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徐州旅游的朋友,知道为什么古徐州“有钱都住户部山”吗?

朔风游戏


我是一个今年9月份去的徐州,在徐州参观3天。凡事到过徐州的朋友,少不了都要去户部山看看。户部山的命名,其实是徐州城惨遭黄河水灾的历史见证。

户部山久负盛名,黄金宝地,徐州古代水患频繁,宋代以来,黄河夺泗入淮,流经徐州,多次泛滥淹没州城,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城南的户部山因地势较高,而免遭覆顶之灾。

1624年,徐州户部分司署主事张璇,为避水患,将分司署衙迁往户部山。作为户部分司署所在地,从此这座山就称为户部山了。元、明时代的京杭大运河,在徐州与黄河交汇,徐州成为重要口岸。

户部分司既设在户部山,徐州南关一带遂成为十分活跃的商业区,而北关首当黄河之冲。黄河从城北流过,河床高于平地,堤岸愈筑愈高,已成为“悬河”,一旦大水溃決,后果则不堪设想。

户部山因靠近城池,有钱有势的官宦之家和富贾豪门纷至沓来,成为富户们争相趋居之地,久之,在户部山居住便成了富贵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富户多不愿住在北关,宁可不惜重金在户部山顶觅屋居住,因而从那时起,徐州便有“穷北关,富南关,有钱的都住户部山”的民谣。现在户部山上还有不少明、清时代建造的老屋巨厦和幽深宅院。

户部山的建筑,包括凭吊西楚霸王项羽的戏马台,及保存完好的明清房屋400余间,民国房屋700余间,较为完整的院落20余处。这些院落古房负载着徐州城几千年的风雨沧桑,是明、清、民国时代徐州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更重要的是它们是古城徐州最后的遗存。沧海桑田,历史演变,形成了户部山2000多年的文化积淀,300多年的商业经历,户部山成为徐州科举文化、帝王文化、商业文化、军事文化、建筑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荟集地。

希望这个回答能让你满意。欢迎大家关注本号!


闲征雅令


徐州,古称“彭城”,为江苏省省辖市、第二大城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长江三角洲北翼,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民国时期国家八大中心城市之一,淮海省省会,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徐州有超过六千年的文明史和四千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是两汉文化和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徐州是中国经济30强城市,国际性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和“世界硅都”的美誉,成长竞争力居全国首位,是目前最具潜力的二线城市之一。

户部山位于徐州古城之南又称南山。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定都彭城,曾在山顶建戏马台,而成为徐州的第一胜迹。千古繁华地,徐州不夜城 历史上曾有“穷北关,富南关,有钱都住户部山”的俗语。沧海桑田,历史演变,形成了户部山2000多年的文化积淀,300多年的商业经历,户部山成为徐州科举文化、帝王文化、商业文化、军事文化、建筑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荟集地。

户部山久负盛名,黄金宝地,徐州古代水患频繁,宋代以来,黄河夺泗入淮,流经徐州,往往泛滥,淹没州城,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户部山因地势较高而免遭复顶之灾。1624年,徐州户部分司署主事张璇为避水患迁往户部山上。户部山因靠近城池,有钱有势的官宦之家和富贾豪门纷至沓来,成为了富户们争相趋居之地,久之,在户部山居住便成了富贵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有“穷北关,富南关,有钱人住户部山”之说。



笑谈古今风月


我来试着回答一下

过去古代富商巨贾,有钱发大财就首先置地建房,再有钱就买下邻居的住房扩自家的院子。

民间有个不成文的民俗,不与寺庙庵堂争香火。大户人家往往在家里正房或祠堂每天都有专职人员烧香。古代彭城城内的三座名山~~~云龙山,泰山,户部山。

云龙山和泰山已经成为佛家圣地,有钱人唯一显摆地~~~户部山🙊🙈🙉


快乐人生152056287


是因徐州为小盆地型,黄河数淹徐州。户部山地势偏高,免于受灾,所以富人云集于此。


云龙湖钓翁


“穷北关,富南关,有钱的都住户部山”,是徐州流传很广的一首民谣.提起民谣的来历,还要从黄河水患说起。

户部山位于徐州老城南门外,原名南山,是徐州城外最近的制高点,是控制徐州城的要地。早在秦汉之交,西楚霸王项羽就在此山上筑台演兵、秋风戏马,南北朝时期刘裕北伐至彭城,登南山而北望中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宜时也曾据以窥彭城。历代文人墨客亦多登山怀古,吟诗作赋。

对徐州影响最大的两种灾害,一为战乱,一为水患。公元 1194年,也就是南宋绍熙五年,黄河改道,夺泗入淮,从此水患成为对徐州城、徐州百姓威胁最大的灾害。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600多年间、黄河多次泛滥淹城.平地成渠几为常事。甚至大水数年不退。仅以清康熙元年至二十一年间为例。在南到睢宁、宿迁,西到萧县、汤山,东至邳州的范围内竞发生黄河决口事件16次。其中康熙十四年“河决徐州又决宿迁,是年河又决睢宁花山等处”,一年之中数处决口,徐州境内一片泽国,百姓流离,苦不堪言。

明代 北京的供给依赖南方输送,运河漕运是惟一的官方运输方式,扼南北水陆交通咽喉的徐州更成人漕运的重要枢纽,永乐十三年(1415年),户部在徐州设立专司漕运的分司,漕运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当时的徐州舟车塞道,贸易兴旺。豪商大贾云集。天启四年(1624年),黄河两度决口,水浸徐州城,主事张璇将户部分司迁至南山,后来南山遂有“户部山”之名。

为避黄河水患,一些官绅富贾不惜重金在户部山周围择地建宅,中等富户也争相效仿从。从明末至民国初年的几百年间,户部山周围高宅大院密布,民居鳞次栉比。其中既有甲第官宦之家,也行富商之宅、节香门第。这些古建筑依山就势,参差错落,构思巧妙,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是苏北乃至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少有的一处古民居建筑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