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語文為什麼就是分不高?

語文,對於很多同學,尤其是偏向於數理科的同學來說,是一門玄乎其玄不知所云的科目。

月考過後,每每拿著語文答題卡,只見“分數遠離”,自己“臨卷涕零”,答題卡里“不知所言”。坦白的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答主自己便處於這種境地,徘徊迷茫不知所措,看著成績單上比平均分還要低五分的成績,心裡卻只默默不甘心的念“要是我語文多五分我就往前進二十名了!”

那為什麼會有如此情況呢?從小編自己三年踩過的坑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高中語文的教學與考試存在嚴重脫節

最關鍵點問題放在最前面分析,而這一點正是語文與其他科目差別最大的地方,也是造成如今高中語文學習窘境的最大元兇。坊間調侃“真正學習語文的只有高三一年”,答主深以為然。

高一高二時月考題型便早已和高考類似,如文學文本閱讀,文言文閱讀,語言文字應用,寫作等等,但老師上課所講和考試所考卻是相去甚遠:課堂上老師總聚焦於課本課文的分析鑑賞,有時還會大談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哲理感悟(坦白說這是大多數男老師的通病),卻少有講解習題、傳授解題方法的時刻。

如此一來,很多同學便喪失了對語文課的興趣,認為老師上課不講題目只念課本,好生無聊,還不如上語文課睡個覺為數學物理做準備,或乾脆上語文課便寫數學題,總之是把語文的地位放低到了塵土裡。

事實上,這一表象背後更深層次的矛盾,則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的矛盾。語文課不僅僅是教語文題,更多時候它的確承載著所謂“教書育人”之責任,而這一點數理學科遠不如語文突出。我們承認“教書育人”的重要性,可也不得不繼續承認,聚焦於課本而非考題的教育方式客觀上導致了語文的【學考分離】,而在凡事首先講究效率的當下,這必然導致了大多數學生對語文課的不重視,轉而在語文課上寫數學題。

你的語文為什麼就是分不高?

可是,少不代表沒有,從課本里的經典句段入手,進而引出答題術語以及答題模板本是語文教學的初衷,但奈何當下大多數同學對語文課的態度早已經不溫不火,課都不怎麼認真聽,便更不要指望能夠完整理解老師上課的脈絡,掌握答題技巧了。

語文老師上課不像數理老師一樣【知識點—例題—習題】一條龍服務,相反正如前面所言,喜歡做課本課文的分析鑑賞,而文章與文章彼此間並無邏輯關聯,在大多學生看來,想要理解語文老師上課的邏輯脈絡簡直比登天還難。

有時好不容易遇上考後習題課,終於開始講題目了!但標準答案和老師給出的解釋卻總還是無法令人信服,久而久之,對學習語文這件事,便成了很多同學心頭一痛,對語文從此附有一種強烈的逃避心理。

②不同於數學物理,語文難以找到一以貫之的結論或方法。

用純理科學習思維處理所有語文題目是不可能的,老師們常說語文答題有技巧,這誰都知道,可往往看起來差不多的題目,標準答案卻又給人千差萬別的感覺。的確如此,因為語文題目並非如同數學中的函數一樣,存在一一對應的必然關係,文字是流動的、有情感的,承載著作者萬千思緒,而這也正是文字語言區別於符號語言最突出的一點,多樣性。因而題目也跟著文字一起搖擺,答題時可以出現的角度簡直變化萬千,單一化的結論搞定萬千語文題海只在夢裡才有。所以為什麼語文也要刷題?不刷題你怎麼見世面看遍天下繁華?

③語文終究是一個厚積薄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科目。索科教育在線名師,海量優質視頻任你選

和英語一樣,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有所成效。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的語文就是比你好,高中三年可以從頭好到尾,畢竟有“文學素養”還是不一樣。比如成語、文言文實詞、修辭手法、作文素材等等,必須要有一定的積累才能為語文做出實質性的提分貢獻。

很多同學沒有這種耐心和毅力,因而語文成績由天不由我,這其實是很不該的,試試在線一對一輔導索科教育,相信你自己,成績就會有所提高。面對高考,能花時間用學習避免的偶然性我們都應該盡力避免。所謂盡人事聽天命,人事都還沒盡,天命才懶得關照你。

以上所述歡迎對號入座,不要逃避,請直面最真實的自己。

你的語文為什麼就是分不高?

更多教育資訊關注索科教育

(本文圖片文章摘抄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