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江和晁蓋一樣早逝,那麼眾好漢誰適合做梁山第四任寨主?

估計看完《水滸傳》的朋友都會有一個想法,如果宋江在招安前就早逝,那麼梁山眾好漢誰更適合做第一把交椅呢?首先我們至少應該考慮兩個核心的問題,那就是這些候選人要能幹且能幹好。

如果宋江和晁蓋一樣早逝,那麼眾好漢誰適合做梁山第四任寨主?

水滸劇照

按照梁山好漢的位次來說,其實盧俊義無疑是不二人選,其人相貌堂堂,要名有名,是大名鼎鼎的河北玉麒麟,出生當地豪門,武藝精湛(和林沖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的史文恭也只能在其手上走幾個回合),但是盧俊義在戰略上沒有建樹,聯合其上山前的表現只會和宋江一樣接受招安,而實際上當時的北宋腐敗到骨髓裡,其官場行賄受賄成風(在原文中提到的唯一不曾接受賄賂的官員只有太守張叔掖),招安後也只是死路一條,只是走進了死衚衕,就像《水滸傳》中宋江招安的結果一樣(所以招安其實就不是能幹好的選項)。

如果宋江和晁蓋一樣早逝,那麼眾好漢誰適合做梁山第四任寨主?

盧俊義劇照

接著往下看的話,公孫勝是一個修道之人,離開是遲早的事,根本就不適合;吳用本身就是落第秀才,早就被洗腦了,而說到關勝、呼延灼、秦明等人本身就是出生朝廷,對農民的階級感情沒有那麼深,估計也還是招安。排位靠前的就剩下一個林沖還有些許可能,一方面其對高俅的仇恨至深,有反抗到底的主觀意願,另一方面自身素質也不錯,有貌而武藝也高強,還是梁山的元老,有一定的江湖威望,曾經火拼王倫擁立晁蓋,但是問題是林沖本身性格偏軟,沒有城府和心機(從之前被高俅暗算,險些被董超、薛霸所殺就可看出),所以其實也不適合。

如果宋江和晁蓋一樣早逝,那麼眾好漢誰適合做梁山第四任寨主?

林沖劇照

再往下看的話最有可能的就是柴進了,柴進本身出生後周皇族且是嫡系子孫,容貌氣質佳(後來化名柯引還被方臘招為駙馬就可以一斑),而且其仗著有丹書鐵劵和殷實的家資,廣交天下豪傑,在江湖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就像石勇所言江湖上只認宋江、柴進),還是之前梁山的後臺老闆,從其未上梁山之前的表現來看應該說其早就有反叛之心,那就說明柴進早就有過自己的戰略、計劃。因為柴進是前朝皇室嫡系子孫,一方面不用擔心造反的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對於其他義軍而言無疑也是金字招牌,是一個無形的政治資源;另一方面一旦造反其實是沒有招安的餘地的,只能一鼓作氣(前朝嫡系子孫帶頭造反明顯是直指皇權,在封建時代絕無招安的可能)。通過對比,柴進相比其他人具有最為核心和明顯的優勢那就是其後周皇室嫡系子孫的政治資源和反叛北宋朝廷的決心以及戰略計劃。

如果宋江和晁蓋一樣早逝,那麼眾好漢誰適合做梁山第四任寨主?

柴進劇照

排位還比較靠前的就是魯智深和武松最有可能了,魯智深天生的行俠仗義、豪爽,對人向來義字當先(從上梁山前的表現就可看出),武功也是一等一,而且做過二龍山的一把交椅,對北宋朝廷也看的很清楚,反對招安最為激烈的幾個好漢之一,同時還具有一定的管理才能和戰略眼光,在江湖上也是很有名號的,但是其最多隻適合做綠林好漢,作為義軍領袖應該說還是有很多不足,比如說其不拘小節(從其在文殊院的表現就可看出)和沒有防人之心(在十字坡差一點成為孫二孃的刀下鬼),還有就是魯智深的進取之心不足(在從魯智深第一次打瓦罐寺和並未將二龍山做大就可看出),也只適合做山大王逍遙自在而不可能把梁山發展為義軍,更別說建立王朝。

如果宋江和晁蓋一樣早逝,那麼眾好漢誰適合做梁山第四任寨主?

魯智深劇照

另一位就是武松,武松的個人素質在梁山也屬前列,武藝超群,容貌不凡,通過景陽岡打虎後在江湖上也積累了很高的人氣,而其最可貴的是其來自底層,天生對農民階級有很深的的感情,而且其可以說是梁山眾好漢中最具反抗精神的人(可見之前的文章《武松到底算不算梁山泊第一等的好漢》)。在其人生經歷中武松也逐漸的認清了朝廷的醜惡面目(因此武松才會從一開始打算招安到第一個反對招安的好漢),對朝廷的反抗也才會是徹底的,絕不會接受招安,武松另一個可貴之處在於其有很強的江湖經驗和心機(從十字坡、飛雲浦等的遭遇就可看出),而且武松向來有不服輸的性格和遇強則強的個性,而這些都是作為一個義軍領袖不可多得的素質。

如果宋江和晁蓋一樣早逝,那麼眾好漢誰適合做梁山第四任寨主?

武松劇照

除了以上幾個候選人,樑上別的好漢應該很難入圍了(像李俊、劉唐等人無論武功、聲望等很難有號召力),而幾候選人相對比,無疑最適合、最有可能帶領梁山走上另一條出路的只有可能是柴進或者武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