿子福惠(1721—1728年)活了时间长一点,活了不到8岁。

年氏的三男一女中,福惠是比较特殊的,福惠之前改过一个名字,叫做弘晟,起这个名字是将福惠列入到了“弘”字辈的序列当中,还是仅仅是改了乳名,毕竟在此之前,雍正的哥哥,诚亲王胤祉在列入齿序前就叫做弘晟,已经是不得而知了,但是雍正四年(1726年)又改回了福惠这个名字,直至雍正六年(1728年)夭折。

所以,福宜、福惠、福沛,因为他们是一母所生,所以都是“福”字开头,这一点无可厚非,并且这几个名字都是乳名,但是因为都是幼年夭折,因此并没有来得及列入齿序,而只有起名为“弘”字开头的,才算是列入了家谱齿序,所以,如果年氏的三个儿子能多活几年甚至一直活下去的话,也会是会被改为“弘”字开头名字,从而进入齿序之中。

雍正对于敦肃皇贵妃年氏也是非常的宠爱,同样的对于年氏的三个儿子也是非常的喜欢,特别是福惠,也有人分析说正是因为雍正太喜欢福惠了,所以就忘记给他起“弘”字辈的名字而导致他没有列入齿序,而在福惠死后,雍正更是以亲王的礼仪安葬了他这位皇子。

其实试想一下,如果福惠能一直活下去的话,当时年氏的地位是远高于弘历的生母钮钴禄氏的,那么雍正将皇位传给谁也将会变得扑朔迷离,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康熙克皇后,乾隆克兄弟”的说法。


清朝按照辈分族谱起名的方式也是从康熙时候正式开始的

在此之前的特别是努尔哈赤的后金时期,起名字还是遵循着满洲的传统,这才有了代善、莽古尔泰、阿敏、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等这样富有民族气息的名字,并且都是从满文音译成汉文的,这些名字大多是从乾隆时期开始,才正式的确定下来汉文最终的称呼,像皇太极,之前还被写作“黄台吉”、“洪太极、“洪太主”、“红歹是”。

皇太极时期虽然已经开始了汉化进程,但是起名字的时候还是带有满族传统的风格,比如豪格、博穆果尔等,只有福临听起来像汉族文化的起名方式,而当时,也是因为福临的出生是在皇太极与海兰珠的儿子夭折两天之后,而这也是皇太极心情的体现。到了顺治朝,皇子的名字就已经汉化的比较彻底了,比如玄烨、福全等,但是并没有按照族谱备份有统一的标示来起名字。

而最终也是从康熙开始,将自己的儿子统一为“胤”字辈,自己的孙子统一为“弘”字辈,这样满清的皇室也开始了按照辈分族谱来起名字,一直延续到了清末。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即便如此,清朝皇室的起名水平,比起大明王朝朱元璋为子孙后代制定那一套辈分家谱以及整个明朝皇室的起名水平艺术而言,确实逊色不少。


雍亲王府


年妃为雍正生了三个儿了,分别是福宜,福惠,福沛,其中福宜活了大约半岁,福惠活了七岁,福沛刚出生就夭折了,他们与弘时、弘历他们不一样,他们都没有序齿,也就是说没有按年纪来排序。

雍正一共有十个儿子,其中有序齿的是长子弘晖,次子弘昀,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五子弘昼,六子弘曕,另外没有序齿的除了年妃的三个儿子,另外还有弘昐。

那为什么有的皇子序齿,有的皇子没有序齿呢?这个就要说到皇室宗谱玉牒制度了,差不多十年一修,出生没周岁就夭折了,还有修玉牒的时候没在世,那么一般都不入玉牒序齿,当然这个也并不绝对。

福宜和福沛两个没到周岁就夭折,没入序齿,所以没有带弘字辈,这个好理解,但是福惠活了七岁,另外没有入序齿的弘昐却带有弘字辈,这个就说明,是否有序齿,并不是有带弘字的原因。

那我们再来看康熙的儿子,共有三十五个,其中有序齿的二十四个,可以发现这二十四个都带有胤字,而没有序齿的,早期的皇子没带,三阿哥之后的都带了,这个也可以说明序齿不是带字辈的唯一原因。

而且福惠之前改过一个名字,叫做弘晟,这个也是带弘字辈的,只是后来又在雍正四年十一月的时候改回了福惠这个名字。而年妃死于雍正三年十一月,而年羹尧正是死于雍正四年。

由此可见,福惠这样被改名,应该是跟年羹尧有关,当然他们也并不是福字辈,而是小名,只是因为都是年妃的儿子,所以头一个字就取一样的了。

不过,雍正对福惠,还是比较疼爱的,雍正六年,八岁的福惠病逝,雍正以亲王礼下葬,乾隆追封福惠为怀亲王的时候也说过,八阿哥福惠一直很受雍正所喜爱。


历史简单说


据史书上记载,雍正一共有十个儿子,其中有七个儿子都是弘字辈,只有三个儿子是福字辈,而恰好,这三个儿子,都是年羹尧妹妹年贵妃所生,分别为福宜、福惠和福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要知道,弘字辈所拥有的权力和地位,要远远超过福字辈。

因为,满清在皇太极时期,特意对满清的皇室宗亲们划分等级,他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将皇族划分为宗室和觉罗两个等级。

宗室就是指努尔哈赤和他五个亲兄弟的直系后裔,他们是皇族里的第一阶层,平常腰间会系金黄色腰带加以区分,因此又被称为黄带子。觉罗是努尔哈赤父亲六个兄弟的直系后裔,他们是皇族里的第二阶层,以红色腰带加以区分,因此又被称为红带子。

然而,等到康熙执政时,他又再次将皇族划分等级,他规定:凡是他的嫡系子孙,在取名时,都要用上特定的字:“胤、允、弘、永、绵、奕、载”。否则,就不算是他的嫡系子孙。



换句话说,凡是名字中带有这几个字的皇族,就被认定为康熙的嫡系子孙,被称为近支宗室;凡是名字中没有带这几个字的,从法礼上来说,他就不是康熙的嫡系子孙,只能被称为远支宗室。在这种背景下,皇族从上到下被划分为三个等级:近支宗室、远支宗室、觉罗。

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给年贵妃的儿子都取名福字辈,就意味他们从法礼上来说,不属于是康熙的嫡系之孙,也就意味着他们只能排在皇族中的第二等级,即远支宗室。

对此,很多人自然会好奇,雍正为什么要独独这样对年贵妃的儿子呢?

有人说,肯定是因为年羹尧的牵连,导致年贵妃和她的儿子被雍正排挤,但问题是,年羹尧被雍正清算,是在雍正二年十二月份时,而年贵妃所生的这三个孩子,有两个是在雍正登基之前所生,还有一个是在雍正即位第一年所生,当时年羹尧正备受雍正信赖,雍正又怎么可能会因为年羹尧而打击年贵妃和她的孩子呢?

所以,更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按照清宫的惯例,皇子出生后,一般会先给他们取个乳名,等到皇子满周岁时,会由内务府和同宗人府共同向皇帝请赐名,在多数情况下是由宗人府按名辈的应该用的偏帝拟好几个字,由皇帝定夺,当然也会有皇帝自己已想好用字。

当然,不管这个名字由谁来取,对于皇子们来,他们都将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并且还会正式登入皇室宗谱。



当时,雍正儿子们的乳名,都是以福字打头,正式名字则是以弘字开头。所以,年贵妃生下的三个儿子,才会被取名福宜、福惠和福沛。

按照正常的情况,在这三个儿子满周岁后,就会给他们正式以弘字辈取名,但可惜的是,年贵妃这三个儿子中,福宜不满周岁便夭折,福沛出生即夭折,所以最终没能取上弘字辈的名字。至于福惠,在他满周岁时,被取名为弘晟。

本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位福惠在历史上的名字,就应该被叫做弘晟。但偏偏,就发生了意外,因为弘晟这个名字,本来是雍正三哥胤祉给自己世子取的名字,后来三阿哥被雍正圈禁,其世子弘晟也被革掉亲王世子的身份。同时,雍正还把他们两个的名字都给改掉。

不过,对于弘晟这个名字,雍正觉得是个非常好的名字,所以就把他送给了自己的儿子福惠。但是,等到雍正四年的时候,雍正或许因为太喜欢这个儿子,他担心这个名字会给他带来不吉利,所以就下旨让福惠把名字改回去,同时把弘晟这个名字还给了原来的那个弘晟。

雍正的本意,是想给福惠取个好名字,但期间他给福惠更改过好几个名字,但都不太满意,所以这件事情就一直拖着,等到雍正六年时,福惠意外因病去世,所以他最终就只能以福惠这个名字被记载在满清的皇室族谱上面。

最后,雍正对福惠的喜爱,连乾隆都曾为之妒忌,乾隆在继位时,曾毫不讳言的说道:“朕弟八阿哥(福惠),素为皇考所钟爱。”后来,乾隆还特意追封福惠为怀亲王,其他几个早夭的阿哥都没有被追封,足见福惠的待遇超然。


我是赵帅锅


雍正皇帝一生先后有九位皇子和四位公主,这其中的三位皇子和一位公主都是由贵妃年氏所生,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那就是雍正皇帝的九位儿子中,除了贵妃年氏所生的三位皇子之外,其余六位皇子都是“弘”字辈,而贵妃年氏所生的三个儿子福怡、福惠、福沛这都是以“福”字为开头的,实际上年贵妃的这三位皇子的名字并非按照辈分排序,而是当时年幼时起的乳名而已,因为年贵妃的这三个孩子都都未及成年便夭折, 所以他们实际还没有等到被正式命名就去世了,而这三个孩子是雍正皇帝未齿序的三个皇子。

雍正皇帝的诸位皇子简介:

相比一生生育了35位皇子和20位公主的父亲康熙皇帝而言,雍正皇帝在传宗接代生于子嗣这方面就要逊色的多了,雍正皇帝一生先后生下了九位皇子和四位公主,虽然雍正皇帝的子嗣不多,但是这实际上不能说明雍正皇帝的生育能力出现了问题,这其中的真实原因是雍正皇帝首先并不十分喜好女色,其次雍正皇帝在继位之后终日忙于朝政,很少有闲情逸致流连于后宫之中,两个原因决定了雍正皇帝的子嗣不多。就是这很少的几位子嗣,绝大多数也是在雍正皇帝登基之前出生的,

除了年贵妃所生的三子以外,其余六子之中,皇后乌拉那拉氏所生长子弘辉,齐妃李氏生三子:弘昐、弘昀、弘时,熹贵妃生一子弘历,裕妃生一子弘昼,谦妃生一子弘曕。

曾被寄予厚望的年贵妃之子:

贵妃年氏生育的三子为何没有按照雍正皇帝诸子排序的“弘”字辈排序呢?实施的真相并不是这三位皇子独树一帜,而是这三位皇子还没来得及正式命名便夭折了。三个皇子中最长寿的是福惠,他在七岁时便病逝了,福宜仅一岁时夭折,而福沛在出生几个月后便夭折,年贵妃的三位皇子事实上还未及正式取名便皆尽夭折,而这三个皇子所留给历史记载的三个名字,实际上是他们的乳名而已。这三个皇子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福惠,这位小皇子短暂的一生中曾深受雍正皇帝宠爱。

爱新觉罗福惠,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也就是雍正朝最为出名的年贵妃,福惠生于康熙六十年,三岁的时候其母敦肃皇贵妃年氏病逝,雍正皇帝怜悯福惠幼年丧母,因此在年氏去世后便一直将年幼的福惠带在身边,据说福惠非常聪明,雍正皇帝问他的问题通常能够对答如流,雍正皇帝似乎也将其按照储君的标准培养,关于这一点,朝鲜使臣曾经有明确记载。然而偏偏天不作美,雍正六年,8岁的福惠因病去世了,中年丧子的雍正皇帝非常伤心,下令“照亲王例殡葬”,不仅如此,并且葬礼打破幼殇皇子,包括顺治董鄂妃的爱子荣亲王等葬礼的前例,加入了引幡仪式。而当时年过18岁的弘历和弘昼连贝子都不是。后来乾隆皇帝登基后追封福惠为亲王时,就说过:“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证明了雍正宠爱福惠是弘历等兄弟所深知的。试想这样一个让雍正皇帝钟爱的皇子如果能够顺利长大成人,恐怕将也是雍正皇帝皇位继承的不二人选,但是由于福惠的夭折,使得弘历最终成为雍正皇位的继承者。


历史课课代表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一瞅这题目,这要是一般人,鼻梁骨这么一提,先整个后鼻音上来:“嗯!这家伙还用说?这还不是那包衣奴才年羹尧年大将军闹腾的吗?就年妃那飞扬跋扈为谁雄的德性,但凡是个老爷们想弄死她的心都有,还和她生娃?拉倒吧!”

年妃这个人

如果您真是抱着这想法闯进来,你好好的搁椅子腿上坐着,俺和您聊聊这事。这事根本就不是您想的那样,您可千万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要知道咱那电视剧都是骗人玩的,搁人家导演的说法,这艺术来源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啊,人家把很多事这么一高于生活,他就开始胡编乱造,就为逗您开心,您老人家这一开心人家收视率刷刷的就上去了。

人家真真的历史上,年妃他就不是个跋扈的人。雍正和年妃人家这两口子那叫个恩恩爱爱的。

当年年羹尧被咔嚓了,就他那事搁到雍正这玩严肃人的手里边,那诛九族都是轻的。但为嘛,赐年羹尧自尽,就剁了年羹尧的儿子年富一人,其余的大小子发配披甲人为奴(其实第二年就赦免了,回头就让年羹尧的父亲把这些大小子提溜回家教育去了)

这里边要是没有年妃的面子,当时办年羹尧的时候,年羹尧的老子和兄弟都得完蛋。

能留下这么个尾巴,您就不觉的奇怪吗?您要知道,雍正是怎么对待他那些个在九子夺嫡中的兄弟,下手那可不是一般的黑的。

话说当时要是年妃还活着,年富这倒霉娃子都不一定死。

所以啊,一个死人都给留这么大面子,就起名字的这事,压根就不是您想的那么回事。

那为嘛雍正的其他儿子用的都是弘字,唯独这年妃的三儿子用的福字。

就这事大概他就俩原因,咱一个一个的说,先说这事是因为爱,所以这叫个爱屋及乌啊!就这份爱,把个乾隆都嫉妒的要死要活的。

咱把这事,给大家伙捋捋,让大家伙体会体会。

话说雍正这人是个勤勉的皇帝,和他的爸爸康熙以及他那混蛋儿子乾隆不一样。

相比较起来这人不咋好色,当然您非要拿有多少老婆说事,这没的比,毕竟人家是皇帝不是,比普通人多那么几个,但相对来说还算少的了。

当年年妃嫁给雍正,那是因为康熙这位爷瞅着年妃这人不错,相貌也好性格也罢感觉和雍正挺合拍子的,所以就给了指婚。

所以年妃能嫁给雍正那是奉旨办事。俩人接了婚以后,呱唧没过多久,这就造出了第一个娃,是个女儿,但很可惜没活过三岁就走了。

话说,这娃都是妈妈的心头肉,您要说不疼那才叫怪呢?

雍正他也伤心,这不两年后,俩人又生了一娃,这娃雍正特意给起了一喜庆的名字,压压晦气,这就叫——福宜。

就是希望这娃,能够平平安安的长大就成。

结果这娃没那福分和他姐姐一个样俩岁就走了。

后来有了福慧这儿子,年妃和雍正对这孩子那叫个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留意就这么没了。

这福慧是有了,可没多久年妃就又有了一个,肚子大的时候,娃还没有出生,雍正就给起了名备着——福沛。

就这荣誉雍正其他的娃可没这待遇。

可年妃正大着肚子就碰上了康熙崩了,搁过去公公死了,这儿媳也得跟着忙乎,大丧期间这顿叩头,这叩来叩去的把胎气给动了。

得,最后生产的时候,这就难产了,孩子一出生这就有了病,没多久就病死了,而年妃就因为这难产身子骨也落下了毛病。

当时雍正瞅着年妃那病恹恹的样子,也是心疼,这不就给年妃整了贵妃的帽子,比那皇后的位置就低一个档次。

就想拿这事冲冲喜,可这也不顶事啊!年妃这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雍正感觉这喜冲的不够,转过脸来就给这年妃又升了一升,这就成了皇贵妃。

大家伙要注意,这时间点上,正是雍正开始处理年羹尧的事,按理说这事要是搁朝堂上给年家人升位分,这不合适,但雍正根本就不管这档子事。

可就算是这样,这年妃还是说走就走了,把个雍正疼的不要不要的。回过头来就罢朝五天,对于雍正来说,罢朝五天那可不是小事,这人可是勤勉出了名的人。

好吧,这福慧就成了年妃留在人世中最后的一个娃。

雍正那也是捧到手心里怕化了,但无奈这娃他也是个多病的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的有病。

咱在说这第二原因。

咱普通人家还有个族谱,皇帝家那族谱可就更大了,但人家不叫族谱,叫玉牒。

差不多十年修一次,修的时候,就瞅瞅皇帝家里的娃有多少个,这没有起名字的都的起上,然后就开始给这些个新出生还没有上玉牒的,赶紧整上,搁现在这相当于弄个户口啥的,条条框框的把这人所有的事记在一个本子上。

所以一般情况下这皇子都是在修玉牒的时候,起名字。年妃他那三小子中的俩个,就没赶上这趟,所以雍正就只来得及起个小名,没来得及起大名,所以弘字辈的名字当中就没有这俩位。

那么不是还有个福慧吗?这人活到了七岁,前头咱不是说了吗?他这人身上有病,雍正瞅着心疼,就想着起个好名字把这病压一压,最起码能看到他成年不是。这就左思右想的,就一直没有定下来,耽误了。

其实后来雍正起过一个,叫弘晟。可这名字是他三哥三儿子的名字。他这三哥后来不是被雍正一脚给踹趴下了吗?夺了爵位,踹到景山永安亭里待着去了。

当时雍正就感觉这弘晟这俩字不错,顺道把自己个侄子的名字给自己儿子按上了。

后来那雍正就感觉不对,这弘晟说道根子上那是罪犯的儿子,就他这儿子的名字多少都粘这点晦气,这不成啊!所以回头专门下了一道旨意把这名收回来还了回去。

得,这福慧的名字又落空了,到了福慧死的时候,雍正都没有想好一个名字来。

这福慧死的时候,虽然没有正式的名,但人家那是按照亲王的待遇下的葬。

就这亲王级别,那会雍正剩下的儿子都没有一个捞上手的,您就知道这其中的意思了。

所以雍正给年妃三小子福字开头的名字,那是个小名不是正式的名称,就是想用带福字的压压这些娃身上的晦气。要知道当年顺治帝的小名可就叫福临。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福宜、福慧、福沛都不是正式名字,是他们的小名。乾隆和弘昼也都有小名,弘昼的小名叫天申,乾隆的小名据说叫元寿。雍正给孩子取福字辈,是对他们有格外的关照。



与电视剧中的形象不同,历史上的真实的雍正和年妃,夫妻关系其实是很好的。

年氏出身显贵,父亲年遐龄是康熙朝的湖广巡抚,妥妥的封疆大吏,大哥年希尧官居工部侍郎,二哥年羹尧更是集高官和显爵于一身,深得圣宠。而年氏自幼容貌出众,温和秀雅,康熙第一次见到她,就对她是颇为喜爱,亲自将其指婚给了雍正做侧福晋。

雍正娶了年妃后,对其非常宠爱,没过多久两人就有第一个女儿。不过,这个女儿只活了三岁就夭折了,让雍正和年妃都非常的伤心。

女儿夭折两年后,年妃再生下一子。雍正鉴于女儿夭折的惨痛回忆,就没给这个儿子取弘字辈的名字,而是给他取了一个非常喜庆的名字——福宜。

“福宜”这两个字,出自《诗经》的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寓意非常的好。

从这可以看得出,雍正对这个孩子是寄予了非常的希望的。他希望用一个喜庆的名字让儿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然而,尽管有好个名字,福宜也没有摆脱夭折的命运。在他两岁的时候,也夭折了。年妃又是伤心了好长一段时间。

雍正对此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因而当年妃生下第二个儿子后,雍正在给孩子起名的事情上斟酌了很久,最终取名“福慧”。(也叫福惠)

“福慧”指的是“福慧双修”之意,雍正一直痴迷于佛法,他给儿子取这个小名,是希望儿子的福德和智能都达到至善的境地。可见他对这孩子的期盼和喜爱。

福慧出生后不久,年妃再次怀孕,堪称是双喜临门。雍正为此给孩子提前取名,如果是儿子就叫福沛。(沛为“旺盛”之意,也是希望儿子能长命百岁)

然而年妃命不好,在他怀孕期间,康熙皇帝恰好驾崩。在康熙大丧期间,年妃怀着福沛频繁地磕头行礼,让她动了胎气。结果在生产时就难产了。虽然后来接生婆绞尽脑汁的把孩子生了下来,但孩子一出生就病死,而年妃因为难产,身体也是一落千丈。


看见身体虚弱的年妃,雍正很是心疼,于是在登基之后,将年妃册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这是雍正当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能给年妃最好的待遇。

不过,年妃的身体每况愈下,在被册封贵妃两年后,终究还是病倒了。

年妃一病不起后,雍正很揪心,他不仅暂缓了对年羹尧的处罚,还在处理年羹尧的关键档口册封年妃为皇贵妃,为她冲喜,丝毫不顾忌政治正确。(要处理年羹尧,在这个关键档口不应该加封年妃)

雍正是出了名的勤奋皇帝,可是当年妃一病不起后,他居然抽了五天时间,一心一意陪在她身边,想尽办法去挽留她的生命。

不过,年妃的身体已经病入膏肓,最终还是去世了。


年妃去世后,雍正辍朝五日,斥巨资为她举行丧礼,仅金银一项,就耗费了九万锭。雍正是极为节俭的皇帝,可是为了年妃,他破戒了一次。

一个月后,失去了年妃庇护的年羹尧被雍正下令处死。其实以年羹尧的罪,雍正诛他九族都可以。但看在年妃的面子上,年家其他人并未受到株连。

此后,福慧作为年妃唯一健在的儿子,成了雍正最宠爱的阿哥。

眼见福慧一天天长大,雍正很高兴,于是雍正决定给福慧取一个大名。又是斟酌一番之后,雍正敲定了“弘晟”。

弘晟原本是诚郡王胤祉的第三子的名字,为了给自己儿子取名,雍正连自己侄子的名字也夺了。不过雍正后来想想不好,又改回来了,所以福慧一直到死(八岁死了)都没有一个正式名字。

福慧夭折后,雍正又是万分伤心,下令“照亲王例殡葬”,而当时已经成年的乾隆和弘昼连贝子都不是,待遇差别之大一目了然。

乾隆继位后,谕内阁:“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当曰曾以亲王殡葬。今朕眷念手足之谊,着追封亲王。”给了福慧以亲王级别的待遇。

↓清西陵·怀亲王陵(福慧陵寝)



所以说,年妃的三个儿子都是福字辈,这是雍正对年氏所出孩子有格外关照。希望他们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同时,也是希望以福字开头,给病弱的年妃祈福。


Mer86


年贵妃为雍正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福宜、福惠、福沛,但这三个孩子很可怜,他们早早夭折,没来得及正式取名,所以没有弘字辈的大名,只有乳名。

清朝皇室子孙在刚出生时只有乳名,也就是小名,到了一定年龄才上报到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的宗人府,由宗人府报给皇帝,皇帝根据祖宗定下的规矩和辈分赐给儿子、孙子们正式的名字,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名,雍正的儿子也是如此。

雍正的成年儿子都是弘字辈,比如弘晖、弘昀、弘时等等,乾隆的名字就是弘历,但乾隆小时的乳名叫“元寿”,到他十几岁时,雍正仍称呼他的乳名“元寿”。

雍正的皇贵妃年氏,就是《甄嬛传》蒋欣饰演的华妃原型,是大将军年羹尧的妹妹,她早年颇受雍正宠爱,分别于1720年、1721年、1723年给雍正生下三个儿子,乳名分别取做福宜、福惠、福沛,4年生下3个儿子,可见雍正对年妃的宠爱,以及年妃的生育能力。

但年妃的孩子都未成年,福宜活了不到1年,福沛当年就夭折,最命长的福惠也不过活到8岁,都没有长到正式取名的年龄,所以他们的名字不是弘字辈。

历史上的年贵妃在年羹尧被治罪后仅10天就去世了,很多人推测她受到年羹尧案件牵连,选择自杀甚至被赐死,但实际上她一向体弱,积年成疾,加上儿子连续夭折,兄长遭此大劫,悲痛交加之下,才红颜薄命,英年早逝。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不是福字辈,而是三个孩子都没娶正式的名字就夭折了,所以三个带福字的是他们的乳名。其中,八阿哥福惠曾取名弘晟,最后又给改回去了。原因可能是雍正太喜欢这个儿子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雍正的儿子只能是弘字辈,并且正式的名字还要带“日”(如弘时、弘历(繁体字曆)、弘昼、弘曕)。这是康熙给孙辈们定的,不仅是雍正的儿子,其他孙辈也必须遵守(如弘晓、弘皙、弘明等等)。所以,年氏的三个儿子也没有例外。但是,名字却不见得是很早就能起好的。在取正式名字之前往往会有一个乳名,其实也很常见。比如后来继位为乾隆皇帝的弘历乳名就是元寿,弟弟弘昼乳名为天申。至于年妃三个儿子福宜、福惠、福沛都用福字,或许就是因为他们同为一母所出而已。

(弘历小时候也有乳名“元寿”)

然后再看看年氏的情况。有人可能本能地认为,年氏是年羹尧的妹妹,所以受到年羹尧牵连,雍正很不喜欢她。其实不然,年氏在雍正继位前后直到年羹尧失宠都是十分受宠的。她是雍正朝第一位贵妃,第一位皇贵妃。雍正生前仅册封过一个原配皇后,所以,年氏在雍正朝是当之无愧的后宫第二位。在康熙五十九年、六十年、雍正元年先后生下七阿哥福宜、八阿哥福惠、九阿哥福沛。雍正三年十一月病重,雍正在祭祀期间专程下旨进封年贵妃为皇贵妃。典礼一结束就马不停蹄赶回。此后几天,一向勤政的雍正居然只处理了很少几件政务,其他时候就专心陪伴于年氏病榻边。不久,年氏去世,雍正不胜哀痛,追谥敦肃皇贵妃,给予她的死后哀荣不可谓不盛大。第二个月,年羹尧案发获罪。所以,与其说年妃受了年羹尧案的牵连,不如说恰恰是因为年妃去世,才让年羹尧失去了保护伞而被治罪。雍正对年氏的宠爱从来没有减少过。

年氏的三个儿子,福宜不满周岁夭折,福沛出生即夭折,这两个孩子没有取名其实是挺正常的。问题在于八阿哥福惠,他去世的时候已经八岁了,却没有一个正式的弘字辈名字,这是不太正常的。其实他有过,但是雍正可能实在太喜欢这个儿子了,所以反而把他的取名给耽误了。

(雍正三哥胤祉的世子名弘晟,曾被福惠所用)

雍正朝的相关记录对于一个去世时才八岁的孩子不可能记录太多。但是却处处彰显出雍正对他的喜爱。首先,雍正四年,雍正曾下令将他的名字由弘晟改回福惠。这说明福惠有过自己的正式名字,弘晟。但这个名字有些意思,因为这是雍正的三哥胤祉的世子的名字。雍正的儿子是皇子,地位显然比胤祉的儿子这个亲王世子高,而且早在雍正二年,弘晟就因为获罪被革掉亲王世子的身份成为闲散宗室,更不配拥有和皇子一样的名字了。所以,雍正是非常霸道地夺走了弘晟的名字给自己的儿子,弘晟一定是被迫改名了。但是雍正四年,他可能发现这个名字不太好,就下旨让福惠把名字改回去了。这时候原来的那个弘晟才恢复了原名。

(乾隆即位后追封福惠怀亲王)

何以见得福惠一定很受雍正宠爱呢?首先是雍正六年八月,初版古今图书集成完工。雍正赐书。共有棉纸本十九部、竹纸本四十五部分赐王公大臣。雍正最信任的弟弟总理王大臣怡亲王允祥,负责修书的功臣(也是后来雍正的托孤大臣)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和一些重要的军机大臣都获赐棉纸本。统共十九部中居然还有一部赐给了福惠。而他的两个哥哥元寿阿哥(弘历)、天申阿哥(弘昼)都只能分四十五部的竹纸本。待遇差距可见一斑。赐书后几个月福惠去世,雍正辍朝三日,以亲王礼下葬,而此时弘历、弘昼的爵位仅仅是贝子。雍正去世后,乾隆即位,更是毫不讳言“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于是追封为怀亲王,与他一同被追封为端亲王的是雍正的长子弘晖,其他几个早夭的阿哥都没有被追封。足见福惠的待遇超然。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年氏深受雍正喜爱,她的三个儿子也被雍正重视,不随便起名字,以至于福宜、福沛早夭未有正式名字,福惠反复改名,最终未定的时候也夭折了。


伊耆角木


年氏的儿子也不是福字辈,带福字的只是他们的小名,没有弘字辈的大名是因为他们夭折的早。

清朝皇室的字辈是其汉化的一个反映,在入关前,皇室名字均用满语,诸如皇太极、多尔衮等,入关后虽然出现福临、玄烨这种汉族元素颇多的名字,但仍然没有字辈。

直到康熙年间,为了标明直系与远支的区别,康熙帝在给诸皇子命名时一律用"胤"字(后来雍正帝为避讳将其他兄弟改为了"允"字),给皇孙命名一律用"弘"字,所以雍正帝的儿子只能是弘字辈。

康熙帝定的字辈只针对正式名字,对小名没有要求,比如康熙帝次子胤礽曾名保成,还有承瑞、长华这些皇子都没带“胤”字,因为他们都没活到正式取名就夭折了,也没有序齿。

所谓序齿,就是按照按年龄长幼排定先后次序,排哪里的先后呢?就是族谱里的。皇族的族谱有个美名叫做玉牒,玉牒每十年修一次,没挺到那时候的皇子就进不了族谱,自然也就没有正式名字。当然,在序齿之前也可以先定好正式名字,这取决于皇帝自己。

再说年氏和她的三个儿子,在康熙末年由康熙指婚为雍正帝侧福晋 ,一直很受宠爱,先后诞下雍正帝第四女、第七子福宜、第八子福惠和第九子福沛。

从年氏首次生育到去世,包揽了雍正帝十一年间的所有子嗣,再加上她是雍正朝首位贵妃和首位皇贵妃,雍正帝显然非常宠爱她。

年氏病重之时,一向以加班狂著称的雍正帝竟然数日未见处理政务,年氏去世后,雍正帝还辍朝五日举行皇贵妃丧礼,并且因对丧仪不满降罪于礼部官员。

雍正帝宠爱年氏,自然爱屋及乌宠爱她的孩子,这三个孩子都用福命名,但却都福薄,福宜数月时夭折,福沛更是当日夭折,只剩下福惠稍微好点。

年氏去世后,三子中只有福惠在世,雍正帝对他非常宠爱,常常带在身边,而不是养于阿哥所,雍正帝的这种举动,甚至让朝鲜使臣认为八阿哥才是皇帝中意的储君人选。

上面说了,在序齿前,皇子也可能有正式名字,雍正帝就曾给两个儿子取过,一个是次子弘昐,另一个就是福惠,雍正帝为他取名弘晟,但之后又改回福慧。

福惠的人生终止在八岁那年,雍正帝十分伤心,下令“照亲王例殡葬”,规格比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子荣亲王的葬礼还要隆重。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时已经成年的弘历连贝子都不是,要是福惠长寿,就没乾隆帝什么事了,后来乾隆帝也亲口说过:"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


平沙趣说历史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说来就话长了,其实所谓雍正儿子是福字辈,有是有,但这只不过是个乳名,比如福宜福慧,正式名字当然不是这样的,福字辈已经在雍正爷爷顺治帝时期就用过了。爱新觉罗·福临,不就是顺治帝的大名,往下排就是玄、胤、弘、旻、奕、载、溥,然后就没有了,因为清朝的皇帝做到溥字辈就终结了。


接下来回到话题上,雍正大名叫什么?爱新觉罗·胤禛,属于胤字辈,那他生的儿子不就是弘字辈吗?乾隆大名不就是弘历。

那么既然如此,雍正的侧妃年氏所生的儿子为何会取福字辈的乳名?

其实雍正皇帝给自己儿子取名也是想了好久,比如福慧。在这个儿子取名时就斟酌了好久,甚至曾经还夺过三阿哥弘晟的名字,只不过福慧这孩子命薄,想了很久,雍正又改了回来,重新用福慧这个乳名,以致于这孩子到八岁夭折的时候,还没有一个人正式的名字。


至于为何取福慧这个字,很多人说雍正一直痴迷于佛法,“福慧双修”就是佛家里面的用语,全是修行当中的最高境界。

到了侧妃年氏生下第三个儿子后,雍正就齐整整地给这三个儿子福字开头,不过人有悲欢离合,年氏生下的第三个儿子不幸在年氏七个月小产中夭折了,不过即使这样,雍正还是给他这个儿子取了个名字,叫福沛。可见雍正对年氏生下的儿子是有特别之处。

至于为什么年氏生下的孩子统统以福字辈开头,清史学家李寅认为是为了给病弱的年妃祈福,毕竟生孩子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