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地彈和穿甲彈都具有穿透功能,那麼它們在“穿透”上有什麼區別呢?

哨兵小虎


鑽地彈給我們最深的印象就是1999年5月8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了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使用的就是五枚精確制導的鑽地彈,有兩枚分別從樓頂兩個角進入,交叉向下,穿透五層樓,一直穿到地下室才爆炸,造成我國3名駐外記者犧牲。


上圖所釋為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受損的傑達姆(JDAM),重908公斤,採用GPS定位,也就說不像激光制導類導彈,不會受雷雨、霧天等影響。

鑽地彈和穿甲彈在穿透方面,沒有任何區別,都是依靠堅硬的外科配合強大的動能,所以要說原理,就是硬碰硬,比硬度。

鑽地彈為了獲取強大的動能,自身重力做的非常大,上面提到的重量接近1噸的傑達姆(JDAM)是輕的,美國另一款鑽地彈重量更是接近14噸,能鑽地200多米,B2隱形轟炸機最多隻能攜帶這樣的兩枚炸彈,從10000多米的高空投下,外殼採用非常堅硬的合金鋼和貧鈾合金等製成,非常堅硬,依靠尾翼保持尖銳的頭部向下,對目標形成強大的擠壓和衝擊。

上圖所示為穿甲彈,彈身細長,阻力小,穿甲彈是典型的動能彈,為了提高穿甲能力,就需要提高彈頭的初速度,因此需要高膛壓火炮來發射穿甲彈,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子彈的穿甲能力。我國99A主戰坦克上配置的穿甲彈可穿透一米後的防護甲。

圖釋:穿甲彈

鑽地彈和穿甲彈最大的區別是鑽地彈配有聯合可編程引信,而且彈頭部位帶有炸藥,而穿甲彈彈頭部位是沒有炸藥的,因此也沒有引信。

聯合可編程引信是鑽地彈的核心,一枚穿甲彈可以設備多個引信,當遇到堅硬的障礙時,可以啟動其中一個引信,將障礙炸開,然後繼續鑽進,當年美國炸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使用的就是這樣的引信。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了,願祖國越來越強大




核先生科普


其實鑽地彈就是一個特大號的穿甲彈,都是為了對付有堅硬防護的目標,但是兩者又有著明顯的區別,它們都是利用動能來對有堅硬防護的目標進行傷害,只不過兩者的動能來源不一樣,準確的說鑽地彈是藉助高空勢能轉化動能,只要高度越高,其獲得的動能也就越多,能量也就越大,雖然空氣摩擦會損耗一些能量,但總的來說,鑽地彈下落的高度越大,初速也就越高。


而穿甲彈則是利用火藥作為前進的動力,在水平方向上飛行時受到地球重力和空氣的摩擦力的影響,在水平飛行或者在拋物線前半段時動能會不斷的消耗,以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使用的380毫米的穿甲彈為例,它在20公里前都是屬於拋物線前半段的爬升階段,大約會以每5公里損耗10%的動能,而在後半段的下落階段,炮彈受到重力的影響,炮彈的初速又會增大。但總的來說炮彈的動能是隨著距離減少的,而鑽地彈是隨著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



還有一個就是在重量上,一般的穿甲彈受限於火炮本身的大小,一般口徑不會很多大重量也不會很重像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的460毫米穿甲彈的重量和美國的衣阿華級用的MK-8型406重彈重量都超過了1噸,當然也有少數個例,就是德國800毫米的古斯塔夫巨炮,其穿甲彈的重量高達7.1噸。而鑽地彈其實也不是戰後才出現的,在二戰中英國人就已經開始用了,主要就是對付德國的潛艇基地和導彈發射基地,重量高達5噸左右,而發展到今天美國的美軍GBU-57重型鑽地彈重量更是高達13.6噸。但總體來說鑽地彈的重量要大於穿甲彈。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從本質上講,鑽地彈和穿甲彈都可以看作是一種類型的炸彈。只不過鑽地彈穿透的是地面、掩體、堅固工事這一類的目標,而穿甲彈對付的是裝甲目標,所以兩者之間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點。

(鑽地彈攻擊掩體下的目標)

(被穿甲彈擊穿的裝甲目標)

首先,鑽地彈和穿甲彈的攻擊方式不同。鑽地彈主要採取高空投彈,將勢能轉化為動能,以此來攻擊目標,而穿甲彈則依靠火藥推進的動力來擊穿目標。

(戰機空投鑽地彈)

(穿甲彈)

其次,鑽地彈和穿甲彈的結構也不同。鑽地彈為了能夠打擊堅固工事下保護的目標,除了戰鬥部外,它還有侵徹戰鬥部。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證彈體在穿透土層、混凝土等堅固掩體或工事後不會立即爆炸,而是貫穿至一定的深度後再起爆,進而達到打擊目標的目的。鑽地彈的重量一般都比較大,戰鬥部的威力也很大。像美國的GBU-57重型鑽地彈,其戰鬥部重2.4噸,鑽地深度可達61米。穿甲彈卻沒有那麼大的尺寸,它通常用穿甲性能好的材料作為彈頭,如鎢合金、貧鈾材料等,藉助動能擊穿裝甲。

(美國GBU-57鑽地彈)

(穿甲彈)

最後,鑽地彈和穿甲彈的攻擊目標也不相同。鑽地彈是為打擊堅固工事或掩體保護下的高價值目標而專門設計的一種武器,而穿甲彈則是為了對付裝甲車、坦克等裝甲目標的武器,所以兩者對彈體的作戰要求也不相同。

(鑽地彈的彈坑)

(穿甲彈擊中坦克瞬間)

雖然鑽地彈和穿甲彈在攻擊目標和攻擊方式上完全不同,但是兩者在擊中目標的瞬間都具備極高的動能,而且它們都是憑藉動能優勢來穿透目標的防禦。因此,從本質上看,它們也算是同一種性質的彈藥,只不過發展方向稍有區別。不論是鑽地彈還是穿甲彈,它們都要具備很強的穿透能力,而且對彈頭材料的硬度要求也比較高。總的來看,鑽地彈和穿甲彈可以看作是一類彈藥的不同品種,是針對不同目標而專門設計的彈藥。總之,兩者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點。


戰情解碼


我是冬雨AK,說下看法,鑽地彈和穿甲彈有明顯的的區別,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區別

首先是攻擊對象不同。鑽地彈是一種對地攻擊炸彈,攻擊對象是地下工事 地面加固目標,而穿甲彈的攻擊目標為坦克 運兵車等裝甲車輛。

其次是結構不同,由於攻擊目標的差異,兩者在結構上有較大差異,鑽地炸彈除了戰鬥部之外,還會有貫徹戰鬥部,多為堅硬的合金,用來貫穿土層 混凝土 岩石等,所以,鑽地彈在觸地後不會立刻爆炸,會一直向下貫穿,當到達一定深度後才會爆炸摧毀目標。例如美國的美軍GBU-57重型鑽地彈,重達13.6噸,戰鬥部裝藥量達到2.4噸,可以貫穿61米混凝土,而鬆軟的土層可達200米!

而現代穿甲彈的戰鬥部就是一根堅硬的合金金屬桿,例如貧鈾合金 鎢合金等,依靠動能 速度 硬度來擊穿防禦裝甲,例如美國的M829A3型120mm貧鈾穿甲彈,戰鬥部就是一根貧鈾合金,在2000米距離上能穿透750毫米厚度的勻質鋼裝甲。

相似

第一點相似之處是都要夠硬!兩者都要應對堅硬的目標,所以貫穿深度就是最重要的指標。為此,兩者都採用了堅硬的合金材料

第二點相似之處是都要依靠巨大的動能,鑽地彈一般是從高空投射,依靠自身巨大的重量,在重力作用下達到極大的速度,產生巨大的動能。穿甲彈則是依靠發射藥產生巨大推力達到極高的速度產生巨大動能


冬雨AK


它們在“穿透”這一點上沒有本質不同,都是一樣的,靠的是堅固彈體的動能穿入或穿過防護層,釋放能量造成目標的毀傷。

現代坦克炮用的長杆型動能穿甲彈給很多人造成了穿甲彈只靠動能殺傷目標的錯誤印象,而實際上最早的穿甲彈是艦炮上用的,彈頭內部是有裝藥和延時引信的,鑽過目標裝甲然後引爆,毀傷裝甲後面的目標。

而且現代長杆型穿甲彈戰鬥部本身如果是鈾238合金材質的,穿透裝甲之後高溫環境下還會燃燒可以產生數千度的高溫,併產生放射性粉塵,並不是純粹靠動能殺傷的武器,甚至可以說是(核)髒彈水平的武器。

例如:美國人僅在伊拉克一國先後兩次發動戰爭,就使用了數千噸含有鈾238的武器——這是一種泯滅良知的戰爭犯罪行為。鈾238同位素的半衰期長達4.468×10^9年,可以想見,未來人類歷史中,伊拉克人都會不斷受到核輻射汙染的威脅。


躺贏主要靠實力


分享一個錯誤答案你看如何,反正正兒八經說也對不起我這個名字……

穿甲彈,穿甲然後爆炸。你所謂的“鑽地”你可以理解成一次穿甲以後加速,“二次穿甲”以後爆炸。聽著像胡說八道對吧,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胡說八道的。實際上這倆貨就不是一種“東西”,硬放在一起說……真不會。


小瘋瘋34


沒什麼區別,質量,速度,硬度,質量夠大,速度夠快,強度夠硬就可以,沒什麼奇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