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種所謂的“家傳寶”,它們別說100萬,連100塊都難賣

老話說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古玩收藏是一門極需專業知識的行業。哪怕是玩了數十年的高手,在如今這個環境當中,只要幾年功夫沒玩,就會立馬與市場脫節,上當受騙也在所難免。老玩家都這樣,遑論連書都沒看過幾本的新手了!很多人一味聽信天價傳言,在沒有經驗累積的情況下,心存僥倖覺得自己家“祖傳”的東西就是寶貝,就能價值百萬換房換車。想得多,做得少,必然會成為騙子盯上的目標。下面幾種所謂的“家傳寶”,別說100萬,連100塊都難賣!

第一種:銅元

這六種所謂的“家傳寶”,它們別說100萬,連100塊都難賣

如果你還幻想著傳說中只試鑄未發行的銅元大珍,在自己家裡的抽屜裡就能找到。不妨換一個角度來想想,歷來收藏高手數不勝數,他們憑什麼放過收集珍品的機會,把寶貝留到現在呢?而事實上真正稀少的品種在當年就已經被有人脈有眼力的人收入囊中了,玩了這麼多年收藏,碰到無數藏友視若珍寶的銅元,基本上都是發行量巨大的品種,市場價不會超過100元,偶爾有些稀少的版別,能賣個千元就已經可以稱為罕見了。與其聽信專家的讒言,不如買一本介紹銅元的專業書籍,只要肯花點心思通讀幾遍,就會為當初自己的幼稚感到慚愧的。

第二種:郵票、糧票

這六種所謂的“家傳寶”,它們別說100萬,連100塊都難賣

曾經的集郵熱情現在已經消散的差不多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真正具有高價值的郵票已經鳳毛麟角,很難找到了。老一輩的集郵愛好者需要無比的毅力才能偶然找到那麼一張少見的,能賺頓飯錢就很知足,像猴票這種昂貴品種,基本上都在大藏家手裡待著,想要?那就要花高價買!糧票也差不多。收藏玩的好有個很重要的因素叫前瞻性,有眼光的人才能成功。所以不要拿出幾張破破爛爛的郵票和糧票,被磚家一忽悠就覺得很值錢,基本上這種幾率和中彩票差不多。

第三種:老陶瓷

這六種所謂的“家傳寶”,它們別說100萬,連100塊都難賣

精品的明清時期或民國時期的民窯瓷器資源確實在逐步減少,因此市場價也在逐年升值,已經上探到上萬的地步。但這裡說的是那種做工極差、釉色暗沉、胎質粗糙的民窯瓷,你家裡那些老物件,比如說喝水的茶壺、醃鹹鴨蛋的罐子、吃飯的大碗、還有廳堂裡擺放的那些一看就很醜的老陶瓷,不要以為下面寫個乾隆年制或宣德年制就真以為是過去的官窯,多提升審美能力,也多逛逛古玩市場。收藏也講究個熟能生巧,看多了就會發現,那些天天吹牛的磚家有多不靠譜。

第四種:隕石

這六種所謂的“家傳寶”,它們別說100萬,連100塊都難賣

中國“玉兔號”都登月了,開始探索宇宙了,卻還有數量龐大的隕石收藏者做著發財夢呢。這個收藏群體特別迷,不找正規的天文、地質機構,偏偏找那些所謂的“隕石協會”、“隕石俱樂部”。這下可好,後院隨便找塊烏黑髮亮的石頭全被鑑定成隕石,莫名其妙就變成“家傳寶”。炒來炒去,最普通的石鐵隕石都被炒到幾千上萬一克,問題是誰買呢?國外隕石收藏比我們早得多,一塊普通隕石也就幾塊錢一克,稀有的玻璃隕石、月球隕石等品種,人家一年也找不到幾塊,中國收藏者卻能大量“批發”!不理性的結果,就是真品有價無市,假貨大行其道。

第五種:“漢白玉”系列

這六種所謂的“家傳寶”,它們別說100萬,連100塊都難賣

所謂一招鮮吃遍天,造假販子只用一招,就讓無數家庭都擁有了自己的“家傳寶物”!這些“古董”都有一個共同點,器身是白的,外面一層黃溜溜的土色。不知道聽過多少這樣的故事:“當年我家長輩,在街上碰到個賣古董的,於是花大價錢買下來,然後網上一查,竟然是乾隆時期的漢白玉碗,甚至秦始皇時期的玉圭!最後,就被拍賣公司給騙了……”得嘞,您可長點心吧,這種樹脂造的假貨都賣了幾十年了,讓造假販子歇歇吧!

第六種:“黃金”古董系列

這六種所謂的“家傳寶”,它們別說100萬,連100塊都難賣

黃色的金屬,除了黃金,還有黃銅啊!市面上所謂的清代金磚、唐代金蛙或者是元寶型的金錠等,可以負責任的說,沒有一個是含黃金的。不信可以拿去金屬檢測一下,要麼乾脆用土方法,狠狠咬一口,黃金是軟的,看看會不會磕牙?這些也都是造假販子最愛用的道具,一騙一個準,悲劇的是,被假貨騙也就算了,很多人又再次被磚家騙。與其在收藏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還不如把此類假貨直接丟掉,倒也落個清淨。

這六種所謂的“家傳寶”,它們別說100萬,連100塊都難賣

當然,現在更“高級”的騙局是讓“國寶”氾濫起來,渾水摸魚劣幣驅逐良幣,箇中心酸遠不是一個新手能體會到的。之所以不斷的寫此類潑冷水的文章,就是要告誡新手,沒有一個身家億萬的收藏家是一蹴而就的,也沒有人能一步登天馬上暴富。這樣的故事在過去可能還會有,但如今想都不要想。踏踏實實積累經驗才是王道,如果還心存僥倖的話,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錢被騙光,然後黯然離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