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前的德國,面對破敗不堪的中國,德國為何要伸出援手?


二戰之前的德國,面對破敗不堪的中國,德國為何要伸出援手?


我們知道,自清朝末年,我國就被西方列強欺負,最恥辱的就是八國聯軍對我國的侵略,燒殺搶掠,瓜分中國,直到二戰前,中國一直備受欺辱。可以說,當時的歐美國家都想在中國撈取好處,但唯獨德國面對破敗不堪的中國卻伸出了援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小編認為,德國也是曾經的八國聯軍之一,之所以幫助中國強軍,無非也是為了利益。具體原因是:

一是因為兩國同病相憐,有相同的政治目標。我們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際上籤訂了《凡爾賽條約》,其主要目的是削弱戰敗國德國的勢力,除了割地賠款,還要限制軍隊數量,極大的壓制了德國,雖然德國在軍事壓力之下只能低頭,但思想上並不承認;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因為弱國無外交的原因,凡爾賽條約對我國也作出了不公平對待,在處理中日青島問題時故意偏袒日本,無視中國利益,也使我國放棄承認凡爾賽條約的合法性。在相同的國際政治環境下,德國和中國同病相憐、惺惺相惜,所以德國要幫助中國強軍。

二是德國為了賺取經濟利益。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作為戰敗國,受到凡爾賽條約的打壓和限制,國內經濟幾乎崩潰,戰後德國賠償了一大筆鉅款,同時美國和英國還聯合打壓德國,德國面臨的巨大危機就是經濟問題。德國想要從戰敗的慘狀中走出來,首要的是解決經濟問題,當時德國鼓勵大量的德國老兵去戰亂地區賺錢,而那時我國是最為混亂的時期,所以德國就將目光對準了中國,這些德國老兵來到中國幫助中國強軍,為的就是賺取經濟利益。

三是因為德國在東亞沒有勢力,急需找一個盟友,便選擇了中國。我們知道,德國在歐洲、非洲等地區,都有一些盟友,但是在東亞是沒有任何勢力的(當時日德還沒有合作),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將青島德軍打敗,佔領太平洋德國島嶼的就是日本,當時日本實力很強,又有強大的侵略野心,所以希特勒非常清楚與日本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相反,中國國力較弱,但潛力很大。以中國當時的國力,是不可能也沒有能力和德國作對的。所以,中國作為德國在東亞的盟友是非常適合的。但作為盟友,想要互相支持,根據當時中國的軍事實力,實在太差,德國不得不幫助中國強軍,因為中國軍事強了,對他們也有好處,當然了前提是不能超越德國。

四是因為中國與蘇俄斷交,急需找到新的靠山,並且蔣介石非常崇拜希特勒,兩人神交已久。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與蘇俄的關係隨之斷絕。因急於尋找新的國際力量來填補蘇聯顧問撤退所留下的空缺,蔣介石把目光轉向了德國。並且蔣介石十分贊同學習日耳曼民族所具有的“認真、勤儉、遵紀、執著”的民族精神,力主將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作為中國的“指導原則”,促成中國社會的“軍事化”。精神上的崇拜與現實的需要,使蔣介石堅定了他的聯德決心。希特勒上臺,蔣介石開始直接與納粹政府展開交往,他曾經宣稱“我們需要中國的希特勒”。並且蔣介石效仿希特勒,建立了特務組織“復興社”即“藍衣社”,以恐怖手段來維護統治。而登上總理寶座後的希特勒為了侵略擴張,大力發展軍備工業,也迫不急待地希望加強與中國的貿易合作。於是兩位終生都未謀面的領導人開始了超越時空的交往,兩人不但互通信件,而且互贈禮物以表示敬仰之意。可以說當時的中德關係漸入佳境。所以,德國要幫助中國強軍。

五是德國幫助中國強軍,其目的是在中國練兵,實踐一些猜想的軍事理論,為德國的強軍備戰做準備。當時的德國備受美英法等國的關注,雖有強軍擴張的野心,但不敢表露,所以通過幫助中國軍隊強軍,進一步實驗、實踐、檢驗他們的軍事理論,形成可複製的經驗。同時,有戰鬥就有消耗,大量的吸收中國的經濟,用來購買石油,為二戰軍備做儲備。

六是因為德國發展軍事裝備,需要中國的鎢銻等礦藏資源,而中國則需要德國的武器裝備和軍事培訓,兩者各取所需。我們知道,一戰結束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忍辱負重,一直想一雪前恥,為此大力發展軍工企業,但由於德國礦產資源匱乏,尤其是製造軍火必需的鎢、銻等戰略資源急缺,基本上都要依賴進口,但受到美英法的限制,德國只能從中國大量進口,並且中國也擁有豐富的鎢、銻等戰略資源。而中國軍事一直較弱,非常需要德國的強軍之道,所以,德國為了換取鎢、銻等戰略資源,不但承諾蔣介石,為中國軍隊提供先進的武器裝備,還幫中國軍隊強軍,提升軍事素養。

所以,綜合以上幾方面的原因,小編認為,德國之所以幫助中國軍隊整軍備戰,充實軍隊中的德制武器,提高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是中德建立在自身戰略需求上的,並非德國對中國特別好心腸,雙方可謂各有所需,都對對方有所需求,因此合作是互利的模式。


葛大小姐


二戰之前的中國破敗不堪,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更是比那個時候的中國更加破敗不堪。兩個同病相憐的國家開展貿易,互惠互利,哪裡有德國援助中國一說。

德國這個國家和中國的關係很有趣。如果有人告訴你,德國和中國政府的關係一直很好,你會相信嗎?實際上,德國從晚清的時候,尤其是中國興起洋務運動之後,就已經是和中國關係最好的國家。

當年的李鴻章訪問德國的時候,和德國首相俾斯麥惺惺相惜,德國報紙稱李鴻章是東方的俾斯麥,俾斯麥是西方的李鴻章。兩個人關係密切,在雙方的努力下,德國對中國的洋務運動幫助很大,同時也打開了德國軍火商在中國的市場。

中國北洋艦隊的主力艦定遠和鎮遠艦就是德國購置的。而李鴻章軍隊裡裝備的也主要是德國槍炮。至今,我們在一些清朝時建造的海岸炮臺,還可以隨處看見德國克虜伯大炮的身影。

在甲午戰爭期間,英國站在日本一邊,而德國則站在中國一邊。不明當時真相的人,有人吹噓日本軍隊的武器先進。實際上,在陸軍的裝備上,淮軍裝備的武器要比日本陸軍強。就拿炮兵來說,日本裝備的是青銅炮,而中國裝備的是克虜伯的鋼炮。

日本企圖向德國購買鋼炮,德國依照和中國的協議拒絕了日本的要求,只單方面向中國出口。可是,淮軍在戰場上不堪一擊,丟棄了大批的武器。日本馬上將炮兵的火炮換成了德國的大炮。

因此,落後就要捱打,是不可違背的公理。後來,德國也加入了瓜分中國的列強的行列,八國聯軍的統帥也是德國人。那段短暫的友誼就此夭折了。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成了戰敗國,而中國卻成了戰勝國。為了德國在山東的主權問題,中國還爆發了“五四運動”。中國從德國得到了戰爭賠款,軍閥張作霖還從德國購買了軍工廠,成立了遠東第一大兵工廠。

德國在這個時候,又想起了老朋友中國。當時的中國和德國同病相憐,都是貧窮的國家。德國為了自己的生存,急需貿易伙伴。而中國政府面對列強,這些國家一直把中國當做殖民地,根本就不給中國平定的地位。中國需要輸出原料,換取工業品來發展生產。而德國需要輸出工業產品,獲取原材料。這樣一來,雙方一拍即合,開始了貿易合作。

中國和德國的貿易堪稱天作之合。德國由於戰敗,需要支付大筆的戰爭賠款。因此,德國的外匯十分短缺。而中國也一樣,中國的出口大部分是附加值很小的原材料,也換不回多少外匯。這樣,雙方就開始了以貨易貨的貿易。

1934年8月23日,由塞克特促成簽訂的《中德易貨協定》則把中德軍火貿易推向高潮。該協定的目的在於,以中國的原料與農產品交換德國的工業產品。中國的大批物資,尤其是鎢、錳礦石成為對德國的主要出口貨物。鎢作為製造合金鋼的重要原料可以說極為重要,大大提高了德國軍工產品的質量。而德國的機器設備,工業產品,軍事裝備也成為中國進口的大項。

除了貿易方面的合作,中國和德國還在軍事領域進行了廣泛的合作。德國雖然在一戰失敗,但是,德國軍隊的名聲依然如舊。當國民政府的主要軍閥內戰結束後,決定對軍隊進行整訓,而軍隊的樣板就是德國。

國民政府從德國進口了大批的武器裝備,蔣介石還親自向德國政府去信,邀請德國的軍事專家來華,成立了德國軍事顧問團。這個軍事顧問團為中國編練著名的德械師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些軍事顧問們為中國軍事力量的增長出謀劃策,除了編練軍隊,他們還制訂軍計劃,建造長江防線,為中國對日作戰做出了貢獻。

在中日戰爭中,有不少德國的軍事顧問參與中國軍隊的指揮,甚至有的親自持槍上陣,戰死沙場。直到1938年,德國政府命令軍事顧問全體回國,但是還是有個別軍事顧問留在中國,在中國軍隊裡參與對日作戰。

中國和德國的合作首先是各取所需,互惠互利的,這是當時國際形勢造成的。中國和德國之間通過貿易和各個領域的合作,都解決了各自的需求,這是難得的雙贏模式。

在這種合作中,雙方是平等的,沒有那種援助的涵義。到了中日戰爭爆發,德國召回德國軍事顧問團,並中斷中德貿易也說明了這一點。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說是援助,其實更像是一種交易,德國對華出售軍火併不是為了援華抗日,而是為了換取其國防工業發展而不可缺少的鎢砂等戰略資源。當時世界鎢產量的80%集中在亞洲,而中國又是亞洲的產鎢大國。1932年至1938年間,中國的鎢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7%,而世界鎢產量的一半都輸入了德國,足見德國對於這一戰略資源的極度需求。當時中國和德國一樣都在大力的擴充軍隊,一個急需軍火,一個繼續鎢等原材料,兩國一拍即合,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開展大規模的經濟貿易,有效的緩解了兩國的外匯壓力,可以說這是一個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合作,而不是政治基礎,所以這種合作是極不可靠的,一旦發生重大的政治變動,這種合作也如曇花一現,迅速的凋零了。


在希特勒的全球戰略計劃中,亞洲佔據著重要的位置,他不僅需要一個強大的亞洲國家來從東面牽制蘇聯,還希望一旦同英美爆發衝突,他亞洲的盟友可以牽制相當數量英美軍隊,而能夠做到這兩點的只有日本,而不是中國,所以希特勒一開始就謀求和日本達成某種政治協議,希特勒崇尚強者,從來都沒有考慮過和中國的結盟,即便在兩國交往最密切的十年中也僅是限於經濟上的來往。

之所以德國一直對華出售軍火,甚至在中日戰爭爆發後仍舊沒有停止軍火的出售,首要因素就是對於鎢等戰略資源的需求。當然德國也明白為它盟友的敵人提供軍火是如此的不合時宜,可能有如下的政治考慮,即希望中日之間的軍事衝突能夠最終和平的解決,這樣德國既可以保住亞洲的這位盟友,也能保住一個重要的經濟合作伙伴,德國甚至希望中國能夠加入軸心國同盟,一起對抗蘇聯,但是遭到了日本方面的堅決反對,而隨著德國軍事援助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嚴重,中國也開始主動和蘇聯接觸,謀求新的軍事援助。



隨著中日之間的衝突已經沒有了調停的希望,而中國又和蘇聯走的越來越近,德國的在亞洲的政治企圖最終破滅,加之日本已經佔領了許多中國的鎢礦產區,希特勒認為中國已經失去了利用的價值,隨即下令停止對中國的軍事援助。所以我們要客觀的看待這段歷史,我們要感謝那些為我們提供許多幫助的德國軍事顧問和友好人士,但是對於納粹德國則談不上感恩,這完全是一種互相利用的利益關係。


戰略論


因為在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被英法美俄等國圍攻,最後慘遭失敗。而在一戰之後,所簽訂的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限制非常的多,德國只能擁有10萬陸軍,軍事方面都受到相當大的限制,而德國一直不甘心一戰的失敗,一直想著要復仇。

德國想要復仇,自然不能夠單打獨鬥,一直想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盟友。用一句俗話說,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向帝國主義復仇。一戰時候的盟友奧匈帝國已經土崩瓦解,分裂成好多個小國,而且實力也不強。當時的蘇聯成立不久,遭到帝國主義的敵視和排斥,所以德國在初期和蘇聯的合作相當的深,德國的很多先進武器都在蘇聯開發訓練。

除了蘇聯之外,東方的日本和中國也進入了德國的法眼,因為中國是遭受帝國主義侵略的國家,所以對帝國主義肯定有所排斥。而日本當時對英法等國有所不滿,所以和德國的交往也比較深。當時德國幫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訓練了好多軍隊,德國本意也是希望中國和日本同時加入德國的陣營,向西方帝國主義挑戰。不過中國和日本的矛盾太大,最終無法同時加入軸心國同盟。

還有一點就是中國本身地大物博,擁有很多豐富的資源,而其中很多戰略資源也是德國所想要的。最有名的就是中國的鎢礦,中國的鎢礦當時世界第一,對德國來說鎢是製造坦克和穿甲彈的重要資源。所以雖然在軍事上德國給予了中國一定的幫助,但中國也是用自己的資源換來的,雙方可謂是各取所需。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德國在中國也不是不撈好處,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德國可一樣也沒少拿。

只不過一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在中國的利益被收回後,自然也沒辦法繼續欺凌中國了。

況且德國幫中國強軍並不是免費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二戰之前德國確實給中國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物資援助,大到像飛機、坦克、大炮。小到手槍手雷等物資都從德國進口,甚至還派遣了眾多軍官來中國指導。

可是這都是有條件的,不僅中國要花大價錢去買,而且得到的武器裝備還是德國淘汰下來的一批,可是這有什麼辦法呢?全世界只有德國願意與中國進行軍備換物資,雖然明知道會被德國人宰一筆,可是這有什麼辦法呢!誰讓中國實力孱弱,國民政府縱使再不滿意,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

雖然這些軍備在德國已經不入流了,可是對於當初的中國來說已經算是頂天的好東西了,有了這些裝備的加持,國民黨的德械師更是所向披靡。正是因為德軍的援助,中國才有了與日本抗衡的資本。

像淞滬抗戰時德軍資助中國的三個德械師,四萬日軍的傷亡可以說有一半是他們造成的。要不是因為二戰的陣營問題,因為日本不斷施壓,德國可能還是會一如既往的選擇資助中國。但是奈何中國比起日本實在太弱了,在亞洲找盟友做二選一,德國只能選擇日本這個強有力的國家作為盟友。

那當初為何德國偏偏要資助中國呢?

從國際形勢上看,一戰失敗後,德國在遠東的殖民地被日本搶走,而法國和英國在中國的殖民地並沒有損失。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同時也考慮在東亞多交一個盟友的戰略需求,自然需要援助中國。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中國是礦產大國,這些礦產可以幫助德國造出源源不斷的飛機坦克,這才是援助的根本,歸根到底還是利益驅使。

從國家利益看,一戰失敗後,德國面臨國內戰略資源緊缺和物資匱乏的現狀。軍官無疑成了利益交換點,因為《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軍隊數量不得超過10萬,所以留下的都是包括軍官在內的精英,好為二戰積蓄力量。

那這些精英之所以是精英,不能只是訓練,不上陣,批量“出口”到中國,不僅可以鍛鍊他們的軍事能力還能賺取一筆不小的外匯,何樂而不為呢?

在資源上,德國除了木材、煤以外可以說並不充裕,像石油、鐵礦、銅等稀有金屬物品全都是需要依靠進口的,而這些東西恰巧又是德國發起二戰的必需品。縱使德國技術再高,可是缺乏資源,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歐洲,英法對於這個曾經的對手自然也是十分不放心,在金屬資源上更是嚴格把關。像鎢礦這種具有戰略意義的物資更是絲毫不肯流入給德國。

於是德國只能另尋他路,恰好中國又是鎢礦大國,於是合作就不可避免地達成了。我出貨,你出錢,各取所需。

雖然中國在這場貿易中處於貿易逆差的地位,可是不可否認,德國在那個時代幾乎成了中國工業的領路人,幫助中國建造鎢廠、鋼鐵廠、煤煉油廠等等,甚至得益於德國的工業援助,中國有了水冷式機槍,和迫擊炮,這都在後來的抗戰中成了資本所在。

這援助的背後,則是中國向德國輸送源源不斷的礦產和桐油為代價的。

而且早在洋務運動時期,兩國就有過親密的合作,最直接的證明就是定遠和鎮遠兩艘旗艦,雖然最後甲午海戰失敗了,可是定遠號也是硬抗了日軍兩百餘艘炮彈才沉沒的,這質量也是槓槓的。

正因為之前有過精誠合作,所以兩國能再次走到一起,這一點也不足為奇。

兩國能走到一起,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中國陷入軍閥混戰階段,不符合英美法等大國的利益,從1919年開始,英國、美國、法國、日本、西班牙、葡萄牙、巴西、沙俄八國政府聯合發佈聲明,對中國內戰各方實行武器禁運,以利於促進中國國內的“和平統一”。

國民政府統一後,列強才停止了為期十年的武器禁運措施。在這十年中,德國、捷克、意大利這幾個不參與禁運的國家,靠著向中國輸入武器大發其財,德國武器是其中最為暢銷的。


歷來現實


這個世界所有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二戰前,德國對於中國提供了很多武器裝備,還派來了很多技師做指導,看起來德國真的是個大善人。真的是這樣嗎?

德國不是免費提供的,是來賺錢的

德國在二戰前對於中國的支持,不是免費的,而是有償的。說白了,人家是來賺錢的,不是搞慈善來了。

當時的德國,因為一戰中大敗,所以不得已低下了高貴的頭顱,忍受其它歐洲國家帶來的不平等政策。一戰後,德國不僅賠款割地,夾起尾巴做人,而且軍隊的數量不能超過10萬人,生產的各種裝備,歐洲人不願意交易,英法等國也不同意德國和中國進行交易,用意非常明顯,擔心中國崛起後“報那八國聯軍侵略之仇”。

但是,德國要發展經濟,要搞活民生,實在顧不上歐洲其它國家的限制了,開始悄悄的和中國進行交易。關鍵是,德國人賣給中華民國的裝備大多是淘汰了的產品,並不是最新的產品。在德國人看來,他們是賺了。

但是,積貧積弱的民國政府,真有能力全額支付軍備物資的錢嗎?

有時候,還真的沒有那個實力,於是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

德國人願意和民國政府以物換裝備

德國人和中華民國的交易,一是為了賺錢,二是為了能購買中國的資源。當時的情況下,中華民國的資源數量還是比較多的,鐵礦、鎢礦、桐油、豬鬃等還算豐富。

除了用錢購買中國的資源,德國人看到了中國人的貧窮,於是同意用資源換軍事裝備,這點特別讓民國政府高興。

隨著德國軍事裝備的引進,生生地提高了國民軍的檔次和等級。

德國人做事還是很用心的,賣了裝備,就派售後技師來了,手把手教如何使用那些“先進”的軍事裝備。

日本全面侵華開始後,因為德國和日本是盟友的關係,所以德國中斷了和中華民國的交易。

即使如此,那不多的全副武裝的精銳德械師,在淞滬會戰中還是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硬生生抵抗了日軍三個多月,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如果中華民國全部配備了德國裝備,那日本人投降或撤退的時間會大大提前,對中國廣大地區的傷害也會大幅度減少。

雖然德國人走了,德國的裝備沒法子繼續購買了,不過還好,1941年後,美國的支援來了,這讓民國政府長出一口氣,就此有了長期抵抗的資本和信心。

整體上來看,二戰前的德國需要發展經濟,出口武器和裝備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中國大地恰好需要那些裝備,所以兩個國家的交往頻繁了起來,貿易多了起來。


藍風破曉


可能正是因為德國曾經幫助過中國,所以現在有不少國人的二戰德國有一股莫名的好感吧,甚至還有人給這幫取了個名叫"德棍"。其實至清朝末年的洋務運動開始到民國,中德一直存在著軍貿關係,中國軍隊從北洋軍、北洋新軍、再到後來的德械師都是以德為師,武器裝備也是以德製為主,所以中國和德國的關係一直都是算友好的,且有著悠久的軍貿傳統。也許有人會說"中德之間是單純的貿易關係,德國只不過看中了中國的資源……"。但是但是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對中國進行武器禁運,唯獨德國賣武器給中國,難道這還不算愛?

日本鬼子在南京屠殺了近30萬人,但是你知道嗎。那面在歐洲被人視為魔鬼的"卐"字旗卻在南京拯救了約25萬中國人,德國人拉貝在南京拉起的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旗(也被成為納粹黨旗)建立了人道主義救援區,保護了近25萬中國同胞免遭殺害,雖然我們要反對納粹獨裁,但是也希望國人能銘記那段歷史,不能忘記曾經幫助過我們的德國人。

其實德國的確是被中國的資源給吸引了,德國看上了中國包括鎢在內稀有金屬礦石、桐油等資源,稀有金屬礦是煉高質量鋼必備的東西,但這玩意整個歐洲都缺乏,但中國卻擁有世界上最大稀有金屬礦。當時全球大部分範圍內的石油和橡膠都被英國控制,石油德國想其他辦法解決,但盛產橡膠的東南亞在英國手裡,所以德國就必須找橡膠的替代品,也就是桐油(這玩意老一輩人可能會知道),而當時中國也是全球桐油生產大國。所以中國缺工業生產出來的武器,而德國缺資源,所以兩者一啪即合。

而德國誠意也滿滿的,直接給了中國毛瑟M-1935型步槍(也就是後來的98k)、德制MG-08重機槍全套生產圖紙和技術,以及出口各種口徑的火炮、坦克、潛艇等等裝備,而德國出口的所有武器都是歐洲國家禁運的,也就是說所有歐洲國家都不賣東西給中國,唯獨德國賣。當時中國想買捷克式輕機槍的技術,但是捷克死活就是不賣,所以中國只能逆向反測,導致性能有所差異。所以以軍貿交易為核心搭建起中國和德國直接的橋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幫助中國。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這世界遠非大家想象中那麼溫情。

在民國時期,德國之所以會給國民政府提供幫助,並不是說他們善心大發、同情國民政府,而是國民政府能給他們帶來他們想要的利益、能幫他們走出一戰失敗後西方世界強加給他們的困境。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除了要賠款、割土之外,還在戰敗後遭受到了諸多制裁。

那時候,他們的軍隊被限制在了10萬人。

此外,他們還被禁止擁有超過一定數量的武器以及進口一些禁令之外的物資。

這種種的一切規定,為的就是防止德國人的軍事實力恢復、再度強大起來威脅到那些戰勝國的安危。

德國和國民政府的合作

對於德國來說,那時候他們所面臨的困境確實讓他們很是頭痛,所以為了能擺脫困境,他們就一直積極地選擇向國際間尋求合作,想突破這戰敗之後的困局。

而在當時,作為世界上僅有的幾大工業強國之一,德國在技術方面是沒什麼問題的,他們所面臨的最大困境是資源,空有技術沒有資源的他們就如同沒有食材的廚神一般痛苦。

因此為了獲取資源,他們就專門找到了當時剛接手民國的國民政府,和迫切需要先進工業技術、先進軍事技術的國民政府談起了互惠互利的合作。

在他們雙方的合作中,國民政府方面需要給德國提供德國想要的礦產資源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資源。

其中,礦產資源主要以鎢礦石為主,除了金屬礦石之外,國民政府向德國出口最多的則分別是豬毛和桐油。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不明白德國人為什麼需要豬毛,其實民國的豬毛並不像大家認為的那樣毫無用處,德國之所以從民國進口豬毛,主要是民國豬毛的質量好、是用來製作武器刷子的好材料。

而在從民國進口了相關資源之後,德國則會按照較為便宜的價格把他們所生產的先進武器出售給國民政府,讓國民政府充實自己的軍事實力。

只是在發展到後期時,他們不再僅向國民政府出口武器,那時候隨著合作的加深,他們開始幫助國民政府建立起了屬於國民政府自己的軍工廠,向國民政府出讓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製造技術。

德械師

至於在軍隊方面,他們也給國民政府提供了不少幫助。

在合作最為緊密切的時候,他們派出了規模龐大的軍事顧問團來到民國,在這裡幫助國民政府組建起了德械師。

這德械師是國民政府和德國合作的重中之重。

在此之前,國民政府雖然貴為民國之主,但是其手下的那些部隊卻和大多數軍閥部隊差不多,沒多大的凝聚力、也沒多強悍的戰鬥力。

為了解決這些弊端,在和德國人合作時國民政府就想到了引進德國優秀的軍隊訓練方法來組建自己當代化的強軍。

不過計劃終究趕不上變化,還沒等國民政府理想中的德械師訓練完成,全面抗戰就爆發了。

在那全面抗戰中,還沒訓練完成、武器沒有日本人精良的德械師遭遇到了巨大損傷,僅在開頭的淞滬會戰中就損失了大半兵力,可以說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實在是非常可惜。

合作結束

而伴隨著淞滬會戰的失敗,德國和國民政府的合作沒多久也結束了。

原本合作良好的德國和國民政府之所以會結束合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民政府失敗了。

在國民政府失敗後,德國覺得沒有必要為了國民政府和即將成為自己盟友的日本鬧翻,所以在權衡利弊之下,才在淞滬會戰結束沒多久單方面結束了和國民政府的合作。

而決定結束合作之後,德國方面一點都沒有猶豫,直接下令給他們的軍事顧問團,讓他們立即返回德國,聲稱如果有人繼續逗留在民國,就會按照叛國罪處理。

在命令下,很多軍事顧問團的人不敢違背命令,只能收拾行李踏上了他們回國的歸途。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拒絕命令回德國的人,這些人基本上是猶太人,他們之所以不回德國,原因很簡單,主要是怕回到德國會性命不保,畢竟對於猶太人來說,德國國內跟真正的修羅場可沒什麼區別。

說完以上種種,想必大家已經看出了德國和國民政府之間的真實關係以及德國和國民政府合作的真實原因了。


孤客生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受到一戰戰敗的影響,在希特勒上臺之前,德國在歐洲的地位非常低,歐洲國家普遍都用敵視的眼光來看德國。當時的德國為了緩解經濟危機,獲得足夠的經濟訂單,將目光放到了亞洲的中國。從一戰結束到二戰爆發,中國一直都處於軍閥割據的局勢下,由於歐洲列強通過一系列的條約禁止向中國出售武器,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一直都比較落後。

德國恢復實力之後,急需要一些軍事訂單來緩解經濟,而中國恰恰又需要大量的新式武器裝備,因此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中國和德國之間的軍事合作變得越來越多。三十年代初期,德國提出要幫助國民政府建立一批德械師,並且向國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新式武器的圖紙。我國依靠著德國提供的圖紙,仿製出了中正式步槍,二四式重機槍等武器,這些武器都在抗戰時期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為了應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威脅,我國在仿製德國裝備的同時,也從德國進口了大量的武器裝備,當時我國有幾十個德械師,很多部隊的頭盔都是從德國進口的。德國在幫助我國發展軍事實力的同時,也從我國賺取了大量的錢財。一直到了七七事變爆發後,我國還從德國下單購買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只是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反對,德國沒有按照約定交貨。

德國在二戰前幫助我國發展軍事實力,其本質目的是為了從我國賺錢,當然德國對我國提供的軍事援助,也在我國抗戰前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在淞滬會戰時期,我國憑藉著精銳的德械師抵抗日軍三個多月,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只能說二戰前德國對我國的軍事援助是各取所需,我國依靠著的德國的援助得到了發展軍事實力的機會,德國得到了足夠的金錢,雙方都在援助中得到了好處。


軍武小咖


說伸出援手顯然是不對的,但兩國關係比較友好,政治、軍事、商業的交流和貿易活動比較密切,倒是真的。比如,德國向中國出口了大量武器,並幫助國民黨訓練軍隊等等。這除了與德國那時的國策有關,當然還與希特勒特別看重的資源有關,尤其是國防資源。

德國的統一到1871年才完成,此時其周邊的諸多強國,如法國、荷蘭、意大利、以及稍遠一點的西班牙、葡萄牙、俄羅斯和英國,早已是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殖民地遍及全球。所以鐵血宰相俾斯麥為德意志第一帝國制訂的國策是,發展經濟、暫緩擴張、友好睦鄰,搞定歐洲。

俾斯麥曾經有一個著名的說法:殖民地是一個累贅。當然,俾斯麥當政的後期,他的殖民政策有了明顯的改變,在非洲包括我國,有了幾塊小小的殖民地或租借地。但在那時,德國的國際關係,實行的是聯英、盟奧、堅定地抗俄抗法。在亞洲及遠東,德國與我國和日本的關係,都不錯。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德國的資源並不好,又缺乏殖民地源源不斷的資源輸入。尤其是希特勒時代,他要大規模擴張,要佔領歐洲,支撐工業、經濟、國防軍事的各種資源,尤其是礦產和金屬資源,就顯尤為重要。而我國是一個資源大國,比如錫、鎢等礦石,在全世界的佔比非常高。

同時,中國又是一個大市場。日化產品德國不佔優勢,但軍工產品,如槍炮坦克等等,德國的很有競爭力。所以,用產品換資源和金錢,雙方急需,一拍即合,德國何樂而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