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好不好,看四处,保肝,“远离三物,做好三字”,四处指的什么?

健康故事书


肝脏是我们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肝不好,会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但现代很多人都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今肝好的人可以说非常少。虽说肝出问题不会有太明显的症状表现出来,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还是能从细枝末节来了解自己的肝脏健康的。


肝好不好看这4个地方就知道:

1、皮肤

想要知道自己的肝好不好,不妨观察一下自己的肤色,若是出现颜色发暗,眼眶四周发黑的情况,除去熬夜的可能,就应是肝脏除了问题,导致黑色素代谢困难;若是肤色发黄,需警惕可能是肝炎。


2、嘴

从嘴也能判断肝的情况,如果老是特别容易口干,而且嘴里没味儿,甚至觉得很苦,甚至伴有口臭。很可能是肝出问题了,要考虑是不是肝火太旺了。


3、舌苔

舌苔也是观测肝健康程度的一项指标。健康的舌头应是淡红色,这是气血充足的表现,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表示脏器的健康。若是舌苔增厚发白,说明肝火和胃火较旺,需要去火排毒了。


4、食指

中医认为,人体是经络相连的整体,完全可以从身体的某一处看出相应脏器的的状况。食指,对应的正是肝脏。若是食指富有弹性,伸直后圆润无指缝,说明肝脏功能良好;若食指苍白,甚至弯曲,指缝大,则表示肝脏功能较差。



远离三物

1、发霉变质食物

生活中,腐烂了一半的苹果,或是变味的花生等坚果,还有出现“霉味”的大米等,这些食物,很容易遭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所以,生活中,一定要远离这类的食物,减少感染黄曲霉毒素的机会。


2、超期使用的食用油

大桶装的食用油,使用时间超长,容易导致出现“油哈喇”味道,导致食用油变质。

此类食用油,对于肝脏健康,十分不利,要注意扔掉,不要舍不得。


此外,花生油的原料,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因此,在选择花生油的时候,最好不要选小作坊的油。



3、一年以上的菜板

每天使用的菜板,容易造成一些“小裂缝”,如果洗刷不干净,容易残存细菌,滋生黄曲霉毒素。


一年以上的菜板,最好换掉。


日常养肝做到“三个字”

第一个字“乐”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郁闷中,就容易导致“肝郁”,使肝气横逆,肝阳上亢,伤害肝脏。因此,用一句话说“天空飘过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无时无刻都要保持一颗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多一些快乐,少一些忧郁,你会更健康。


第二个字“通”

食物进入身体,首先在胃肠道内消化吸收,然后经过门静脉运送至肝脏加工,一些食物和药品在肠内腐败、发酵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便秘,而便秘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因此保持大便通畅是为护肝的首要任务。



第三个字“动”

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所以我们经常会说“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可以出汗,而出汗也是一种排毒的方法,所以运动也是养肝护肝的方法。


嘉澍谈健康


常言道: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

肝脏是人体的将军之官,因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其他器官很难代替的了!

肝好不好,看四处

1、右腹疼痛

肝脏位于腹部右下偏上的位置,肝脏受损了,也不会轻易“喊痛”,一旦右腹部疼痛,多半是肝脏已经“病”得不轻了。

尤其是右腹部出现钝痛、或刺痛,要考虑肝脏是否受损,如脂肪肝、肝硬化等;若有拉扯般的疼痛,且这种疼痛时轻时重,小心肝脏内出现了肿瘤。

2、中指异常

手掌五指并拢,若中指根变细,缝隙增大,需注意肝脏健康。

此时,多半是肝经气血不足所致。

如果,中指根变细,伴随手掌颜色暗红,则需警惕脂肪肝、内分泌失调。

如果,中指根变细,手掌颜色土黄色,无光泽,则肝胆病变可能性较大,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3、口干口苦

不少人在半夜起床的时候会喝水,这样才能缓解口干口苦的症状,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是咨询一下医生。

其实这与肝胆湿热有关,排除了肝脏器质性病变,可能是受到季节或身体内部调节,导致肝脏代谢功能受到影响。

4、尿液深黄

正常来说,人的尿液呈淡黄色或偏深一点,若发现尿液颜色一直发黄,且呈深黄色,要小心,当肝细胞受损时,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促使血液中的胆红素增多,经尿液排出,就会使尿液加深。

尿液越黄,说明肝细胞受损越严重。

保护肝脏健康,远离三物

1、变质食物

平时我们腐烂的苹果,发霉的大米等这些食物,总是挑挑拣拣接着吃,尤其是中老年人。

而这样的食物中含有肝癌的致病菌,就是黄曲霉素,黄曲霉素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类致癌物。

食用过多直接导致肝脏损伤,造成肝癌的发生。

2、油炸食物

油炸类食物经过高温加工处理后,会有更多的油脂,进入体内会直接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肝脏内,影响肝脏代谢功能。此外,油炸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丙烯酰胺,有一定的致癌性,这类食物一定少吃!

3、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往往需要加入大量食盐,这样的话,在被你食用之后,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器官负担,不仅仅局限于对肾脏、胃部的损伤,对于肝脏也是有损伤的。

保护肝脏健康,做好三字

一、吃

1、青色

中医讲,青色,入肝经,拍肝毒。

所以,日此多吃点青色果蔬,对清肝火、养肝脏,有很大的帮助。

茼蒿:其有清肝火的作用,比其它绿叶菜要好一些;多吃茼蒿,还有清血,养心,润肺及消痰等功效。

芹菜:《本草纲目》记载,芹菜,能够清肝利水,帮助身体把有毒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2、优质蛋白

肝脏的自我恢复,离不开优质的蛋白质。

优质蛋白,可提供多种氨基酸等,抗脂肪肝因子,可增加载脂蛋白的合成,有利于将脂质,顺利运出肝脏,减轻脂肪肝;

并且,有利于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和再生。

二、喝

1、柠檬茶

柠檬,天然的草本植物,含有柠檬酸,有很好的养肝健脾、防毒解毒的功效。

另外,喝水的时候,加点柠檬,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肝细胞,免受自由基破坏的功效;

同时,还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加快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能力。

2、奶汁草甘菊茶

将奶汁草、甘菊、金银花、桂花搭配在一起,做成茶包泡水喝。

奶汁草,又称为蒲公英、婆婆丁、黄花地丁等,性寒,归肝经,有很好的排肝毒、降肝火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奶汁草还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改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

常与甘菊搭配在一起,清肝火、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金银花,气味芳香,被誉为清热解毒之良药,降火、改善口腔炎症、口臭等效果不错,还可清除体内毒素。

桂花,性温,中和寒性,调和茶性,几种搭配在一起,适合非常适合肝火大的人饮用。

四者搭配,清肝毒,降肝火,呵护肝脏健康。

三、动

1、推肝经

推推肝经,通肝气。

肝气一通,百脉皆通,经常推一推肝经,健康易长寿。

肝经,在人体大腿内侧,闲来无事,用双手掌,经常推一推即可。

坐位,左腿弯曲,膝盖放平,让双手掌交叠,按在左大腿根部内侧,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先左后右,各五十遍。

2、后背

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有一个穴位:肝俞穴。

肝,肝脏也。俞,输也。

肝俞,顾名思义,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经常按肉此穴,有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等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