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加速了明朝的滅亡,疫情加劇的情況下,為何清兵卻安然無恙?

用戶4474649658


史學界普遍認為,明朝末年那場席捲華北地區的鼠疫,是壓倒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尤其是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曹樹基與李宇尚提出“老鼠亡明”的觀點後,這一觀點更加深入人心,為更多的人所接受。


據史料記載,明朝末年旱災頻發,僅萬曆期間就發生過三次大旱災,每一次都引發過鼠疫,崇禎十四年的那場大旱,更是歷時四年之久。

旱災造成的直接結果是出現大量逃荒的難民,人沒吃的,老鼠也沒吃的,也要逃荒保命,隨著難民到處遷徙,寄生在老鼠身上的鼠疫桿菌,就這樣傳給了難民,傳播到了更廣闊的區域。

圖1 1644年明末形勢

有人曾目睹過這樣一幅駭人的景象:崇禎十四年夏天,在內陸地區突然出現大群大群的老鼠,它們互相咬著對方的尾巴,視死如歸地渡過大江大河,進入安徽河南河北等地。

大旱加上寒冷(隨著萬曆四十六年廣東的一場大雪,明朝遭遇了一個“小冰河期”),糧食減產非常嚴重,餓得難受的災民先是挖老鼠洞穴中的糧食來吃,接著又吃老鼠的屍體,終於導致鼠疫大暴發。

恐怖的景象首先是從山西開始的——“萬曆八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在接踵而亡,數口之家,一染此疫,闔門不起”。

大同首當其衝之後,疫情很快擴散至山西全境,接著向周邊省份傳播,崇禎十年傳到了陝西米脂,也就是李自成的家鄉。

鼠疫給米脂帶來的慘景,並不亞於大同,病者先是腋下和大腿間生一個硬包,然後吐血而死,服藥無效,親友們即使有活著的,也不敢問吊,有人一家死絕,無人收葬。

圖2 崇禎皇帝,朱由檢(1611年—1644年)

據《明史》記載,崇禎十四年,鼠疫傳到北京大名府。

那年春天開始,大名府就沒下過一滴雨,地裡的麥苗被蝗蟲吃光,加上鼠疫大行,餓死人無數。

督催漕運的戶部給事中左懋第心急如焚,在途中給朝廷上疏說,他從靜海抵山東臨清,見人民餓死者三成,因瘟疫而死者三成,剩下的四成只好為盜,米價瘋長,一石米竟然要二十四兩銀子,人死後馬上就成了活人的食物。

當年七月,北京在劫難逃。

在北京,鼠疫引起的病症叫“疙瘩病”,人身上一旦出現一塊隆起的肉就沒救了,活不過一個時辰,北京人因此而死的達十分之四五。

這是夏秋兩季的情景,到了春天情況更為嚴重,發病症狀是嘔血,一嘔就死,有的一家數口全部死絕。

沒多久,瘟疫又傳到了天津,很多人早上染病晚上就死了,“排門逐戶,無一保全”。

圖3 明末農民起義

崇禎十六年,疫情進一步加劇,北京及周邊地區同時大爆發,“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北京城中每天死亡人數超過萬人,運送棺材出城的隊伍把城門都堵了,通州和昌平等郊區的疫情也大同小異——“見則死,至有滅門者”。

北京城死者當中不但有大批的小販、僱工,還有大批士兵,甚至連叫花子都死得一個不剩。

朝廷不但未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還變本加厲地增加賦稅,各地民變便不可避免地爆發了,其中最著名的一支起義隊伍,其領袖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李自成。

雖然早在崇禎二年,李自成就因其他原因參加了農民軍,但他後來能夠輕而易舉地佔領北京,不能不說那場鼠疫幫了他的大忙。

李自成的五十萬大軍,是於崇禎十七年四月十六開到北京城外的,那時的北京城,已經被鼠疫折磨了一年多,迎接他的,是早已元氣大傷的一座“空”城。

圖4 李自成起義圖

守衛京師的雖然有三大營的軍隊,但士兵因鼠疫死亡過多,已徹底失去野戰能力,原有的近三萬匹戰馬,還能騎乘的竟然不到一千匹,據守內外城牆十五萬多個垛口的,是區區五萬羸弱的士兵,平均一個士兵要守三個垛口。

這些士兵,都是大疫之下僥倖活下來的,“衣裝狼狽,等於乞兒”,而且像是十天半月沒吃飯的乞兒,虛弱得只能坐在地上,以至於用鞭子抽都抽不起來。

實際上,李自成的農民軍雖然聲勢浩大,人數眾多,但戰鬥力卻不怎麼樣,多次被官軍打得滿世界亂跑,尤其是不久前的那場寧武關大戰,李自成雖然最終贏了,卻被守軍周遇吉的區區數千人幹掉七萬多人,以至於李自成想打退堂鼓,“寧武雖破,死傷過多,自此達京師,大同、宣府、居庸關重兵數十萬盡如寧武,吾輩豈有孑遺哉,不如還陝圖後舉”,若不是攻下寧武關後大同總兵姜瓖主動投降,恐怕他真的退回陝西老巢去了。

圖5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

如果不是這場鼠疫把北京整得這麼慘,李自成能順利拿下北京嗎?

當時的北京守軍,一是鼠疫導致數量急劇下降,從十萬驟降至五萬,戰鬥力更是無從談起,二是軍隊腐敗嚴重,軍心渙散,以至於當官的不得不低聲下氣地求他們守城,仍然“逾五六日尚未集”,願意守城的士兵,還不如三四千“勇敢”地走上城牆的太監。

然而,儘管北京守軍到了如此狼狽的程度,李自成的五十萬大軍也是打了兩天才把北京搞定。

他的軍隊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地抵達北京,也是拜這場鼠疫所賜,若不是鼠疫間接地摧毀了明朝其他地方的防禦系統,這支更多由各地災民組成的“烏合之眾”,恐怕連北京的邊邊都摸不到——正如李自成自己所說,假如大同、宣府、居庸關的明軍也像寧武關守軍那麼能打,他的幾十萬大軍,恐怕一個也剩不下!

北京倒是拿下了,李自成也如願以償地住進了紫禁城,然而短短數十天,他就於稱帝的第二天退出了北京。

原因是他的軍隊也感染了鼠疫,本來就不怎麼樣的戰鬥力更是讓人捉急,根本不是清軍的對手,儘管後者的數量比他少得多。

圖6 闖王入京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李自成的軍隊與清軍有過“親密接觸”,為什麼清軍沒有感染鼠疫?難道滿人天生對鼠疫具有免疫力?當然不是這樣。

這個問題,曾經一度困擾了學術界很久,後來還是歐洲人幫忙揭開了這個謎。

眾所周知,早在十四世紀,歐洲就爆發了一場大鼠疫,導致兩千五百多萬人死亡,倖存者還留下了相關壁畫和文字,後來人們對那些壁畫和文字進行研究,發現那場鼠疫害死那麼多人,卻單單放過了騎兵。

他們由此得出結論:鼠疫是經老鼠身上的跳蚤傳播的,而跳蚤討厭馬的氣味,所以騎兵很難被鼠疫傳染。

而當時的清軍,也主要由騎兵組成,所以有人推測,清軍之所以未被鼠疫傳染,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歷史大學堂


老鼠:明朝game over的最後一根稻草。


公元1644年3月15日,農民軍到達居庸關下,這是北京的最後的一道防線。如果李自成跨越這道防線,北京就危險了。但非常奇怪在這至關重要的隘口內,防守的人竟然寥寥無幾,農民軍沒有遭遇任何抵抗,竟然就投降了。

兩天後,北京淪陷,崇禎上吊,大明亡國。why?why?

為啥那麼簡單,咱玩個消消樂闖關也沒有那麼痛快啊,一切如此順利,順利得讓人不管相信,一直以來,明朝不堪一擊,農民軍勢如破竹,我們把這一切都歸結於明朝的防守不利,這才導致的亡國。


歷史的真的是這樣嗎?

要知道,寧武關一戰打的李自成都要回老家種地了,一個小小的寧武關都農民軍承受不了而北京是大明的王朝,堅不可摧,就算邪乎勁兒上來也不至於短短兩天就淪陷哇。

到底咋回事?

“鼠疫”沒錯這個時候的北京城就是一個地獄。


京師鼠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盡丁絕,無人收斂者。


<strong>


北京每天死亡近萬人,大街上空蕩蕩,大軍壓境,奈何將士們都慘遭鼠疫,當時的情況甚至現場發錢,錢都加到兩倍,也找不到人,即使有人也都是老弱病殘。崇禎讓太監登上城,做最後一搏。


打仗的時候,有很多士兵躺在地上不肯動,急的老闆拿鞭子抽都不起來,很多人以為這是軍心渙散的現象,其實還真不是,是真的起不來了哇,俺們身上有鼠疫。


崇禎16年,大明亡國真正滅亡的原因不是李自成的攻擊,而是致命的鼠疫。

<strong>

別,別,等會兒,等會兒,明朝都遭受鼠疫了,那農民軍咋就沒事啊,提前打疫苗了?條件也不允許啊!天生野人體質?人家咋就那麼牛,金剛不壞之身?小超人兒?或者跟鼠類代表聯繫了,別讓他傳染俺們?


這就是因為,鼠疫的傳播,需要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傳播,冬天天氣寒冷才是溫床,等到春天來臨,天氣轉暖後,它就銷聲匿跡啦。

“我悄悄地來,也要悄悄地走,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卻留下了無數屍體,以及那刻苦銘心的回憶.......”

伴隨著川田冉冉升起的太陽,自成兄來啦,時機剛剛好,如果他再早來幾個月,那啥也別說啦,一樣得嗝兒屁啊。

歷史是有趣味性噠。

<strong>

<strong>


山姆山姆啊


據史書記載鼠疫是從明未崇禎六年開始的,直到崇禎十四年傳入北京的,北京城內人口有將近一半死於鼠疫的,所以李自成圍攻北京基本上沒花大力氣,僅2天就攻破了。

鼠疫傳播是告老鼠身上的跳蚤傳播的,歐洲也發生過大鼠疫,致上千萬人死亡,有人發現騎兵卻沒有感染,於是得出結論認為跳蚤對馬身上的氣味過敏,不會附在馬身上。

清兵大多數是騎兵,因此感染的機會就很少了。自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後,明朝就基本上土崩瓦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