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1912年选择退位而不是退出关外建立北清政权?

大名42


当时的局势,对于清朝而言已是退无可退。

1912年12月16日,载沣被迫辞去摄政王一职,此后清政府由隆裕掌舵,虽说隆裕也想学一学姑姑慈禧,掌个几十年的权。

但是,隆裕的能力终究撑不起一个破破烂烂的清朝,隆裕没有慈禧那样的政治才能和政治手腕,也没有慈禧那样的胆魄,让她撑起风雨飘摇的清朝,让她挽狂澜于将倒之时,可谓是难如登天,

载沣救不了清朝,隆裕能力远不如载沣,所以她更救不了清朝。

载沣一走,决定清朝是继续负隅顽抗还是退位让贤,是走还是留的人,是隆裕,隆裕的手上掌控着决定权。

隆裕会做怎样的抉择?

实际上,隆裕21岁嫁给光绪皇帝成为皇后,一直受到光绪的冷落,虽然久处深宫,但是因为慈禧的缘故,她皇后的位置根本没人能够动得了,这也就意味着她不用像慈禧一样费尽心机地和别的妃嫔斗。

所以,隆裕没有受过“宫斗”的洗礼,也没有什么见识,更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猝然接手权力,她根本应付不了如此复杂的局面。

袁世凯和革命党谈妥了条件之后,便抓住了隆裕没什么见识和能力这一点,将她忽悠得团团转——

他先是故意说革命党之势已成,如今外面到处都是革命党,即便是他他快挡不住了。隆裕顿时被吓得脸色苍白,看到隆裕被吓住了之后,他又话锋一转说自己已经和革命党谈妥了条件,只要隆裕答应让溥仪退位,答应将政权交给革命党,便能够保住满清皇室的富贵。如若不然的花,革命党一打过来,恐怕财、命难保。

隆裕被袁世凯这么一吓,已经没了主意,听到袁世凯说还能保住富贵,也就咬咬牙答应了。

所以,1912年清朝没有选择学北元一样退回关外老巢的原因之一,便在于隆裕在袁世凯的威逼和利诱之下所做的这个让溥仪退位的决定。

清朝之所以没有退回关外,除了隆裕所造成的主观因素之外,当然还存在着必不可少的客观因素。

首先,关外虽然曾经作为满清的老巢,但是1912年的关外对于满清而言也已经不再安全了,因为满清早已经失去了对关外的控制。

清朝自入主中原之后,实际上一直很注重保护自己的关外老巢,用政治和军事手段限制甚至是禁止关中汉人向关外迁徙。

但是到了晚清,清政府的军事力量一则弱不堪用,二则被1842年以来的一场接一场的战争给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对关外的控制力也就逐渐弱了下来,所以也就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关内人口向关外迁徙的人口迁移活动,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闯关东”。

1912年的关外,汉人人口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满人、旗人,说白了就是关外已经成为了汉人的天下。

从官府的当政者到军队的掌控者,几乎都是汉人。

拿奉天来说,当时奉天巡防营掌握在张作霖、冯德麟二人的手上,二人又是胡匪出身,他们能对清朝又多少忠诚度?清朝根本不敢奢望他们会对自己死心塌地,所以也就不会冒险回奉天试探他们的忠诚度。

溥仪1931年去长春的时候,张学良已经被日本人赶出了东三省,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去。

再则,清朝想要继续维护自己的政权,便不得不拥有一样武器——军队!

载沣对此应该说也有着很清醒的认识,所以他才会在自己一上台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对袁世凯下手,罢免了袁世凯的一切职务,将北洋军的军权收归皇室。

随后,他鉴于1901年亲赴德国道歉之时见到了德国的皇室近卫军,所以1908年一上台他也赶紧让载涛、良弼等人着手训练一支绝对忠于清朝皇室的禁卫军。为了保证禁卫军的忠诚度,除了步兵第四协用了汉人以及马队一个营用了蒙古人之外,剩下的几乎全是满人或者旗人。

载沣用了三年的时间,加上无数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才训练出了一支1.2万人的禁卫军。

但是,禁卫军才刚刚练成,武昌那边却响起了枪声,拉开了清王朝覆亡的序幕,又因为荫昌指挥不动北洋军,载沣只好低声下气地请袁世凯出山。

袁世凯一出山,便着手夺走了载沣辛辛苦苦练出来的禁卫军。

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清政府所有可用的军事力量都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没有了军队,退回关外?

退不了,即便退回去了也不可能建立所谓的“北清”。

此外,袁世凯也不会允许清朝退回关外建立所谓的“北清”。

袁世凯此人实际上很痴迷于领土版图,他总督朝鲜的时候想过将朝鲜纳入中国的版图之内,后来据说还试图将尼泊尔也一块纳入中国版图。

这一点也在清帝退位诏书上体现了出来,诏书中有一句颇为关键的话:“总期人民安堵,海内乂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据说这句话也是袁世凯看完了拟稿之后加上去的。

所以,清朝想退回关外?先问问袁世凯答不答应。

综上所述,清朝也就不敢退回关外了,也没有退回关外的机会和实力。


宁糊涂


清朝皇帝之所以选择退位,而不是退回他们的龙兴之地——东北,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清军入关后,严禁汉民到东北地区进行开发,据说是怕破坏了满清的龙脉。因此,到了清末,东北的开发程度仍然比较低,也就是所谓的“北大荒”!物质生活条件上,根本无法跟关内相比,所以满清贵族不会再想回去。


2、东北已经被沙俄和日本觊觎和蚕食,即便是满清贵族现在回去,东北也不是他们入关之前的样子了。

3、满清皇帝退位,是有条件的。皇帝可以继续在紫禁城内生活,享受与原来并无二致的物质生活,因此,即便没有了权力,他们的生活依然是很优越的。有了民国政府的保障,满清贵族也没别要回去。

二、主观原因: 1、满清入关以后,积极实行了汉化政策,他们已经与中原王朝的皇帝,没有什么区别。这跟曾经入主中原,又狼狈逃走的蒙元皇帝大相径庭。蒙元是始终没有融入汉文 明,而满清则是完全融入,并有了继承和发展。



2、满清重用汉臣,晚清四大名臣,都是汉臣,而像袁世凯、段祺瑞等手握重权之人,也算曾蒙受清廷厚恩。所以,也不至于有太多的民族仇恨。这样促使双方可以在和平的条件下,谈有条件的退位的事情。

3、满清经过近300年的发展,已经是病入膏肓,隆裕也好,溥仪也好,都已回天乏术,即便到东北另起炉灶,也是无济于事,这一点他们也心知肚明。


深夜聊斋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就在八国联军组团进攻天津的同时,沙俄帝国还派遣了17万大军席卷东三省,团灭了清政府留守在东北的9万驻军。这导致清朝在东北经营了近三百年的基业,瞬间崩塌了。

并且最糟糕的是,俄军占了东三省,任凭清政府如何抗议,始终都没有撤走的意思。

脑门上顶了一把剑,清政府非常头疼。为了收回东三省主权,清政府只得寻求外国的帮助。

不过英美日的抗议也没有逼走俄军,于是收回东北这件事就只能暂时搁置,清政府只能先解决内部问题。

当时内部有什么问题呢?问题多了,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军队问题。由于八国联军的打击,原本直属中央的武卫五军,除了袁世凯和宋庆的部队以外,全都被打得土崩瓦解。因而慈禧回銮后,她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重建武装,保护京城。

1901年11月7日。大清裱糊匠李鸿章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而同日,袁世凯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接过了李鸿章的政治遗产,成为了未来十几年里,搅动中国风云的那个人。

袁世凯是个聪明人,他上任之后马上就意识到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如何不让慈禧把他的部队调出京津地区。

因为之前的武卫军就是例子,一旦慈禧意识到京津防务有问题,就会从其他地区调集人马先来充实京津地区的防卫力量。如果是这样,袁世凯很可能会被调走。而那样他就没办法掌控京津地区了。也就是不能掐住满清朝廷的脖子了。

于是袁世凯就双管齐下,他一方面大肆宣扬旧军的不堪一击,没战斗力,恳请朝廷准许他训练新军;另一方面他又极力向朝廷推荐自己的部下,比如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等人,让他们控制住新训练出来的部队。

由于旧军确实没战斗力,袁世凯推荐的心腹也确实有练兵之才,并且当时沙俄在东北赖着不走,威胁北京安全。因而慈禧也就批准了袁世凯的奏请,让他全权负责练兵之事。

就这样,清政府1902~1905年期间训练出的五个镇,加上袁世凯之前在小站练出的八千新建陆军,总计七万人,就都姓了袁。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没办法,谁让八旗子弟都是废柴呢。

1904年,日俄矛盾激化。日本人在英美的支持下,高喊着“皇国兴废只此一战”,赌赢了国运,打败了沙俄。


沙俄被挤出东北后,东三省除了关东州和中东铁路之外的所有地盘,在英美主持下,日本都还给了清政府。东北的主权又回到了清政府手上。

不过东三省主权虽然归还了,但满人在东北的基业并没有恢复。此时的东北,已经是汉人的天下了,满人在东北,无一兵一卒。

1906年,为了尽快恢复东北秩序,慈禧委任贝子载振、尚书徐世昌前往东北视察。第二年,慈禧在看完报告徐世昌的报告后,下旨将东三省改制。之前三省是将军辖地,现在改成行省,设总督和巡抚。

前面说了,八旗子弟都是废柴,满洲八旗在东北也已经没有武装力量了。因而改制后的东三省督抚,就都交给了袁世凯的北洋系的人来充任。其中袁世凯的大军师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袁世凯的一手提拔的三个小弟唐绍仪、朱家宝、段芝贵分别担任奉天、吉林和黑龙江巡抚。

于是就这样,东三省也姓了袁。

这里顺带一说,徐世昌在东北当总督时,带去了三个协(相当于旅),并以这三个协为扩军基础,组建了东北新军。并且徐世昌还重用了很多土匪,在这些土匪中,就有张作霖、冯德麟等日后叱咤风云的军阀。这些人对清政府谈不上忠诚,但对袁世凯,那是非常敬仰。袁大总统吼一嗓子,这些人都会吓得汗流浃背。


袁世凯大权独揽后,满洲贵胄和一部分汉人官僚极为不满。他们对袁世凯的攻击是一波接着一波,有说袁世凯是年羹尧的,有说袁世凯是吴三桂的,反正大家骂袁世凯的调调都差不多,都骂他日后必然会图谋不轨。

袁世凯受到这些攻击,汗流浃背,他当时又不敢造反。最后为了保命,便不得不频频向朝廷表忠心,辞掉所有兼职(袁世凯除了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外,还兼任吏户兵工四部尚书)和所有的兵权。并在慈禧太后的刻意安排下,明升暗降,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升为军机大臣——由权臣变成了光杆司令。

然而这都还不算完,更倒霉的事情还在后面。1908年11月15日,慈禧死了。顺便也带走了光绪。

这一下袁世凯彻底倒了霉:摄摄政载沣愤恨袁世凯曾出卖光绪,把他赶出了朝廷。并且袁世凯的一干心腹也都撤换,比如东三省总督换成了蒙古镶蓝旗的锡良,北洋新军的指挥权交给了载涛和载洵。

按满洲贵胄当时的想法,把袁世凯挤走,然后把权力再夺回来。

然而,这些人想法太天真了。他们在夺权的时候忘了一件事——袁世凯能上位,是因为他有本事。这些八旗子弟想夺权,却没有能力把袁世凯走后造成的权力真空填补起来。这就很尴尬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当时已经夺权成功的八旗子弟完全没有镇压起义的能力。于是赋闲在家三年的袁世凯,就又被摄政王载沣请了回来。

袁世凯回朝后,很清楚当时的时局——以北洋新军的实力剿灭革命党是小事一桩,但清政府没有信用,他必须要利用革命党威胁清政府向他出让更多的权力。他必须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当然,在夺权之前,袁世凯还要先干一件事,那就是要先把载沣赶下台。



1911年11月1日,载沣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将军政大权全部拱让给了被他罢斥回籍的袁世凯。然后,他就辞职回家了。

搞定载沣之后,袁世凯就开始哭穷。他威胁隆裕太后,不给钱就不开拔,逼得八旗子弟砸锅卖铁的给他凑军费。这个时候,这帮八旗子弟还没有明白袁世凯的真实想法。他们天真的认为,只要喂饱了袁世凯,让北洋军南下,天下就还是自己的。

可是他们哪里能想到,这个时候袁世凯的心态已经变了。

1911年11月27日,汉口、汉阳失守,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一战扬威。

不过袁世凯并不着急继续推进,他敏锐的发现了当下的问题所在:独立省份很多,但并没有统一的指挥;东南财源被断、关税也被切,朝廷没钱,而他自己刚刚从朝廷手里勒索到了一大笔军费跟军权,这意味着他就是当时能左右整个中国未来走向的人,而且是左右能力最大的一个。

宣统皇帝只是个小屁孩,隆裕太后只是个女流之辈,革命党大多是文人,此时没有谁比他更适合统治这个国家。

所以对当时的袁世凯来说,大清朝他是铁定不会保了。他要考虑的是如何体面的结束满清统治,如何优雅的上位。

直接扯旗造反,然后调头杀向北京,把大清上上下下各路王公贝勒全都砍头,当然是可以的,但这么干太丢脸面。

而灭了革命党,然后谋取实权,搞君主立宪制,这当然也可以,不过这么搞,他就得罪人了,以后肯定会不得好死。

所以对于袁世凯来说,最好的办法呢,就是让大家心甘情愿的推他上位。而要让大家心甘情愿的推举他,最好的动力就是恐惧和贪婪。于是袁世凯在打下汉阳后,他就回到了北京,一面宣扬革命党的恐怖,一面贿赂庆王奕劻,操纵时局。

当时朝廷的八旗子弟哪知道时局,袁世凯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以至于朝廷把宝全押在了袁世凯身上,就连禁卫军跟京师防务也交给了他,期待他能让自己翻盘。

到最后,袁世凯手里的权力越来越大,受到的制约也越来越小,彻底捏住了满清王朝的命根子。八旗子弟全部当了瓮中之鳖,被北洋军控制在了京城。


1911年12月17日,在袁世凯的建议下,南北议和开始。所谓的南,是十七个已经宣布独立的省份所组成的临时政府。而北,自然就是清政府了。

其实当时革命党人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其中一部分立宪派的墙头草,早就表示要拥护袁大人了。所以继续打,清政府有利。但是清政府高层并不知道这些事,一直到最后袁世凯偷摸着跟孙中山签了协议,都不知道自己被卖了。

当然,后来一些八旗子弟明白了,知道自己被卖了,这些人还是爆发了一些战斗力。比如铁良、载涛、载洵等贵胄就搞了一个宗社党,要暗杀袁世凯。

不过当时整个京城的防务都被袁世凯捏在了手里,就连北京的警察机构也是徐世昌一手建立起来的。八旗子弟手里根本没牌可打。

所以当袁世凯授意汪精卫,让他联络革命党炸死保皇党的几个头目后,八旗子弟终于发现自己就是砧板上的肉。如果听话,说不定还能活命,不听话,立马就得死。

到了这个时候,抵抗已经没有意义了,回东北也不可能了。先不说东北还有没有大清复国的根基。就算有,八旗子弟此时此刻也没有跑路的可能性了。

所以在1912年1月,当袁世凯则带起了最后一波节奏:国内外的各路电报如雪片般飞入北京城内,大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威,诱之以利后,八旗子弟终于明白自己是没有翻身的可能性了。

想活命,唯一的办法就是施行共和。

终于。1912年2月12日。大清亡了。


Mer86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满清根本没有控制关外!

第一,关外都是汉人。

满清建国以后,将东北封禁,不允许汉人进入,扶持旗人进去垦荒。

可惜,八旗子弟烂泥扶不上墙,没有人愿意去东北吃苦。

所以明明满清政府白送土地、农具,还给补贴,八旗子弟也拒绝去东北,去了的人最多呆上一二年就跳回关内。

所以,关外的旗人是很少的。

而从乾隆末期开始,由于黄河水灾造成的大饥荒,大量饥民得不到朝廷救灾,被迫闯关东。

当时朝廷虽不愿意,却不敢拦截。因为你拦截就等于让饥民去饿死,历代的农民起义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大量汉人持续涌入关外,最终形成人口绝对优势。

这些汉人怎么可能真心支持满清朝廷,宁可支持汉人的大帅。

第二,地方民众对满清朝廷很蔑视。

满清时代,东北是全中国被列强入侵最激烈的地方。

远的不说,之前日俄战争期间,战争非常激烈,整个东北都被波及。

日本兵俄国兵在中国东北打仗,满清却宣称中立。这两国士兵都是心狠手辣的禽兽兵,战争期间屠杀、抢劫、强奸的暴行做了无数。

东北老百姓被列强士兵糟蹋的够呛,朝廷却不管,人民怎么可能支持这个朝廷?

再说之前,沙俄趁着庚子事变,出兵占领了东北全境,把整个满清东北政府都搞垮了。

其实,到了满清末年,满清政府对于东北的控制已经很弱了,日俄都在东北有很大特权,老百姓对满清政府又气又瞧不起,不会支持他。

第三,东北其实是群雄割据。

以张作霖为例,他被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重用,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打击革命党人。

然而,实际上张作霖是拥兵自重的军阀,并不受满清控制。

稍后满清垮台,张作霖就按兵不动,随后接受了袁世凯任命的师长职务。

中国军阀割据还好说,关键东北还有日本和沙俄割据,到处都是俄国兵和日本兵。

满清朝廷到了东北,还是儿皇帝,被两个列强当猴子耍。

第四,革命党在东北也颇有实力。

由于满清朝廷在东北的势力太弱,革命党也渗透进入东北。

辽宁

1911年11月17日,以镶黄旗人张榕为首的革命派在沈阳成立了“联合急进会”,作为进行革命活动的领导机关,明确提出“响应南方,使清帝不敢东归……以建设满汉联合共和政体为目的”的革命口号。

吉林

11月下旬,奉天联合急进会首领、同盟会会员张榕、张根仁派赵元寿来吉林组建吉林联合急进会分会。1912年3月15日,赵尔巽和陈昭常宣布承认“共和”,改东三省总督为东三省都督,改吉林巡抚为吉林都督。

黑龙江

武昌起义爆发后,黑龙江各学校推举代表组织学生联合会,进行黑龙江省独立运动。学生联合会在黑龙江全省中学堂召集全校师生开会,中国同盟会黑龙江支部负责人邓觉民发表演讲。会后,学生们上街散发传单。

12月11日,革命党人组织省城学生到省属衙门前游行,高呼“黑龙江独立万岁”。


萨沙


如果复盘清末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情况,那就是清朝对局势判断失误。其实清末别看有什么革命,还有各省响应,而实际上各省都是一堆地方军头乘势而上,夺取本省控制权,实际上这个革命是一盘散沙。
只要清政府扑灭了湖北的革命党,再对其他各省进行必要的政治妥协,这个革命就可以用基本平定来形容。

而且,在清室退位之前,清朝手里还是有相当的本钱的。当时清朝手里还有一支有三万多八旗子弟组成的新式陆军,还有差不多三万人加入了装备略逊于新式陆军的巡防营,这些八旗子弟是效忠清政府最主要的力量。其次清政府手里还有二十万人左右的巡防营,虽然武器装备略逊于新军,但是他们对清政府的效忠是不可低估,这是出于对新军的厌恶。典型的代表是张勋。

再者,各省的新军大多数也可以用花架子来形容。由于各省财政不如中央充裕,再者其对兵员素质上并不上心,所以其部队战斗力很难能和北洋新军对比,甚至未必能和巡防营相比。以江苏新军第九镇为例,主要兵员苏南人向来体质较弱,而且还好吸食鸦片,也不服从新式操典,所以江苏第九镇战斗力最弱。其他各省的新军也并没有比江苏第九镇好哪去。

如果不考虑五个镇的北洋新军,清政府只要把八旗子弟组成的新军以及巡防营,叛乱仍然能得到有效压制。即便是袁世凯,到了这幅局面的时候也要考虑考虑如何应对,逼宫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更何况,袁世凯训练新军的时候讲究的更多是忠君爱国这套传统理论,而非向袁世凯个人效忠。

但是由于叛乱的快速性和连续性,使得清政府对此产生了误判,认为这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全国性叛乱,不再是乱党小打小闹,搞什么恐怖袭击。


同样的道理,如果清政府想要退回关外也不是不可以,毕竟还可以利用八旗子弟以及东北地方势力对于清政府的效忠,继续在关外玩忠君爱国这一套思路。这也是革命党想要的,革命党说白了就是一百多年前民族分裂分子,和大佛爷、热大姐以及姓蔡的那个女省长没什么两样,所以汉人在十八省满人在关外各过各的也是这群“革命志士”想要的。但是由于清政府误判局势,以及清政府对于中国和大一统的重新定义,再加上维护中国国家利益以及皇室的利益,清政府和袁世凯达成了过渡协议,将内地十八省以及边疆区全部交给了袁世凯。

再者,对于爱新觉罗家族来说,如果推到关外早晚沦为日俄两国的傀儡,很可能就会和印度的莫卧儿王朝一个结局。所以,在清政府误判局势的情况下,和袁世凯达成过渡协议是最可行的方案,不仅维护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利益,同时也维护了国家利益。

总结,还好清帝虽然误判了局势却没有被一家一姓的利益蒙蔽,向袁世凯的民国政府完全移交了中国的主权和法统。这是一个多么珍贵的遗产,当然蛋白质不长脑子是理解不了的。
最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历史上,很多朝代亡国之后,都要玩一招死而不僵/另起炉灶的把戏。

北宋灭了之后,南逃整出个南宋;元朝大都沦陷后,元顺帝跑回大漠,有了北元;明朝崇祯死后,国都沦陷,照样没死透,整出个小南明。为何清朝不退出关外,建一个北清延续一下呢?

其实咱们想到的事,满清入关时都想了好几遍了,多尔衮背着小顺治,坐进紫禁城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这皇位稳不稳,只是走一步看一步。

原本留了后路

等到占领了中原,逐渐把全国大部分收入囊中的时候。满清八旗贵族还是担心,江山是捡漏捡来的,总觉着不踏实,得留一条后路,这条后路就是关外龙兴之地。

满清统治者对这个大后方根据地很看重,康熙时期加强过禁令,乾隆时期再次加重处罚力度,在喜峰口等多处设关卡,杜绝边民过关。

可是天算不如人算,清朝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清朝封禁了内地人去关外的路,人们想关外讨生活,还得九死一生闯关东。

龙兴之地算是毁了

但清朝打不过日本,也打不过沙俄。甲午战争以后,八国联军侵华以后,清朝的龙兴之地,成了日俄跑马圈地的乐园。两家外来强盗为了分赃不均,甚至在主人家的地盘上打了一架。1905年,日俄战争在清朝给自个儿准备的自留地上,打响了。作为主人的清朝,连拉架的勇气也没有,只能在旁边吃瓜做观众。

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满清皇族傻眼了。十七省先后通电宣布独立,响应革命。满清的地盘,只剩下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东北的军阀则是墙头草,摇摆不定。唐玄宗逃四川,南明逃南京都不通,都被革命党占领了。往北面或者东北倒是,貌似可以试一试。不过,不管内蒙还是东北,再北边都已经沦为沙俄势力范围,去了也就前途未卜。

让袁世凯给拿捏了

于是,满清贵族打算启用袁世凯,看看能不能起死回生。没想到啊,没想到,启用袁世凯就是引狼入室。一下子成了袁世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形,满清原本的一些本钱(军队),都让袁世凯诓走了。

得嘞,至此,满清皇族已经成了袁世凯的笼中鸟,想走也走不了了。其实吧,非要冒死赌一把也有点机会,可惜八旗汉子们都已经得了软骨病。良弼这个主心骨被炸弹刺杀后,八旗贵族,只要有点地位的,统统卷了钱财躲到外国租界,做了寓公。

一个个做缩头乌龟,能成什么事?隆裕太后后来召开皇族会议,都没人敢来了。


尔朱少帅


(隆裕太后)


客观来说,清皇室在1911年完全有能力、有实力、有可能退往关外的。


1911年支持清皇帝的大臣、军队并不缺;其他人不说,如果不是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拦着张作霖,张作霖已经带着军队“入关勤王”了。虽然张作霖没能“勤王”,但是他确实做到了把东三省倾向共和的人一扫而空,史料记载张作霖大约杀了400人左右。

另外说到支持清皇室的军队,冯国璋对清皇室是绝对有感情的,而且他对段祺瑞领衔逼迫清帝退位是十分不满的,如果不是幕僚阻拦,冯国璋可能会通电声明自己支持君主立宪。另外,北洋第三镇曹锟在张勋复辟时态度暧昧,还公开表态说“没有皇帝就是不行”。

另外,升允在西北,带着西北地方部队一直围攻西安到清帝发表退位诏书一个月以后。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东三省的日本政府与日本关东军对于“清皇室是否退往关外”态度暧昧。

以张作霖为例,他在1912年1月去到奉天日本领事馆,见日本领事时表示如果袁世凯撤换清帝国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他将拥戴前清肃亲王一块“归依日本”。

张作霖的表态是不是真心可以暂且不论,仅仅张作霖这个表态就足以说明日本对待对待前清态度的暧昧,这就像某一个伊拉克军阀肯定不会对美国大使说,我将拥戴萨达姆的儿子,和他一块接受美国的领导。

因为这个军阀肯定知道美国对于萨达姆的态度,换言之,张作霖之所以敢这么对日本领事表态,说明他知道日本方面对清皇室是否退往关外“自立“,态度是暧昧的,甚至期望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客观上清皇室是有资本撤往关外的。


(李雪健饰演的张作霖)

但是为什么清皇室选择不撤往关外呢?

主要原因是清帝国的爱新觉罗皇室自己没有“退往关外”的决心。

根据曹汝霖的回忆,当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京师时,在京的亲贵们纷纷带着家人逃亡天津,京师到天津的火车拥挤到了无法站人的地步。亲故们一时之间没办法把财富统统带走,就把金银珠宝存到英美银行里。

归根结底,清皇室、宗室和勋贵们早就忘记自己来自白山黑水,而把关外视作“边疆“。


(1913年的沈阳)

这一点早在嘉庆帝时期就表露无遗,有宗室被迁居到沈阳后甚至不惜自杀,搞得嘉庆帝大为不满,发上谕说,古人云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我今天让你们这些人以贝勒、贝子、国公的身份会沈阳居住,不就是让你们显耀乡里吗?怎么你们搞得好像是我在发配你们一样?

从嘉庆帝的牢骚可以看出,早在辛亥革命前100年左右,清朝皇室子弟已经把关外视作是“穷乡僻壤”,把迁居沈阳视作发配。

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能指望隆裕太后带着小皇帝退往关外呢?


兰台


在江山崩塌的时候,清朝皇室之所以没退到他们的老家东北,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无处可退,就算退了也没有多大的翻盘机会,因此,在经过多方权衡之后,他们才选择了主动退位。

清朝灭亡时,东北已不是他们的自留地

我们都知道清朝皇帝们对东北极其看重,为了保持东北的原始、为了防止东北成为汉人的农耕土地,他们是一直严令禁止普通汉人百姓们进入东北的。

不过在清朝入关早期,他们并没有封锁东北的意思,那时候顺治皇帝甚至还下令让不少的汉人迁到了东北。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后来康熙执政,在康熙执政期间,随着康熙危机意识的加重,他就开始全盘推翻了自己父亲的决定,禁止了汉人百姓们进入东北。


之所以这样做,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东北是他们发源的祖地、是他们最重要的根基,要是什么时候他们那几十万旗人被那几千万、上亿汉人推翻的话,他们唯一能逃回的,就只有他们发展起来的东北了。

这点,在历史中是有案例存在的,元朝在被明朝推翻之后,就有不少蒙古人逃回了他们的蒙古草原、建立了北元,他们是一直到了明朝即将灭亡之前,才被皇太极派人给消灭的。

正因为有着这方面的考虑,清朝就从康熙时期开始推行起了封锁东北的行动。

一直到清朝末期为止,东北与汉人聚居地之间都始终树立着用柳条编织而成的柳条关,虽然这些柳条关很多时候只能防君子,但是如果再匹配上他们制定下来的严格惩罚设施,那么这些柳条关就会变成真正能防止汉人百姓们进入的“铁墙”。


他们的想象是很美好的,但是现实并不能如同他们所想象中的那样发展。

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随着朝廷对东北管控力度的减弱以及关内各地出现了严重的“地荒”,所以就有不少关内的百姓们冒着禁令闯入了东北。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闯入东北之后,最终慈禧也只能选择了妥协,下令撤开了柳条关、把那些对土地拥有着强烈渴望的关内百姓给放进了这片广袤、荒芜的东北大地。

在慈禧没放开关禁之前,内地百姓们前往东北一直都是有着偷渡性质的,虽然有不少百姓为生计闯到了东北,但是一直没达到多么庞大的规模。

直到了慈禧撤开柳条关,内地正因为没土地种田而愁得睡不着觉的农民们才如同洪水一般闯到了东北,渐渐的,把东北填满了起来。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原因的发生,导致了东北汉人百姓激增、逐渐成为了汉人们的天下。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1912年清朝皇室带着正年幼的溥仪逃到了东北,大家觉得他们还有地方可逃吗?



首先在这种状况下,他们就无法在东北重新创造北元的奇迹。

其他的几个重要原因

还有最为重要的是东北的局势非常不稳定。

在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人就早已对东北产生了念头,要不是俄国人也把东北当成了他们盘中的肥肉、不允许日本跟他们争夺利益的话,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可能就把东北给夺走了。

在八国联军战争之后,俄国派军在东北进行了大肆的烧杀抢掠,并在此过程中加强了对东北的掌控,后来要不是日本也眼红于东北的利益,和他们爆发了日俄战争,可能东北就已经落到了俄国的手中。

在这种周围环伺着两大强敌的情况下,清朝皇室也首先打消了逃回东北的念头。

还有就是时代的变化,到了清朝结束的时候,火器早已经取代冷兵器成为了力量的象征,这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他们马上民族的优势,在枪林弹火之下,就算他们逃回了东北,能抗衡得了民国军队吗?

最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遭遇到生死危机。

在他们宣布退位之前,袁世凯就已经对他们作出了承诺,声称不会让他们受到任何的伤害,甚至还允许溥仪继续住在紫禁城中、每年给溥仪以及一些重要成员们调拨几百万两钱财供他们使用,在这种丰厚的待遇下,他们是没有理由会拒绝的。

所以说退无可退、外敌环绕、武器差距、丰厚待遇等方面的情况都是他们没有选择逃回东北的主要原因。


孤客生


对隆裕太后和小皇帝溥仪来说,1912年2月初的大清江山,已经没有了一块好地。

先是去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一声枪响,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火药桶,转眼间全国各省便纷纷响应。南方是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与清廷隔长江对峙;北方又有袁世凯的小站新军,上演“逼宫”的势头。

内外交困下,从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2月12日,短短3个月零2天,入关268年的大清王朝就宣告了覆灭,真可以说是速亡之国。

那么,隆裕和溥仪为什么要在北京坐等亡国,而不退往祖先的关外龙兴之地,重建并延续满洲八旗的政权呢?

其实,入关初期的满清统治高层,的确制定过一套防备中原统治失败、退守关外做区域性政权的续命方案。

这个方案的效仿对象,便是与明朝缠斗了276年的蒙古人。

朱元璋派徐达夺取元大都、驱逐元顺帝以后,元帝国并没有灭亡,蒙古人的主力依然得以保存。在蒙古人看来,他们只是丢失了中原和江南的国土,北方草原仍旧在他们手中,元顺帝只是换到草原上当皇帝。

有明一代,蒙古人都是悬在明帝国北方的一把利剑,蒙古骑兵时不时侵扰长城边境,甚至还在土木堡之战中俘虏了明英宗朱祁镇,差点令明政权覆灭。嘉靖年间,蒙古人的骑兵也曾突入中原腹地,在北京周边劫掠一番后扬长而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清朝统治者正是看到蒙古人的成功经验,从而也考虑起了满洲八旗的战略退路。

这条退路,就是清军入关前的满清关外统治区。

为此,满清官方以“保护祖宗肇迹兴王之所、维护参山珠河之利”的名义,对关外地区实施封禁政策,严禁关内汉人去往关外开发土地、定居生活。同时,还在今天的辽宁省境内,修筑起了以土堤与柳树相结合的“柳条边”,作为隔绝关内与关外的分界线。对于内地汉人有非官方的“闯关”举动,分布在柳条边的八旗驻军,有权拘捕和当场格杀。

自康熙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后,边境的局势趋于稳定,关外作为满清的大后方、自留地,平静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随着清朝末年染指关外的势力越来越多,关外的平静也逐渐被打破。

咸丰年间,八旗高层还视关外为安全之地。面对逼近北京的英法联军,咸丰选择退往承德避暑山庄,所依靠的正是该地地处满蒙势力腹地,是清王朝根深蒂固的统治区。

然而,到了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庚子年,慈禧逃亡的方向,就已经从咸丰的承德避暑山庄,改成了西北的关中。

当中的转变,主要原因是此时的关外,早已是沙俄和日本的势力范围。慈禧再往关外跑,岂不是直接掉入了八国联军的口袋?

这样的状况,到1912年的隆裕和溥仪手中时,一直都未得到改变。让满清残余势力退往东北建立政权,已然不现实。


剧透历史


题主说的关外,显然指的就是东北地区。

在解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清末的东北地区到底能不能让清朝顺利的建立“北清”。

清朝对于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经历了封禁、弛禁、解禁三个时期。顺治时期,因明清战争,致使东北地区人烟荒芜,因此当时为了恢复关外的经济,顺治曾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授官例”,招募关内百姓(主要是汉人)前往关外垦荒,这项政策对当时东北地区经济的改善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但是自康熙年间始,随着康熙颁布“招民授官,永行停止”的命令,顺治颁布的招募汉人前往辽东的命令被废除,当然此时还是允许汉人进入东北地区的,其实需要“事先起票,过关记档”。

而到了乾隆二十七年,随着乾隆颁布《宁古塔等处禁止流民条例》,东北地区被彻底封禁,自此汉人不能再进入东北生产。此后到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再次重申“盛京地方与山东、直隶接壤,流民渐集。若一旦驱逐,以至各失生计,是以设立州县管理。至吉林原不与汉地相连,不便令流民居住。今闻流窜渐多。著传谕付森,查明办理,并永行禁止流民,毋许入境”,就是吉林、黑龙江等地区成为封禁重点,一旦发现流民即可驱逐,不得停留半刻。



而之所以清朝统治者一定要封禁东北,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其一是为了保护满族人的龙兴之地的风水,避免被汉人破坏,从而动摇清朝的统治根基。如乾隆41年,乾隆就明确的说道“盛京、吉林为本朝龙兴之地,若听流民杂处,殊与满洲风俗攸关”,因此一定要“永行禁止”流民入境,而流民多数指的就是汉人。



其二为旗人考虑,清朝统治者有意将东北地区的土地来作为满人的后备资源来使用,因此不许外人,尤其是汉人前来耕种。嘉庆八年,嘉庆在上谕中就明确指出“东三省为满洲之根基,若许移民杂居,私垦土地,势必危机旗人生计”。毕竟满人的生产方式主要就是依靠游牧、渔猎,相比汉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果让汉人进入关外,东北的土地势必大部都会被汉人所得,如此必定就会导致部分满人的生计出现问题。因此,为了保护满人,清朝统治者就把“内地民人有来黑龙江贸易者”、“携眷居住,种地谋生”的民人以及“屯丁之放出为民者”统统驱逐出东北。

其三是为了给清朝的后世之君留下一条退路,这个原因个人认为是清朝统治者会封禁东北最重要的原因。清朝统治者就是想效仿元朝(朱元璋攻占上都后,元顺帝就带着文武百官退回蒙古,然后在蒙古继续维持元朝的统治,史称北元)的做法,毕竟满人的人数实在比不过汉人,一旦汉人全族反抗,满人绝对是不可能抵挡的住的,因此他们必须得给自己留条后路,而东北就是他们最后的退路。



其四为了垄断人参、貂皮、珠宝和黄金等东北资源。《黑龙江志稿》就曾载:“(黑龙江)出产参珠,是以封禁为采参捕珠之地,岁遣官兵巡查,以防人民侵盗”,这些特产大多数都是东北特有的,具有非常大的经济价值,将它们垄断就可为清皇室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

因此,正是基于以上四点原因,清朝自康熙开始,就对东北地区实施严格的管控,为了防止汉人进入关外,清廷在东北地区是“修浚边壕,沿壕植柳”,以此来杜绝除满人外的其余人进入东北。

但自鸦片战争后,随着清朝的大门被列强无情的轰开后,清朝逐渐就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清朝沿海地区逐渐被英法等国掌控,而东北地区亦有大片疆土被沙俄所侵占。因此,此时东三省一些忠君爱国的地方官纷纷向清帝建议改变东北的封禁政策,招募百姓前往东北地区对闲置土地进行开垦,从而既能发展东北的经济,又能充实东北的人口,也能加强东北边防实力。



咸丰十一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就向咸丰上奏:“与其拘泥照前封禁致用之地,抛弃乃遗,而仍不免偷种,莫如具实陈明,招民试种,得一分租赋,即可裕一分度支,且旷地既有居民,预防俄夷窥伺,并可藉资抵御,以免临时周章”(《中国人口通史》),就是特普钦认为重开东北,让百姓可以自由进入东北开垦土地,这样既可以充实国库,又可预防沙俄对于东北的觊觎之心。此后咸丰帝同意特普钦的主张,自此清朝开始放弃对东北的全面封禁政策,改而实行“弛禁政策”,即在东三省指定的区域内实施开禁放垦措施。

此后,清廷开始鼓励关内百姓前往指定的区域开垦土地,以此加强边防力量。同时为了让百姓心甘情愿的前往东北地区,清廷也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光绪六年,清廷就推出“凡可耕种之地,每百亩定价四串卖与人民,但每人以购买千亩为限,其无资购买而愿领地耕种者,每百亩纳地租600文;官有荒地付民间开垦,初免税五年,俟垦地基础巩固时,每百亩纳租660文。经若干年纳租之后,即归己有;毗连南乌苏里地方,天寒地薄,往垦者少,故凡愿移居该处者,免纳租税,每户且可领得补助费银32两”的优待政策。


就是只要有百姓愿意前往关外开垦的,可耕种的土地可以以每百亩四串钱的价格购买不超过千亩的土地。当然如果没钱的话则可以以每百亩600文的价格来租地。同时对于荒地,只要百姓愿意去开垦,不但不用付钱,还能免税五年,之后每百亩每年只需缴纳600文的赋税即可,缴纳数年即可拥有这块土地。此外,毗连南乌苏里地方,只要百姓愿意去,不但不用缴纳租税,每户还可能领得补助费银32两。

因此,就在清政府这般推动下,大量在关内无田无地的汉人开始纷纷涌入东三省,如此,东三省的汉人数量开始慢慢越居满人之上。

当然,此时清政府对于东北的封禁政策只是稍微放宽,他们只是开放了东三省一部分地区,且多为苦寒之地。而对于那些富庶的地区,清廷始终还是紧握不放。清廷完全放开对东北地区的封禁是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甲午战争之后,清朝的国力衰落到极点,因此,此时沙俄趁清朝国势日衰,加快了对东北地区的侵占步伐,同时有别于咸丰年间沙俄独霸东北地区,此时对于东北的觊觎又多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日本。如此,这两国为了争夺对东北的控制权,他们遂在东三省地区开启了长达一年的日俄战争,而作为东三省实际的主人,清朝对此却是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争夺本不属于他们的土地。

后日俄战争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因此日本势力得以顺利的进入东北地区,从而形成了日俄分据南、北满的格局。如此此时的东北地区分别被日、俄、清三国所控,三国的势力在此是纵横交错,让人是“眼花缭乱”。不久,随着日俄两国不断的加快对于东北地区的瓜分,清政府终于不得不完全的放弃对于东北的长期封禁,开始大量招募百姓前往东北开垦土地。



此后,随着清廷对于东北地区的全面放开,汉人的大量涌入已是不可避免,超过满人更已成为了既定的事实,随后原本荒无人烟的东北地区,渐渐的变成了良田遍野的谷仓,更是人满为患。与此同时,随着汉人的大量涌入,原本只服务于满人的三将军制显然已不能满足于现在所需,于是在1907年,清廷决定“盛京将军著改东三省总督兼理三省将军事务,随时分驻三省行台,奏天、吉林、黑龙江各设巡抚一缺,以资治理”,即在东北地区设立奉天、吉林以及黑龙江三个省。

此后,在设立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后,清廷遂任命徐世昌为东三省的总督,唐绍仪、朱家宝和殷芝贵分别为三省巡抚。此时东三省总督的权力是非常大,所谓“予以全权,举三省全部应办之事悉以委之,除外交事件关系重要者,仍令与外务部咨商办理外,其财政兵政及一切内治之事,均令通筹总揽,无所牵制”,也就是说,东三省总督执掌东三省的军政财等一切事务。而我们要知道,此时任命的徐世昌、唐绍仪、朱家宝、殷芝贵皆为汉人,如此东三省基本上就都为汉人所控。



此后,也正是因为如此,东三省地方的兵、政、财等权力也多悉数被汉人所控,此时如张作霖、孙烈臣、冯德麟等汉人都是在此时崛起,并掌握了东三省的大部分兵力。

综上所述,其实我们大概就可以知道,为何清朝在1912年要选择退位,而不是选择退出关外重建清朝。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自光绪年间,清朝彻底放开对于东三省的封禁政策后,东三省就已经不被满人所控,先是百姓的数量汉人早已超过满人,再是东三省的军政大权也早已不是满人所左右,而是多由汉人做主,此时的东北早已不是满人的东北,而是汉人的东北。因此清朝早已失去了在东三省再次立国的基础。

第二、东三省势力盘根错节,既有汉人的势力,也有日、俄两国的势力,清朝要想在这里重建清朝谈何容易,就算汉人同意,试问日俄会同意吗?他们显然不会同意的,毕竟他们可是想着彻底占据这块地盘的,如果让清朝回到这里建国,他们还有什么理由能占据东三省呢?所以清朝根本就没机会。清廷肯定也知道,作为一个算是亡国的政权,他跑到东北来重新建国,这个危险程度绝对要比在北京退位高的多。



第三、没有经济来源的清朝,去哪里都建不了国。众所周知1912年时,南方大多宣布独立,而南方从来都是清朝的赋税重地,失去了这里,清朝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经济来源。同时,东三省的经济命脉又一大部分是握在日俄的手中。试想,即使清朝能在这里重新建国,没有了经济来源,它怎能建国呢?建了国又怎能维持呢?毕竟即使退居到关外建国,你认为在关内的民国政府不会进宫吗?所以这点我想清廷不可能不知道。

第四、清朝皇室内部的分裂。正如《恽毓鼎澄斋日记》中所说:“皇家自愿亡国,真中国三千年历史未有之奇。列祖列宗乃生此等子孙,岂非气数”,清朝皇室之所以心甘情愿的选择退位,而不是退居关外,虽然有种种原因,但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清朝皇室的分裂,是他们的默许,是他们的无作为,及对待国家事务的漠视和对国家利益的无视,才最终让清朝皇室走向了自愿选择退位的结局。在当时载沣、奕劻等清朝皇室重臣皆选择支持共和,而不是想着去对抗袁世凯,试想连他们都支持,试问还有谁想着退居关外,再去对抗民国呢?



第四、其实清朝不去关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清廷根本出不了北京,因为这时北京城的军政大权几乎都为袁世凯所控,自1911年11月1日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开始时,清朝的内外大权就全由袁世凯所控,当时组建的内阁,其成员全为袁世凯的亲信。你说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你说清廷怎么去关外呢?袁世凯压根就不可能让他们出北京城。

第五、袁世凯给出的条件真得不差。其实当时清廷绝对是知道的,这个时候的天下早已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即使是他们能退回关外,关外也早已不是他们的天下,他们去那里,你别说建国,生死都未可知啊!而此时袁世凯给他们的条件不可谓不优厚,允许溥仪继续称皇帝,每年给皇室四百万银元,属于皇室的财富也一概仍归其所有等等条件,这足以打动一个面临亡国的皇室。因此在这样优厚的条件,他们完全没理由再去关外冒险。



如此综上所述,这大概就是为何清朝宁愿选择签订退位诏书,而不前往关外建立北清的原因吧!不过好在清朝最终是选择了和平的交割权力,如若不然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