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 老九没有自己做皇帝的想法,为何拼命帮助老八夺嫡?

忠肝义胆岳老三


在《雍正王朝》中,老九胤禟是“八爷党”里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是“八爷党”的首席智囊兼财政大管家。

胤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门人众多,且大多充斥在江淮富庶一带的关键位置上,自己也善于经商理财。胤禩自称贤王,既然贤,那么按照中国传统的儒家观念,手里就不能沾钱,更不能从事商业。而且一旦直接沾钱,就很容易授人以柄。但是夺嫡这种事需要收买人心,结党更需要金钱,钱从哪里来?就从胤禟这里来。在剧中,我们发现胤禛和胤祥来到扬州筹款,却苦于当地官员和富商暗中抵制,而这些财神爷们多数都是老九胤禟的门人故旧。诸如两淮盐政、漕运这样的要害部门也多被胤禟门人所把持。就连小小的地头蛇刘八女,在当地那都是富可敌国、嚣张跋扈的存在,也可见胤禟的势力和财力了。

第二,为人精明,善出损招。在剧中,八爷党多次以各种方式难为胤禛、胤祥等人,而这些损招大多数都出自胤禟之手。相比于老十咋咋呼呼、大大咧咧的性格,老九胤禟则更加精明深险。比如在胤禛、胤祥筹款归来时,王公大臣们设宴等待的主意就是胤禟出的;再比如针对旗人自耕自种的新政,胤禟又因势利导,出主意让旗人把土地租出去,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那么,为什么胤禟自己不夺嫡,却拼命帮助老八夺嫡呢?

除去出身不好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除了太子胤礽以外,老八胤禩夺得皇位的希望是比较大的,而一旦胤禩夺嫡成功,继位为君,肯定会推行相对稳健保守的国策,保护王公贵族和官僚士绅集团的既得利益。于是,胤禟的既得利益就能够得以维护。但如果是老四胤禛继位,他这么多年在江淮地区的精英以及聚敛的财富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连部分特权都会被剥夺,甚至会有性命之忧。



此外,作为他们这个层次的皇族人士,三瓜俩枣的得失可能已经不重要,因为即便是获罪遭到圈禁,生活上也不会有什么窘迫,国家朝廷自会出钱养着他们。所以,决定他们行为的往往基于一种政治哲学的选择,即一个人对国家建设和理想社会的愿景究竟是怎样的。胤禟的选择可能更接近胤禩,就是要保守稳健,倾向精英阶层利益,所以他才会拼命帮助老八胤禩去夺嫡,而老十三胤祥在这方面可能就更接近老四胤禛,所以他才会去支持胤禛啊。个人志趣这东西,往往是没什么道理可讲的。


达摩说


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726年),清圣祖康熙的第九子,雍正皇帝的异母弟弟,在老四雍正即位之后,改名为允禟。

咱先说这老九的出身,之前文章《胤禩如何由“廉亲王”变成了“阿其那”》时,我就提到过说老八廉亲王出身一般,而这老九的出身呢,却是要远远高于老八。

老九的生母是谁呢?宜妃。或许光提名字你还不熟悉,那提播个没完没了的《康熙微服私访记》,你一定知道。宜妃就是剧中邓婕扮演的那位主儿,她可是历史上,康熙爷正儿八经的宠妃啊。当然啦,子凭母贵的道理谁都懂,老九一出生就比其他阿哥更受关注。

单从出生来看,老九应该领衔老八才对啊,可结果却是老八领衔老九,甚至老九甘愿成为“八爷党“的一员。究其原因,确实是因为老八太会做人了,自带“主角光环“,可惜却一天也没有真正做过主角。

老八尽管在众皇子中,出身显得不够高贵,但起码也是一个皇子。少年立志的他,在日常为人处事上,尤其是与阿哥们的相处中,都表现得非常大度和儒雅。久而久之,诸位阿哥都有愿意和老八交往,就连老大、老三和老四,在“九子夺嫡“前也对老八的评价很高。而老九胤禟则尤其愿意跟随这个八哥混,简直当成了自己的“带头大哥“一般。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时,老九受封为固山贝子,编入正蓝旗。他不同于其他的满人,自幼便好书嗜读。还有一点特别的难能可贵,他平时喜欢发明和创造,曾亲手设计了新式战车的模板, 并且首开满族人学习拉丁语的先河。这些事迹都是其他的任何阿哥或者王公所不拥有的。

可见,老九根本不是《雍正王朝》中的那种贪婪无脑之辈。

由于老九聪明而且忠诚,所以老八也非常信任自己的这个弟弟。大清朝严禁皇子们结交大臣,所以老八与心腹大臣的私密信件,全部都由九弟胤禟用拉丁文书写,相当于给信件加了密,非常的安全。老九胤禟瞬间就由工程师变成了谍报人员,成为了老八集团内部信息可以畅通无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人担当,喜好施舍, 讲究义气, 这些都是老九胤禟的突出特点。康熙时期,他有一次前往西北大营,途径巩昌府(今甘肃省陇西县)。发现知府何图颇有才干,甚是喜欢,遂赠其房产,而且前后两次为其捐纳。并嘱托十四弟胤禵:“人才难得,你该为留意。”后来派往胤禵的军中效力。

老九的确是一直对自己的八哥忠心耿耿,“九子夺嫡”时期为老八与军队之间的往来穿针引线,出力颇多。在老八竞选皇帝失败后,甘愿和他一起受难,丝毫没有改旗易帜,更没有落井下石。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老爹康熙驾崩,老四胤禛成为大清公司新的董事长。老八胤禩集团彻底玩儿完,从此老九胤禟也开始一起连遭厄运。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老九胤禟被革去黄带子,去除宗籍。三月,他的名字被老四雍正皇帝改为“塞思黑“。朝廷议奏其罪状共计28条,内有行止恶乱、夺据各处、希图储位、贪得无厌等等内容。在狱中倍受煎熬而死,享年仅43岁。

到乾隆四十三年时,上谕:“就二人心术而论,觊觎窥测,诚所不免。及皇考诏登大宝,怨尤诽谤,亦情事所有,特未有显然悖逆之迹。皇考晚年屡向朕谕及,愀然不乐,意颇悔之,若将有待。朕今临御四十三年矣,此事重大,朕若不言,后世子孙无敢言者。允禩、允唐仍复原名,收入玉牒,子孙一并叙入。此实仰皇考仁心,申未竟之事,想在天之灵当愉慰也。”

弘历总算把这两个苦难的叔叔名字又改了回来,继续收入族谱,也算是为这哥俩平了反。



文史不假


所谓“九子夺嫡”,没有老九帮老八的意思,甚至没有谁帮谁的意思。

其实谁都是谁的敌人,谁又是谁的盟友。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这一对,表面看起来是共进退,生死也拆不散。实际上是在这个组合里,谁也离不开谁。



其实所谓的“八王党”,从它的组织结构来看,就是必败的。必败的原因在于这个结构其实是表面看起来相当完美,但实际上相当不合理。

老八胤禩实际上只是“八王党”里的“盟主”,而非“主公”。他更多的承担着这个组织的“脸面”和“维系”;而胤禟实际上才是承担这个组织“谋主”和“总理”功能;而老九胤䄉就承担着这个组织的“里子”功能,损害组织利益,但是胤禩又拉不下脸来,则由胡搅蛮缠的胤䄉出马。而老十四胤禵比起那三个,更像一个加盟者,因为胤禵他本身就是一个武将,他的性格脾气,也只适合做一个武将。

虽然在剧中,胤禟的戏份并不是很多,但是有几个细节可以证明炒米的这个观点。

首先,在胤禛追比国库欠款期间,涉及到自己的利益,胤禟连胤禩的话都不听。

胤禩的首要想法就是能还掉的欠款还掉,不要影响到自己的在康熙和世人心目中的形象。虽然本身户部就是胤禩主理的,很多的钱实际上都是由胤禩做人情借出去的。当然,胤禩自己应该也捞了不少(不然他被抄家之前,不会还有2000万的银票揣在身上)。但是胤禩自己没有欠国库一分钱。


而对此事表现得最为难的应该是胤禟,因为他是整个八爷党的钱袋子,所有的帐和钱都是从他自己手里过的。胤禟是绝不甘心就这样把钱给还了的。

于是胤䄉出场,在闹市中卖家当。目的就是通过胡搅蛮缠的方式来赖账,一旦胤䄉的账赖成功了,也就意味着田文静下台了,这追比户部欠款的差事也就告一段落了。更多受到八王党庇护的“借款人”则都可以涉险过关。而八王集团的沉淀资金将不会受到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胤禩曾经明确要求胤禟替胤䄉把欠款给补还掉,而胤禟根本就没把这话当回事儿,因为这涉及到了胤禟自己的利益。换句话说,如果胤禛遇到类似的事情,甚至都不用自己动口,无论是胤祥还是邬思道都会主动替他做掉。

其次,在“妖言惑众”的张明德那件事情上,胤禟承担了总策划总导演的职责。

张明德是由谁请过来的?请过来的目的在于哪里?搞明白这两个问题,就一切都通了。表面上,张明德是胤䄉请过来的高人,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局的背后策划人是胤禟。


因为众官员在胤禩府外面恭候多时,但是胤禩拒绝接见。此刻胤禟和胤䄉乘轿而来,胤禟却故意说天冷,让各位大人在外面不合适。引进屋里,就故意开始展示张明德的“神奇”。领进局之后,胤禟就不再说一句话了,接下来就由胤䄉和张明德表演节目。一下子就猜出其中一个官员不是科举出身,结果果然是捐科出身。然后又是一通表演。

直到大家都相信了道士神奇。胤禩不紧不慢地从另一个屋子里走出来,大声呵斥“妖道妖言惑众”。众人闻声迎到院子里。张明德让胤禩不动,然后问众人树上是什么?众人答是花。张明德又问众人,花是什么颜色的?又问众人树下站着谁?众人答是八爷。张明德又问八爷是什么人?白加王就是个皇。


然而最精彩的桥段,还不在于张明德寓意深远的那些话。而在于胤禩要把张明德抓到宫里,送给康熙问罪。胤䄉还煞有介事地和他吵了起来。

该散布出去的“天意”言论及时合理地散布出去了;而又因为胤禩主动把张明德押送进宫,摆脱了这个是自己故意“制造言论”的嫌疑。

这是很典型的,有商量有预谋有策划的“舆论推手”。其中胤禩、胤䄉、张明德,都是主演。而不吱声的胤禟,则是总导演,总策划。因为胤禩和胤䄉都有戏份,所以不适合把控全局。而是和把控全局的,则是不说话的胤禟。

再次,在“夺嫡”当夜,“八王党”实际上最有主张的人并非胤禩,而恰恰是胤禟。


当得知传位给胤禛的时候,其实胤禩此后的举动基本上都是懵的。只有胤禟表现最为积极主动,首先否认康熙传位给胤禛;其次让张廷玉悬崖勒马,让张廷玉派人去肃州接胤禵回来即位;最后,干脆自己主动出击,想出去搬救兵去了。而此刻无论是胤禩还是胤䄉,表现都不如胤禟。

所以八王党真正的核心人物并非是胤禩,而恰恰正是胤禟。他只是躲在胤禩的后面,利用胤禩的品牌,打造自己的利益王国而已。对于他而言,享受皇帝的果实,却不用承担皇帝的责任。这才是胤禟最理想的需求。所以八王党空有一个完美的组织形态,却都是互相利用,不合理到了极致。



炒米视角


雍正王朝中: 老九没有自己做皇帝的想法,为何拼命帮助老八夺嫡?(了解更多古时代,请关注长城说历史)

谈起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在九十年比较经典,虽说讲的是男人们的事情,里面的情节让人难以忘怀。在九子夺嫡中,雍正最大的对手便是八爷党,因八爷党的势力比较强大,而雍正得罪人的事情做的多,因此,人缘不怎么好。

八爷党的主要成员有八爷胤禩、九爷、十爷、十四爷。其中九爷与十爷没有当皇帝的心思,一般都是拥护八爷胤禩。然而,十四爷是带兵打仗的,对大将军王比较在意,如说他有没有当皇帝的心思,估计也有这心思。虽说他平时帮助八爷,可是,他也在放着八爷,那八爷也在放着他,毕竟他受皇帝的宠爱,手里也有兵权。

长城君便谈谈,九爷没有做皇帝的想法,为何能拼命帮助八爷胤禩夺嫡?

先来说说,为何九爷没有皇帝的想法?

首先,从实力上没有十四爷有兵权,更没有八爷有智谋。九爷平时都是在围绕着八爷转,因为他心里认为八爷的智谋,以及脑子比较厉害。每次遇见事情,虽说有些主见,但是,从处理事情的圆滑上没有八爷老练。

说到带兵打仗,九爷第一个肯定想到十四爷,因为自己基本都没有带过兵,更别说行军打仗。如想做皇帝,自己要有实力,明知自己没有什么优势,还不如帮助八爷夺嫡,毕竟八爷脑子活,处理事情比较老练,还有点预料之见。就算八爷以后做了皇帝,也不会亏待自己。

可见,九爷根据的自己能力,便会放弃做皇帝的想法。

其次,只爱钱财,淡泊名利。九爷的门人一般每年都会上交银子,其上交的银子还不少,但是,这里面也有八爷的份。雍正王朝中,九爷的门人刘八女与任伯安,这两个人都是在官场上捞银子的行家,他们所捞的银子,一部分用来孝敬九爷。

九爷在外面所做的事情,基本都会与钱财有关系。因自己的能力有限,只能淡泊名利,至少从钱财上捞一点,他所得钱财都是有目的的,不像十爷那样,只会花钱,不会赚钱。因此,九爷对钱财比较感兴趣。

再来谈谈,九爷为何拼命帮助八爷夺嫡?

其一,九爷能力有限,为自己以后找靠山。前面说过,九爷没有十四爷有兵权,更没有八爷有智谋。对于八爷毕竟是他的哥哥,遇见有些事情,不会处理都会来找八爷帮着处理,八爷也会毫不犹豫的处理。这是从能力佩服八爷。

在众皇子中,没有个皇子基本都会为自己的未来找靠山,九爷也不例外。如是八爷做了皇帝,九爷就有靠山,在平时基本也是以八爷为靠山。因从八爷党来看,八爷是首脑人物,九爷比较有头脑,如果惹八爷不高兴,九爷立马会认错。说明九爷已经非常依赖八爷,这种依赖也是是为自己以后找靠山。

其二,钦佩八爷有预料之能,以及八爷的智谋。在刑部冤狱案中,其中牵扯到九爷的门人刘八女与任保安,当时,九爷都不知道怎么处理,八爷还斥责九爷用的什么心腹。当时,九爷虽有不高兴,可还是希望八爷能把这件事处理。直到后来,九爷在八爷的安排下,把整件事情处理的非常完美,最后还把太子给陷害了。这里面也有八爷的智谋,以及对康熙的帝王心术之道。

在十爷卖家当,后鞭打田文镜,八爷责备九爷为何不给十爷20万两银子,帮助他还了国库的欠款。而让他去卖家当,又鞭打了田文镜。九爷说最多让康熙训斥一顿,当时,八爷说估计要被康熙圈禁半年。后来,康熙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真的把十爷圈禁半年。这让九爷十分佩服八爷的预料之能。

长城君曰:从九爷的能力,以及头脑来讲,都不及八爷,也没有十四爷那样有兵权在手。为了自己的以后,肯定要早些找靠山,那么八爷就是他的靠山。

  • 《雍正王朝》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本文以《雍正王朝》为蓝本,其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并非正史分析。


长城说历史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老九为何不肯自己当皇帝,还拼尽全力帮弟弟老八争夺帝位?我的妈,提问者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老八是老九的弟弟?!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更何况,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什么时候提到老九自己不肯当皇帝了?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胤禟被描绘成了一个没有野心、能力平平之人,基本上就是跟在胤禩后面,没有太多出彩的表现。又何来自己不肯当皇帝之说?电视剧对胤禟的设定就是胤禩的“跟班”,没有什么特殊。倒是真实历史上,胤禟这个人远比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胤禟厉害。



胤禟是清圣祖早期的宠妃之一、宜妃郭络罗氏所生,郭络罗氏和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清世宗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不同,她不是包衣出身,而是出身上三旗的满洲镶黄旗,父亲三官保是牛录章京,地位并不算高,也就是旗下的一名中层干部吧。但是,郭络罗氏是通过三年一度户部祖制的选秀入宫的,起步便是贵人。因此,胤禟的出身虽然无法与废太子、理密亲王胤礽、已革敦郡王胤䄉相比,但也算是清圣祖皇子中比较高的。而且,胤禟这个人非常聪明,据说精通满、蒙、回多种语言,而且还懂拉丁语等外语。但是,他在政治上的作为并不大,原因可能有几个:



一、他的胞兄恒温亲王胤祺的原因。胤祺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五子,很早便被封为了贝勒,康熙四十八年又被封为了恒亲王。有他胞兄的存在,加之早期宜妃得宠,如果清圣祖在给予胤禟过高的待遇,势必会给群臣造成清圣祖中意宜妃之子的错觉,站队无可避免。这对于时任皇太子胤礽是个不小的威胁,在清圣祖第一次废太子之前,自然是不会如此的。而在康熙四十七年之后,胤禟已经公开加入了胤禩阵营,而且还成为了胤禩的“金主”之一,这个时候,清圣祖从压制胤禩考虑,也不太可能对胤禟委以重任。



二、胤禟此人精明能干,尤善理财,生意做得相当好,加之以皇子的身份“巧取豪夺”,积累了丰厚的家财,以至于清圣祖都觉得这个儿子太过“商人习气”,甚至称之为“奸商”!在中国古代,商人是被主流社会所鄙视、排斥的,而胤禟的这个“小爱好”恰恰让他失去了父亲的青睐,自然也就不会过于重用他了,把江山交给一位“商人”儿子,太过离经叛道了。



也正是因为以上原因,胤禟过早地被父亲清圣祖排除在了皇位继承人选之外。而这,恰恰被他的八哥胤禩看在了眼中。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出身辛者库,身份低微,他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广积人脉,而积累人脉最需要的是什么?钱!谁最有钱?很显然,胤禟。加之胤禟在政治上已经没有进阶空间,他所能做的就是党附某一兄弟,谋求利益最大化。同时,胤禟和胤禩年龄相仿,自幼一起读书、成长,关系自然更加亲密。因此,兄弟二人一拍即合,胤禟想利用胤禩谋求利益最大化,胤禩想利用胤禟作为自己的“金主”,谋求更大的政治利益。那么,为什么胤禟选择胤禩而不是其他兄弟呢?



胤礽是生来的皇太子,名分早定,去攀附胤礽,胤禟不过就是“随大流”,不可能得到胤礽的另眼相看。去攀附大哥胤禔?胤禔的堂叔姥爷是明珠,背景深厚,不差胤禟这一个。而且,胤禔作为庶长子,本来就与皇位无缘,而且身份敏感,风险太大。作为“商人”,胤禟必然不会选择这样的投资对象。清世宗是出了名的“孤臣”,从不公开“结党”,胤禟党附他可能性也不大。至于其他兄弟,根本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唯有胤禩,他最缺的便是“金主”和“智囊”,而这正是胤禟的强项。因此,对于胤禩而言,他是不可或缺的,自然也就地位非同一般了。作为“商人”,胤禟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党附胤禩是最佳选择!而且,胤禩性格温和,以宽仁著称,如果胤禩即位,胤禟的结局应该还是不错的,这或许也是他最终选择胤禩的原因之一。



但是,最终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胤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清世宗即位之后,胤禩失势。与胤禩关系密切的胤䄉除了一个郡王的头衔,基本上就是摆设,帮不上什么大忙。胤祯(允禵)在被延信、年羹尧取代抚远大将军职位之后,基本上也成了一个空架子,翻不起什么大浪。唯独胤禟,家财万贯、又有着“商人”的精明。换句话说,他是胤禩翻盘唯一的希望。这也是为什么清世宗要把胤禟和胤禩一起“暴毙”的原因所在,因为他是胤禩的“金主”兼“智囊”,其威胁远甚于胤䄉和胤祯(允禵)。



所以说,并不是胤禟不肯自己当皇帝,而是他根本当不上!至于他尽全力帮助八哥胤禩争储夺位,无非是想借助胤禩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说白了就是“投资”,寻求最大回报率。当然,兄弟关系或许也是一个方面。但是,身在在帝王之家,兄弟情分到底能占多大分量?这个还真不好说。


农民工歪说历史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老九胤禟的出身。老九胤禟是所有的皇子中,身份比较高贵的皇子之一,老九的母亲是宜妃,就是《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宜主子。作为康熙皇帝的宠妃,宜妃的儿子自然也备受宠爱。其实在那些成年的皇子中,老八胤祀的出身是比较低的。但是老八胤祀的能力很强,能够把老九、老十、老十四等人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从集团影响力方面,甚至太子胤礽集团都不如老八集团。在整个集团中,老八胤祀是核心,老九、老十和老十四属于主要成员,此外还有很多的高级官员。



在老八集团中,老九胤禟的地位仅次于老八。为了帮助老八,胤禟可以说是拼命帮忙。清朝高层规定,皇子和官员们不准出现过于密切的来往。因此,老八集团一般都是用书信联系。如果使用传统的汉字,如果自己的书信被对方查货,那这个问题就太严重了。因此,老九胤禟自学拉丁文,利用拉丁文书写了一套带有密码的信件。即使缴获了信件,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在保密工作方面,老九胤禟开创了先河。老九之所以做这么多,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八哥能够继位,但一个问题出现了,老九胤禟为何不自己争夺皇位呢?



老九胤禟非常有自知之明,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且势力也不行。如果贸然加入皇位的争夺,估计很快就会成为牺牲品。与之相反,加入老八集团,自己能够成为集团的二号人物吗,何乐而不为?老九帮助老八干了很多的事情,按照老八的性格,绝对不会对自己的弟弟们下手,尤其是老九。在老八集团中,一直有“毒蛇老九,草包老十”的说法。老九在整个集团中,属于半个智囊和钱袋子。老九胤禟控制了江淮地区的盐税,这是老九最大的优势。老九希望自己的钱袋子能够永远保持下去,如果是其他的皇子上台,肯定会治理江淮地区的盐务。只有老八胤祀登基,还会默许自己的利益。



所以说,老九胤禟并不想做皇帝,而是希望获得很多的利益,成为清朝最大的富家翁。依靠老八的庇护,自己的地位无可撼动。从老九胤禟忽悠百官在正阳门迎接老四胤禛,就不难看出老九的水平之高。张口一句话,已经挖了一个大坑。如果老八胤祀上台,那老九期望的局面会最终出现。可是老八胤祀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老八集团的行动总是慢了一步,老四胤禛最终捷足先登。在老四胤禛登基成为雍正皇帝之后,老八和老九仍然蠢蠢欲动,给雍正皇帝制造了很多麻烦,很多办法就是老九胤禟想的。因此,雍正皇帝对这两个弟弟恨之入骨。



在自己的皇位稳固之后,雍正皇帝决定对老八集团下手。 老八集团遭到了清洗,老八和老九被囚禁,雍正皇帝把他俩改名为“阿其那和塞思黑”。在满语中,这是猪狗的意思。由此可见,雍正皇帝多么痛恨这两个弟弟。老八胤祀是核心,肯定会被打击。老九胤禟与老八一样的出发,可见老九胤禟的地位之高。至于那位只会嗷嗷叫的老十胤䄉,雍正皇帝真没放在眼里,老十胤䄉一点事都没有。在乾隆皇帝上台以后,对自己的叔叔们平反,当时,老十胤䄉还担任了一些闲职。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


四爷和八爷的斗争,可以说是火星撞地球。

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本来无心争夺的九阿

哥胤糖却为了八阿哥胤裸费尽心思。而让聪

慧过人,外圆内方的九阿哥如此帮八阿哥的

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九阿哥出生一般,为了生存,需要选择

九阿哥生母是宜妃郭络罗氏(出身满洲镶黄

旗),是康熙最早的宠妃之一。与其他皇子

相比,九阿哥的出身已经是比较低的。所以

面对夺位之争日益激烈的大局,九阿哥为了

保命,不得不选择加入一个强大势力。

第二,九阿哥对并无卓越政绩,但擅长经商

虽然九阿哥因为太会做生意,而被康熙斥为

“奸商”。但九阿哥的这个技能对八阿哥而言

,是极其有用的。据说当时四阿哥已经控制

了江淮地区的盐税如果将来直的是四阿哥继位,那他很可能会为了保护王公贵族的礼

仪而推行保守稳妥的国策。那九阿哥的商界

地位和巨额财富就会受到威胁。所以为了自

己的利益,九阿哥愿意为了八阿哥的夺嫡大

虽然聪明的九阿哥为八阿哥操碎了心,但老

八在朝堂上“八贤王”的美名可不是白来的。

八阿哥行事优柔寡断,事事都被老四胤滇抢

先。这使得八阿哥虽然有强大的势力支持,

却还是斗不过四阿哥。


精彩视频小当家


从康熙时期著名的“九子夺嫡”开始,到皇太子胤礽的二度被废,康熙的皇子们就上演了一出愈争愈烈的皇位争夺战。其实归结起来,主要是以四阿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八阿哥胤祀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的惨烈斗争。

我们这里只说一下“八爷党”,“八爷党”以八阿哥胤禩为首,还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和十四阿哥胤禵”。其实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九阿哥胤禟本是无心参与的,但作为一名皇子他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所以聪慧过人,外圆内方的九阿哥选择站在了八阿哥的阵营,并且为八阿哥争位费尽心思,拼尽全力。这是为了什么呢?个人认为主要是出于两点原因,其一,九阿哥出生一般,为了生存,需要选择站位,而从结局来看,只能说明他在选择前确实没能看清政局,选择了一条无法成功也无法回头的路;其二,九阿哥对并无卓越政绩,所以他不可能自成一派来争夺皇位,但他有自己的优势,他头脑灵活,擅长经商,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他愿意为了八阿哥出谋划策,卖命卖力。

而这出争夺大戏最终以四阿哥胤禛继承皇位落下帷幕。再后来,雍正登基、巩固地位以后,便着手清洗八阿哥集团。老八不久之后死在狱中,而老九在押解回京的途中也突然死去!


盛说纷纭


我们看电视剧就可以感觉到四爷和八爷的斗争非常残酷,可谓步步为营。本来无心争夺的九阿哥胤禟却为了八阿哥胤禩费尽心思。而让聪慧过人,外圆内方的九阿哥如此帮八阿哥的原因主要有2点:

一是保命,九阿哥生母是宜妃郭络罗氏(出身满洲镶黄旗),是康熙最早的宠妃之一。与其他皇子相比,九阿哥的出身已经是比较低的。所以面对夺位之争日益激烈的大局,九阿哥为了保命,不得不选择加入一个强大势力。

二是财富使得他过于自信,就拿九阿哥的商界地位和巨额财富同老八联合应该是胜券在握。

九阿哥为八阿哥操碎了心,但老八在朝堂上“八贤王”的美名可不是白来的。八阿哥行事优柔寡断,事事都被老四胤禛抢先。这使得八阿哥虽然有强大的势力支持,却还是斗不过四阿哥。后来康熙帝病故于畅春园,支持八阿哥的十四阿哥远在西北驻扎,无法给八阿哥有力支持。站在四阿哥一边的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便宣布康熙遗嘱——四阿哥胤禛继承皇位。九子夺嫡的重头戏便在此时落下帷幕。雍正登基、巩固地位以后,开始清洗老八集团。老八被改名为阿其那,禁闭于宗人府,不久死在狱中。老九被改名塞思黑,在押解回京的途中突然死去。


古文虫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自然界的法则之一。

老九胤禟,是康熙皇帝第九子,其人性格仗义,重情重义,还是个语言天才,通晓满汉蒙等大约九中语言,连拉丁文也学得倍儿棒,社交能力强,骑马之术在阿哥之中数一数二,还是一个出色的创意发明家,经营家。像这样一个才子,放在现今,一定大放异彩,出类拔萃。

可惜他生于帝王之家,陷身于政治的漩涡,最后被雍正帝打击,圈禁而死。

即或是陷身于政治,为什么这样一个人没有自立门户争夺嫡位,而是要拼命帮助老八夺嫡呢?

你看到的电视剧《雍正王朝》,是因为知道胤禛最终登位在先,所以知道结果就是奔着老四胤禛上位而去的斗争展现,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夺嫡之战,并非如此显而易见,而是充满了晦暗不明的情形。

当时的八爷党,太子党,大爷党势大可见,人人都知道,且他们个个都是能员干才,能力和功勋都十分突出,尤其是老十四胤禵,在康熙最后的几年中,异军突起,手握重兵,平定西藏准格尔,功绩卓著,可谓夺嫡最大的热门,人人都以为老十四会是康熙最终的接班人。

反观老四胤禛,和老大、太子,老十四等人相比,无论是政绩还是军功,都属于很不突出的那一类,在很多人眼里,老四胤禛几乎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那一类人。

何去何从,人人心里都有一颗砝码,老九胤禟也不例外。老九胤禟是康熙帝爱妃宜妃的儿子,是皇子当中最富有的皇子,对于争夺帝位,他具有很多优越的条件,但是他似乎对于本人争夺帝位并不十分感兴趣。这可能是由他自己的性格决定的,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个基本考量,胤禟虽然在其他领域都干得非常出色,但是唯有在政治这件事上不顺利,据说,康熙皇帝有多次安排他处理一些政务,胤禟都没有干好,被康熙狠狠批评。

可能因为如此,胤禟对自己争取帝王之位失去了兴趣和希望,所以,放眼朝野,太子胤礽还没有被废的时候,按照胤禟的性格,与太子胤礽,大阿哥胤褆都合不来,唯有对八阿哥胤禩心怀崇敬,所以,鉴于对八阿哥胤禩为人的敬仰,所以,当了老八的跟班儿。这其实和现实中差不多,每个人都愿意和自己合得来的人交往,没有什么不正常,抛却政治因素,这种物以类聚的天性不仅仅存在于自然界其他动植物,人类也免不了。

有人说,你可以和比如老五胤祺,老十二胤裪等皇子不问政治一样啊,不参与政治不就可以避免最终凄惨的结局吗?

不错,如果胤禟像他们一样,当然可以善终。胤禟的性格中有一条“重情重义”,这可能是最终害他不得善终的原因之一。康熙在世的时候,曾对八爷党打击过甚,尤其是一废太子,举荐新太子的时候,胤禟高调维护老八胤禩,为老八大喊冤枉。作为兄弟,其实他和老十三维护老四胤禛一样,尽到了一个做兄弟的职责。这在雍正眼里,被视作为典型的政治站队,所以,他遭到了雍正的严厉打击。

有人说,他选择老八胤禩作为靠山,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既得利益。这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是那样的投机分子,那么在康熙严厉打击八爷党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及时划清界限,何必为老八大喊冤枉呢?或者选择做一个逍遥皇子,岂不是悠哉乐哉。我们生活当中,有的人社会责任意识强,为天下不平事摇旗呐喊,所为何事?有的人故步自封,不问尘世,高高挂起,又所谓何事?往往很多事情并非与己直接相关,但是却愿意出头说话,皆是出于个人本性和选择,胤禟就是这一类人。

这样的人本来是最没有威胁的人,因为他的选择和本性很单纯,他无非就是选择了兄弟老八胤禩,他选择老八胤禩的原因在于,老八为人的确为胤禟所折服,不仅仅是胤禟折服,很多人都对他折服。

而老四胤禛就不一样了,康熙在世的时候,他一面维持着和兄弟看似友好的关系,另一面又暗地里勾结年羹尧隆科多,还在康熙皇帝面前大尽孝道,在很多人忽视他的存在时,他已经暗地里组建起了强大的夺嫡班子,就等时机来临了。

这样阴险的人,在胤禟重情重义这么单纯的人眼里,根本就合不来。政治与性格单纯的人天生就不合拍,这是金科玉律。

胤禟在八爷党夺嫡战中不仅仅选择了很胤禩站在一起,还为八爷党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他是阿哥当中最有钱的(来自明珠家的财富,掌管肥差盐道)人,这些都成为以后雍正打击他的主要证据,作为八爷党的成员之一,胤禟至死也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我们简述一下胤禟最后的凄惨日子:雍正将胤禟改名为塞思黑,发配河北保定让直隶总督李绂看管,实际上就是囚禁。李绂将胤禟关押在一个大屠宰场的旁边,大热天臭气熏天,还让屠宰户们杀猪宰羊的时候大声吆喝“杀死你塞思黑,杀死你塞思黑......”从人格上侮辱胤禟。李绂还让人给胤禟送些已经腐烂的水果,上面长满了绿头苍蝇,名义上照顾他,实际上是残害他。不久,胤禟就开始拉肚子,估计是因为吃食不干净得了肠胃炎或者痢疾之类的病,拉的胤禟天天躺在床上哭天喊地,李绂也不给治疗,最后,胤禟就这样病死了。

不管老九胤禟是出于什么目的维护老八胤禩,严格来讲,胤禟只是陷入了夺嫡战争,站错了队而已,这与他的性格禀赋,以及对政治缺乏一定的敏锐性有很大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