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為何沒有直接北伐推翻清朝統治卻,而是和袁世凱和談?


1911年武昌起義成功,緊接著國內數十個省份都宣佈脫離清政府統治,投靠革命軍一邊。在1912年,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革命形勢彷彿一片看好。可是,當時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沒有選擇直接北伐推翻清政府統治,卻與袁世凱和談,其中有很多原因:

革命黨力量薄弱,缺乏北伐實力

清末時候的革命黨,說是黨派,其實是一些立志於推翻滿清政府勢力的總稱更合理一些。因為當時革命黨的成分複雜,派系林立,沒有形成一個比較統一的行動綱領。

當時,在革命黨中的光復會、同盟會、地方實力派是三大派系。在同盟會裡,有著華興會、興中會、共進會、文學社等這些派系。這些派系中,觀點也是不一致。如華興會和興中會提倡五權分立與三民主義,共進會目標就是反對土地改革,同盟會提倡推翻滿清政權建立共和政府,光復會主張恢復漢室,建立由漢人統治的國家政權。可以看到,革命黨內部派系在對革命宗旨問題上,都是對立的。

當時的南京臨時政府,雖然由各個獨立的省份派代表來構成。但是,大部分省份都宣告自主獨立,不由革命黨所控制。各個省份的實力派大多數是大地主和舊官僚勢力的代表。在這些省份的實力派代表看來,大地主出身的袁世凱更能代表他們自身的利益。

當時,革命黨遇到尷尬境遇就是沒外援和沒錢。當1911年底,孫中山回國的時候,國內流言他攜帶了鉅款。孫中山卻回答道:“帶回者,革命之精神耳”。雖然孫中山帶回是革命精神,但是革命的軍費開支,革命政權的運轉等各方面都需要鉅額資金的資助。可是,當時投靠革命黨的南方省份都是各自為政,鹽稅、關稅都掌握在帝國主義列強手中,歐美各國也不願意借款支持革命,新生的民國財政資金可謂是非常匱乏。南京臨時政府運作有限的經費,都還是由華僑募捐而來。

如《胡漢民自傳》記載,胡漢民當時是孫中山的秘書長,在安徽前線告急的時候,無糧無餉,懇求南京臨時政府撥軍餉。當時,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大筆一揮,在批示單子寫著撥款二十萬銀元救急。但是,胡漢民拿著批示的單子到財政部要錢的時候,才發現國庫只有十枚銀元了。

軍隊方面,當時南方各個省份起義的軍隊都是裝備落後,沒有統一管屬,戰鬥力都是低於北洋新軍。南京臨時政府無論在軍事、財政、行政等各方面,都管不了各個省份。各省的新軍都是各自為政、各自為戰,難以形成團結和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外國勢力對中國也是虎視眈眈,隨時找藉口干涉當時中國的革命。

所以,在當時條件下,能選擇和談是最好的事情。畢竟,當時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經帝國主義侵略戰爭千瘡百孔,經不起全面內戰的消耗。袁世凱當時是清朝政府的代表,有著強大的、現代化軍事裝備力量北洋新軍。如果袁世凱下定決心和南方革命黨拼命作戰,受罪不僅僅是老百姓,還有著孫中山為代表的的同盟會。

當時,南京臨時政府也計劃分六路北伐,卻由於內部矛盾和嚴重經濟困難,以及袁世凱政治、軍事的雙重壓力,再加上國際上的孤立和無援助,最終使北伐也歸為泡影。

袁世凱的實力雄厚

在袁世凱一方面,乃是當時中國最強大的實權人物。他為稱帝早做好了一切安排與準備。之前,他實施的振興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政策,也為他獲得工商界的廣泛支持與立憲派的大力用戶。最為重要的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武裝力量——北洋軍是袁世凱一手訓練的軍隊,在某種意義來說是它的“私家軍”,只聽任將的命令,不聽從君主的命令。這樣,袁世凱確立了在國家軍事中的霸權地位。

袁世凱也掌握著當時中國的至高權力。在1901年開始的八年時間內,國家統治階層的權威人物,如榮祿、李鴻章、慈禧、劉紳一、張之洞等人都先後去世,政治權力產生了一種真空,這利於袁世凱趁機而入。可以說,這時候清王朝的中央政府權力已經被架空。

武昌起義之後,原先被清政府朝廷排擠和在家賦閒的袁世凱重新主持國家大局,代替奕劻登上了清政府朝廷的內閣總理大臣這個位置。這時候,袁世凱就策劃了當皇帝的計劃,他在戰場上向南方革命軍施壓。

當時孫中山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意識到新生的共和制度內憂外患,如果能充分利用當時強大的袁世凱力量,能夠用比較小的代價解決共和制度面臨一切尷尬困境,能完成一部分革命的目標和任務。孫中山對於強大勢力為背景的袁世凱,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如他說的:

“謂袁世凱不可信,誠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餘年貴族專制之滿洲,則賢於用兵十萬。”

的確,在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下,袁世凱是獲得國內外各種力量肯定,穩定時局的最好人選。所以,孫中山多次通電袁世凱,以讓位為條件,以獲得袁世凱逼迫清朝皇帝退位,藉此實現革命的目標。

終於,在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溥儀宣佈退位,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也宣告結束。在兩日之後,孫中山也履行了自己事先的承諾,向參議院正式辭了大總統這一職務。

出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政治成本的需要

當時,南京臨時政府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也想著維繫清朝既有國家版圖的問題。清政府的倒臺,意味著原有屬於非漢人的居住區,如新疆、西藏、蒙古在帝國主義勢力支持下,也要脫離中國的版土。如當時蒙古在沙俄的支持下,蠢蠢欲動鬧獨立,可以看到帝國主義分裂中國勢力的猖狂。這就是為什麼革命黨人最初口號是“驅除韃虜”,到後來變為維護國家統一的“五族共和”原因。

在1911-1912年,在袁世凱和革命黨的南北議和的時候,孫中山通電各省的同盟會人士北伐,但是沒多少派系支持他。主要是當時,一些有先見之明的革命人士也想著北伐不成功的軍事和政治成本問題。這些有先見之明的人士也想到,如果孫中山國民政府的北伐不成功,清政府沒有被推翻,就會出現南北分治的局面,整個中國就分為南北兩大板塊,這個局面也是任何中國人不願意看到的。

最為重要是,當時英、美、德、日、法等帝國主義列強,很害怕革命黨勝利之後不願意做他們統治中國的代理人。於是,紛紛對革命黨人施加不少壓力,希望革命黨人與清政府達成協議,也告訴孫中山“中國戰爭繼續下去,將會危及外人的安全和利益。”在帝國主義的壓力下,孫中山也願意答應與袁世凱和談的要求。

與袁世凱和談,也有利於達成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目標

對於袁世凱的陰謀,孫中山也有所認識。在南北和議時候,他也收到了很多反映袁世凱一方面假裝與革命黨和談,一方面發動對革命黨進攻的電文,也領教了袁世凱投機分子兩面派的政治手腕。

但是,當時孫中山對限制袁世凱權力,維護共和的革命目標實現是充滿了信心。他相信,當時在中國實現民主共和是一種民心所向和大勢所趨。如果袁世凱真心贊成共和制度,力求統一中國,那麼多年奮鬥的革命目標也達成。如果袁世凱背叛中華民國實現共和制的宗旨,恢復帝制,那就是袁世凱失信於民。當袁世凱沒有民心,扳倒袁世凱總比推翻頑固的清政府朝廷容易許多。

所以,孫中山在擔任臨時大總統幾個月,頒佈了許多法令法規,建立了各項資本主義共和國的制度。尤其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佈,乃是近代中國第一部憲法,對防止袁世凱專制和獨裁發揮一種“緊箍咒”的道路。當時,孫中山也提出自己讓位必需要有條件的,如臨時政府只能設立在南京,袁世凱必需在南京受任,必需遵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規章。

當時,孫中山和革命派就認為,通過這些措施和今後的努力,能夠約束袁世凱的權力,使國家走上共和國的軌道,革命的目標由此能夠真正實現。

當然,歷史的車輪並沒有根據孫中山和革命派設想的方向來運行,袁世凱的政治手段和野心也超越了革命黨人事先的預想,革命目標的實現比他想象的曲折與複雜很多。當革命黨希望建立的共和制度,在袁世凱和後來北洋軍閥踐踏的時候,孫中山和革命黨人依然重新戰鬥,為著實現革命理想發動了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以至國共合作,發起國民革命運動。


七彩飛揚


小雪微鑑:說起歷史上的辛亥革命,是實實在在的窩囊,由於孫中山的不徹底性,把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讓袁世凱嚐了個鮮。袁世凱是當時的滿清老臣,他一方面遊說革命黨,說自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讓宣統皇帝退位,另外一方面,他向隆裕太后保證,自己可以保全大清江山,這樣的兩面派到後來,果然竊取了革命黨的勝利果實,成為了民國大總統。

如果沒有袁世凱,小雪相信,大清朝也沒有所謂的《優待條件》

說起這段歷史,很多人都覺得,如果當時革命黨可以所向披靡,不選擇和袁世凱合作,宣統皇帝可能直接成為俘虜,大清朝也就沒有了《優待條件》,後來也就沒有北京政變。

但歷史就是歷史,我們要客觀來看待。袁世凱這個人老奸巨猾,他一方面收受革命黨的銀票,一方面,又穩住清朝政府,後來自己還可以釜底抽薪,自己成為民國的大總統,大清國的另一個皇帝,享受一下萬人朝拜的感覺。

這種人,終究會死在自己手裡,後來,袁世凱病死,屍體都沒有被埋葬,可謂死無葬身之地,他的做法,有違歷史潮流,是眾人唾棄的對象。

民國的初衷,是讓宣統皇帝退位,自己的政權得以合法化,所以才有了袁世凱的竊國

在辛亥革命以後,孫文逃往日本,而眾人選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大總統。

在當時,袁世凱是溥儀的希望,什麼張勳、張作霖,都沒有當時袁世凱的老奸巨猾,才讓溥儀處在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這剛沒登基多久,就退位了,溥儀也是一個可憐的孩子。

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話放在袁世凱身上,一點也不為過,如果他是一個忠肝義膽的人,就不會和民國和談,而是死保皇帝,可能溥儀還不會退位,可是,這樣的老奸巨猾的亂臣賊子,卻和孫文玩起了陰謀詭計,最後,自己成為了贏家,《優待條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的,客觀上,袁世凱的這種做法似乎保全了溥儀和清朝皇室,但是,這就是袁世凱的套路和陰險的地方。

文/小雪歷史微鑑,古事新說,快意江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最根本的原因是南方革命軍缺錢缺人缺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頭的一聲槍響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一場以推翻滿清政府統治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就此爆發。而這些革命軍便是以孫中山所領導的同盟會成員和進步青年為主。

南方革命軍之所以選擇在湖北武昌城發動武裝暴動起義,主要是因為此時的湖北地區正是清政府守備空虛之時,原本駐紮在湖北本地的新軍被調往四川地區平息保路運動。

而且武昌作為當時湖北省的省會,再加上隔江而望的漢口城作為清政府最早的一批對外通商口岸。因此湖北武漢地區也是當時中國最早一批接觸到西方現代科學和新思想新文化的地區。

因此當時湖北的新軍中存在著一定數量的革命黨和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的成員,這也是當時選擇在武昌城發動辛亥革命的重要原因。

然而發動戰爭意味著需要雄厚的經濟支持,尤其是人類社會進入熱兵器時代之後,戰爭對於金錢的消耗和綜合實力的依賴愈發強烈。但是孫中山和他所領導的革命黨並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他們開展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孫中山鬧革命所依賴的資金主要是海外華僑和華人富商的支持。因此孫中山及革命黨處於一種缺槍缺錢缺人的狀態。



因此對於孫中山以及各地的武裝革命軍來說,都期待著能夠早點結束戰爭,同時達到推翻滿清政府的目的。因此當清政府再次啟用袁世凱統帥北洋新軍與南方革命軍進行戰鬥時,尤其是南方革命軍在北洋新軍的鎮壓下呈現出頹敗之勢。這時南方革命軍更寄希望於能夠拉攏袁世凱反戈。

而袁世凱經過被清廷罷免職務又因南方鬧革命而臨危受命,也已經對滿清政府喪失了信心和最後的忠誠。因此袁世凱對於南方革命軍採取的政策是恩威並重,一邊通過軍事行動來迫使南方革命軍感覺到北洋新軍的實力,另外一方面則秘密派出談判代表前往武昌城與南方革命軍進行議和談判。



最終孫中山及革命黨人不得不以讓位袁世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為條件換取了袁世凱的倒戈反清,這大大的減少了革命帶來的流血犧牲,同時由於袁世凱的加入極大的增加了推翻清政府的可能性。

最終在袁世凱不斷的逼宮之後,裕隆皇太后和滿清的宗親貴族選擇接受袁世凱開出的優待政策條件,而宣佈遜位詔書,退出了中國歷史的舞臺。

而孫中山和革命黨人認為通過與袁世凱妥協換來的成果可以大大的減少流血和犧牲,但是也導致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所竊取。



珞珈山的貓


如果武昌起義後革命黨揮師北伐,必然被秒成渣渣!

武昌起義為什麼能成功?大家仔細讀當時的歷史就能明白,不是革命黨人的力量太強,而是滿清的軍隊戰鬥力太渣!


武昌起義的骨幹是革命黨人,參與者有同盟會員、滿清軍隊中的會黨、洪門弟子和幫派成員等等。大家從中不難看出他們的戰鬥力水平。

而且在起義醞釀過程中,也因為籌劃不當,屢次出現差錯,甚至還有人因為引爆了危險化學品(自製炸彈)而引起了滿清官員的注意,更發生過起義名單洩漏的事。這也體現了當時革命黨人的指揮水平。

這樣一支隊伍如果立即北伐,面臨的是什麼呢?


他們面臨的是已經復出成為總理大臣的袁世凱的北洋新軍。

北洋新局的戰鬥力在當時的中國,絕對是無敵的存在。袁世凱從小站練兵開始,就把這支軍隊當成自己的私人武裝來用心培育,甚至每次發餉銀,袁世凱都親力親為。

袁世凱是難得的練兵人才,而且他更花了大價錢提高北洋新軍的裝備水平。因為他知道,這隻軍隊是他退而自保進取天下的籌碼!

如果這兩支軍隊迎面相撞,會有怎樣的後果?自然是革命黨人一敗塗地!


後來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孫中山想趁袁世凱不備,確立中華民國大總統的人選,結果袁世凱一怒之下讓北洋新軍出擊,三下五除二就拿下了武漢三鎮中的兩鎮,逼的革命黨不得不再次妥協。

偉大領袖毛主席說:槍桿子裡出政權,真是古今至理啊!


李飛叨


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黨,不是一個黨,而是一個統稱,是對當時所有立志於推翻滿清政府的革命者的一種統稱。這些人除了在推翻滿清政府問題上,是統一的主張外,他們的理想、政治追求、對革命的理解,完全是大相徑庭,風馬牛不相及。

這就好比《鹿鼎記》裡面的雲南沐王府、天地會、吳三桂、噶爾丹,這幾撥人都主張推翻清朝,但是推翻清朝之後呢?那就完全沒有共同語言了。就連沐王府和天地會這兩撥人在關於支持誰繼承明朝大統這件事上,都存在著你死我活的矛盾。



因此,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黨,只是看似很強而已,但其實四分五裂,沒有戰鬥力。不能把當時的革命黨與後來經過孫中山改造之後的國民黨相提並論。

那麼,這個所謂的“革命黨”,在當時具體分了多少派呢?小的派別就不說了,就說當時的三大派:同盟會、光復會、以及各省的地方實力派。

先說同盟會。這個同盟會,就是後來國民黨的前身。當時,同盟會也是個統稱,其內部分了十幾小圈子。比較有名的圈子有:興中會、華興會、文學社、共進會。

其中,興中會和華興會的宗旨類似,都是靠華僑捐款發動革命建立共和,主張實行三民主義和五權分立。領導人包括有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注意了,這兩個小圈子才是孫中山在同盟會的核心朋友圈。

↓興中會、華興會主要領導人


跟興中會和華興會相比,湖北、湖南的共進會跟他們的主張就有很大的分歧了。共進會不同意搞土地改革,有些政治追求跟孫中山的主張分歧很大,這是他們始終跟孫中山貌合神離的原因。(領導湖南起義的焦達峰就是共進會大佬)

文學社也是湖北的革命團體。當時的湖北還有一個日知社,領導人叫孫武(很多人以為孫武是孫中山的弟弟)。這個日知社偏重文鬥,也就是寫文章罵清政府;文學社就不一樣了,屬於軍人革命團體,參與武昌起義的湖北新軍幾乎都是文學社的黨員。

但是,這兩個圈子跟孫中山的圈子也都尿不到一個壺裡去。比如文學社的領導人蔣翊武就跟孫中山有政治上的分歧。(蔣翊武一直懷疑孫中山的領導能力)

以上都是同盟會中的大圈子,還沒算上當時全國各地那些號稱自己是“同盟會”,但其實跟同盟會沒有直接聯繫的熱血青年和投機分子的團體,比如山西的閻錫山,四川的熊克武。

試問,如此複雜的同盟會,又怎麼可能有實力對抗袁世凱的北洋系呢?



再說光復會。早年時,光復會曾經加入過同盟會,但由於分歧,光復會後來退出了,單獨搞革命。比如著名的徐錫麟、秋瑾便都是光復會的黨員。

那麼,光復會和同盟會有什麼矛盾呢?用一句話說:就是除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推翻滿清政府外,這兩撥人的政治主張完全尿不到一個壺裡。

其中,最大的一個政治分歧就是同盟會主張推翻滿清後,建立共和政府;但光復會對此不表贊同。光復會主張恢復漢室,建立漢人統治的政權。光復會的骨幹徐錫麟、陶成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帝王思想。

比如陶成章就說過:“革命就是造反,革命就是改朝換代”。

還比如光復會的另一個骨幹章太炎在《代議然否論》中也說到“帝王一人秉政,優於立憲,沒有什麼不好”的觀點。

很顯然,一個主張共和制度,一個主張君主立憲制度,在革命宗旨的問題上,光復會與同盟會是嚴重對立的。

正是因為有這種分歧,所以在推翻清政府的過程中,同盟會和光復會是齷齪不斷,雙方恨對方的程度,勝過於恨清政府。辛亥革命後,光復會大佬陶成章怒斥同盟會竊取他們的勝利果實。然後,同盟會大佬陳其美便安排蔣介石刺殺了陶成章。

值得一提的是,陶成章被刺殺時,袁世凱還沒有“竊取”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同盟會火急火燎的殺了人家的大佬,光復會又怎麼可能跟同盟會一起對抗北洋系呢?


至於其它地方的革命團體和清廷官僚,比如雲南的蔡鍔、廣西的陸榮廷,這幫人跟同盟會和光復會又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雖然說,1911年底的十八省會議,這些非同盟會和光復會的省份也派代表參加了,但如果是跟袁世凱對抗,這些人大概率的是不會支持孫中山的。畢竟他們只反清,並不反對袁世凱當總統。

說完了革命黨的背景,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革命黨在1912年的處境。

首先,革命黨不是一個統一的政黨。其內部山頭林立,互相攻訐,不僅沒有統一的意志和領導,而且還相互仇殺。這群人別說聯合了,就連是否跟袁世凱開戰,其內部的意見也是不統一的。

第二,革命黨沒有統一的軍隊。雖然南方十八省的整體戰鬥力很強,但是各省新軍是各自為戰,互不統屬。如果一旦開戰,下場必然跟後來的二次革命一樣,只有孫中山的核心圈子會出兵。

第三,革命黨不是一個階級。同盟會基本上都是資產階級的代表,但地方實力派大多都是舊官僚、大地主的代表。在地方實力派看來,袁世凱和他們的主張更契合,對同盟會的主張嗤之以鼻。

第四,革命黨根本就沒錢。武昌起義是湖北文學社那幫人發動的,隨即得到了地方實力派和其它革命黨的支持。在整個前期的鬥爭中,壓根沒興中會和華興會啥事,但最後坐上臨時大總統寶座的卻是興中會的大佬孫中山。大家都給他捧場,他卻沒錢發紅包。這自然就不會得到大家的真心支持了。

說完革命黨,再說袁世凱。當時的北洋系統是以北洋六鎮為班底,袁世凱是首腦,鐵板一塊的勢力。兵力雖然不算多,但卻勝在了戰鬥力彪悍和齊心協力。

咱不說袁世凱,我就說你是袁世凱,你在面對當時那幫烏合之眾的革命黨時,你會怎麼對付他們?

很顯然,肯定先是拉攏一部分革命黨,再拉攏一部分地方實力派,孤立以孫中山為核心的同盟會,最後再武力威脅,不怕孫中山不答應自己。事實上,袁也是這樣做的,歷史也是這樣進行的。

比如,湖北新軍在黎元洪的帶領下就跟袁世凱眉來眼去,後來還主動裁軍;

比如,孫中山派汪精衛去跟袁世凱談判,結果汪精衛對袁世凱也是眉來眼;(最積極勸孫中山讓位的就是汪精衛)

比如,蔡鍔在南北和談後,接受了昭威將軍的封號,被袁世凱軟禁在北京;

大家是各懷志向、心懷鬼胎、同床異夢。孫中山到了最後,除了妥協,貌似也沒有別的選擇了吧?


總的來說,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黨,是一個脆弱的,充滿漏洞的。缺少統一領導,缺少統一軍隊,並且還沒能夠發動群眾的烏合之眾。這些人雖然看似強大,但他們的失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不可避免的。

其實,這個問題還可以反過來問:為什麼袁世凱要跟這幫烏合之眾和談呢?

答案是——袁世凱也沒錢。如果他有錢,他必然不會和談。比如二次革命時,袁世凱跟五國銀行借款,手裡有錢,他就不談了,直接武力剿滅了跟他較勁的國民黨。


Mer86


1911年12月初,孫中山還在美國遊歷,有天他突然收到黃興的電報,說是武昌的新軍將有一番大動作,希望孫先生匯款支持。孫拍拍兩手空空的口袋,想回電說哪有錢。但他忍住,摁住電報沒有覆電。不久他就在歐美的報紙上看到,革命軍佔領武昌的好消息。

武昌起義後,隨即陝西、湖南、江西宣佈獨立。清廷派陸軍大臣蔭昌前去平亂,結果清軍半月之後才出現在漢江邊上,革命軍早已做好應對措施,清軍戰敗。10月25日,廣州將軍鳳山被革命黨人炸死,噩耗傳回北京,清政府大驚,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節制陸海軍,前去討伐。

1911年10月29日,清政府下詔:先懲戒率先逃出武昌的湖廣總督瑞澂,並且下令廢除由滿清皇室控制的內閣,實行責任內閣。11月1日,內閣總理大臣奕劻等皇室成員相繼辭職,隨後袁世凱接任總理大臣。

11月27日,北洋軍一舉拿下漢陽,從而得以俯瞰整個武昌,一時聲勢大振,黃興見大勢已去,逃亡上海,武昌城內人心惶惶,清軍嚷著要抓漢奸,城門口擠滿了出逃的百姓,黎元洪所在的都督府被人點起了大火,他只得率部將辦公處移往武昌附近的洪山。“泥菩薩”見情勢危急,向已經獨立的省市發出求救急電,奈何各省相互推脫,誰也不願出兵援助。他們建議要不通電向清政府請求議和。11月30日,清廷內閣電告,馮國璋停戰。值得慶賀的是,雖然武昌已失,但革命軍在11月25日,已經佔領南京。於是在12月2日,革命軍將主力部隊移往寧滬,權利中心往長三角洲搬遷。

雖然南方各省紛紛響應革命,但是他們成員複雜,有哥老會的,有舊官僚,有投機分子,也有愛國青年,導致各省之間各自為政,不相同屬,權利渙散,勢力薄弱。他們懼怕北洋精兵,擔心難以取勝。為讓獨立的南方諸省形成一股勢力,他們決定派出代表,商量建立臨時政府。

在11月27日時,代表們就在漢口租界商議,組織政府的“二十一條大綱”,其中重要的一條,便是和清政府媾和。

聽說南方革命政府有意議和,狡猾的袁世凱聞到了機會,他宣佈手下的北洋軍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接下來,清廷皇室完全被他玩弄於鼓掌之中,最後隆裕太后沒辦法,和滿朝官員痛哭流涕,答應還政於民,於1912年2月12日發佈下詔書。


本草百曉生


辛亥革命雖然來勢兇猛,但是很明顯的是後勁不足。

大清朝的倒臺,辛亥革命雖然是起到了一個導火索的作用,但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清確實到了強弩之末了。而辛亥革命恰好就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稻草的意義自然是十分重大的,但是其重量,那可就不一定了。

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清政府的眾多省市都開始宣佈了自己脫離清政府,但是縱觀整個革命過程,這武昌起義似乎效果也就僅限於很少的一些地方,而其他的幾乎都是各自自己做出的決定,這一次他們起了多大的作用,還真是不好說。



革命黨人發動了起義,但是他們又有多少人?多少裝備?

無疑,他們的力量是十分薄弱的,甚至可以說清王朝的崩盤實際上他們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力量小,規模散,缺乏裝備。較之歷史上結束暮年王朝的起義軍,他們的實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大清是怎麼亡的,實際上還是他們的大限到了。


這樣虛弱的力量又怎麼可以穩固後面的局勢,就算他們不去依靠袁世凱,最後的結果也必然是將勝利的果實拱手讓人。


圍知歷史


袁世凱當時中國實際控制者,統治者,孫是袁推翻滿清工具而已(輿論)


手機用戶59393047316


其實很簡單一句話就能說明白了,那就是革命黨根本沒有推翻清朝的實力。而只有袁世凱才有這個實力。

其實歷史發展到這個時候,大清滅亡已經是遲早的事了。但是這個時候大清比較是搜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革命黨早早的就在活動了,也舉行了多次的起義,但是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辛亥革命以武昌起義為揭幕戰。雖然武昌起義算是勝利了,但是這個時候大清還是控制著絕大部分的中國領土,而清王朝這個時候所依靠的就是袁世凱的新軍。

其實到了清朝末期的時候,清朝的八旗兵已經算是沒有了,名存實亡了。而湘軍,淮軍也基本上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這個時候只有袁世凱訓練的新軍才是大清所依靠的。

袁世凱的新軍首先來說都是接受西方的軍事訓練和武器。其次來說這個時候新軍大概有7萬多人,可以說是大清最後的有戰鬥力的武裝力量。北洋新軍一共是六鎮,一個鎮大概是1.2萬人,第一鎮是清廷貴族控制,其餘的都在袁世凱的手裡。北洋新軍有多厲害,後來的北洋軍閥基本算是控制了整個中國,1914年的時候袁世凱就派出了三個旅就把四川搞定了。想想袁世凱的北洋新軍有多厲害。

武昌起義之後,革命黨控制的軍隊這個時候只有三千多人,其實袁世凱完全是可以把革命黨打敗的,但是袁世凱也知道這個時候都在反對清廷,加上袁世凱的野心,所以這個時候袁世凱邊打邊談,不是一方面的談,而是兩方都談,袁世凱即和清廷談判,也和革命黨談判。革命黨是袁世凱要挾清廷的籌碼,而清廷也是袁世凱要挾革命黨的籌碼。

可以說這個時候袁世凱站在哪邊,天平就會偏向哪方。不然革命黨真的會和袁世凱談判嗎?

當時的清軍已經把革命黨打的沒有退路了,失敗也是近在咫尺了。漢口也被清軍佔領了,革命黨多次進攻都沒有奪回來。當時革命黨已經是窮途末路了,不然會和袁世凱談判嗎?會把江山讓給袁世凱嗎?


中國歷史研究所


1911年武昌起義成功,緊接著數十個省份宣佈脫離清政府統治,投靠革命軍。1912年,中華民國在南京宣佈成立,革命形勢看似一片大好,實際上卻是全國上下三股勢力暗流湧動。

一、 南京政府:

清末的革命黨,稱之為一切立志於推翻滿清政府勢力的總稱更為合理,成分複雜、派系林立,沒有一個統一的行動綱領。

清末同盟會、光復會、地方實力派是當時三大派系,而同盟會內部又分為興中會、華興會、文學社、共進會等派系。

興中會和華興會主張實行三民主義和五權分立,共進會反對搞土地改革;盟會主張推翻滿清後,建立共和政府,光復會主張恢復漢室,建立漢人統治的政權,在革命宗旨的問題上,革命黨內部都嚴重對立。

南京臨時政府雖由全國已經獨立的省份代表組成,但因大部分地區都是自主宣佈獨立,並不在革命黨控制之下,各地方實力派大多都是舊官僚、大地主的代表,在地方實力派看來,袁世凱更能代表他們的利益。

革命黨沒錢、沒軍隊、沒外援,南京臨時政府無論是財政、行政、還是軍事,都管不到各省,各省新軍是各自為戰,互不統屬,一點經費還是華僑募捐而來。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曾計劃分六路北伐,但由於嚴重的經濟困難和內部矛盾,及來自袁世凱軍事、政治的雙重壓力和國際的孤立無援,使得北伐最終成為泡影。

二、袁世凱方面:

袁世凱早已未雨綢繆,做好了安排,振興經濟的改革和政治改革讓他得了廣大工商界的支持和立憲派的擁護;一手訓練的北洋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就是袁世凱的“私家軍”,只聽將令,不從君令,確立了自己軍事的霸權地位;壟斷國家外交權力,贏得了西方列強的信任;自1901年起的8年內,國家權威人物李鴻章、劉坤一,榮祿、光緒、慈禧,張之洞先後死亡,政治權力產生真空,袁世凱趁機而入,這時候的清王朝中央政府已經被架空。

武昌起義後不久,在家賦閒的袁世凱重新主持大局,接替奕劻成為了清廷的內閣總理大臣、湖廣總督,為了換取談判籌碼,他在與南方議和的同時又在在戰場上向南方施壓。孫中山在面臨財政、軍事雙重壓力之下,孫中山只能以讓位為條件換取袁世凱迫使清帝退位。

三、清廷方面:

自1870年起,清王朝進行改革,但結果卻使得地方督撫在軍事、財政、工業、經濟等方面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後來又將外交權力移交給地方督撫,從而導中央政府對經濟、軍事、外交、工業等均逐漸無力掌控,地方督撫的權力急劇膨脹。

清廷內部爭論同樣極為激烈,慶親王奕劻收了袁世凱兩百萬銀元的巨資賄賂,力主溥儀退位。肅親王善耆、恭親王溥偉極力反對共和制度,組織成立宗社黨,企圖暗殺袁世凱,兩派力量如同水火,各國駐華公使也支持清帝遜位。

此時,清廷、革命黨和袁世凱三方可以說是各有長短、袁世凱實力軍事實力最強但無錢,清廷要打沒把握,南京想打但沒錢,同時上雙方的武力完全不是袁世凱的對手,於是雙方不得不以袁世凱為橋樑,和談便成為唯一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