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必須要有韻嗎?

流行詩歌李大蝦


詩歌必須要有韻嗎?

景陽鍾自鳴得意

象牙塔絢麗多姿

詩歌是否用韻,應根據創作詩歌的體裁來確定。

詩歌大體上分為古體詩、近體詩、新詩。詩歌體裁分野時期為唐代格律詩之前,唐代格律詩之後,白話文興起。

唐代律詩形成之前的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絕句、雜言詩、騷體詩及後人創作的不完全符合格律規則的詩歌稱之為古體詩。

唐代以降講究詩歌格律規則的五言詩、七言詩、律絕、排律詩(歸入七律詩類)稱之為近體詩。近體詩以律詩為主要形式,所以又稱格律詩。

清未五四運動之後的白話文詩歌稱之為新詩,分自由派、格律派、象徵派三類體裁。

古體詩講究押韻。可押鄰韻、換韻、平仄互押。押仄韻的詩就一定是古體詩。

近體詩講究格律。近體詩源於古體詩的規範,適格押韻,除首句押韻可押鄰韻外,全部韻腳押平韻,嚴格要求不得出韻。

新詩講究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

自由派對押韻要求不十分嚴格,但仍然以有韻為美。一是押新韻,鄰韻可通押,可隨時換韻,可押同字韻。二是平仄可互押。三是押韻當然好,不押韻也無妨(符合三美要求)。

格律派詩歌韻律承傳古詩,要求押韻,但不圄于格律規則,用韻靈活,變換自由,押韻具有音樂節奏感。

象徵派詩歌不講講究押韻。特點是章節律動,詞藻華麗,意境隱晦。

詩歌必須要有韻嗎?那要看該詩歌是那一類體裁。

值得注意的是,詩歌押韻,是詩歌文學體裁傳承幾千年的創作經驗積累的精華。詩歌而無韻,作者須自信其散文創作水平可達到“無韻之離騷"的程度,且建行斷句符合詩歌章節的律動節奏。

日月星辰將天曉

夜半鐘聲到客船








景陽鍾


關於韻文唐詩宋詞均有固定的平仄要求,古詩依《平水韻》詞依《詞林正韻》,吟詩作賦均不得突破上述框架。自五四運動以來,新詩興起之日亦無明確規範。受西方象徵派,後現代意象派及中國早期朦朧詩派近百年的影響,當下新詩創作分工明確,一是用韻;二是無韻。這早已是民間約定俗成的理論基礎。

判斷是不是詩不能單一的看是不是用韻,當下用韻歌詞當屬第一。判斷是詩還是散文的方法木劍認為有以下幾種方法:一是詩中所運用賦比興,這在《詩經》橫空出世的那個年代,早已被詩人們所掌握;二是詩中所運用的象徵,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擬人,排比,並置,通感,以及意象轉移,物我轉化,虛實轉化,層層遞進,天然合一等,這些特點都是其它文體無法具備的;三是其他文體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視角,無論設置何種懸念,結尾畫龍點睛,均有明確答案,而新詩可以有答案,也可以無答案,這便是詩歌的不確定性,構建詩歌的朦朧之美,也是詩歌的留白,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這便是詩歌之妙之精緻,是其他文體語言無法相提並論的。據說詩歌語言是所有文學創作中最難的,這個我感同身受,有時為一個詞一句話苦思冥想,有時夢中蹦出一個好詞,立刻用筆記上,我想寫詩人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四是寫詩要具備家國情懷,但無論寫大詩還是小詩,只要心中有愛,且充滿正能量,相信詩肯定受推崇!反之,梨花體,下半身,烏青體,羊羔體,睡詩(淫詩)等,肯定是沒有市場的。下面這段話是木劍發表在某刊物組詩前的創作感悟,希望我們共勉!

一個詩者,就彷彿是一個探索神秘世界的行者,他要善於在人們熟稔的萬物之間,另闢蹊徑地尋找出與眾不同的新意,並通過這個新意表達內心錯綜複雜的思緒。他應該眼睛向下,以一顆悲天憫人之心關注弱勢群體,並用詩歌的光芒照耀未卜的前程。當他進入詩歌的荒原時,他一定是個考古者,將儲存已久的記憶一層層打開,像發現一個千年的古董,小心翼翼地拿出擦亮,展示給自己看,也展示給別人看!


木劍推文


詩歌是一種韻文。然而韻並不單指韻腳的押韻。

01.韻還指詩歌的音樂美感

韻並不單指韻腳的押韻,構成詩歌的詞語就是萬千普通詞語,但詩的句子無一例外富於旋律感(和諧的節奏),就像音樂的節拍。

我們來讀卞之琳的《斷章》:

《斷章 》(卞之琳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卞之琳(圖片源自網絡)

卞之琳的《斷章》並不押韻,神奇的是你讀它時心中彌滿了抑揚頓挫、宛轉悠揚的旋律。

02.旋律源於高度濃縮的語言

詩歌是惜字如金的。

詩歌之所以充滿旋律感,在於詩歌使用高度濃縮的語言來表達強烈的情感,這使得單個的字詞承載著豐富的信息和感情,從而使句子讀起來顯得抑揚起伏、頓挫有力,富有節奏感。

所以,詩歌語言具有特有的音樂質感,句尾的押韻,僅僅是形成音樂質感的一種方式。

用字少的特點,使得詩意的表達具有很強的跳躍性。詩句的跳躍性是詩歌旋律美感的一部分。詩歌的字詞句,有如跳動的珍珠。

我們來看下面這首詩:

《等 》(羅俊鵬 )

三歲時,/ 你說讓我等你五分鐘。/二十三歲時, 你卻還沒回來。 /爸,我現在不要馬路對面的冰糖葫蘆了。



羅俊鵬的這首詩要在一篇千言萬語的散文中,可緯能僅僅是個開頭。而在千言的長文中,你跟本感覺不到同樣的這些文字會有旋律感。

然而羅俊鵬並沒有寫上千言,即便萬語千言,羅俊鵬也未必能道盡心中的情。所以他沒有采取散文的形式,而是以詩歌的形式來抒這份情。詩歌是不需要很多語言的。所以“一切盡在不言中”,而一切也已道盡。

03.很多古詩今天讀來已不押韻,但你絕對沒有認為那不是詩:

《登幽州臺歌》(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




陳子昂(圖片源自網絡)


《樂遊園》(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但這兩首詩雖然按照今天的讀音讀起來都不押韻,但都充滿了或鏗鏘或抑揚的旋律美感,讀來胸臆被詩中滿溢的、強烈的情感所滌盪。



圖片源自網絡

04.所以詩未必就是押韻的。

尤其現代詩很多都不押韻。但詩所以為詩,是因為它是一種獨特的韻文:超少的詞句、跳躍的表達方式、高濃的情感信息、優美的旋律。

而散文就是散文。記敘、史傳、說明、論議、隨札、公文……,只不過是散文的各種特殊形式。


百話茶屋


大家看押韻詩歌好,還是散文化詩好?  

-

骨魂

-

夜色如初,

我的城,

寂寥的街道冷落無聲。

捧著書本,

看簾外的月華在粘稠的夜空上升。

-

掌心的餘溫,

卻是白天不懂夜裡的遊人,

在嘎然無語裡偶感的疼。

草葉上的露珠,

渲染著梵音裡的慈仁。

-

歲月如期而行,

心與吹皺了的落紅一樣難以安生,。

孤獨開始上演,

一直出發的苦行僧,

於情字裡輾轉在佛堂邊的紅塵。

-

遠處的梵歌奏響,

你的足音沿著斑駁的牆根,

順道而來,

抱著泛黃的跡痕,

於夢裡在天地間舉起顫抖的手對佛虔誠。

-

虛幻的眼神,

透過老舊的佛門,

無意間盛滿了歲月裡的悠然。

生命裡的堅韌,

雋刻著堅強,千姿挺立的骨魂。

2019.12.24下午隨筆



束雨竹


一、正確認識詩歌和詩韻

詩歌是文學作品的一種,而且是文學作品中的精華。詩歌是大海,詩韻一滴海水,“詩韻”是詩歌的一小部分知識,詩歌不需要“必須有韻”。



詩歌發展到今天,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但是,詩歌中有一個很突出的矛盾“押不押韻?”。

我最近也在準備這個問題的資料,想要消除“押不押韻”的爭論,讓更多的人正確的認識詩歌和詩韻,減少損失,為詩歌、文學文化的發展貢獻一點微薄之力。但是,每次看到一些對詩歌的誤解,都於心不忍,因此先簡單說幾句。

詩言志,歌抒情,愛好詩歌者大可放心大膽的寫作,不必拘泥於平仄、韻腳。這些都只是一部分知識,不是必須的,若是走偏了路,那會浪費很多時間和精力,會造成文學文化寶庫的損失。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燦爛輝煌。勤勞勇敢智慧的中華民族,在發展的過程中創造了許多優秀的文化,科學、醫學、數學、地理、文學等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這裡我們簡單分析一下文學,分析一下詩歌。

二、簡單分析“詩韻”引發的一些問題

很多人對“詩韻”的問題不夠了解,因此出現了種種問題:



1.部分稍微研究了“詩韻”的人,經常批評貶低他人。批評一些詩歌“不押韻”、“不是詩歌”。看似合情合理,實則非常錯誤的,他們只是一知半解,不知道什麼是詩歌?

2.一些詩歌愛好者在創作詩歌的過程中,受到“詩韻”的影響,自身缺乏正確認識,往往會為了追求“押韻”,強行拼湊、修改,結果卻適得其反,詩歌的水平大幅下降,甚至出現一些基礎錯誤。如“正常情況下,水往低處流”,這是常識,但是有些作者在一些詩歌中改變了這個常識,那麼,試問這樣的作品能算好作品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就算它的平仄完美,押韻,但是,違背了一些常識、真理等基礎知識,那就不能算好作品。

3.有些詩歌愛好者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創作了一些作品,意境高雅,質量上佳,屬於優秀作品。但是他們的作品被人批評“你的詩不押韻,不是詩,是散文”、“連押韻都不懂還寫什麼詩?”。然後,一部分詩歌愛好者缺乏正確的認識,受了巨大影響,甚至因此封筆,實在是文學文化的巨大損失,是人類的損失。


三、致敬廣大詩歌愛好者


優秀詩歌作品,可以押韻,可以不押韻。“詩韻”只是“詩歌”的一部分知識,相當於大海中的一滴水。



致敬廣大詩歌愛好者:正確認識詩歌,認真學習,努力創作精品佳作,為詩歌的發展做一份貢獻,為文學文化的發展做一份貢獻,為人類的發展進步做一份貢獻。


凡塵雲仙


(讀者諸君如有興趣,請關注下我,以五千年國史為鑑,以三十載經驗為鑑,應對您有所啟迪,可讓君少走彎路,同時可交流寫作。謝謝!)

看了大家的觀點,絕大多數人都贊成要押韻,但說不押韻就不是詩歌,甚至不是好詩歌,則有些武斷了些。大家先不要吐槽給我戴高帽子,且聽作為詩歌愛好者的我慢慢講來。

中國詩歌分為古代詩歌和現代詩歌,其中古代詩歌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對詩句中的每個字的平仄沒有限制,近體詩則是唐代以後興起的格律詩,分為絕句和律詩,不僅需要押韻,且百分之九十必須是押平聲韻,很少有押仄聲韻,同時每個字的平仄也有一定要求,如是絕句或八句律詩,還必須符合一定的起承轉合邏輯,如是八句律詩,還必須要求第二、三聯必須至少有一個對偶句;超過八句的律詩叫長律,裡面平仄格律也有講究,且必須至少有對偶句。

現代詩歌則是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以後,由胡適等人發起的白話詩發展起來的。民國時期曾有七月派、新月派、創造社、湖畔詩社等多個派別,其中新月派最著名的詩人便是大家所熟知的徐志摩和大家不太熟悉的朱湘。在民國時期的這些現代詩歌中,絕大多數還是講究押韻的,特別是新月派,句子雖然不太講究平仄,但卻講究詩歌的音樂韻律美,徐志摩和朱湘的詩歌都是這樣的。著名詩人、學者聞一多先生更是創新發展了現代格律派詩歌,要求嚴格按照押韻、韻律等“鐐銬”創作,還通俗易懂地稱之為“戴著鐐銬跳舞”。

改革開放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詩歌迎來了全面大發展,成為全民喜愛的標配文藝形式,無論是誰,只要喜歡讀書、喜歡文學,都喜歡寫詩,全面至少湧現出了許多詩派,各地作協或文聯都創辦了許多詩歌報刊,如《詩潮》《詩林》《星星》《詩歌報》《詩神》《綠風》等許多種,我讀高中時還有個《散文詩報》《散文詩》。在1988年,深圳詩人孟浪、徐光亞等三人曾經編輯過一本關於當代詩派及其詩人代表的大部頭書,裡面有朦朧詩、非非主義、莽漢主義等上百個派別(我當時就曾幾個同學準備合作辦個山裡娃詩社),當時讀初中的我仰慕他們,曾節省生活費購買了一部,裡面的著名詩人李亞偉、何小竹、二毛(後來轉型拍攝《舌尖上的中國》)等,我後來還曾在成都、北京等地以老鄉兼文學愛好者的名義偶然見過一次面。所以,詩人在當時更是最受人尊敬的明星,其走紅程度絕對不亞於現在的一線影視明星,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年我讀初中時,有個九流女詩人(現在想來,也可能是騙子,但只是騙吃騙喝,也有極少數可能騙了財騙了色)到我們小縣城來,我和讀高中的幾個師兄特地逃課去招待所拜訪她,她當時正和本地一名詩人坐在一起交談詩歌,我們一起聽他們聊了一個下午,最後為了表示我們的虔誠,本地詩人負責給她的住宿買單,我們幾個學生則湊份子給她辦招待(這是我唯獨一次逃課,且第一次為藝術捐款)。又如1983年我在讀小學時,本地有一名農民寫出一首詩歌在《詩刊》發表,立即被特招到鄉政府當文書,最神奇的是廣東一個不大不小的老闆(但至少是當時我家鄉看不到的萬元戶)的大學生女兒,竟然為了詩人千里迢迢跑到我們這個西南山區來工作,且愛上了他並嫁給了他(當然,後來的發展並不像才子佳人小說中寫的那樣感人,由於詩歌漸漸不太吃香,提拔為副鄉長的詩人開始墮落打麻將,負債累累,廣東嶽父大老闆得知後,先後給女兒寄來數百萬元,但均被詩人以農民的拳頭拿去奉獻給了麻將桌上的“麻友”,最終,這位為愛情而來的女人放棄了在中學任教的機會,跟詩人離婚後,帶著女兒回到廣東,繼承父親的家產去了)。

現代詩歌發展到當今,確實有許多詩不盡人意,這也是現代詩歌受到人們垢病的原因。但是,仔細讀下當今詩歌,還是有不少詩歌是可讀且感人的,且這些詩歌大多都已不再押韻了,只是有一定韻律美。

所以,我認為,無論是古代詩歌還是現代詩歌,詩歌的句子韻律美還是必須有,只是學習寫古代詩歌是必須押韻的,但現代詩歌押不押韻,倒並不重要,有的甚至是用生活中的口水話寫成的詩,稱為口語詩(有的人不太喜歡這種詩,但我覺得這種詩的感人之處在於樸實,有深的哲理,但絕大多數口水詩真的沒有這種味道,寫得一般或太差)。不過,相對來說,如果詩歌寫得很美,假如還能像徐志摩和朱湘那樣押韻且有琅琅上口的韻律美,那不是更加不錯嗎?

下面,推薦朱湘的一首詩和兩首寫得不錯的當代詩歌(其中有的是典型的口語詩)。

《採蓮曲》(朱湘)

小船啊輕飄,

楊柳呀風裡顛搖;

荷葉呀翠蓋,

荷花呀人樣嬌嬈。

日落,

微波,

金線閃動過小河,

左行,

右撐,

蓮舟上揚起歌聲。

菡萏呀半開,

蜂蝶呀不許輕來;

綠水呀相伴,

清淨呀不染塵埃。

溪間,

採蓮,

水珠滑走過荷錢。

拍緊,

拍輕,

漿聲應答著歌聲。

藕心呀絲長,

羞澀呀水底深藏;

不見呀蠶繭,

絲多呀蛹裹中央?

溪頭,

採藕,

女郎要採又夷猶。

波沉,

波升,

波上抑揚著歌聲。

蓮蓬呀子多,

兩岸呀榴樹婆娑;

喜鵲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羅。

溪中,

採蓮,

耳鬢邊暈著微紅。

風定,

風生,

風颸盪漾著歌聲。

升了呀月鉤,

明瞭呀織女牽牛;

薄霧呀拂水,

涼風呀飄去蓮舟。

花芳,

衣香,

消溶入一片蒼茫;

時靜,

時聞,

虛空裡嫋著歌音。

《黃石匠》(作者張二棍)

他祖傳的手藝

無非是,把一尊佛

從石頭中

救出來

給他磕頭

也無非是,把一個人

囚進石頭裡

也給他磕頭

《親人的代價》(作者閆永敏,口語詩)

我在外面受氣了

晚上睡覺時依然氣憤

後來果然在夢中發火了

但發火對象是親人

他們像一群僕從站在我面前

我坐著嚷,嚷到沒力氣時

八十多歲的祖父曲著腰對我說

我把馬車套好了

帶你去買小人書吧


三少爺的鑑


我覺得是詩必須要有韻,詩歌,宋詞,元曲也是如此,無韻不成詩,不押韻也脫離了詩的本質,反映不其中意境情感。

每首詩歌都有韻,分上下前後韻,才豐富詩歌內涵,韻味悠長,讀來既沁人心脾又撥人心絃前古至今文化源遠流長,久傳不衰,

詩歌包羅萬象,人情世故,田園山水,風花雪月,比如,王昌齡,泰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北朝民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讀後思緒萬千,引人入勝,對平凡生活有追求卓越的精神,激發心靈世間的吶喊!





裸島


詩歌其實就是歌,是歌曲就有韻律,有韻律就押韻。其實古體詩非常講究押韻而現代詩不完全講究押韻。

詩歌從古到今,從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再到宋詞,元曲,再到白話文,後來學習西學新詩體出現。中國古代第一句詩歌是號子聲,人們搬東西時,為了鼓勁兒口中喊“杭育杭育”,然後慢慢發展形成了古代詩歌。後來還形成了平仄音。押韻使詩歌非常有節奏感,符合詩歌的發展狀況。

古詩領域裡大詩人燦若群星。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新詩也是押韻的,為了節奏,為了美觀,因為慣性。胡適的《蘭花草》,新月派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到聞一多的三美追求: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其中的音樂美,說的就是押韻。到了艾青,到了現代派,象徵派和七月派那裡,押韻就不那麼嚴格和嚴密了。詩歌變得散文化了,更講究韻律和內在的節奏,不一定非要表面的字詞一定押韻。比如艾青的《太陽》《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北方》等等。“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韻律變得內在了,更注重和心跳與呼吸的節奏相匹配。

後來有些來源民歌的詩又開始押韻,包括郭小川、賀敬之的詩。直到現在,新詩已經很少有表面的直接的押韻了。比如現在我們翻譯西方的詩歌,很難讓他押韻,押韻的也是在翻譯時經過考究的。 普希金的拜倫的詩許多都不押韻,但是它有一種內在的美,讀起來,還是有韻律可感的。具有散文化的形式。 後來出了許多詩人,他們寫的現代詩也是沒有韻的。如海子的“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等等,都沒有了韻腳。當然,如果為了適合朗誦,押韻的詩相對來說,更適合一些。比如是汪國珍的詩,他的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清新自然,而且多數都押韻。

我認為寫詩重在平時的積累閱讀,結合自己的心理體驗,和周圍環境相融合。加上自己充沛的感情。韻律自然而出,有韻律的詩歌讀起來節奏感特別強,而且一波三折,特別是心裡的滿足感有了充分的釋放。意境也全出來了,所以我認為寫現代詩也要加強韻律的使用。周圍的環境和自己的心情產生共鳴,加上韻律才是一首完美的流傳千古的詩作。


菩濟眾生


詩歌詩歌,詩和歌,討論是否需要韻的時候可以先分開來。

歌是用來唱的,那肯定是要有韻。但是,詩不一樣。美麗的石頭謂之玉,美妙的語言稱為詩。詩是一種表達心中所想的美妙語言。《說文解字》提到:詩,志也。也就是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有韻律感的語言肯定是好聽的。但是,未必能準確表達心中之志。有思想內核,能直抒胸臆的語言才更加美妙,才能稱之為詩。所以,韻並非詩的必要條件。





喜空呆喜


無韻,還叫什麼詩歌?連打油詩都講究壓韻呢!不押韻還配叫詩?所以我幾乎不看現代詩歌,無論其意境,修辭,還是規體,沒有一點兒和詩貼的上的!幾乎100%是在無病呻吟,真的沒法看下去。

所以學寫詩歌的朋友,多看一些古體詩,不是著重要求你學習人家怎樣的規體!也要參考一下人的修辭和意境!不要做無病呻吟,寫出了一些非常可笑又牙痛的所謂的詩。只能讓讀者看了如鯁在喉!

最後告訴你們一點,脫離了人民,脫離了人民生活,永遠寫不出來好詩,也永遠成不了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