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为什么那么轻易就夺得了宇文家的天下?核心原因是什么?

钱塘安东阳


首先从历史大架构上分析

在封建制度下皇帝权利至高无上,这就导致政治架构不稳定,权利过于集中,当上位者把控不了,下位者很容易夺权。

纵观中国历史上皇位被篡,基本上都是老的权利核心突然消失(老皇帝去世),而新权利核心(新皇帝)无法控制和平衡权利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少国疑,尤其是在政治权利上层出现能熟练把控和运行这套权利规则的次核心(如霍光,王莽,杨坚等等一类能把控朝堂,有追随利益集团的)

而运行和掌控这套权利规则,需要熟练的经验,足够的政治威望,卓越的政治能力和强有力的政治手腕,而年纪小的新皇帝根本没法把控和运营高度集中,高速运转的权力架构,这就给了权臣把玩的空间了,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替代新皇帝,成为暂时或者永久的最高权利核心。

而在权臣想要取代新皇帝成为权利架构下新的核心,那么一般有两条,要么拥有绝对军权的,像南朝的皇位更替,南朝宋的刘裕,齐的萧道成,梁的萧衍,陈的陈霸先,后来北宋的赵匡胤,他们都拥重兵的军阀。

要么拥有绝对政权,如新的王莽,隋的杨坚,他们都是强大的外戚,他们在老皇死后,直接快速成为权倾朝野的政治核心。这些篡位成为权力新核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篡位者对于朝廷,或者说他们所在的利益集团有着重大贡献或者有着极大功劳的,所以他们很容易得到利益集团其他人的追随和拥护,权力集聚才能有效。

再从当时历史局势的现状上分析,杨坚是如何轻易篡位成功。

1.宣帝早逝,静帝6岁继位,新权利核心未形成(至少要皇帝成年,新核心才稳定),更加致命的是,杨坚利用这段最高权力的空白期,实质上已经成为了新核心,所以他篡位这套权利系统反应很小。

2.杨坚被静帝任命为大丞相,在除掉宇文氏五王,尉迟迥和王谦后,杨坚成为朝堂上绝对的政治权利核心。

3.杨坚大败北齐,平定内乱,对社稷(北周这个权利集团)有大功劳,威望十足,很得权利势力支持。

4.政治手段高超,拉拢一大批,打击一小批,施政能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5.宇文氏和杨家都是关陇集团最高权利阶级八柱国、十二大将军,而关陇集团是北周权利系统的最重要的势力,取代宇文氏,杨坚受到内部势力的阻力小。

6.杨坚是北周的外戚,利用禅让的制度,大名义上具有合法性和正统性,天下人都认可。





阿驰2585


杨坚本是外戚,是皇后杨丽华的父亲。杨丽华的丈夫、北周皇帝宇文赟早就看杨坚不顺眼,多次起念杀杨坚。杨坚心头也十分惧怕,便请求到外地去做官,远离皇帝。可动身之前,宇文赟突然死了,宇文赟死的时候22岁,史书记载宇文赟沉溺女色,荒淫过度。杨坚矫诏,做了总知中外兵马事,也就是全国兵马总司令啦,辅佐宇文赟长子宇文阐做皇帝,宇文阐只有八岁。

杨坚要坐稳摄政的位置可不容易,因为宇文皇族树大根深,哪会容他踏实安宁。北周开国者宇文泰有13个儿子,老四武帝宇文邕就是宇文赟的父亲,此时在世的儿子尚有五位,都是分封在各地的亲王,是宇文皇族的梁柱子,如果这些亲王得知杨坚摄政,肯定是不会答应的。于是杨坚隐瞒宇文赟的死讯,召五位亲王入京朝见。说是千金公主要外嫁到突厥了,你们呢都到京城来庆贺这件大事吧,也顺便给千金公主送行什么的。千金公主是老七宇文招的女儿,那老七自然是要来了,其他亲戚嘛,老九,老十,老11,老13也就都来了。五位皇族的大佬来了,来了自然就再也走不了啦。在京城,杨坚给宇文家的人官做,还让宇文阐的叔父宇文赞当右丞相,宇文贽当上柱国,只不过都是些有名无实的虚职罢了,旨在把他们稳住。

困住了五位大佬,他们留在封地的儿子们也就翻不起什么浪来。只有宇文泰外甥、相州总管尉迟迥闹了一闹,折腾了两个月兵败自杀,尉迟迥闹腾的时候,尊奉宇文招的小儿子为皇帝,并以这个小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

到了这一步,宇文皇族基本上没什么后劲了,杨坚呢自然就开始动手杀人啦。半年之内,五位亲王以及他们所有的儿子以谋逆等罪名诛杀。

拔除了锋利的钉子,杨坚自导自演一出禅让大戏,做了大隋的开国皇帝。将宇文阐降封为介公。

可这并没有完。宇文泰有13个儿子,在世的五位以及他们的儿子都被杨坚杀了,可早先已经去世的八个儿子还育有许多儿子,这些儿子是隋国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万一某个野心家拥立一个出来作对也是未可知的,于是杨坚就用这许多的宇文家儿子们的人头来祭祀大隋开国,尽管这些儿子们许多尚且年幼,最后将宇文阐也毒杀了。

这是宿命,是君主专制时代每逢改朝换代帝王家的宿命。

杨坚共屠灭宇文皇族男丁六十多口。38年后,这宿命也落到了杨坚的头上,他的子孙合计三十多口也被后来的帝王屠灭。不过这是后话。



红楼倚栏


杨坚家族十三世为官,并非是暴发户;宇文氏虽然是皇族,但实际上关陇贵族对其的支持度很低。杨坚篡位时,并非是以杨氏一家之力单挑整个北周政权。而是杨家和宇文家单挑,外公赢了外孙。

也就是说,杨坚是运气和实力并存。一切有利于篡位的条件,全让他赶上了。所以他的篡位才会那么成功。


北周的奠基人宇文泰,最初只是大将军贺拔岳的行台左丞,平时替贺拔岳处理一些政务上的事情。后来因为高欢使离间计,唆使侯莫陈岳刺杀了贺拔岳,而贺拔岳的残部又推举宇文泰为新元帅,他这才上位。

后来宇文泰凭借高超的个人能力,以及比较合理的政治平衡,让贺拔岳残部以及关陇当地的贵族对他是俯首帖耳,他才得以稳坐西魏八柱国之首的位置。

注意了,当时宇文泰和其他柱国大将军,不是君臣关系,而是盟主与盟友的关系。他能当上西魏相国,一是因为他能力强,二是大家抬举他。并不是说他当了老大,他就是大家伙的君主。不是这样的。

宇文泰病死前,让侄子宇文护监国摄政,辅佐宇文觉。因为宇文觉年纪太小了,需要宇文护帮他,否则他根本镇不住场子。

后来,宇文护连杀宇文觉和宇文毓,发动宇文氏的家族内战。在此期间,关陇贵族的权益并未受影响,只是有个别支持宇文觉的贵族受到了牵连而已。(比如独孤信)

再之后,北周武帝宇文邕清洗宇文护后,也没有搞清洗并未扩大化,被清洗的只有宇文护诸子及少数亲信,依然只是家族内斗,没有牵涉到关陇贵族的头上。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关陇集团的各大门阀贵族在北周一朝,是真心的牛掰。对于两位先帝和宇文护被杀事件,这些人基本上抱着作壁上观的态度,极少有人受到牵连。皇帝死了就死了,大家仍然是高官厚禄。皇帝的幸福感还不如臣子。

颇有一种“皇帝死了关我鸟事?我只关心我自己的利益”的感觉。


武帝驾崩,宣帝宇文赟继位后,宇文氏内部继续内斗。宣帝接连清洗了齐王宇文宪、宇文孝伯、宇文神举和,弄出五个皇后,然后再禅位给儿子自己做太上皇。而关陇贵族则继续不受影响。

宇文赟发动这一系列皇族内斗,目的可能是为了加强皇权。但是很可惜,他命短,才当了两年皇帝就驾崩了。残酷的权力结构重组才刚刚开了个头,就悲剧的死去了。最后等于是给老丈人杨坚做了嫁衣。

因为,从后来杨坚可以轻易杀尽宇文氏诸王就可以看出,宇文氏因为宇文赟的内斗,已经是毫无还手之力。杨坚摊上这样一个能折腾,又无福享受,净给别人做好事的主,也算是他命中有篡位的“运”。

周宣帝死后,门阀们投了宇文氏反对票,认为宇文氏不再具有统帅关陇贵族的资格,便对杨坚篡位一事予以默认。

当杨坚干下篡位之事后,公开反对的贵族只有十二大将军王雄之子王谦以及尉迟迥和北齐投降过来的司马消难。除了这些人外,再没有豪门贵族的响应。

这就足以可见,关陇贵族集团是打心眼里抛弃了宇文氏。



最后做了总结。

首先,北周宇文氏本来就是一个统治力很弱的皇族。当年宇文觉能称帝,全靠关陇贵族的抬举。皇帝在贵族眼里,就像是职业经理人,有用就抬举,无用则弃之。

其次,宇文氏长年内斗,皇族内讧从不牵涉到关陇贵族。这就导致统治力本来就不强的宇文氏更加的虚弱不堪。而杨坚家族则几乎不受影响,这让杨坚捡了便宜。

第三,杨坚家族实力强大。他父亲是北周随国公,爷爷北魏建远将军,太爷爷是北魏龙骧将军、太守,高祖父是北魏太守,五世祖是北魏司马,六世祖后燕太守。

结合以上三点,杨坚篡位时,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关陇贵族无所谓谁当皇帝,只要保证他们的利益,谁当皇帝都可以;宇文氏因为长年内讧,实力被削严重;杨坚家族累世为官,实力并不弱。最后,厚积薄发的杨家和只剩孤儿寡母的宇文家单挑。宇文家没有能力反制,关陇贵族选择冷眼旁观,几乎没人出兵勤王。于是杨坚就顺顺利利的篡了外孙的皇位,并血屠了宇文氏。

后来隋朝的灭亡,也是同样的情况。隋炀帝清洗了不少人,导致贵族后裔杨玄感、李密先后起兵。当隋炀帝迁都江都,抛弃关中之后,关陇贵族实际上也抛弃了他。李渊趁虚起兵,杀入关中接替杨氏,成为天下公认的正统。实际上就是关陇贵族对杨氏的否认和对他的承认。


Mer86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要拿下江山,大多需要很长久的准备,还要付出很多努力方可,可是杨坚建立隋朝,看起来却十分顺利简单,一切就像水到渠成一样。为何杨坚能够这么顺利拿下江山呢?接下来我给你讲一讲。


一、杨坚本非池中物

我们先不说其他,单纯讲一讲杨坚本人,他在谋朝篡位这条路上,可是铺垫良久,最简单的就是他叫一些朝中大臣或者天下异士传播一些他以后必为天子的言论,引起很大舆论效果。

就连当时宇文家也对杨坚十分忌惮,害怕杨坚对其产生影响,可是宇文家每每打算对杨坚出手,杨坚就能够主动请求退让以证明自己是清白的,说明那些流言蜚语并非自己所为。

可是实际上这些流言蜚语明显就是杨坚为了笼络人心故意为之,因为那些传言,很多天下豪杰纷纷投靠杨坚,就希望日后能够跟从杨坚一起建功立业。有了能人异士的支持,为杨坚日后登基做好铺垫,要不然根基怎么可能稳固。

看似杨坚登基过程十分简单,背后还是有着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在那个君权神授思想严重的年代,杨坚那样的流言蜚语,对他日后篡夺江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宇文家屡屡送助攻

要说宇文家,也是十分有趣的,北周奠基人宇文泰有两把刷子,能够靠着自己非凡的领导能力成为八柱国之首,让大家都能够服从他,可是这个八柱国对宇文家的支持力度不算大,或者说宇文家的衰颓对八柱国影响不大,所以后来在宇文家屡屡走下坡路的过程中,八柱国其余人员都是只管自己利益,对宇文家利益并不关心,对是否是杨坚篡位也不关心。


可以说最有能力的宇文泰都没有搞好这个制度,后来者更是越玩越砸,比如宇文泰去世后,杨坚父亲杨忠以及宇文护辅佐年轻的宇文觉登基,很快宇文家家族内部发生政治斗争,宇文护为了得到皇权,将当时皇帝宇文觉杀死,还顺便杀掉宇文毓,内斗轰轰烈烈,其余人员隔岸观火。

因为宇文护开了一个内斗的头,就似乎根本停不下来,紧接着武帝宇文邕讨伐宇文护,并且将宇文护搞定,顺便将他的家人以及党羽一并除掉,不过依然没有对隔岸观火的八柱国制度进行改革,还是让他们继续过着自己逍遥自在的生活。

武帝虽然有点能力,但是天要绝宇文家,武帝不久猝死,将皇位传给年轻的宣帝宇文赟,这个家伙是个贪恋美色的皇帝,在位期间首先将影响自己找美女的那几个亲戚搞定,其中包括齐王宇文宪、宇文孝伯、宇文神举。

搞定这些人后,宣帝终于可以安心娶老婆,他一口气封了5个皇后,创造古代历史上皇后最多的记录,尽管他已经这么拼,可惜还是有朝中大事影响自己,于是宣帝干脆禅位给自己乳臭未干的儿子,自己专心玩乐,最后身体掏空年仅22岁就去世。



宣帝去世后,剩下一个小屁孩当皇帝,杨坚已经感觉时机成熟,有些迫不及待,何况杨坚还是宣帝的岳父,有了这层关系,谋朝篡位更加简单,年幼的小皇帝啥也不懂,朝中大臣基本都支持杨坚,八柱国其余成员大多也投票赞成杨坚篡位,一切顺理成章,小外孙皇帝禅位给杨坚,让杨坚建立隋朝,成就大业。


三、杨坚的家族背景强大

杨坚家族世代为官,据说已经十二世都是朝中大人物,奠定了扎实的军事基础,再加上杨坚的父亲杨忠在当时是宇文家的北周随国公,权力滔天,朝中支持者甚多,后来杨坚谋朝篡位,也没人敢出来吱声,否则估计小命不保。

有了家族势力的保驾护航,杨坚篡位简直易如反掌,不费吹灰之力。


结语

杨坚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自己家族势力雄厚,自身条件不一般,还足智多谋,善于审时度势,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宇文家内部斗争激烈,想自取灭亡,杨坚挡都挡不住,最后只能勉为其难成为皇帝,带领大家一起发家致富!



嗔痴历史观


假如我说,杨坚做皇帝靠的是运气,你信吗?实际上,看似必然的历史事件,都是无数个偶然因素的组合。杨坚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你要是还不信,那就听我给你唠唠:

偶然因素之一:干得好,不如投胎投的好

杨坚的父亲杨忠,因为替宇文家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到柱国大将军和随国公。杨坚生来就是官二代不说,做官都可以走捷径——杨坚27岁的时候,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机,他老爹杨忠就很配合地老死了,杨坚就继承了爵位,成为一方重臣。

偶然因素之二: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英年早逝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历史上最有能力的皇帝之一,能文能武,用勇有谋,雄才大略。隐忍十多年,诛杀权臣宇文护,加强集权;完善府兵制,打造强军;打击地主兼并土地,缓和社会矛盾;坚决灭佛灭道,增加劳动人口,发展经济;出兵北齐,一举统一北方。

宇文邕这样有能耐的皇帝,要是再多活十来年,灭南陈、灭吐谷浑、灭突厥、一统天下统统不在话下。在宇文邕手下的时候,杨坚只能瑟瑟发抖,伴君如伴虎。可惜天妒英才,宇文邕病死在了北伐突厥的征途上,这一年宇文邕36岁,杨坚38岁。

偶然因素之三:北周宣帝宇文赟(yūn)死在了纵欲过度

北周武帝去世后,19岁的宇文赟即位,这是一个标准的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样样都喜欢。这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女人,他老爹刚去世不久,他就全国海选后宫。就是这么一个人创造了历史上的一个记录:同时册封了五个皇后。

宇文赟这么个浪荡子,有没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答案是肯定的。他就是杨坚做皇帝的神助攻。做了三件事:

  • 其一,杀掉了威望极高的皇叔宇文宪,这个王爷是宇文家的定海神针,唯一一个可以压制杨坚的人物。宇文赟认为叔叔功高震主了,觉着派人砍死比较安心。宇文宪被杀,享年34岁。

  • 其二,娶了杨坚的大女儿杨丽华做皇后,把老丈人杨坚提拔为大司马、柱国大将军,使得杨坚的权柄越来越重。宇文赟对杨坚也不放心,试探了好几次。派出去的人为了给自己留后路,替杨坚说了好话。宇文赟就不了了之了。

  • 其三,宇文赟先是把位子禅让给7岁的儿子,然后就纵欲过度搞死了自己——才21岁就挂了。有人对宇文赟的死因怀疑,别怀疑,他肯定是死于纵欲过度。13岁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开始后宫种马,皇后就5位,妃子有名有姓的就有几十个——做神仙也得看身子板呀。他一死,没人压的住杨坚了。

看看吧,宇文家的两个皇帝一个王爷,都抢着早早投胎,杨坚继承老爹爵位,宇文家还把杨坚扶上国丈大将军的位置,替老杨家铺好了路。杨坚要是还抓不住机会,哪能对得起宇文家的栽培?


尔朱少帅


古代开国皇帝有三种,一种是势力崛起,比如秦始皇、唐高祖李渊、清太祖努尔哈赤等;一种是农民军起义,比如汉高祖刘邦、梁太祖朱温、明太祖朱元璋等;还有一种是一朝权臣篡位的,比如新朝王莽、魏文帝曹丕、晋武帝司马炎,还有这位,隋文帝杨坚。

图为隋文帝杨坚画像。

杨坚有着高贵的出身,贵族世家的男儿,他的先祖是东汉太尉杨震,曾祖杨元寿是武川镇司马,后人一直繁衍于此,与宇文泰的祖先都是武川镇的军人,属于关陇军人集团,公元557年,宇文觉废魏自立,建立北周,公元577年,宇文邕灭北齐,统一北方,此间,关陇杨氏扮演着左膀右臂的角色,北周建立后,杨坚父亲杨忠封隋国公,官至柱国、大司空。

图为灭北齐之前的北周势力范围。

父亲杨忠的官爵给了杨坚平步青云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杨坚14岁为军中功曹,15岁就授散骑常侍,封县公,16岁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宇文泰帝评价其“此儿相貌非凡,不似能经常出现的人物”,可见杨坚并非全靠父亲荫封,自己也是有实力的。权臣宇文泰死后,北周内乱,宇文泰长子宇文毓夺得皇位,是为周明帝,杨坚授卫尉,封郡公。

隋朝莫高窟第295窟壁画。

21岁的杨坚已出任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少年得志的杨坚受到朝中众勋贵的亲睐,特别是鲜卑大贵族、柱国大将军、卫国公的独孤信最积极,认为其前途无量,主动把七女儿许配给他,要知道独孤信不仅在关陇集团有显赫的地位,是北周朝廷重臣,他的长女已是皇后,杨坚与他的七女儿结为夫妻,对提高杨坚的地位有着更加坚实的作用,两人婚后第二年,杨忠就去世了,杨坚顺利的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这年他28岁。

图为杨坚的泰陵。

周武帝宇文邕时,杨坚在北周政权中开始扶摇直上,公元575年在讨伐北齐战争中,杨坚统率的3万水军于河桥击破齐师,立下战功,公元576年,武帝再次率六军伐齐,杨坚为右三军总管,再次大获全胜,杨坚进位柱国,577年北周终于灭掉北齐,杨坚立下旷世之功。不久武帝去世,少年皇帝宇文赟即位,他的皇后正是杨坚长女杨丽华,杨坚拜为大司马、柱国大将军,进宫辅政,宇文赟胸无大志,整天不务正业,为这杨坚掌权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仅1年宇文赟死于酒色,8岁的儿子宇文阐即位,杨坚为大丞相,百官皆听命于他,在清除了宇文家族反对势力后,在众望所归下接受禅让,改国号为“隋”。


图文绘历史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相比其他开国皇帝,杨坚夺得天下要容易的多,当时的北周已经有统一天下的趋势,杨坚以外戚身份代周自立,背后的核心原因是关陇贵族集团雄厚的背景力量。




魏晋南北朝,出了很多世家大族。门阀士族在当时达到了其鼎盛时期。西晋八王之乱,中原板荡,晋琅琊王司马睿衣冠南渡,得到了当时江东大族王氏、谢氏、庾氏的支持,在建康建立了东晋小朝廷,王导、王敦、谢安、谢玄等门阀士族都得到重用,晋元帝几乎是被这些人架空,当时民间还流传着“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可见门阀士族在魏晋南北朝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左右国家的命运走向。

杨坚的家族,就是属于典型的门阀士族。杨坚出自关中弘农杨氏,乃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从杨震起至杨秉后裔杨彪(8世)均为太尉,后世称为“四世三公”。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开国功臣,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兵关中,为“八柱国”之一,官居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死后追赠太保。



魏晋南北朝时期,寒门子弟鲜有发达者,世家大族牢牢占据着朝廷的各个职位。杨坚有一个牛逼的父亲和强大的家族背景,属于典型的官二代。西魏恭帝四年(557年),二十六岁的杨坚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可谓是年少有为,春风得意。杨坚还有一个同样背景强大的老婆独孤伽罗,她的父亲是关陇贵族集团重要成员,卫国公,北周开国“八柱国”之一独孤信。

杨坚出身豪门,背景强大,但他在北周明帝、北周武帝初期,并未能施展拳脚。当时大权臣宇文护专擅朝政,北周武帝隐忍多年才除掉他。宇文护一死,杨坚才算是如脱缰野马,在北周帝国的权力中央隆重登场。天和三年(568年),北周武帝宇文邕聘杨坚的女儿杨丽华为太子妃,杨坚一跃成为皇亲国戚,未来的国丈。这个身份的改变至关重要,杨坚可以以外戚的身份做掩盖,逐步走向权力之巅。



北周武帝宇文邕去世后,太子宇文赟即位,即周宣帝,杨丽华被立为皇后。杨坚因是皇后之父,得以进位柱国大将军、大司马。但是周静帝对他并不完全信任,杨坚觉得在朝中凶险诡异,于是就申请外放地方,跑去任亳州总管了。周宣帝自幼长于皇宫中,沉溺酒色,不问政事,觉得当皇帝严重束缚了自己的自由,在位仅两年便传位于长子宇文阐。大象二年(580年),北周宣帝病重,当时杨坚担任扬州总管准备伐陈,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随国公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

至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已经把朝中反对他的人都杀的差不多了,二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离代周自立仅一步之遥。同月,北周静帝以杨坚声著海内、众望所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造例三让后顺天应命 ,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隋”,并大赦天下。

杨坚的成功,背后有关陇贵族集团的强力支持,而北周宇文氏,看似帝王世家尊显无比,实则外强中干,虚弱不堪。



要知道,北周的建立同样离不开强大的关陇贵族集团的支持。作为世家大族抱团形成的集团,在利益至上的魏晋南北朝,既可以选择拥护北周,当然也随时有可能抛弃北周。

作为关陇贵族集团的重要成员,已经在北周身居高位的杨坚,自然会得到关陇贵族集团的支持,因为他们相信,杨坚会给予他们想要的。而北周皇帝,自北周武帝后,便一代不如一代,这显然不符合关陇贵族集团的利益要求。既然北周气数将尽,那大家就合计下把杨坚捧上去,这样也能继续为关陇集团谋取利益。

遗憾的是,通过关陇贵族集团在背后支持得以实现改朝换代的隋文帝杨坚,在世的时候并没有认识到世家大族对王朝隐藏的威胁。已至于隋朝的灭亡,居然是同样亡于出身关陇贵族集团的唐国公李渊。


大国布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杨坚之所以能够轻易的代周建隋,乃是其世代打拼的功劳。

<strong>

杨坚家族乃是北朝豪族,关陇集团成员。他的父亲杨忠,是追随北周皇帝宇文泰打江山的肱骨之臣。北周成立后,杨忠被封为随国公。这是杨坚夺权的基础!

当然,“天作孽有可为,自作孽不可活”,杨坚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的得到宇文家的江山,更是是因为宇文赟昏庸无能,奢靡成性,导致皇权流失,这才让杨坚钻了一个空子, 夺取了本该属于宇文氏的北周江山。


杨忠病逝后,杨坚世袭了老爹的爵位,因此,杨坚的政治出身非常好,几乎没有任何污点,优秀的出身为他日后大权独揽打下了基础。

杨坚的相貌极为奇特,根据史书《隋书》记载,杨坚的额头上,有五块向外突出的骨头,从额头贯穿到头顶,像五只角一样,并且他的手掌纹连起来看像是一个“王”字,朝中传言杨坚的面相不一般,有“飞龙之相”,将来必定不是一般人。

因此杨坚奇怪的相貌引起了宇文邑的不安,宇文邑曾几次想杀掉杨坚,奈何杨坚逢凶化吉,次次都顺利躲过灾难。

短命的宇文邑死后,由荒淫无道的宇文赟继位,宇文赟沉迷女色,大肆建造行宫,劳民伤财,彻底败光了老百姓对宇文氏的好感。

宇文赟立了五个皇后,夜夜笙歌,纵欲过度,22岁便病死了,宇文赟死后,年仅7岁的宇文阐登基,年少无知的宇文阐任命杨坚卫丞相总理朝政,杨坚靠着丞相的权力大肆消除异己,笼络权力。

杨坚逐渐把宇文家族的权力架空,直到581年,杨坚暗中逼迫宇文阐禅让皇位,渴求自保的宇文阐对杨坚的要求言听计从。

杨坚假惺惺的推让了三次,最后以“为国为民”为理由,接受了禅让,成为了皇帝。


白话历史君


隋文帝杨坚,弘农郡华阴人。隋朝开国皇帝,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开皇九年(589年),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长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仁寿四年,在仁寿宫离奇去世。终年六十四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杨坚接受宇文家禅让:

一、与其说是夺取,不如说是宇文家赠予的。

1、昏君未有如宇文赟者。

宇文赟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宇文赟即位后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装饰宫殿,且滥施刑罚,经常派亲信监视大臣言行,将蒸蒸日上的北周国力生生打住。后禅位于长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但仍掌控朝权同时变本加厉愈加荒淫无道。因为纵欲过度宇文赟二十二岁便英年早逝。真的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比之隋炀帝也不遑多让。朝中许多正直的大臣都对这个皇帝失望透顶。


2、限制宗室权力,重用外戚大臣。

北周的强盛离不开宗室的支持。但是,了解北周历史的都知道,北周的宗室也给国家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就是连杀三位皇帝的宇文护。所以宇文赟不信任亲王宗室。以其杀害皇叔齐王宇文宪为标志,北周宗室逐渐远离了核心权力。这在当时确实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客观上使得重用身为外戚的杨坚成为了必然选择。当真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


3、历史难题,主少国疑。

宇文赟二十二岁便去世了。因为其的荒唐,他的继任者早已确定为长子长子宇文阐,根本不给宗亲们另立长君的机会。但是他去世的时,宇文阐不到七岁。而亲王宗室早已经远离权力核心,反倒是作为外戚的杨坚大权在握,逐渐控制了朝政。

二、杨坚本人能力拔尖。

1、杨坚姿容甚伟,让人见之倾心。

对手的评价才是最客观的。史书中有记载,齐王宇文宪曾对北周武帝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我每次见到他,都不觉自失,我怕他不会久居人下,要早早地除掉他。”;内史王轨曾向北周武帝:"皇太子赟将来并非社稷之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可惜遇到的雄才大略的周武帝(是狼是虎,在武帝面前都只能卧着)。宇文赟继位后更加不会理睬宗室的意见。从反面证明杨坚的姿容甚伟。

<strong>

2、杨坚本人性格稳重,善于施恩于人。

杨坚小时候因为谶语被常年寄养在寺庙之中。这也便造成了杨坚从小沉默寡言,成熟内敛让人觉得成熟稳重。所以,在官场上甚至受人器重。本人又懂得韬光养晦。再加上宇文赟当政时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宰相。让杨坚可以假借宇文赟的名义大肆收买人心,手下聚集了一批能臣猛将如高颎、贺若弼都以他马首是瞻

3、杨坚本人鲜卑化的汉人的有利地位。

南北朝到了末期,北朝之中汉人的总体势力已经超越鲜卑人。相比较一心恢复鲜卑化的宇文皇室,深受鲜卑文化影响的汉人杨坚似乎更适合作为这个新的朝廷的领路人。所以,在杨坚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大部分人无论种族如何都是乐见其成的。事实证明,杨坚当政后与民休息,降低赋税,宽于刑法,使得兆民归心,大大降低了改朝换代的阵痛

综述

杨坚的成功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只能说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杨坚就是这个顺天应人有准备的家伙。


历史的拐点


杨坚轻易夺得宇文家的天下其实也并非易事,杨坚一开始或许并没有想过要篡位,野心几乎都是在风向有变自己又大局在握的时候起的。首先杨坚本身就是一个不一般的人物,父亲杨忠位列公侯,据说在杨坚孩子时有尼姑就说此童不可当做一般孩子养,再其读书时更是表现出了少年老成,少言寡语,在班里不怒自威。

杨坚父亲杨忠死后杨坚继承了爵位,袭封随国公,接着就把自己的长女杨丽华嫁给了当时皇帝周武帝宇文邕的太子宇文赟,在随国公之上又添加了一成皇亲国戚的身份。嫁女给皇太子这一举动可以说是为他后来掌控大权大局迈向皇权,打下了夯实基础的。

在被周武帝宇文邕有所猜疑,一些小人暗中诋毁在宇文邕面前多次提起杨坚不会久居人下后,杨坚便韬光养晦,从不出头,打仗也是表现出与以前能征善战截然相反一面,似乎有种好汉不提当年勇的感觉。就这样不仅打消了宇文邕的猜疑还重新获得了宇文邕的信任。

在周武帝宇文邕死后,周宣帝宇文赟登基后不仅贪图享乐,残暴不仁,更是荒唐至极,在已有杨坚之女杨丽华皇后的情况下,连立了四位皇后,还在当了一年皇上后把皇位传给了儿子,杨丽华好意劝阻了一下,宇文赟竟然大怒要灭了杨家,同时真的把杨坚骗进了宫,欲杀之。

杨坚明白处境后面色平静,表现的逆来顺受,让宇文赟一时找不出杀他的借口,后为保全性命,以退为进,不惜自贬提出愿意去镇守藩地。

待到宇文赟把国家搞的天怒人怨,手握重兵杨坚就成为了大家拥护的对象,或许这时杨坚才有了造反之心,但是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一步步的回到朝堂,掌控了实权,排除了异己,拉空了朝臣,清除了通往皇位大道上的绊脚石大局在握万事俱备后,才真正的取代了宇文家坐上了皇位。其核心原因即在于杨坚的审时度势,也在于周宣帝宇文赟的残暴不仁,荒淫无道,沉迷酒色,不得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