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输了一场战役,赢了战略胜利”的例子?

邪恶小羊羊


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要太多,特别是打了几千年仗的我国。

一般而言,战争是由若干次战役组成的,因为战役拼的是兵力和计谋,战争拼的是综合国力,所以战役的结果不影响最终战争的成败,典型案例如日本侵华,德国闪击苏联等,所以也难怪二战后的德国会有“打赢了每一场战役,却输了整个战争”感慨。

而抗日战争似乎比苏德战争更加典型,因为中日双方的差距太大,这使得日本几乎赢得了每一次战役,甚至在1944年行将败亡时仍然吊打南京国民政府,但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却早已注定。

而在抗日战争中,“输了一场战役,赢了战略胜利”的最典型体现,是1937年8月13日爆发的淞沪会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卢沟桥失败,全面抗战由此爆发。

在此之前,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虽然制定了侵略我国的一整套方案,但日本高层始终秉承“步步为营”的蚕食性战略,从1894年甲午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以及北洋军阀时期扶持代理人,日本的侵略始终相对“平和”,即使战争也是局部战争。

1927年,日本田中义一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研讨对华政策,本次会议诞生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关于这份文件的真伪,史学界历来众说纷纭,但日本其后的侵华确实是按照这一文件的思路进行的。

也就是说,《田中奏折》成了真正的侵华路线图,所谓“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而实际上,日本的战略比这份文件要更加具体。简单说来,日本帝国主义想要的结果,是在国民政府得过且过的消极抗战中,逐步“蚕食”中华土地。

第一步:先吃掉台岛、朝鲜,从外界锁死我国;

第二步:吃掉东北,吞并东三省加热河,效仿清朝崛起占据关东;

第三步:吃掉蒙古,染指察哈尔,效仿清朝征服漠南蒙古,对国民政府造成泰山压顶态势;

第四步:吃掉华北,推行华北“自治”,效仿清朝入关,威胁江淮江南;

第五步:进军关中,吃掉西北,占据东亚大陆的制高点,效仿汉唐西北立国,俯视整个山东地区;

第六步:自西北南下,吃掉西南,效仿蒙元帝国包围南宋,东南沿海形成战略包围;

第七步:顺江东下,占领全国,效仿元朝消灭南宋。

如此“蚕食”,日本帝国主义必定水到渠成,而中华民族恐难有翻身之力。

可惜,日军内部的少壮派军官等不了这么久,急于在天皇面前表现的他们不管什么大本营战略,一个字就是干,九一八事变是这样,卢沟桥事变也是这样。

而卢沟桥事变相比之下更为“严重”,因为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五万万中华儿女彻底被唤醒,空前强大的民族意识开始形成。

也就是说,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的“破功”,严重影响了日本大本营的“蚕食”策略,由“蚕食”改为“鲸吞”,对资源匮乏的日本而言是巨大考验。

但相比于淞沪会战,卢沟桥事件的负面影响简直不值一提。

因为陆军表现太过神勇,这让海上吹风的日本海军越来越不爽,加上卢沟桥事变后陆军高喊的“三个月灭亡支那”就更让海军没有了存在感,所以他们需要在陆军面前秀一下肌肉。

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是日本海军一言难尽的表演,所以日本海军渴望在陆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来一场所谓的“一雪前耻”,就在那个跌倒一次的上海。

但让日本海军始料未及的是,擅长挑衅的日军却遭遇了我国军队的先发制人,为了转移日军注意力,彻底打破日军自北向南吃掉我国的险恶战略,南京国民政府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主动在上海发动淞沪会战,将日本海军拉入战争。

应该说,国民政府此举是绝对正确的选择,为达到吸引日军的目的甚至动用了战前悉心培养的两个装备精良的德械师,即中央军87和88师,这两个师的出现让日军大为惊骇,随后对盟友德国施压,德军遂终止了和国民政府长达10年的合作。

但德械师的加入并未起到迟滞敌军锋芒的效果,虽然国民政府先后投入战场70多万人,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我国的狂妄计划,但因为豆腐渣的国防工事以及腐败横行的政治环境,淞沪会战并未对日军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日军取得了淞沪会战的胜利,并于1937年12月占据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但日本自北向南的蚕食战略彻底破产了。沿江而上的日军,最终因我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于1938年止步于武汉,从此抗战进入了漫长的相持阶段,直至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解放战争期间,粟裕大将与国军名将张灵甫的对决,就是典型的输了一场乃至两场战役,却赢得了战略胜利的例子。

解放战争期间,张灵甫率领的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由抗日铁军第七十四军改编而来,装备了全部美械,战斗力惊人,被称为蒋介石的御林军。解放战争中整编七十四师来势汹汹,我华东野战军虽然在第一次涟水战役中击败对手,但却在淮阴战役、第二次涟水战役中连续在张灵甫身上吃了大亏,形势似乎朝着对张灵甫有利的方向发展。

但粟裕将军毕竟是不世出的名将,他利用张灵甫的骄横心理,层层设饵,最终将张灵甫引入孟良崮绝地。当时张灵甫有恃无恐,他满以为自己上孟良崮吸引我华东野战军主力后,可以由周围其他国民党军队对我军实现反包围,全歼我华东野战军。无奈国军实在是一盘散沙,与张灵甫素来不和的李天霞只是派出一个营的兵力敷衍了事。

其他国民党军更是毫无反应,只有骁勇善战的黄百韬率领25军拼死驰援,却被我军狙击在距马山,难以突破。结果可想而知,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全军覆没,粟裕大将威名远播。在二打涟水中吃了大亏的王必成纵队率先攻上孟良崮,失利的阴霾一扫而空。


林屋公子


赢得一两场战役却输掉整个国家大战略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但影响最深远的,当属一战初期德军的表演。

二十世纪初,为了能在东西两线取得胜利,赢得未来世界格局的巅峰宝座,德国特意制定了施里芬计划。

具体而言,就是在东普鲁士和西线德法边境一带采取守势,必要时可放弃领土,同时集结九成的优势兵力横扫比利时和荷兰,然后从法比边境杀入法国,直取巴黎。整个战役预计四十天完成,然后西线德军利用完善的铁路运输网络从西线调往东线,将正深入德国腹地的沙俄军队打败。

客观而言,这个计划尽管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对部队推进速度做出的硬性规定,几乎一开始就变成了不可能,还有对俄国的动员能力和速度做出了错误估计,等等。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又是德国唯一能利用内线作战优势战胜几大强敌的办法。

1914年8月,一战终于爆发,形势正像当年德军总参谋部预想的那样,德国陷入俄法两国两面夹击之中,施里芬计划正式上演。但负责总指挥的总参谋长小毛奇却先后犯了两个错误,赢得了两次胜利,却输掉了整个战役。

一是在德法边境地区,负责节节后退牵制住法军主力的方面军司令,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本来的任务是牵制住法军主力,等待右翼德军主力冲过比利时再两下夹击。但由于不甘心自己的部队一开局就一路后撤,他硬逼着小毛奇修改计划,让自己的部队转守为攻,发动了洛林战役,取得消灭法军十多万人的胜利,他也因此成为一战名将 。但却放跑了法军主力,法军一路后撤到了德法边境地区,正好挡住了从比利时杀过来的德军主力去路上。

欲知更多详情,请搜索本人主讲的《一战风云》系列节目,或借阅购买《天变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百年祭》。




石海钓沉


我能想到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坦能堡战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东线的一场大战。因为俄军威胁东普鲁士,德军为了支援东线,从西线抽调两个集团军。此次会战俄军两个集团军几乎全灭,损失兵力不计其数。德军获得了辉煌的胜利。

但是为了打这场战役,从西线抽调的军队削弱了西线的力量,导致西线没能完成施里芬计划。最终让法国得到喘息之机,死里逃生。德国没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打垮法国,从此德国陷入了最不愿看到的两线作战境地,并最终战败。

协约国方面输了一场战役,却赢了整个战争。

第二个例子是湘军和太平军的靖港之战。

曾国藩统帅的湘军被太平军打得大败亏输,曾国藩本人羞愤交加,投水自尽,被部下就起。

但同时就在靖港边上的长沙,湘军却打败了太平军。从此太平军离开了湖南,并再也没有进入湖南。而湘军却从此可以利用湖南为基地,逐步延长江推进,最终灭亡太平天国。

可以说,太平天国的失败,最初却源于就靖港大战的胜利。


唐律疏议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然是淞沪会战了。

在淞沪会战之前,日军在华北集结重兵,沿着平原四面出击。

这就是古代辽国、金国、蒙古人、满清的套路。

这些异族凭借军队战斗力的优势,特别能在平原上发挥威力,以一当十。

而在这些区域作战,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不利的。

以当年的军事作战来说,平原地带士兵超过八成的伤亡,均是来自于火炮。


而国军压根就没几门火炮,完全被日军吊打。

比如保定战役,石家庄战役,虽然都造成日军一定伤亡,但我方伤亡更惨重的多,也无法长期抵抗日军的推进。

这种地形,国军甚至想吃掉1个日军大队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火力相差太大。

这就像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即便包围了一些美军但就是很难吃掉。

同时,平原地区的道路比较完善,便于日军机动行军和后勤运输。

当时日军虽然不算摩托化机械化,但部队装备大量战马,机动和运输能力都大大强于国军。

当时日本在上海仅有几千人,而在华北平原已经集中了几十万大军。


如果中日仅仅在华北平原决战,最终结果就是国军在短时间内大败,华北被敌人迅速占领。因敌我力量悬殊,日寇很可能伤亡较少就获得巨大胜利,下面无论是强行占有华北停兵不动或者继续南下猛攻,都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国民政府巧妙的把日军引到上海地区。

这里是江南的水网地形,到处都是湖泊、河流、稻田、树林,尤其沿着长江西进武汉,沿途更是无数山地和丘陵。

不要说作战,即便日寇行军也是非常困难的。日军重武器运输困难,连战马都陷入淤泥中蹒跚前进。

这样一来,就会大大阻碍日寇的推进,造成日军较大伤亡,让抗战陷入持久战。


为此,我们投入了中央军几十万主力,日寇果然上当,也将本来用于华北的部队纷纷投入上海。

结果上海血战3月才沦陷,其后几十万日军陷入水网中不能自拔。

而华北的压力大幅度减轻,出现了太原会战重创日军、徐州会战甚至在台儿庄直接击败日军的战例。

由此,抗战被拖入持久战,三月亡华不可能,甚至3年也不可能了。


萨沙


抗日战争中的“武汉会战”正是如此,中国军队虽然最后没能守住九省通衢之地的武汉,但是在历经三个月的大会战中,通过层层防御和不断消耗敌人,实现了“以血肉换空间、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构想。而日寇受占领区扩大、补给线加长和精锐师团伤亡严重的影响,在攻取武汉后一度失去了进攻能力,抗日战争由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日军占领武汉城区)

中国军队吸取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教训,正确提出了“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的战略指导思想,即在武汉外围利用山川地利,逐次抵抗和消耗日军有生力量,一旦外围各要地和要塞失守,则绝不死守武汉城区,主力转进长江两岸继续威胁日寇侧翼。

事实证明,近35万日军虽然使出吃奶的力气达成了战役目标,溯江西上经过苦战于1938年底攻入武汉,但未能歼灭中国军队任何一个师级建制,反而是其长江补给线完全暴露在第五和第九战区和大别山桂军的攻击范围内,只得到一座空城而已。



(武汉卫戍总司令陈诚)

日军“速胜论”的战略就此标志破产,叫嚣“三个月解决中国事变”更成为一句梦话,从1937年7月战争爆发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整整15个月过去了,国民政府没有丝毫屈服的迹象,在战役指挥上反而日趋经验老道,整个武汉会战期间,军事委员会对战争指导和战略判断无一重大失误,一反淞沪和南京的混乱,这是非常难得的。

百万中国军队虽然损失也很惨重,伤亡大约10余万人,但基本保持了建制完整,主力兵团战斗力仍在。已开始着手把部队分为三部分准备持久战:即正面作战部队、敌后游击部队和后方整训部队,其中作战部队和整训部队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轮换。而日军却从长江下游开始向中游伸进,形成一个“蝌蚪状”军事态势,极易受到来自南北两个方向的压迫,漫长的交通线和广大的占领区都需要分兵守卫,势头锐减。



(日寇第11军司令冈村宁次)

武汉会战结束后,由于伤亡高达40000余人,日军的素质比例严重下降:1937年的现役士兵只剩11%,其余的全部是预备役、后备役和补充役士兵,年龄最大的甚至超过40岁。几个精锐师团为了恢复元气,也不得不调回国内休整,比如第9、第16师团等,同时将新组建的第33、34、39、40等二流师团派往中国战场。

比如后来大破日军的上高战役,罗卓英当面之敌就是第33和第34两个新建师团,战斗力远不如那些老牌师团。中国军民一年半的坚持抗战,使日本军费开支巨增,国内物价飞涨,国力不足的恶果开始显现出来。



(武汉警备总司令罗卓英)

在武汉会战期间冈村宁次第11军消耗弹药达39400吨,而后面三年(1939到1941)总共才用掉13300吨,显然库存不够了;更由于武器不足,日本人把军校的训练用枪都集中起来送到新兵手中,倾举国之力进行的会战,满以为一战即可决定胜负,最后才发现毫无结果。

武汉会战的另外一个成功之处,是国府有充足的时间将大批物资、工厂、院校和机关内迁,通过宜昌转运大西南后方,为抗日战争的持久战做好了人员与物资的储备,重庆的兵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步枪和手榴弹被运往前线,而富金山、万家岭等战役也让中国军民信心重塑:日本人不是不可战胜的。



武汉沦陷后,以武汉三镇为中心点,南至湖南长沙、北至河南信阳、东至江西九江、西至湖北宜昌战火四起,中国军队甚至有能力进行局部反攻,而日军被压缩在狭窄的长江两岸,战略上反而非常被动,短期内试图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的梦想破灭,战略上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

为了摧毁国民政府的抵抗意志,切断外援通道,日本人只好在武汉会战之后继续用兵广州、南宁、越南,开始威胁英法关闭滇缅公路和滇越铁路,进而引起美国警惕,终于使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武汉会战后的江南局势)


度度狼gg


土城战役,是发生在1935年1月下旬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恶仗、硬仗、险仗,虽然战斗惨烈,红军伤亡巨大,但毛泽东英明决断,及时撤离,才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展现了他高超的“用兵如神”的军事智慧。

 长征初期,红军一路受挫,损失惨重,士气低落。遵义会议后,急需打一场胜仗来鼓舞斗志,毛泽东也刚刚“出山”,也需要打一场胜仗来提升威望。在得知土城只有川军郭勋祺四个团5000人的兵力时,毛泽东提出攻打士城。

士城当时由川军郭勋祺部占领,郭的部队是川军中赫赫有名的“模范师”,官兵不但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而且武器装备精良,极具战斗力,他们构筑了坚固的阵地,修筑了雕堡,以逸待劳。红军将士信心百倍,奋勇作战,全力以赴。但战斗打响后,却异常激烈,交战双方近乎陷入胶着状态,打成了“拉据战”“消耗战”。关键时刻,朱老总不顾个人安危,亲率陈赓、宋任穷的干部团,到一线作战指挥。在战斗激烈的情况下,毛泽东从一个俘虏兵得知,土城的兵力不是原先预计的4个团,而是6个团1万多人时。他果断地下令,主动撒离,开始了一渡赤水。郭勋祺因守城有功,受到蒋介石的嘉奖。

毛泽东在分析士城战役的教训时,主要讲了三条:一是敌情没有摸准,原来以为是四个团,实际是六个团,而且还有后续部队。二是轻敌,对刘湘模范师的战斗力估计太低了。三是分散了兵力,不该让一军团北上。我们要吸取这一仗的教训,今后力戒之。同时,他还讲到:“土城这一仗,由于及时渡过了赤水,摆脱了尾敌,改变了被动局面。部队果断地变为轻装,甩掉了包袱(笨重物资),行动更自由了,更能打运动、游击战了。”

现在大家对土城战役的结果认识不一,有的认为是川军胜了,红军失败;有的认为是打了个平手。但不管谁胜谁输,毛泽东就是从这次战役中,实现了军事战略上的转变,开始四渡赤水。应该讲,没有土城战役,就不会有毛泽东四渡赤水的神来之笔。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交流评论探讨,不喜勿喷。





zj史海拾贝


输了一场战役,赢得了整个战争,这明显说的是解放战争中的青树坪战役。

淮海战役后,国民党五大主力全部被消灭,国民党败局已定。但是国民党军队中的桂系军阀,始终跑的快,第三野战军、第二野战军都找不到桂系军阀主力进行决战,如果将来这支20多万的桂军逃到大西南山区,对中国解放事业是很大的损失。

这时,一场败仗改变了这个局势。这场败仗就是青树坪战役。

在青树坪吃败仗的是林彪第四野战军中的名将钟伟。钟伟担任49军军长,和40军军长韩先楚并称为四野两大好战分子。在三下江南战役中,时任二纵五师师长的钟伟敢抗命坚持己见,使林彪改变原定作战计划,取得了靠山屯战役全歼国军87师的胜利,这一战,钟伟直接从师长提拔为纵队司令,这是解放战争中的唯一。

青树坪战役,也创立了解放战争渡江战役后的唯一一败。钟伟的49军渡江之后求战之心很急切,49军的146师孤军冒进和后方失去联系,在青树坪被第46军236师伏击,桂系头号王牌第7军的171师、172师又前来助攻。钟伟和146师取得联系后派出145师进行接应。这一战,146师阵亡877人,伤2000余人,可谓元气大伤,前来接应的145师也有470人的伤亡。这是桂系军阀在解放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遭遇解放军的恶战大战,从此以后,钟伟的49军再也没能担任主力部队出击,基本一直在二线担任预备队,钟伟也因此在建国后仅被授予少将军衔。

青树坪战役,虽然解放军49军被重创,也同时让桂军骄傲轻敌,与我军死磕,很快被全歼。

衡宝战役,几乎是把青树坪战役复制了一遍,国民党第一名将白崇禧,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尾。

四野第45军第135师孤军深入,被桂军白崇禧集中5个师围攻,几日后,林彪集中了54万军队不仅把桂军20万人围困在衡阳到宝庆的公路周围,同时封锁了桂军逃往云南贵州和广东的道路,当白崇禧发现这一点时,已经大势所趋。

衡宝战役后,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桂军的精锐师全部被歼灭,解放了湘南和湘西大部地区,从此以后,桂军再也不能发起有效的抵抗,白崇禧的“小诸葛”的大名,成了大笑话。

不过,平心而论,桂军的实力比起蒋军来说,还是差很多,都解放战争了,桂军还是的主力兵器还是汉阳造的老套筒,与蒋介石军队的全美械军队相比,简直是不入流的穷亲戚。渡江战役后,解放军的装备甚至略好于桂军。

桂军最大的战斗力就是跑得快,青树坪一战,桂军不跑了,那还不是等死了。

经过青树坪战役,桂军自信心膨胀,以为自己可以和解放军死磕,就注定了骄兵必败结局。


历史知事


输了一场战役而赢得战略胜利甚至整场战争胜利的例子在历史上还是有不少的,我习惯性的称为逆向型皮洛士式胜利,我就在欧洲近代的战役里选取4个经典战例吧。


1566年西盖特堡之围

双方兵力:神罗:2,300-3,000 VS 奥斯曼:10万+

结果:奥斯曼得不偿失的胜利

简述:1566年苏莱曼一世率领军队向欧洲腹地发起大规模攻势,但在围攻西盖特堡期间,城堡内两三千马扎尔人和克罗埃西亚人进行了顽强的防御,最终奥斯曼用了1个月的时间以2至3万人的代价拿下了这座城堡。而苏莱曼一世则在胜利的前夕死去。这场战役虽然奥斯曼人获得了胜利,但确使其进攻维也纳的计划无限期搁置。而疲惫的奥斯曼人则在此后27年间暂停了对欧洲内陆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1709年马尔普拉凯战役

双方兵力:法国:7.5万 VS 大联盟(英国、荷兰、神罗、普鲁士、丹麦辅助军团)8.6万-11万

结果:大联盟战术上胜利;法军战略性胜利

简述:作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的决定性战役之一。1709年9月在法国东北部的马尔普拉凯村北,维拉尔和布夫莱公爵指挥约7.5万法军与兵力处于优势的11万大联盟军队展开激战。战役的结果是大联盟声称自己取得了胜利,原因是他们迫使法军撤退。但大联盟两倍于法军的伤亡,惨烈巨大的重创伤亡使英国国内掀起反约翰·丘吉尔的浪潮、以致于反法盟军内部震惊恐惧而开始出现议和的意见,役后法国扭转了战争中期的不利局面,并直到战争结束。对于法国而言这不失为一场战略性胜利。

1794年光荣的六月一日

双方兵力:英国25艘风帆战列舰 VS 法国26艘风帆战列舰

结果:英国战术性胜利;法国战略性胜利

简述:1794年5月在北大西洋法国护航舰队遭到豪勋爵指挥的英国舰队重创,所幸豪勋爵十分疲惫,无法再继续带队,接下来他的下属表现太差劲,居然允许法军受伤的战舰逃跑,而且没能截住那支有117艘船的谷物运输船队,这使得豪勋爵的战术胜利所得到的战略成果被白白浪费了。所以从战略上看,法国达成了从美洲到本土运货的目的并缓解了国内的粮食危机,对法国人而言这不失为一次战略性胜利。

1813年包岑战役

双方兵力:法国:14.3万 VS 俄国、普鲁士:9.6万

结果:法国胜利

简述:联军在吕岑战役中失败后,撤至包岑附近沿施普雷河右岸预先构筑好的阵地上。阵地左翼紧靠波希米亚森林山支脉,右翼没有天然屏障,由骑兵掩护。俄普联军有9.6万人,火炮636门。拿破仑军队约有14.3万人,火炮350门。拿破仑的企图是:首先攻击俄普联军阵地中央和左翼,迫使其消耗预备队,然后用内伊军团对敌右翼实施迂回突击,深入维特根施泰因军队的后方。5月20日,拿破仑军队向近2万人守卫的联军前进阵地发起冲击,并迫使其撤至主阵地。5月21日,法军进攻联军阵地中央和左翼,紧接着内伊军团向联军的右翼彼得·维根施泰因的俄军实施突击。尽管内伊兵力占优势,但未能击破俄军的抵抗和实现向霍赫基尔希实施纵深迂回机动,维根施泰因的部队撤向拉克尔。维特根施泰因考虑到法军在数量上占优势,一旦法军再次进攻联军就有被包围的危险,于是率部撤到勒包河对岸。最终拿破仑未能围歼俄普联军,这就使法国的政治和战略形势大为恶化。拿破仑被迫于1813年5月23日至7月29日进行和谈和签订停战协定。签订停战协定是拿破仑犯下的一个战略性错误,奥地利和瑞典因此倒向了反法联盟。


黎塞留的野望


其一,英德日德兰大海战。

某种意义上其实算不上英国战败,但是英国皇家舰队的损失大于德国公海舰队,德国赢得了战术性胜利,但英国赢得了战略性胜利。公海舰队虽重创击沉了皇家舰队的部分舰船,但其依旧被封锁在军港内,最后在1918年迎来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末日。

其二,美德阿登战役。

这一战美军战败,德军胜利。但也正是阿登森林一战Nazi失去了最后的精锐,最后1945年柏林城下迎来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丧钟轰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