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平海黄杭进士与下马桥的考究

作者 阿 寿

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江堤村江西自然村,在原海星小学西大门口处,明朝时期有座“下马桥”。 它的神奇和威严,当地的村民400多年来世代都在传说。这座下马桥与明朝黄杭进士,在江西村九十九间办学堂有直接的关系。现在六十多岁以上的老人,儿时都走过此桥。1957年兴修水利的热潮,把此桥埋在了地下了。笔者多年来,多次采访当地许多知情老人,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并到现场考证,今初步得出结论,期待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商榷。借值再现江西村,俱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名村的底蕴。

莆田平海黄杭进士与下马桥的考究

明朝嘉靖二年(1523年),黄杭登上了进士甲第33名,他拒绝朝廷赐给福建户部主事(从六品)。就在家乡平海卫的民间中办学堂。黄杭所办的学堂,遍及颖川(今江堤村江西自然村)、岱山境(今山星村)、凌溪(今溪边村),规模最大的是颖川(今江西自然村)的九十九间学堂。当时民间流传的民谣:“进士爷,办学堂,农忙耕,农闲读,读书识字,做老爷。”黄杭进士为什么在颖川境江西村办九十九间学堂?因为那时倭寇猖獗,经常登岸平海卫城,掠袭民众和学堂;二是离平海卫城西门村的西边有三公里远地方,是颖川境的地界,那里有座螺山。传说古人风水先生断言:是居住福地。螺山,山脉东西走向,东北向是船头桥村,是浅海沙滩。山的北向、西向便是溪西、元兜村的腹地,疏散逃生方便。山腰之下有条山沟又宽又深,是防倭寇偷袭,有自然的地理优势,能保障安全。螺山这条山沟当地人称山塘沟坑。原来沟坑深度,4至6米不等,宽5至8米不等,沟坑壁高坡陡。就在这条沟坑的中段处,建造一座石板桥。从平海卫城,船头桥村,度上村方向去颖川,九十九间学堂,必经之路。这座石板桥,是用一块天然的青石,长度7米左右,宽度60厘米左右。厚度有70厘米左右。在宽度60厘米的面中间凿了一条25x30厘米左右的U字型路槽,人可以行走,但马,牛四条腿的牧羊不能走。桥头竖立了一对“石人”(桥头将军),要走进颖川境和九十九间学堂,骑马的文武百官都要在此下马,所以被当地的村民称为“下马桥”。下马桥也是护卫九十九间学堂学子的安全,所设计建造的路障桥,与黄杭进士密不可分。


莆田平海黄杭进士与下马桥的考究

  据考证,下马桥的主要作用有两点:第一,这一块这么大的石板材作为通道桥,人可以行走,但马不能走。是防倭寇偷袭的重要路障。马遇到路障时,会停步不前,奋蹄呼叫,引起人们警觉。下马桥西边350米处就是九十九间学堂。在下马桥的西北方向50米左右山腰高处的地方,盖了一座民宅(放哨屋)。居住的是姓方的人家,应是黄杭的书童。此旧址厝地位置,在今江堤村江西120号黄金龙家厝的东边约30米处,姓方的主人在清朝末,已搬往城里。放哨屋在山腰的高处,腑视下马桥和九十九间学堂视野清晰。一旦有什么情况,鸣锣或点火发出联络信号。 第二,当时平海的卫学,教学的质量不会超过九十九间学堂水平。许多大户人家的子女,都送到九十九间学堂。家长有的要骑马送子女到学堂门口,这样就扰乱了学堂的秩序。有了下马桥路障,马只能栓放在下马桥的东侧,人步行到学堂,保障了校园的肃静优雅的环境。还有九十九间学堂毕业出来的学子,有的在外为官,有的是营商富人。过年过节都要前往拜访黄杭恩师,出于对恩师的尊重,体现文明礼仪,也只能在此下马,步行前往九十九间学堂。至今还流传着有清末民国初期的“十二支白扇子”(即从九十九间学堂出仕的十二位达官贤士)之说。在村民的心中,这座下马桥显的威武、庄严,几百年来,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它的许多神奇动人的故事。九十九间学堂的办学,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比如:平海村王文业,王文章兄弟的父亲王文开,他儿时就在江西村九十九间学堂读过私塾。那座下马桥,到了1957年大兴水利建设,在螺山的沟坑北上段约70米处,修建了一座“文德山塘”蓄水。并把下游的下马桥拆了,便于村民车辆交通方便,用土填平了沟坑修成道路,现在是水泥路。下马桥的许多石料,都抬到山塘当水坝基石。据当时见证人黄仙霖,黄光永,黄先开,黄金龙等老人的回忆,那条U型的大石板桥,因为太大了,抬不动,就地下沉埋地下3米多的深处。这就有待考古挖掘,重现历史真实的面目。

作者:黄永寿,笔名:阿寿。现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南平市作协会员,秀屿区作协会员。省政协第七至第九届委员,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现南平烟草退休干部。己出版多本著作和发表百万字文章如:《名烟营销》、《火石山风情》、《砥砺青春》等著作。2019年12月9日于平海湾火石山

莆田平海黄杭进士与下马桥的考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