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两口子是凑活着过的,你来说说?

乐呵小武哥


我觉得50岁左右的,大多数人都是凑合着过了!以前是为了孩子,再不和,也不敢离婚。凑合着到了孩子们念大学了,还是不敢离婚,怕影响孩子找对象!转眼到了50岁左右,是离婚了也没有什么好找的对象了!只能是一路凑合着过了!


花狸猫mm


多的是。我以前不是写过吗?我们店里的常客雷老师,一个教英语的女老师,据说已经长达十几年和老公互不理睬啦!她自己全款买了一套房,他老公不知道;她老公每个月的收入是多少?存款有多少,她一概不管;孩子念大学放假回家时,他们两口子就生活在一起;孩子一开学,他俩就拜拜……我猜他们两个人之所以没离婚,应该是她老公是某敏感单位办事人员,要不就是个领导 ,总之是那种不愿意为了离婚这种事影响自己前途的人!这种夫妻目前在我们中国还有很多很多,只不过某些人为了面子,不愿意说出来而已!


凤146983974


凑合过日子,不是贬义的,也不是藵义的,而是中性的,灰色的,模糊的,朴素的,生活的,烟火气的,难得胡涂性的,理性的,宽容性的,睁眼闭眼性的,平平淡淡的,低调的,平静的,安稳的,喝白开水性的,还能怎样还能怎样性的,就这样就这样的,罢了罢了性的,反正是大多数,反正不是我一家!


徐地本


当今社会两口子凑合活着过来的人很多。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夫妻属于背叛型的。我朋友的的一个妹妹,在结婚后的第九个年头,发现丈夫私自和一个女人坐飞机外出,当面被堵在机场,丈夫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后来,丈夫承认了自己的出轨。这个女人个性很强,又有很强的虚荣心,也是为了孩子,坚持不离婚,但是两个人再也没有夫妻生活了!随后的日子里,这个女人也认识了一个可以倾吐心声的男人,一见如故,很快堕入情网。从此,这个家庭就真正的成为虚有其名的夫妻。外出或者回老家,都一起成双成对,但实际上早已经不是实际上夫妻。

第二种是属于忍气吞声性的。我爱人单位一个女同事,爱人还是一个博士学位的医生。爱人在去外地大医院实习时,认识了一个女医生,他隐瞒了早已经结婚的事实,和那个女人在实习期间一直同居。同居几年后,那个女人要求和他结婚,他不敢也不干,被迫向女人供述了自己已经结婚的事实。那个女人一气之下,要挟他,如果不跟她结婚,就告他重婚罪。逼不得已,回家和老婆讲了实话。老婆含泪被迫和他离了婚。离婚后,那个女人并没有和他结婚,只是表达一个愤怒而已。他们俩为了孩子,继续选择忍气吞声的在一起生活,只是已经成了陌路人!后来,这个男人得了癌症,发现时已经转移了。这个女人也不管他的死活,每天还是各管各的做饭吃饭,也不伺候他。默默的住在一起,谁也不管谁。

还有一种婚姻属于没有爱情的婚姻或者是无性婚姻。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夫妻俩结婚生了孩子后,再也没有了激情,更没有了爱情。有的属于心理上的,比如,我们单位有一对夫妻,早年夫妻分居两地,女人据说曾经有过外遇,后来到一起后,男的心理上就开始有了心病,同时还有洁癖,就再也没有碰过他的女人。而女人就经常进出各个舞厅,甚至有了固定的舞伴,有没有外遇没有考证。还有一对夫妻,丈夫有生理上的疾病,女人很漂亮,很出众,终于不甘寂寞,跟一个出租车司机同居了两年,两年后回来了,夫妻俩虽然打了一架,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丈夫还是忍下了这口气,还是住在一起了。

所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两个没有爱的人凑合着过在一起的不奇怪。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为了避免自己的孤独,为了在社会上的面子,凑合着,也要过下去,因为,人生的路本来就是坎坷的,人这一辈子,需要一个家,需要抱团温暖,人的一生需要结伴同行。


旷野疾风123456


中国婚姻90%都是凑合?不知道哪个媒体曾经有一个报道,说中国婚姻95%都是凑合,显然这个数字有点夸大其词,但生活中也的确存在很多凑合过的婚姻。

最近,社会科学院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79.8%的人把感情作为维持婚姻的最主要因素,11.6%的人认为子女是维持婚姻的重要因素,经济因素的仅占1.3%。

 但是面对婚姻生活中出现的问题,59.1%的人表示暂时不离婚,28.4%的人表示要看问题的严重性。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有爱情做基础的婚姻,才能比没有感情结合的前辈们更容易“凑合”。

  婚姻凑合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了小孩,考虑到离婚后对小孩的影响,所以对现实婚姻采取了隐忍,这也是绝大多数家庭首先考虑的因素;

(2)有钱人,会考虑离婚后财产的分割;

(3)有的女人做家庭妇女很长时间,没有一技之长,与这个社会脱钩很长时间,怕未来生存问题,也是采取了,拖字决!

(4)有的考虑到单位的影响,(对自己前途的影响)又或者别的利益关系;

(5)对于功利型的婚姻,当期望的目标尚未实现,也许坚持就是胜利。

  婚姻是人生中的一项重大选择,选择之前应当做好方方面面的评估,正面并理智看待婚姻中的幸福,而不是一味被幸福冲昏头脑。

婚姻是很实际的存在,是奔携手余生去的,漫长而不可预知,理智是在决定走入婚姻时对婚姻负责任的态度,双方梳理各种矛盾,生活习惯、性格矛盾、家庭背景矛盾等等摆在桌面上真诚坦诚沟通,沟通到位;

再者是物质,经济基础是婚姻稳固的基础之一,不要高尚而天真的以为物质是现实、势利等等的代名词,是玷污纯洁感情的贬义词,只有没有担当没有责任之人才会在没有稳固经济基础的状况下匆匆走进婚姻。

婚姻中总有不平等家庭关系,经济独立与家庭经济掌控权的分配则尤为重要。做到这些仍有不可预估情况发生,如遭遇不幸的婚姻,也只是误入歧途,仍然有迷途知返的选择。

 当机立断,不让变质的婚姻处于胶着状态,劳神费力,尽量让这个错误的选择对人生的伤害降低到最低。

 

一味地不放弃不合适的婚姻只是将自己淹没在毫无品质的生活里。人生应该勇敢,人生之漫长能有无限可能。

 被一个失败的婚姻牵绊住,不值得。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接下来的人生,经受磨砺与考验,方能活出更多精彩。


智芳


有多少两口子是凑合过的?

2019年过去了,昨天看了一下离婚的数据比列:

全国平均下来有差不多40%的离婚率,最高的地方差不多有60%多的离婚率了,相当震撼!

这个数据其实是比较客观的。我本人是80后,身边认识的朋友差不多有一半是离过婚的,剩下来一部分是感情比较和睦的,另一部分是婚姻名存实亡的,孩子共同抚养,但夫妻各玩各的。

现在生活压力太大,房贷,车贷,压垮了许多人,许多人活着就如同赚钱机器,毫无情趣可言。判断一个人标准就是这个人能不能赚钱,所以好多人的择偶观念其实是畸形的。婚姻时间一长,各自发现彼此根本不合适,于是就离了,就跟小孩子过家家酒一样。

至于两口子凑合过的,并不是不想离婚,而是离婚成本太大,两人协商不了,财产分割缩水严重,或者长辈的压力,或者孩子的压力,离婚不现实,就只能凑合过了。

如果有不是调查的离婚比例数据,而是夫妻不合数据,我估计至少得80%以上!

就这样。


情感大水桶


南无阿弥陀佛





佛缘137918683


如果说真爱,是婚姻的基础,海枯石烂不变心,所发的誓言,是真正爱情的话,就不会有现实,生活中的凑合婚姻了。然而真心相爱的两个人,有不少人不能,说婚前不爱对方,要不然也不会,走进婚姻殿堂。只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婚后发生了变化。夫妻离婚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出轨,婚姻的原则问题,导致感情破裂,分道扬镳。

有很多人经不起,时间的推敲。过着过着很多,问题都显现出来了,身上的缺点,不足之处浮出水面,暴露了真实面目。夫妻感情自然就淡漠了,因为孩子只能,凑合着过日子了。也有很多夫妻,就这样凑合一辈子,在外人面前,恩爱有加,平日中同床异梦。还有的夫妻,打了一辈子,闹了一辈子,但就是打不散,只能说是,凑合的过吧。

幸福的婚姻,夫妻恩爱,久处不厌,相濡以沫过一辈子。幸福的婚

姻需要运气,而凑合婚姻,却需要勇气。好的婚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与信认,共同经营。夫妻感情不好的婚姻,彼此消磨与冷漠。如果夫妻之间,有了孩子,大部分都是为了孩子,而维持现有,的生活凑合着过。孩子是父母的宝贝,天底下没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多数是为了,不伤害到孩子,不想让孩子受委屈,而凑合着过日子。就算夫妻感情,不好或破裂,宁愿选择凑合,也不愿意离婚,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所以都是凑合过日子的。


红叶23509


我的爷爷奶奶

在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区南麓,是高低起伏、连绵不绝的丘陵地带,有一个名叫孙家沟的小村子,就坐落在植被茂盛、四季常青的山坳里。这里的村舍不像中原地区都是几十户、上百户人家聚集在一起,而是一家一户散落于山坡之上、茂林修竹之中,房前屋后种植着挂满沉甸甸金灿灿果实的柚子或橙子树。房屋都是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老房子,在潮湿空气的浸润下,石墙灰瓦变得近乎黑色,让人有穿越到明清时期的感觉。在一户人家的门前,有一方池塘,四周青山环抱,草木葱茏。望着一池碧水,我不禁想起李商隐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池塘的东面和北面有两座坟茔,分别葬着我的爷爷和奶奶,他们都是“头枕青山脚踏川”,风水极佳。

从孙家沟往太阳升起的方向走十几里山路,就到了一处地势平坦的坝子,这就是任市镇。爷爷在这个小镇上度过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爷爷祖籍湖南,只因清军屠川(清史记载是张献忠屠川,实属满清栽赃),清政府遂遣湖南、湖北、广西等省百姓移民四川(史称湖广填川),爷爷的祖先便随移民的队伍来到了四川达州开江县任市镇。

爷爷本姓蒋,是过继到孙家的。当时孙家是大户,家境殷实,若按阶级成份划分应该属于地主。爷爷年轻时勤劳能干,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本来日子可以就这样一天天平静地过下去,可一次意外经历彻底改变了爷爷的一生。那天,爷爷上山砍柴时,被土匪绑了票。土匪捎信来,让家人带几十块大洋上山赎人。孙家虽有家产,但变卖家产也需要时间。等筹足几十块大洋时,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爷爷回来后,声称自己在山上喝了一个多月的稀饭,吃了不少苦。他仿佛一下子参破了生死,从此游手好闲起来,整天泡茶馆、抽鸦片烟,并且一辈子不再喝稀饭。结果坐吃山空,很快就把家产败光了。

这下可苦了奶奶,一家人的吃喝用度怎么办?还好,任市镇上隔天就有集市,逢集时奶奶就在自家门前卖醪醩(酒酿),并向在家门口摆摊的小贩收取摊位费,聊以度日。爷爷更是有办法,常去牛马市充当掮客,就是那种在袖筒里摸手指头,帮买卖双方讲价钱的中间人,用现在话说叫经济人,赚点零花钱,够自己抽烟喝酒就行。

在我父亲之前,奶奶生过三个孩子都没有活下来。父亲出生那天,爷爷出门正好撞见有人抬着棺材出殡,回家来便对奶奶说:“这个娃儿还是活不了,我刚才在街上看见抬棺材的了。”这话成了奶奶的一块心病。后来,街上来了一位算命先生,奶奶特意请他为父亲算命。算命先生断言:“这娃儿二十三岁时有一劫,是在水里,如果淹不死,日后一定升官发财。”奶奶这才明白,原来棺材是“官财”的谐音,好兆头!

解放后,土改运动时划分阶级成份,爷爷家被划为贫农。镇上的人都夸赞爷爷是“圣人”,视金钱如粪土,解放前就霍霍完了家产,逃过了被打成地主的厄运。

抗美援朝开始了,我父亲要报名参军,爷爷奶奶死活不同意,他们知道上了前线就是九死一生。一天,父亲谎称上山砍柴,然后从山上悄悄溜下来,瞒着爷爷奶奶到镇上征兵点报了名。等到父亲胸戴大红花坐上卡车整装待发时,奶奶这才听说。奶奶颠着小脚赶了几十里山路,也没把父亲追回来。她大哭一场!

儿子上了前线,保家卫国,光照门楣。从此,爷爷的威望达到了人人景仰的地步,全镇的人都尊称他为“孙老太爷!”

抗美援朝结束时,志愿军撤离朝鲜,几十万人集结在鸭绿江边,而江上只有一座大桥可以通行。为了保障汽车、火炮、坦克等武器装备优先通过,部队组织会水的战士武装泅渡。父亲从小是在野河里泡大的,自认为水性很好,便报名参加了泅渡。下水后,游着游着,不知什么原因他竟然溺水了。顺水漂了几十里路,在下游被专门负责打捞的部队救上岸来。回国后,父亲被保送到重庆炮校学习。从此,便开启了他的“升官发财”之路。

爷爷只来过徐州一次,是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年龄太小,我对他的印象非常模糊。记得当时是冬天,爷爷穿着一件长及脚踝的棉孢子,在部队大院里显得非常另类。他怕冷,让父亲用棉被将门窗全部封上,屋里黑暗,白天也要亮着灯。他几乎足不出户,每顿饭都是母亲或其他人将饭菜送到他的房间。一天两顿酒,雷打不动;最喜欢吃的是猪油拌米饭。某日,风和日丽,爷爷突然来了兴致,带着哥哥以及哥哥的一群小伙伴去登大院里的吉山。当他们走到半山腰时,忽见草丛中有只黄鼠狼一闪而逝。爷爷双手比划着,用浓重的四川话说:“那么粗,那么长,哧溜哧溜黄鼠狼!”此话不胫而走,后来竟成了我们大院孩子们的童谣。

爷爷脾气暴躁,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炸;奶奶性格倔强,不肯示弱。两人简直就是雷公电母托生,一辈子电光石火,硝烟弥漫。爷爷当年可是一条壮汉,奶奶却是一双小脚,自己都站不稳,怎么打得过爷爷?一次打红了眼,奶奶抄起菜刀要拼命,爷爷见状夺门而逃。出了门,爷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喊街。他边走边喊:“老婆子杀人喽——,还有国法吗?”

因为打架,奶奶两次负气出走。她背着竹篓,千里迢迢来徐州投奔自己的大儿子。第二次来我们家时,我上初中,她总共住了三、四年,直到七十二岁时才执意要回四川。当时她很健康,却每天念叨:“当年给你老汉(爸爸)算命的先生说了,我只能活到七十三岁。我不能死在徐州,死在这儿要火化的,回去还可以土葬。”父亲拗不过她,只能放她回去。

第二年,奶奶真的走了。爷爷早就为他们两人选好了地方,就是孙家沟自己弟弟家的池塘边。数年后,爷爷驾鹤西去时,小叔和大姑商议,他们老两口打了一辈子,死后就别葬在一起了。于是,爷爷奶奶就成了牛郎和织女。

我结婚时去四川旅游,顺便回老家到爷爷奶奶的坟前烧了喜纸。

时光如白马过隙,一晃我的女儿都上大学了。当女儿准备报考硕士研究生时,爷爷奶奶的坟同时开裂了。闻讯,我上网百度方知,四川风俗祖坟开裂预示着后人要出状元。果不其然,女儿金榜高中。为此,我专程回了一趟老家,给爷爷奶奶报喜。在他们坟前,我看到了神奇的一幕。两座坟开裂得一模一样,同一个位置,同样大小的裂口。

女儿考博士时,为了保险起见,同时报考了自己的学校和中国人民大学。发榜前,我和妻子去九华山敬香祈福。当晚,我们住在九华街的客栈里,从不说梦话的我竟然在睡梦中说:“怎么会有两个?”此时妻子还没睡,便问我:“什么两个?”“两个月亮,我看见天上有两个月亮!”我接着说。第二天早上,妻子绘声绘色地将我说梦话的情景描述一番,我立刻说:“闺女肯定两个学校都考上了。”

发榜时,两所大学女儿均考了第一名。

感谢爷爷奶奶的在天之灵仍然护佑着自己的后人!

爷爷,您在天堂里还喊街吗?


抚琴放鹤


据我所知,有很多两口子是凑合过的。他们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平平淡淡才是真嘛。

话又说回来,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这都是知道的,所以许多老实人都娶了一个过去,很有故事的渣女,而渣男又娶了一个好姑娘。他们虽然在一起过日子,但是,他们之间的博弈是不平等的,一方有着丰富的经验,而另一方是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好人,这样的搭配过日子才不会天天吵架。

渣男渣女是最会玩浪漫的,但他们只适合谈谈恋爱什么的,一旦到了婚姻阶段,他们大多数是不会走到一起的。因为他们喜欢风花雪月的日子,对普通的柴米油盐的生活没有兴趣,更多的时候是他们互相之间看不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