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單以武功論,如何排名?

三孚叔達


十八路諸侯的武藝如何,誰高誰下,還是能夠找到一些根據的。

我的觀點,武藝最高的應該有三個人:孫堅、馬騰和公孫瓚。那麼他們三人中誰又是拔得魁首呢?


董卓率西涼兵馬進京,擅權濫殺,自行廢立,激起眾怒。遂有曹操一呼百應,十八路諸侯會盟討董。

咱們來看看有哪十八路,其中有哪些曾經展示過武藝。

一、南陽太守袁術

袁術手下也有幾個厲害角色,比如說出戰華雄的驍將俞涉,還有個能扛住關羽三十合的大將紀靈。

但袁術沒有參加過什麼打鬥,他的武藝應該很一般,和曹操差不了多少。


二、冀州刺史韓馥

韓馥的部下就有個名人,就是被千古傳誦至今的上將潘鳳。手提開山大斧,非常勇猛。

後來,同盟破裂,盟友們自相攻擊,袁紹奪取了冀州,韓馥拋下家兒老小投奔了張邈。

韓馥的武藝不可能超過潘鳳。

三、豫州刺史孔伷

孔伷這個老夫子比較扯淡,沒有什麼戰績,被人評價為“清談高論,噓枯吹生”。

孔伷的武藝可以忽略不計。

四、兗州刺史劉岱

劉岱這廝武藝不怎麼樣,人品更是糟糕,但野心不小。盟軍解散後,他向東郡太守喬瑁借糧,喬瑁推辭不給。劉岱就率軍突襲喬瑁軍營,殺死了喬瑁,收降了其部眾。

後來劉岱受曹操之命和王忠一起去征伐劉備,被張飛設計假意偷營,劉岱伏擊張飛不成,被張飛裡應外合打垮。

劉岱率殘軍逃走,遇見了張飛,交馬只一合,被張飛生擒活捉。

劉岱的武藝很一般,但他應該強於喬瑁。

五、河內郡太守王匡

王匡的部下有一員猛將,乃是河內名將方悅。方悅與呂布交戰,不到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死。

王匡大敗,被喬瑁和袁遺率軍救走。

分析王匡的武藝,肯定遠低於方悅。

六、陳留太守張邈

張邈這個人沒啥主見,他本來和曹操是好朋友,但被陳宮攛掇著勸說著背叛了曹操。和呂布去攻打兗州,與曹操多次交戰,被曹操打敗後,張邈投奔了袁術。

張邈的武藝也應該很一般。

七、東郡太守喬瑁

討董失敗後,劉岱向喬瑁借糧,喬瑁不給,被劉岱突襲殺死。

喬瑁的武藝應在劉岱之下。

八、山陽太守袁遺

袁遺沒有什麼表現。

方悅被呂布殺死後,王匡大敗,袁遺曾經和喬瑁一起救下了王匡。

論武藝,估計袁遺和王匡、喬瑁屬於同一水平。


九、濟北相鮑信

諸侯會盟討董,孫堅請命為前鋒去戰華雄,鮑信怕孫堅奪了頭功,暗中命令他弟弟鮑忠搶先抄小路去關下搦戰華雄。鮑忠被華雄一刀斬殺。

親弟弟被殺,鮑信都不敢去復仇,可見他的武藝連弟弟鮑忠都比不上。

後來,李傕奪權,命令鮑信和曹操一齊去攻打黃巾軍。在壽陽一戰,鮑信深入重地,被黃巾軍圍殺。

十、北海太守孔融

孔融是孫子的後裔,本來就是個文化人,舞刀弄槍的本事不行。

孔融有個部將名叫武安國,使一對鐵錘,與呂布對陣,大戰十餘合,被呂布一戟砍斷手腕。這武藝相當不錯了。

孔融是個文人,他的武藝可以忽略不計。

十一、廣陵太守張超

會盟失敗後,張超被陳宮忽悠著對抗曹操,在定陶一戰,呂布大敗,陳宮、高順保著呂布家人老小棄定陶逃走。把張超給甩了。

曹軍殺入城中,張超自刎而死。

張超的武藝估計很低微,否則寧可戰死,也不會自殺。

十二、徐州刺史陶謙

陶謙的武藝可以忽略不計。

十三、西涼太守馬騰

馬騰的武藝應該比較強悍,他是東漢開國元勳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馬騰是個混血兒,母親是羌人。“身長八尺,體貌雄異”,因鎮壓羌人反叛,討賊有功,被拜為徵西將軍。

馬援計劃襲殺曹操,帶著兩個兒子進了城,卻中了曹操的計,被曹洪、許褚、夏侯淵、徐晃率兵包圍,將馬騰父子三人困住。三人奮戰,馬鐵被亂箭射死。馬騰和馬休被擒遇害。

從馬騰的身材來看,他身高八尺,強壯兇猛,他的兒子馬超又那麼厲害,說明馬騰的武藝也絕不會低。


十四、北平太守公孫瓚

公孫瓚的武藝相當不錯,他曾經持槊親自迎戰呂布,戰不數合,公孫瓚被打敗。

公孫瓚還曾經與文丑交戰,十數合後,抵擋不住,敗下陣去。

能戰呂布數合,再戰文丑十餘合,公孫瓚的武藝也算出類拔萃了。

十五、上黨太守張楊

在《三國演義》中沒有張揚的戰鬥記錄。不過他曾經和呂布,張遼三人一齊為丁原效力。呂布當主薄,張遼做從事,而張揚是“武猛從事”,還主管軍事。可見張楊的武藝應該不弱。

虎牢關與呂布對陣,張楊派部將穆順出馬迎戰,穆順被呂布一合刺死。

後來,張楊又與曹操作對,還出兵東市,去救呂布,被他的部將楊醜殺死了。



十六、長沙太守孫堅

孫堅,乃是兵聖孫武子的後代,“廣額闊面,虎體熊腰”,他武藝是相當不錯的,少年時對付一群海賊。獨自一人提刀衝殺,嚇跑了海賊,還殺掉一個。

孫堅曾在會稽招募了千餘勇士,捉住和斬殺了妖賊許昌父子。

在宛城,與黃巾軍作戰,孫堅身先士卒,登城而入,殺死二十餘敵人。敵將趙弘騎馬舞槊來戰,被孫堅從城頭上一躍而下,奪槊刺死。

十八路諸侯討董,孫堅請命為先鋒,去戰華雄。被華雄夜襲,孫堅慌忙上馬,遇到華雄,“鬥不數合”,又遭火攻,不敢戀戰,匆忙逃走,華雄窮追不捨,孫堅連射兩箭,被華雄躲過。孫堅慌亂中拉斷了弓弦,棄弓而逃。

孫堅與劉表反目,劉表退走,將孫堅誘入包圍圈,被蔡瑁和蒯越圍困,無法突圍。後來程普、黃蓋、韓當將他救走。

孫堅殺死過一個海賊,擒殺了兩個壞蛋,殺死過二十餘黃巾軍嘍囉,還幹掉一個黃巾軍頭領。

但遇到華雄,孫堅卻戰不數合就逃走,連射兩箭不中。還被蔡瑁和剻越圍困,無法逃脫。他的武藝似乎還不如公孫瓚。

十七、渤海太守袁紹

荀諶評價袁紹“今袁本初智勇過人”,說明袁紹也不是一點武藝都不會。磐河一戰,趙雲衝陣,幾乎殺到他面前,但他撥劍下令死戰不退,還是頗有武勇。

官渡之戰,袁紹大敗,曹軍追擊,夏侯淵、高覽、樂進、于禁、徐晃等輪番追殺,袁紹仍能逃脫,說明袁紹也是很勇敢的。

倉亭之戰,袁紹被夏侯惇和曹洪攔截,袁紹率兵奮力突出重圍。

袁紹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


十八、鄴城曹操

曹操的武藝就很稀鬆了。

盟軍分裂後,曹操率部尾追董卓軍,被徐榮設伏突襲,曹操兵敗,被徐榮一箭射中肩膊。曹操帶箭而逃,被兩個嘍囉兵刺中戰馬,曹操翻身落馬,被兩個小卒擒住。


曹操這武藝,明顯不如袁紹。

那麼,分析一下十八路諸侯的武力,前五名應該是:

第一名:公孫瓚。

數合敗於呂布,十餘合敗於文丑,比孫堅稍強。


第二名:孫堅

有斬殺戰績,很了不起,但數合敗於華雄,還是要弱於公孫瓚。

第三名:馬騰

伏波將軍的後人,馬超的父親,再差也差不到哪裡,被曹洪、許褚、夏侯淵、徐晃圍毆擒住,也不算丟人。

第四名:張楊

在丁原麾下張楊能與呂布、張遼做同僚,還曾經是“武猛從事”,應該有不錯的武藝。

第五名:劉岱

畢竟是動過手的,襲殺過喬瑁,與張飛對陣,一合被擒,也算是不虧。雖然武藝不怎麼樣,總比那些沒有動過手的強些。

其他人就不排了,都沒有什麼戰鬥力。


饞嘴肥貓鏟史官


東漢末年,董卓架空皇權,使漢朝支離破碎,這時候周邊的勢力聯合在一起共同討伐董卓恢復漢室,一共十八路諸侯,分別是: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199)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紹之弟。袁紹手下有名的武將有紀靈,用三尖刀,袁術手下大將,山東人,擅使六十五斤重三尖兩刃刀。同關羽大戰三十合未見勝負。還有陳蘭、張勳、李豐、樂就、梁剛、楊奉等等。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191)字文節。潁川郡(治今河南省禹縣)人。東漢末年的軍閥,冀州牧。說到韓馥很多人都想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實際潘鳳被低估了,有一句話叫潘東潘鳳,潘西呂布,所以潘鳳不會太差的,還有趙浮、程渙,張郃,等武將。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音,zhòu,古同“胄”),字公緒,陳留人,東漢末期的人物。這個不知道武將有誰,只知道有一個文臣叫許靖。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192)字公山,東萊牟平(今山東福山西北)人。早期的于禁好像是他的手下,還有王彧。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192),字公節, 東漢末年兗州泰山人。本部將領方悅被呂布所殺。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人。張邈的弟弟張超、衛茲(張邈部下,與曹操一同討伐董卓,戰死。)典韋以前也是他的手下。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字元偉,梁國雎陽人,太尉喬玄族子。這貨的手下我竟然一個不知道。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字伯業,袁紹從兄。為長安令。袁遺的手下武將也不知道。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字允誠,鮑信自己就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武將,還有自己的弟弟鮑忠,因為怕孫堅搶頭功,暗中令其弟鮑忠出戰。結果鮑忠為華雄所殺。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父親孔宙,做過太山都尉。你沒有看錯就是三歲讓梨的那位,孔子的後人。手下有王修,太史慈,武安國等等,還是比較厲害的。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張超(?-195),東平壽張人,東漢末年的廣陵太守,張邈之弟。這個不知道。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陶謙文臣多一點,武將有曹豹,陳矯,三國演義那個吾部上將劉三刀,三刀之內定斬殺呂布那個也是他的。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說到馬騰很多人都想到馬超少年成名,健勇善戰,馬超,馬休,馬鐵,馬岱,龐德也都是不錯的武將。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武將有萬軍之中七進七出的趙雲,嚴綱和公孫淵。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眭固,楊醜,楊醜是張揚手下的武將,這裡說說楊醜這貨竟然把主公張揚殺死,並向曹操投降。

第十六鎮孫堅: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吳景,朱治,孫策。這裡就不多介紹了,都是武力超高的武將。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袁紹(?-202),字本初,汝南汝陽人。身為盟主的袁紹武將也是非常的多。有顏良,文丑,張合,高覽,淳于瓊,韓猛,蔣義奇。文臣也多,人才濟濟。

第十八鎮,曹操,在荀彧、荀攸等人的輔佐下一生中先後戰勝了袁術、呂布、張繡、袁紹、劉表、張魯、馬騰等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曹操手下的武將有典韋、許褚、龐德、張遼、徐晃、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樂進、于禁、張郃、李典、文聘、曹真、曹休、曹純、高覽、侯成等雖然有的是後期加入的。

如果單挑就不考慮正史了,而且文臣也被排除在在,我對武將也不怎麼了解只排前五吧。

前五名是第一:曹操,第二:袁紹,第三:馬騰,第四:孫堅,第五:孔融,上面前五名只是個人的看法。


小史微課堂


十八路諸侯分別是袁紹、袁術、韓馥、孔伷、劉岱、王匡、張邈、喬瑁、袁遺、鮑信、孔融、張超、陶謙、公孫瓚、馬騰、張楊、孫堅、曹操。

其中韓馥、孔伷、劉岱、王匡、張邈、喬瑁、袁遺、鮑信、孔融、張超、陶謙。以上十一人,都是打醬油的角色,武力值在三流以下,三國演義對他們的描述不過一句開場白。而仲氏皇帝袁術跟他們也是同一級別的。

因此!以上十二人的武藝可以忽略不計,並列在第十八位。接下來!重點分析一下曹操、袁紹、公孫瓚、馬騰、孫堅、張揚六人。

排名如下:

第一名:孫堅

十八路諸侯誰出力最多?是孫堅;十八路諸侯董卓最懼怕誰?是孫堅;十八路諸侯董卓最想拉攏誰?還是孫堅。孫堅號稱“江東猛虎”,是十八路諸侯公認的第一先鋒大將。

董卓為何獨懼怕孫堅?眾人為什麼推舉孫堅為先鋒大將,正是因為其作戰勇猛,聲名遠播,眾諸侯無人不服。正史董卓曾經說過:

關東軍敗數矣,皆畏孤,無能為也。惟孫堅小戇,頗能用人,當語諸將,使知忌之。

董卓讓李榷去找孫堅道歉,並提出了結親的請求,要將女兒嫁給孫堅的兒子。演義中也有同樣的劇情。

傕曰:“丞相所敬者,惟將軍耳。昨日華雄誤相沖撞,丞相心甚不安。今特使傕來結親:丞相有女,欲配將軍之子。但有宗族子弟,連名保上,皆作郡守、刺使,庶幾不失人才。”

因此!孫堅的武藝不用多說,肯定排在十八路諸侯第一位。而他被華雄擊敗一事,實際上是袁術從中作梗。第二次單挑被擊敗,實則是狼狽奔逃途中,心態影響很大。第一次單挑結果,他與華雄半斤八兩。

第二名:公孫瓚

公孫瓚是袁紹之前的天下第一大諸侯。他手上沒有特別厲害的猛將,但凡打仗都是自己親力親為。比如虎牢關單挑呂布,雖然不二合(毛本為數合),但也沒有被立斬。能在呂布的戟下逃生的,普通二流將領肯定是做不到的。

磐河之戰,雖然被文丑十餘合擊敗,但文丑想要斬殺公孫瓚,難度同樣非常大。而文丑擊敗徐晃,尚且只需要三十合。從徐晃對比公孫瓚,公孫瓚至少有準一流水平。

第三名:馬騰

馬騰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後,世代良將公侯之家。馬騰身長八尺有餘,官至偏將軍,南征北戰,戎馬一生,大多是自己親力親為。他的兒子馬超,以及侄子馬岱,都是武藝超群之人,所謂虎父無犬子,馬騰的武藝肯定也差不到哪裡去。排在十八路諸侯第三,問題應該不大。

第四位:曹操

董卓早年是俠客出身,依靠自己的身材魁梧,臂力驚人,跟西羌各部落的頭領英雄相惜,得到眾人的支持,他才能做到董太師的位置。而且他身邊有天下第一戰神呂布。曹操敢隻身到董卓府上刺殺董卓,肯定是有真憑實學的。

而且!曹操事敗後,騎快馬徑出京城,董卓的驍騎都追不上他。說明曹操的騎術非常了得。另外,在許田射鹿的時候,獻帝連射三箭不聽,曹操一箭射中鹿背,因此他的箭術也非常不錯。

逃出京城後,曹操、陳宮一口氣殺了呂伯奢全家,一頓操作行雲流水。

攻打袁術的時候,城中亂箭齊發,眾將士怕死向退走,曹操憤怒上前,兩刀斬死兩員戰將。雖然是自己家的將領,但人在生死關頭,肯定是會反抗的。之後曹操親自率領眾人攻城,親自擔土填壕。

總的來說,曹操的武藝至少二流以上。

第五位、張楊

張揚早期跟呂布等人從屬於丁原麾下,因其勇猛,被封為武猛從事。單從他的職位來看,他的武藝就不會太差。張楊是怎麼成為一路諸侯的?是何進令他招兵,招了一千多人馬,恰逢董卓作亂,何進身死。張楊不肯歸附董卓,帶著這一千人,攻打上黨郡,連克幾座縣城,部隊擴充了數被。

所以!張楊有一定的武力值。不過相比前邊四位偏弱。畢竟他在行軍途中被部將楊醜所殺,武力值弱於楊醜,楊醜則是被徐晃秒殺。因此!張楊的武力值大概在三流到二流之間。

第六位:袁紹

袁紹就不多說了,他的武力值體現,是斬殺了一幫子太監,比後邊這十二位沒有任何戰績的強一些。


愛尚文史


東漢末年,代表外戚勢力的大將軍何進與宦官勢力爆發了衝突,為了徹底剷除勢力根深蒂固的宦官,何進將身在西涼,以剽悍著稱的刺史董卓召進京城。後來,何進被宦官所殺,朝廷一片大亂,董卓則進京,憑藉強大的兵力把持朝政。有感於董卓的種種暴行,十八路諸侯組成聯軍討伐董卓。那麼,十八路諸侯如果單以武功論,該如何排名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十八路諸侯”這一概念。這一說法見於羅貫中所著的小說《三國演義》,其實,在《三國志》中,響應討伐董卓的諸侯共有十個,而按照另一史冊《後漢書》的說法,則共有十一路,加上曹操,就共有十二路諸侯。而《三國演義》則再加上數人,組成了古人非常喜愛的“十八”之數。

在這裡,我們便按照《三國演義》的名單和史書裡關於他們的記載,看看諸侯們武力如何。首先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出身顯貴的袁術年少時便“以俠氣聞。”不過後來,他昏庸無道,甚至公然稱帝,於是被天下共擊,死於逃命途中。

冀州牧韓馥性格懦弱、膽小如鼠,最後竟然是憂懼之下,用刻竹簡的小刀自殺的,其武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豫州刺史孔伷,正史記載極少,鄭泰評價他說:“並無軍旅之才,執銳之幹。”可見武功也是非常之差。兗州刺史劉岱,《續漢書》中說他“有雋才。”其才能還是在文采方面,武功則較弱。

河內郡太守王匡,《英雄記》說他“輕財好施,以任俠聞。”可見其武功比上面幾位還是好很多的。陳留太守張邈也“少以俠聞,振窮救急。”東郡太守橋瑁記載過於稀少,存在感低下。山陽太守袁遺,曹操評價他“長大而能勤學”。濟北相鮑信,史書並無記載。

北海太守孔融比較知名,他以其才學著稱。廣陵太守張超,史書倒是沒提及其武力,但《三國演義》說他“武藝超群,威儀出眾。”北平太守公孫瓚就武力比較高了,史書記載他曾被數百鮮卑騎兵圍困,“瓚乃自持矛,兩頭施刃,馳出刺胡,殺傷數十人。”

上黨太守張楊“無雄才”,後被部將殺死。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他十七歲時遇見海盜,便假裝呼叫官兵,讓海盜四散逃跑,他追上殺掉一人,名聲大震。此後更是勇猛過人,屢立戰功。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的武功沒有得到什麼介紹,但長期擔任武職,他的武功還是能夠超過常人的。

驍騎校尉曹操,在魏國人自己編撰的《魏書》中,一次手下的士兵趁夜謀反“夜燒太祖帳,太祖手劍殺數十人。”儘管或許有些誇張,但曹操從小好武,又南征北戰,武功應該還是有一些的。西涼太守馬騰是名將之後,在苦寒之地成長,勇猛過人,被誇讚“勇冠西州。”徐州刺史陶謙小時“以不羈聞於縣中。”十四歲時還騎著竹馬和小孩子們一起玩,戰力可想而知。

綜上,十八路諸侯中,武功較高的只有公孫瓚、孫堅、馬騰這幾人,其中,公孫瓚帶領數十名部下遭遇數百剽悍的鮮卑騎兵,不但勇敢地衝上去作戰,還殺傷了數倍於己的敵軍,並使得鮮卑“不敢復入塞。”筆者認為,他的武功是可以競爭十八路諸侯中魁首的。


鄧海春


十八路諸侯是小說裡的說法,正史只有十一路,要論武藝,本應該從小說角度入手,但是很多諸侯只不過是走了個過場,還不如正史裡來得詳細和有參考價值。好在十八路諸侯無非就是十八個人,那大飛熊就以正史的角度來這些人的武藝吧。

墊底的諸侯:

袁遺,孔伷,孔融,這三人的氣質比較偏名士或者文士,而且沒有記載過勇武之事,只能排十八名到十六名,不分先後。

第十五名,橋瑁。

此人是太尉橋玄之子,兗州刺史,東郡太守,多少擁有一些武藝,無論小說還是正史都屬於討董諸侯,後來橋瑁死於和劉岱互攻《三國志.武帝紀》。

第十四名,韓馥。

韓馥是袁氏的門生,被董卓拉攏任命為冀州牧,可見韓馥不但是名士,也有一定的武藝。可惜,韓馥自身個性太柔弱,冀州被袁紹奪走,自己自殺身亡《三國志.袁紹傳》。

第十三,劉岱。

無論是正史還是小說都是討董諸侯之一,後來火併了橋瑁,佔據兗州。在青州黃巾軍殺入兗州之時,劉岱不顧鮑信的反對,出戰黃巾軍而敗亡《三國志.武帝紀》。雖然劉岱是不自量力,卻也可見沒有武藝也不能如此託大。

第十二,陶謙。

正史裡並沒有參與討董聯盟,倒是曾經跟隨皇甫嵩打過北宮伯玉,任揚武校尉,又隨張溫討伐韓遂,邊章,後來佔據四戰之地徐州多年,沒有一定雄氣,不可想象《三國志.陶謙傳》。

第十一,張超

是和張邈一起參與的討董戰爭,後來張邈反水,留張超守雍丘對抗曹操大軍,最終城破身死。

第十,王匡。



王匡年少時就輕才仗義,又被何進派去募兵,又曾經和袁紹聯手清除宦官,可見具有一定的武藝,後來因為殺害執金吾胡母班,惹眾怒,被曹操等人攻滅《三國志》注引《英雄紀》。

第九,張揚。

正史沒有參與討董聯盟。張揚入仕就是武職,在幷州為武猛從事,掌兵事,所以武藝不低,而且還擔任過蹙碩的代行行軍司馬。但是,張揚被於夫羅劫持過,這點降低了他的武力值,另外張揚佔據河內,和呂布,張邈關係都不錯,後被部下殺害。

第八,張邈

張邈就是個俠士,具有一定的武藝,還被任命為騎都尉,在討董戰爭中,張邈甚至不給袁紹面子,連曹操也很敬重張邈。可惜,張邈最後選擇了呂布,差點讓曹操遇到滅頂之災,最後死於部下之手《三國志.張邈傳》。

第七,曹操。

曹操少年時好飛鷹走狗,身手應該也不錯,但是武藝肯定有限,在多年的戰爭中,要不是有典韋,許褚護衛曹操,再加上曹操的機警,恐怕就不免了。總之,曹操的敏銳遠勝於其武藝。

第六,袁術。

在朝廷中擔任過虎賁中郎將一職,任中又曾經帶領著二百精銳的虎賁入禁中,誅殺宦官,若武藝不行,是不可能掌職虎賁的。所以,不要因為袁術的政治和軍事頭腦不行,而否定了他的個人武藝。

第五,袁紹。

能表現出袁紹武藝有三,第一,帶兵誅殺宦官。第二,敢在董卓面前橫刀而去。第三,界橋之戰,剛開始不利袁紹,田豐要扶袁紹躲避,袁紹扔掉頭盔,大喊“大丈夫當前鬥死……”《三國志》注引《英雄記》

第四,鮑信。



為護衛曹操而死的大將一個是典韋,一個就是鮑信了,當然鮑信的武藝肯定不如典韋,但是也不弱。鮑信曾經被何進任命為騎都尉,派去募軍,也是武職入仕,而且熟悉軍事。在討伐董卓,汴水一戰中,鮑信和曹操等人死戰受傷,差點不免,曹操有曹洪護衛,而鮑信是靠自己全身而退的。另外,鮑信的弟弟和張邈派來的衛茲在這一戰中犧牲。鮑信後來幫助曹操入主兗州,成為曹操崛起最大的貴人之一,可惜在和青州黃巾軍作戰中,為救曹操而犧牲。

第三,孫堅。

討董聯盟中唯一一個打得董卓軍忌憚的諸侯,擊敗過呂布,斬殺了華雄,其他的征戰的事蹟也是表現出色,還差點做了董卓。總之,孫堅的武藝,勇猛都十分出色。

第二,馬騰。



正史並沒有參與討董聯盟。馬騰是名將之後,兒子也是名將,馬騰能差到哪裡去?而且,西涼軍一直是東漢最精銳的部隊之選,馬騰作為西涼眾諸侯的領袖之一,又能壓服眾羌氐,自然很是驍勇善戰,

第一,公孫瓚。



正史裡並沒有參與討董聯盟。公孫瓚常年在河北對抗戎狄,鮮卑,手下有一支精銳突騎“白馬從義”,可見個人的勇武。更能表現公孫瓚武藝的是正史的一段記載,在一場遭遇戰裡,公孫瓚裝了兩個槍頭,和十多名騎兵擊敗了幾百名驍勇的鮮卑騎兵,名震北疆。


大飛熊騎士


十八路諸侯是《三國演義》第五回中,曹操發矯詔召集諸侯共同討伐董卓的時候前來的諸侯們。

《三國演義》第五回: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再加上發召集令的曹操,一共十八路諸侯。而正如問題所說,在這十八路諸侯中,我認為單以武力來評價高低,是孫堅最強。

根據《三國演義》所描述,在這十八路諸侯中真正有過單挑記錄的只有馬騰、公孫瓚和孫堅,他們三人都是沙場悍將。其他人或者屬於文臣,或者不以武力著稱,更多主要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筆墨去描述他們,而袁紹、袁術自持身份肯定不會幹武夫之事,也就在洛陽大亂之時殺過幾個宦官。

因此,就看《三國演義》中,馬騰、公孫瓚與孫堅的一些在聯盟結束諸侯散去之前的交戰記錄,進行一個評判。

先看馬騰。

馬騰在《三國演義》中出場是在第五回的聯盟之中,但是此戰並沒有太多的表現。

而真正對於他生平有個較為詳細的介紹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五十七回,介紹了馬騰的家世和功績,因為多次平定西涼羌人的叛亂,被朝廷封為徵西將軍。

在《三國演義》的第十回,也寫到馬騰,但是對於其單挑記錄並沒有多寫,此戰中更多是展現出馬超的勇武。

再看公孫瓚。

公孫瓚的出場是在《三國演義》第五回的結盟之中。在此戰中,他與呂布有過直接交手,當時呂布已經斬殺方悅、穆順,還斬下武安國一臂,又帶著將士對著聯軍一陣衝殺。

這個時候,作為諸侯之一的公孫瓚親自出馬與呂布交戰,戰不數合,公孫瓚敗走。

《三國演義》第五回: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

最後看孫堅

孫堅在《三國演義》的出場是在第二回,先介紹了孫堅年少的功績和勇猛。之後孫堅在朱儁的帶領下攻打被黃巾軍佔領的宛城,此役孫堅不僅是第一個登上城牆,還斬殺黃巾將領趙弘。

《三國演義》第二回:孫堅首先登城,斬賊二十餘人,賊眾奔潰。趙弘飛馬突槊,直取孫堅。堅從城上飛身奪弘槊,刺弘下馬;卻騎弘馬,飛身往來殺賊。

此戰之後,孫堅因功獲得別郡司馬一職,

接下來長沙區星造反,孫堅領命前去平叛,不到50天就告捷,被封為烏程侯。

《三國演義》第二回:假帝詔以孫堅為長沙太守,討區星,不五十日,報捷,江夏平,詔封堅為烏程侯。

之後就是前來參加諸侯會盟。並且主動請纓作為盟軍先鋒,此戰中並沒有孫堅直接與敵方將領直接交手記錄,因為遭到袁術扣糧,使得孫堅最後敗北。

最後從他人的言語與行為上進行一個比較

對於馬騰與公孫瓚的評價和相關言論並不多,而對於孫堅,當時董卓勢力對於孫堅繼位認可,還有袁紹和其他諸侯對於孫堅的勇武也是有著深刻的認識。

《三國演義》第五回:
長沙太守孫堅出曰:“堅願為前部。”紹曰:“文臺勇烈,可當此任。”
或說術曰:“孫堅乃江東猛虎;若打破洛陽,殺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與糧,彼軍必散。”
《三國演義》第六回:
傕曰:“丞相所敬者,惟將軍耳。今特使傕來結親:丞相有女,欲配將軍之子。”

由此可見,孫堅的勇武是深入人心的,當時的諸侯對於孫堅有著很強烈的忌憚之心。

結語

從篇幅上看,孫堅佔有絕對的優勢,但是馬騰與公孫瓚常年都是處在異族眾多的邊疆之地,因此經歷的戰事絕對要多於孫堅,而邊地更是尊崇勇武之人,因此兩人必定有著不俗的武藝。但是在《三國演義》的記錄中,孫堅雖然沒有斬殺或者單挑過那些有名的將領,但是他的勇武是得到眾多諸侯的認可。記錄最多的反而是公孫瓚,不僅與《三國演義》中的第一武將呂布有過直接交手,後來還與袁紹麾下悍將文丑有過交手,儘管都是戰敗,但是都可以從二人手中脫離,保存性命,可見武藝的不凡。

因此,從他人的言論和行為上看,孫堅的武藝應該是最高的。而從《三國演義》的描述上看,看起來還是公孫瓚更厲害一些,到底孫堅的功夫到底如何,沒有直接表明。俗話說的話,有其子必有其父,因此從後代上看,馬超與孫策的勇武都是極其不凡,可見他們的父親馬騰與孫堅的武藝也必然是不差的。


秋心談歷史


題主好,大家好。

這個問題有點難回答啊,不是難在哪個是最厲害的,而是除了幾位武功高強的,其他人,很多都是武功平平,難以排序。

說幾個三國演義裡面,比較高強的。

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三】

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是大軍事家孫武的後裔。十七歲在錢塘江上斬殺江海大盜,聞名地方!試想,沒有一點本事,那個少年敢殺人?加上孫堅與華雄交戰過,雖敗,但不被華雄殺死,也說明了有一定本事。(被華雄宰了的潘鳳:高九尺,腰大十二圍,使一百八十斤開山大斧。)

西涼太守馬騰 【第二】

馬騰,馬超的父親。馬騰身長八尺餘,身體洪大,面鼻雄異,性格賢良忠厚,受眾人尊敬。這是小說裡面的描述,身長八尺餘(好像是張飛一樣)。一般在三國演義裡面,只對有一定武功的武將才會描述身高。加上其子馬超為蜀漢五虎將之一的武功,兒子這麼厲害,應該是從父親那裡學了不少的。

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一】

公孫瓚出身貴族,習得一身好武功,而且好戰。武功了得,曾敢於文丑單挑,這還不算,還曾經和呂布單打獨鬥過。“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雖然打不過,但三國演義裡面,又有誰能有把握打敗呂布呢?


公子大成


十八路諸候討董卓,是東漢未年董卓掌政後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帝,進一步篡取朝政的行為後,各地方群雄聯名起兵,並以推舉袁紹為盟主的一次全國性的軍事行動。

逼得董卓放棄洛陽,遷都長安,而聯軍內部,亦因種種內訌導致決裂,最終形成各諸侯割據的局面。

十八路諸候,有文有武,各霸一方,都是當時風雲人物。若拋開其它方面,單以武力排名,則武官自然要排在前,武官中比較有名的當屬孫堅,馬騰,公孫瓚,曹操,袁紹五人。

此五人中孫堅曾隨朱儁征討黃巾軍,在討董時表現最為積極,數度擊破董卓軍,第一個殺進洛陽。說他武功第一,應無反對。

第二應在馬騰和公孫瓚之間產生,此二人有很多相似之處,同是戍邊大將,都有與異族作戰的經歷,最終一個死於袁紹之手,一個死於曹操之手。以個人之見公孫瓚應當要比馬騰稍強一點點,畢竟白馬義僕的頭領是公孫瓚,若是沒有強悍的武力,怕是領導不了,此為公孫瓚一有力的加分項。

接下來是曹操袁紹,曹的經歷要比袁多些,如刺董,逃之時手刃呂伯奢一家,以及後面經歷的一些戰陣,沒有是的武勇是很難做到的。袁紹好像只是誅殺過宦官,之後便佔據了冀州,做了老大,也無須再用武了。

綜述,此五人排名,

第一名孫堅

第二名公孫瓚

第三名馬騰

第四名曹操

第五名袁紹

其它諸侯如劉岱,王匡,鮑信,在後期也參過一些戰陣,成績雖不好,但從側面也能反應出有一定武力,那就排在六七八名吧,剩下的就不必細說了,順著排吧。






虎Aro


十八路諸侯打董卓這是一個典故,但在歷史上也是真實存在的


他們為東漢末年阻止董卓的暴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除了幾個有名的之外,其他的諸侯知道的很少。共計18路諸侯分別是:

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郡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


今天就來給他們以武功排個名:

第一是:長沙太守孫堅。


江東猛虎孫堅武力在十八路諸侯中位居第一,應該沒有什麼異議。


黃巾軍據宛城時,孫堅登城斬賊二十餘人並飛身奪槊刺趙弘下馬;十八路諸侯中也就數孫堅出力最多,打得董卓都十分忌憚,想和孫堅結親。

第二是:北平太守公孫瓚。


虎牢關前,公孫瓚能主動挑戰呂布,十八路諸侯中他是第一人,而且居然支撐了數合;後來磐河大戰時和文丑也打了十幾回合,要知道文丑可是和趙雲打了五六十合不分勝負的猛將。

第三是西涼太守馬騰。


馬騰馬鐵馬休父子三人陷入曹操重重包圍時,當時曹洪,許褚,夏侯淵,徐晃一起殺來,父子三人奮力衝殺,重傷被擒,可見馬騰的武力還是很強悍的。

第四是上黨太守張楊。


演義中對張揚的武力沒有什麼描寫,但是他和呂布,張遼三人當初都效力於幷州刺史丁原麾下,呂布是主薄,張遼是從事,關鍵是張揚的官職是武猛從事。呂布和張遼的驍勇不用說了,張揚既然是武猛從事,武力絕對不會差。

第五是渤海太守袁紹。


冀州刺史韓馥手下謀士荀諶曾說“今袁本初智勇過人”說明袁紹武力還是出眾的,後來曹操追擊袁紹,袁紹在夏侯淵,高覽,樂進,于禁,徐晃等人幾番圍殺情況下都能逃離生天,更是在倉亭之戰被夏侯惇和曹洪擋住去路時,奮力拼殺逃出重圍,綜合來看,袁本初武力不弱。

第六位是曹操。


西園八校尉之一,曾隻身行刺董卓,失敗後和袁紹共同聯合天下諸侯討伐董卓,後獨自發展自身勢力,一生中先後戰勝了袁術、呂布、張繡、袁紹、劉表、張魯、馬騰等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但是在南下討伐江東的戰役中,曹操在赤壁慘敗。後來在和蜀漢的漢中爭奪戰中,曹操再次無功而返。曹操一生未稱帝。


曹操敢去刺殺董卓應該還是有點武力的,後來在呂布和馬超這麼強悍的對手面前都能逃脫也算厲害。


第七是北海太守孔融。


他在政界聲望非常高,最後被曹操殺了。

第八是冀州牧韓馥。


他也是生性多疑,以為要謀害自己,就自殺了。

第九是孔伷。


他的記載非常少,只有八個字,清談高論,噓枯吹生。

第十是徐州刺史陶謙


當時他在十八路諸侯中取得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後來還有一個人自稱天子,他就把他給殺了。

第十一是南陽太守袁術


他的權威和部隊可謂是三國前期最厲害的一個人,只可惜後來他變的荒淫無道,被曹操拿下。

第十二是濟北相鮑信


他非常的忠義,曾經和袁紹說董卓有異心,可袁紹沒有理他,結果後來董卓真的反了。

第十三是東郡太守喬瑁


他可謂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將領,因為他怕自己起義不成功,就假借東漢三公的名義起義,最後很多人都投靠他。

第十四是山陽太守袁遺

他的武力也非常強,但最後失敗後被自己的手下給殺了,所以名氣非常小。

第十五是王匡


他被董卓擊敗後敗走,最後被殺。

第十六是張邈

他非常的仗義,年少的時候仗義疏財,朋友非常多,曹操和袁紹和他都有交往。

第十七是張超


他見到董卓非常的殘暴,就起兵抗董卓,然後被殺全家。

第十八是劉岱

這個人和呂布一樣,不聽勸告,擅自出兵,最後被殺。

總結: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最後為何只剩三國!!!而這三國為何一時無法統一?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這三個國家都很重視人才,每一國都重用了一大批仁人志士,所以才成鼎足之勢。


路之意


三國時期的十八路諸侯武力排名,有人說曹操排名過高,你認為呢?

十八路諸侯打董卓這是一個典故,但在歷史上也是真實存在的,他們為東漢末年阻止董卓的暴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除了幾個有名的之外,其他的諸侯都不為人知,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講述一下三國時期的十八路諸侯武力排名,有人說曹操的排名過高,你認為呢?

排名第一的當屬長沙太守孫堅,孫堅是諸侯重第一個打敗董卓進入京城的諸侯,他還大敗呂布,他的武力也是諸侯中數一數二的。

第二是西涼太守馬騰,他是馬超的父親,西涼鐵騎創始人,西涼鐵騎堪稱三國第一鐵騎,作戰勇猛,可想而知。

第三是公孫瓚,他的白馬義從被稱為三國第一輕騎,趙雲這個時候就是他的手下,他的白馬義從非常的厲害。

第四是袁紹,袁超的武力可謂也是非常的厲害的,只因為一戰敗給了曹操,否則他將是三國中最大的亮點。

第五是驍騎校尉曹操,曹操是由武力的,再此就多說了,有很多人說曹操的排名過高了,不知道你認不認為呢?

第六是南陽太守袁術,他的權威和部隊可謂是三國前期最厲害的一個人,只可惜後來他變的荒淫無道,被曹操拿下。

第七是北海太守孔融,他在政界聲望非常高,最後被曹操殺了。

第八是冀州牧韓馥,他也是生性多疑,以為要謀害自己,就自殺了。

第九是孔伷,他的記載非常少,只有八個字,清談高論,噓枯吹生。

第十是徐州刺史陶謙,當時他在十八路諸侯中取得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後來還有一個人自稱天子,他就把他給殺了。

第十一是上黨太守張楊,他和前面的不一樣,從小就是武官出生,但因為非常的大大咧咧,經常適得其反。

第十二是濟北相鮑信,他非常的忠義,曾經和袁紹說董卓有異心,可袁紹沒有理他,結果後來董卓真的反了。

第十三是東郡太守喬瑁,他可謂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將領,因為他怕自己起義不成功,就假借東漢三公的名義起義,最後很多人都投靠他。

第十四是山陽太守袁遺,(他和張飛的死法差不多)他的武力也非常強,但最後失敗後被自己的手下給殺了,所以名氣非常小。

第十五是王匡,他被董卓擊敗後敗走,最後被殺。

第十六是張邈,他非常的仗義,年少的時候仗義疏財,朋友非常多,曹操和袁紹和他都有交往。

第十七是張超,他見到董卓非常的殘暴,就起兵抗董卓,然後被殺全家。

第十八是劉岱,這個人和呂布一樣,不聽勸告,擅自出兵,最後被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