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经历什么后,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只是惦记


你的描述中其实已经隐含了一个观点,就是如果不经历些什么,是无法明白学业的重要性的。这也是我所坚持的观点,事情除非亲身经历,不然不会有所感而有所行。

如果家境不算优秀,周边环境也并不优越,孩子在其他方面没有远胜常人的天赋,而你又希望孩子能够跳出他长大的环境,过一种高质量的生活,读书确实可以说是唯一途径。

孩子的早期教育很重要,不管父母多忙,在学业上多么一窍不通,也请体现出充分的责任感。

在孩子早期识字时,您可以一笔一画地教他,陪他阅读各种小人书,按着他的手在书上写字,用玩具等教会他数数和计算,不厌其烦地教导,要有耐心。切不可烦躁和责骂,以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教育方式。

父母不要缺席小孩的成长,以身作责这点很重要,因为小孩是会模仿的尽量身教,不要仅仅言传,道理谁都懂,父母不行动,光说大道理,并没有什么用,大人总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但如果小孩没走过桥,你说桥的事,他是理解不了的。在这个时候言语都是无力的,言传身教才是最有力量的话语。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您真的迫切希望他明白这些的话,孩子在初中高中的时候,觉得读书没什么用对学习不上心的话,帮他休学一年,让他去社会上走走练练,退一层皮回来后就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了,你得让他痛了,切切实实吃了亏,认识到自己是个战5渣,他才会明白这个道理,相比较以后几十年的人生,休学一年如果能让他之后走得更好,真心不亏。

前人之悲剧不在己身身上重演,此谓智慧

己身之悲剧不在后人身上重演,此谓担当





琳琳生活帮手


说一下自己的经历吧。

初中时成绩一般,中考刚过线,父母为了让我高中能有一个好一点的环境,于是去了外市的私立高中,原因是我有一个亲戚在那所学校任教,方便照看我。

到了学校以后,和预期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不能说自己认真学习了,只能说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目标,没有理想,也没有追求,刚开始还有些腼腆,后来和宿舍的同学熟悉以后也开始经常外出上网。因为学校管理还是比较规范的,外出需要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班主任打电话同意以后才能外出,所以每个星期都是找各种理由出校。

高一的时候没有生物,8科期末考加起来才500多一点,平均每科都刚好及格。浑浑噩噩的过了一年,似乎没有达到父母预期的效果。

高二的时候转学了,还是私校,原因是我那个亲戚要自己出来办学,我也就跟着转学了,高二上学期班上14个人,下学期只有8个人了。这一年父母来到了身边,没有机会出去上网了,每天最多的时间就是打篮球。似乎没有把心思放到学习上,依旧浑浑噩噩。

第一个转折出现在高二期末考前,我突然意识到我这样下去好像考不上大学,然后我和父母说我要转学,父母表示支持,但是至于能转到哪里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于是乎我开始复习,参加了离家不远的一所新建公立高中的插班考试,很意外的考了第一名,这是我第一次考第一,不论是单科还是总成绩。更让我意外的是因为考了第一名,学校免除了我的插班费2000元,我第一次觉得学习好有用,还能给父母减轻负担,因为那时候家里比较拮据,2000元是笔不小的支出了。

我如愿转学去了想去的学校,感受到了强烈的学习氛围,但这还不是催生我后来努力学习的动力,第二次转折出现了,高三上学期一般多分时候,我爸和别人发生了矛盾,动个手,受了伤,住了院。那周我从学校回家父母都不在家,之前和我关系比较好的同学都在我家,我不知道他们来我家做啥,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我说话,我吃完饭说是一起上街去转转,我没想太多就和他们去了,在他们的引导下我去了医院,才知道我爸住院了,而且已经做完手术住院一周了。一直没敢告诉我怕我分心影响学习,那天我哭了,很伤心,很难受。

回到学校以后我下定决心好好学习,以后的日子里没有去过一次球场,甚至都不曾往球场周围去过。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背英语单词,中午12点下课吃完饭回到宿舍做习题做到一点半,然后躺一会,下午两点开始到教室上课,下午放学就赶紧去食堂吃饭,回到宿舍洗头,每天都洗,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有了白发,每天五点半左右就到教室,开始做题,中途除了上厕所,基本都在教室里上自习,三节自习下课是晚上十点五十,回到宿舍以后洗漱完毕就上床,看书做题基本每天都是在一点左右才睡觉。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半年,即便是高中最后一个寒假,每天早上我都坚持六点半起床开始做题。后来勉强考上了一个大学。也算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

读书的重要性无论别人说多少,也许都没有自己的切身体会来的实在。

只有真正体会到了父母的不容易,自己才会努力才会真正的用心。


Adolpha


孩子经历了什么后,才懂得学业的重要和父母的不容易?

学习的重要性

就拿我儿子来说吧,他现在5岁多一点,有一次我们去逛超市买了一大推东西,在结账的时候收银员把儿子要买的小猪佩奇饼干扫描了两次,那么就相当于结双份的钱,幸好我还没走出超市门,回去找收银员叫她重新结账,多退少补,可是收银员不太乐意,还和我老公吵了几句。结果超市经理来了才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重新扫描,也掉了监控来看,确实是收银员弄错了,后来退了多收的那份钱。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就问我:“那个阿姨是不是不懂得算术啊妈妈?”我说:不知道哦,儿子说:“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不像阿姨那样子哦”我摸摸儿子头说,你要记住你说的话哦,从那天之后很自觉的拿起字来写,还叫我教他算术之类的。

理解父母的苦心

有一次儿子跟我们去酒店送布草,那布草一袋袋的,又大又重,我和老公一个搬,一个扶着手推车,要要从酒店地下室送到十五楼去。虽然有电梯,但是也还要搬上搬下的,都是体力活。他爸爸在前面拉,我儿子在后面推,三个人满脸都是汗水。边推车儿子边说:爸爸妈妈太辛苦了,回家我要帮你们俩捶背按摩哦。我和他爸都笑了,那刻虽然很累,但是听到儿子这句话,心里暖暖的,越干越有劲,突然间觉得儿子长大了,懂事了!虽然他还那么小,但是有这份心,我也知足了哦。儿子知道我们不容易,还这样安慰我们,想想再苦都是幸福的事。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心上的宝,但是我们父母不能每天宠着惯着,有时候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和我们一起做事,也许做这过程中,孩子会有你意想不到的启发和感悟哦,大家说是不是呢?😃


妈咪宝贝的快乐


孩子需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习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如果可以我并不希望孩子一定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习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同学,特别调皮,学习成绩也是一般般,感觉他每天像个二傻子一样,开开心心,从来不知道愁是什么?

直到高二下学期,我们发现这人完全变了,变得爱学习了,不贪玩了,也不爱说话了。

从高二下学期,他的成绩就突飞猛进,在班上能数一数二了,老师还经常怀疑,这个同学是不是作弊了。

后面高三一直到高考,他的成绩都非常好,最后考进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高考后的某一天,我们几个玩的好的同学一起聚会,那晚他喝了很多酒,酒后自言自语的说,说他母亲癌症晚期活不了多久,就是因为母亲生病,才奋发学习,他想让他母亲高兴,想让他母亲活久一点。

直到那一刻,我们才明白,为什么他会突然变得爱学习,直到那一天我们才知道,他妈妈刚去世一个星期。

所以,题目问需要孩子经历什么?我就想到我这个同学,我的答案是不希望孩子非得经历什么才能明白与成长,该某个年纪做什么事,就让孩子在某个年纪做什么。

如何懂得,学习的重要性

第一,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长总是抱怨,孩子作业很慢,不喜欢学习,辅导作业崩溃等等。

所以,在要求孩子要好好学习的时候,我们是否反问过自己,我们有好好给孩子做榜样吗?

我们一边玩手机,一边辅导孩子做作业,孩子做作业能做的好和快吗?

我们一边玩手机,却要求孩子天天看书,孩子能看的进去吗?

我们经常抱怨孩子不认真学习 ,可是我们却忘了,孩子就是我们的镜子,孩子的行为习惯,就是我们的行为习惯呀。

我记得之前的一则新闻,震撼到我了,49岁的管宿舍妈妈原梦园,同儿子一起考上了研究生,儿子被复旦大学录取,而自己被广西大学录取。

这就是典型的以身作则,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妈妈。

所以,我们要求孩子爱上学习,那我们是不是得自我要求,为孩子做榜样呢?

我的孩子,前段时间爱上魔方,可是学了很久都没有进步,看着我的孩子一天天学习,进步不是很大,当孩子问我该怎么做的时候,我却根本不会。我想是不是我先学会,再教我的孩子,孩子学习会更容易些呢?

于是我买了三阶,四阶,五阶,的魔方,我开始网上找不同的视频,学习魔方,刚开始对我来说很难 ,我把每个动作都记在本子上,我开始练习三阶魔方。

一步一步,刚开始我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到后面三阶魔方我能在80秒内完成,没有学习之前,我根本不敢相信,我可以这么快完成。

后面我又练习了四阶,五阶,四阶魔方能在五分钟内完成,五阶魔方能在10分钟内完成。

我发现我学会后,再教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学非常快,现在能和我一起比赛谁更快。

通过这件事情,我意识到,在学习方面,父母的一切行为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二,环境影响。

明白父母的不易,如何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不易。

让孩子参与到父母的工作中和生活中,孩子自然就能明白父母的不容易。

经常看着很多家长,舍不得用孩子,很多孩子除了学习,什么家务都不会做。

这样的孩子能明白父母的不容易吗?不能,他们只会觉得这一起理所当然。

让孩子参与家庭经济,孩子需要什么,父母会无条件的满足,小小年纪的孩子攀比心特别大,用手机用苹果,穿衣服穿名牌(当然这里不是说家庭条件本来就好的家庭)。这样孩子能明白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吗?

当然不会,他只会因为父母没有满足,而抱怨,或者会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自己的攀比心理。

环境很重要,我们本身是什么样,我应该让孩子明白,要让孩子参与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让孩子早早明白,想要的东西,需要靠努力争取。

直到现在的我们才明白,学习的苦是靠自己主动去吃的,为什么这么多人不愿意吃这份苦呢?因为这份苦可以选择不去吃。而生活中的苦是我们不得不吃的苦,我们别无选择。

学会让孩子自己愿意去吃这份苦,逼孩子去学习不是长久之计。



一月爱八月


用我和老公完全不同的成长经历来诠释这个问题。

我是独女,爸妈就职于效益很好的国企大单位,从小在吃穿上我没有为难过。可在学习上我也没有什么主动性。我妈是子弟小学的语文老师,她的朋友就是数学老师,化学老师,物理老师,英语老师。平常我妈就会让这老师朋友来我家串门聊天儿,然后轮流到隔壁屋子里给我开小课辅导。该学什么?该怎么学?最新的学习资料,只要我一抬手,马上就雪片似地飞过来了,完全是被动的,填鸭式的。

就这样到中学为止,我的成绩一直是中等偏上。可后来高中住校,没有了我妈的管制和束缚,我的成绩一落千丈。一直以来我都是在按照我妈的要求学习,是为了我妈而学习。脱离了父母的掌控,我是自由的,喜悦的,可学习上一直浑浑噩噩,完全没有动力。

后来我自费出国,半工半读的那种。第一年要过语言关,拿不到检定级别就得回国。形势迫人,我人生第一次开始有目的的去学习。紧接着考大学,如果考不上国立,上了私立就意味着要比别人多交三倍的学费,就要去死命的打工,于是我开始拼了命的去学习。

从我开始自主的去学习,我身体里所有潜能都被激发了出来,一步步的,我不仅上了国立大学,而且还取得了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在国立大学,我遇到了一位博士留学生,他就是我现在的老公。

虽然我和老公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合,但之前我们的经历是完全相反的。

老公出生在一个小县城的偏僻农村。村里没有小学校,为了上课,老公每天步行往返5公里。下雨天,山路泥泞,鞋子经常被沾到泥里拔不起来。学习多不容易呀,我老公就特别珍惜学习的机会。

村里人大都认为孩子上几天学认两个字,初中毕业上个专门学校,就该早早出来工作挣钱养家。老公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初中毕业后瞒着我婆婆没报中专,竟然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为了这事儿,被我婆婆狠狠的打了一顿。不去挣钱,去上学顶个什么用?可又拧不过我老公,还是让他上了高中。

到上研究生为止,我老公每个月生活费只有300元,一直修电脑打工挣生活费。后来经由大学教授的推荐,出国留学读博士,学费全额减免,并附有奖学金。

老公因为生活环境的原因,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亲眼目睹父母的不易。不想一辈子待在农村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学习就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一直以来学习都比较的主动积极。

对于我,父母过度的给予和关注,带来的是压抑和窒息感,当时真的很难体会到父母的不易,直到后来自己也有了孩子,才慢慢了解父母的心境。


建立学习的自主性首先要让孩子有正确的学习观念,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并不是为了父母在学习。父母退而其次,在需要的时候给与及时的助力。否则,一旦离开父母,孩子内心的精神支柱就会倒塌。那时已经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错过了培养能力的最好时机。孩子甚至会产生自我怀疑,会走许多弯路,吃许多苦。要让孩子自己发现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做,如此反复,在失败中不断成长。

虽然学习是孩子们的主要任务,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尊敬父母,感恩父母,体会父母的不易,在日常点滴中培养孩子的道德教养和礼仪。不要只是一味地付出,养成要求孩子的习惯,适当的时候需要索取和示弱,对于孩子过分的要求一定不能妥协。让孩子简单的了解一些家庭收支并参与到家庭活动中,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承担相应的责任。


美溪的育儿时光


面对现实的压力

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高考结束后进去了一所985院校读书,高考前十几年的愿望就是考大学,考一个好大学,真进了大学的校门突然感觉人生失去了目标,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就感觉做什么都没劲,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成绩一落千丈!第一次考试还是年纪二三十,第二次就成了一百多,后面就成了两百多(我们学院400多),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两三年,要开始找工作,选择考研还是出国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没有准备出国的资料,英语一般,家里条件也很一般,工作,自己简历上没有什么值得写的东西,很害怕,不敢找工作,担心自己找不到,所以就选择了考研。

考研的生活固然很辛苦,10个月,没有周末,每天至少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真学累了,宿舍多睡会都感觉战战兢兢,后面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上了。

从研究生没开学,大四下学期我就进了实验室,由于之前的教训,自己很害怕,刚进实验室就开始问师兄们工作都找的怎么样?学那些东西可以方便找工作,了解清楚后,主动联系好了带我们的老师,申请做相应方向的项目来学习,积累经验。

然后找了师兄一份很优秀的简历,比着上面所有有的我都去努力争取,比如成绩前1%,比如各种证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三四级,英语口语,论文EI,中文核心,项目,奖学金,所有该有的我全都有,说一句,研究生三年没管家里要过钱,毕业的时候手里还剩了一万,都是奖学金得的!有了这些,找工作的时候自信十足,我也很感谢这段经历,让我懂得了现实可以让人成长,可以让人更上进,以此共勉!


教育领域前行者


先回答第1个问题,孩子要经历什么后,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

01
要经过生活的磨难。

我的邻居,第1年参加高考,没有考上,不愿意再学习了,就和本村的年轻人,一起到外地打工。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冬天寒风刺骨,天寒地冻,还要在工地上不断奔走,肩扛手拉。那时还没有现代化的设备,一切都靠人力,一天下来,累得半死。

几个月下来,邻居就不愿呆在工地上了,回来继续上学,从此发奋读书,第2年如愿考上大学。

马云爸爸也参加过3次高考,他第一次数学只考了1分,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踩着三轮车帮人送书;第二次数学19分,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他就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这次数学79分,终于考上大学。

第2个问题,孩子要经历什么后,才懂得父母的不易?

02、
养儿才知报母恩。

朋友家开店,卖水暖建材,儿子是独生子,结婚前,饭还张口,衣来伸手,从来没有吃过生活的苦,没钱了就给父母要,要来钱就和朋友一起喝酒吸烟,整天游手好闲。有时还抱怨父母给他钱少,父母让他出去找活干,干了两天就不干了,抱怨干活辛苦。

结婚后,父母给他分家,开了水暖建材二部,让小两口独自过日子。刚开始,还是有一单没一单地做生意。随着两个孩子的降生,朋友家的儿子,感觉到生活的压力,肩上的重担,体会到父母的不易。由在家等生意,到出去主动揽生意,每天早出晚归,辛苦打拼,生意做得比父亲还好。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一抹老师


说一个初中同学的故事。

他是我初中班里的一个男生,小学就在美国待了几年,结果在初中英语还是说的稀碎,考试成绩也是一塌糊涂。虽然他很聪明,但就是不爱学习。于是在家长,老师的软硬兼施下,他还是考上了本市一个很一般的高中。但是到了高中之后,仍然是逃课,谈恋爱反正就是不干正事。到了高二他的家里终于看不下去了,想着自己儿子再这么下去,别说考大学了,指不定学会一身的坏毛病。于是毅然决然的又把他送去了美国,刚到美国他也是各种不适应,啥也不懂,甚至吵着要回来。但是他父母态度强硬,大有一副你学不好就再也别回来的气势。没办法,再怎么样他也得在美国生活,于是他开始努力学习英语。短短一年,他就能够听懂美国高中的课程了,听懂之后他好像也找到了学习的意义和乐趣,逐渐成为了一个“小学霸”。现在也已经在美国就读于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


所以一开始想让孩子好好学习还是得来点强硬的措施,并且让他意识到自己就应该好好学习,除了学习无路可走,让他体会到不学习带来的痛苦。当他真正开始好好学习,自然就会得到学习带来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就会越来越喜欢学习,也就自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再之后,不停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当自己越来越优秀,见识的越多,越高就越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才能够不停的鞭策自己变得更好。甚至会不断的“自讨苦吃”,不断跳出舒适圈。因为努力带来的成就感真的是其他任何事都无法比拟的,而变得越来越优秀也会让人上瘾。


至于理解父母的不易,我认为和懂得学业的重要是两件不同的事情。这源于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关系。很多学业优秀事业有成的人一样会反感,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教育。而也有很多学业平平的人会感恩父母。所以想让孩子理解父母,首先父母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和孩子多多沟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孩子先得感受到来自家庭的爱,他才能学会感恩和爱别人。

当孩子们不断长大,经历的越多,阅历越丰富,思想越来越成熟,自然而然的也会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好,尤其是当孩子成为父母后,即使是之前父母的一些过激的行为,也是对自己成才的渴望,也是满满的对自己的爱,就更能体会自己爸妈当时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ZXYZZX


我的父亲山东人,人善良,能干顾家,性格耿直,老话说比较强(jiang),他认定的事很难改变。我小时,父亲一直说“若是考不上,说明不是上学那块料,不如早点出来学门手艺”,早早定下我和弟弟今后要走的路。

初中时,我意识到学习是我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不甘心在老家结婚生子、默默无闻的生活一辈子,想出去看看。所以,初中开始拼命学习,以期改变自己的命运。

学习是我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我小时生活在北方农村,父亲小学文化,但比较有头脑,自学了很多东西,他组装过车、发明了很多农机用具,县里农机厂都来学习借鉴父亲的发明。父亲和母亲又比较能干,80年代开始做买卖,卖过菜、开过加工厂、南北方的倒过粮食,村里人都说父亲是少有的“能人”。

从我记事起,因父母做买卖,家里生活条件不错,80年代从小没缺过吃穿,甚至小学3年级,母亲买了电子琴送我学了3年琴。父母很注重培养我和弟弟,父亲说:只要我们能考上,砸锅卖铁供着上学。

记得小学6年级,邻村的一个大哥重点高中读了三年,没考上大学回家种地。这件事对父亲触动很大,父亲从那时起认为:书不是谁都能读的好的,上了高中也未必能上大学,白白耽误3年,还不如早点出来学门手艺。

当时父亲给我选的学裁缝,高中考不上家里不会出钱复读也不会自费上。开个缝纫铺,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有个能养活自己的手艺,长大后陪送些,找个好对象,这就是父亲对我的期盼。

我的父亲用他认为最合适、最好的方式安排着我们,不可否认,父亲是深爱着我们的,但我不甘心这么过一辈子,想到电视里的大城市看看。所以13岁那年,我告诉自己:只有拼命学习,才能实现理想、改变命运。

初中开始我很刻苦,初一年级前10,但前10也很难保证考上重点高中。初一假期找了初二的书预习,初二时努力学好每一科,初三更是每天学到很晚。那时觉得学习一点都不累,学习很快乐!

初三成绩稳定年级前5,中考时发挥不错,以年级第4的成绩公费考上了县里唯一的重点高中。高中后,一直记着父亲“考不上大学就学裁缝”的安排,所以一路努力着,高三如愿考入心仪的大学,终于不用做衣服啦~~

如何教育孩子懂得学业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回想我的经历,当时认识到学业的重要,因为心中一直有个清晰的目标——学习能改变命运、实现人生理想。所以一直努力着、拼搏着。如今我已为人母,更懂得了父母的不易和艰辛。在女儿教育中,我觉得性格培养是首要的,再要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最后从小培养些好的习惯。

  • 1、性格情绪能力的培养

孩子教育中,我秉承父母对我的教导:人要善良,不做亏心事,积极乐观,靠自己努力生活。

可能现在有些人觉得,“人善被人欺,要从小教孩子长些心眼”。其实,我一直认为:真正的高情商,不是套路和心机,而是替别人着想的善意。

高情商也就是高情绪智力:情绪表达上更积极,能准确、及时的感知识别他人的情绪,理解和共情;运用情绪促进思维,情绪调节能力更强,社会化能力也更强。

高情商的孩子很容易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社会能力强,人会更积极,无论学习生活中都会很积极的努力,对待父母上不用多说,孩子会体谅懂得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这需要我们在孩子6岁前,情感性格养成的关键期,教会孩子学习表达适宜的特定情绪,抑制或调节不被赞许的情绪,教给孩子如何理解他人及怎样回应。对他的行为有个清晰的限定,做的好时,多鼓励,不对的,温和而坚定的告诉他,并指出应如何做。当然,善是在学会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对待陌生人的求助,我们要教会孩子防备和应对。

  • 2、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梦想是人前行的最大动力,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设定一个长远的人生目标和许多小目标,当每一个小目标实现后,孩子有了更多的成功体验,会更自信、更积极。

孩子小时带他大学校园里感受下浓厚的学习气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帮孩子从小树立学习的目标,帮他们找到人生梦想,相信,这是我们给孩子最大的爱。

  • 3、培养些好的习惯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孩子会受益一生,自律、坚韧,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善于思考,目标清晰并为之努力,孩子具有了这样的习惯,绝对差不了。

在他们刚入学对什么都好奇并想努力时,营造好的学习氛围,陪着孩子读书,培养好的阅读习惯;生活上适当放手,教会孩子独立承担;适当让孩子吃些苦。有时,给孩子创造什么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身教真的大于言传!

另外,不过多的焦虑和在意成绩,不拿孩子和别人对比,尊重相信我们的孩子,不打击多引导,耐心的陪着他一步步越来越好,有时父母全心的接纳和爱,会是孩子强有力的学习动力。


写在最后

生活上孩子适当的吃点“苦”,情感上能够更多的感同身受,更能懂得学业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所以在孩子小时,陪着他养成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探寻梦想,启动孩子的生命动力吧,加油!


格桑花谈育儿


孩子体会过生活的艰辛才会懂得学业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1、让孩子看到父母的付出和不易。

父母爱孩子这是天性,很多父母都宁愿自己苦点也不愿意让孩子受苦。但过于保护孩子,孩子便体会不到的不易,也就不理解父母的艰辛。

有一位父亲省吃俭用供儿子上大学,但儿子并不懂得父母的不易,不思学习,天天跑网吧玩游戏。有一天晚上,儿子照常翻墙外出准备去网吧。他刚翻过墙头便吓得大惊失色退了回来,从此刻苦学习,成了很优秀的学生。

后来同学问起,他才道出了原因,那晚他翻墙看到了来给他送生活费的父亲为了省住宿费卷缩在墙边睡觉。他才真正体会到父亲的不易,开始刻苦学习。

所以父母不必向孩子隐满生活的不易,让孩子了解父母的不易,孩子才更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

2、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孩子被家庭保护得太好,在生活中没受过一点苦,就不会懂得幸福是来自于父母的劳动付出。我一位邻居的儿子补中毕业就不想读书了,要去闯荡世界。父母劝说无效只好由他去。短短的半年,他当过服务员、派单员和销售员,从早做到到晚却只拿到勉强维持温饱的工资。这个时候他才开始觉醒,明白到读书的重要。

于是他下定决心重回校园。因为有了前面那段工作的经历,他深知只有读书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学习变得十分刻苦,经过努力后来考上了不错的高中和很好的大学。

有时太多的说教,孩子也未必能听得进去,让他自己体会过,他才会明白到幸福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3、生活中怎样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无论生活条件怎样优越,也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幸福还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在生活中,父母要舍得用孩子,让孩子参与劳动。而最能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工作就是做家务,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等。父母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尊敬父母、爱父母的行为,例如工作回家,让孩子帮忙递拖鞋,累了叫孩子帮捶捶背,喝了让孩子帮倒杯水,总之舍得用孩子,把爱父母的意识渗透到孩子平时的行为中,孩子自自然然就会知道父母的不易,从而更加从实际行动中去爱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