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为什么?

可乐ddd


上下联怎判断?对联怎贴?我教你三点。

一,从词句内容上判断上下。比如说灶君对: 《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吉祥》,先是上天,而后才回宫,反了则没道理!

二,从对联尾字音韵上判断。上联尾字多为三四声,下联尾字多为一二声。但也有上下联都是同声的,此况的判断唯有综合分析确定了。的确也有不分上下的怪联!

三,明确了上下联,怎样贴?有两种贴法,都有其理,都算正确。理论根据是我国的行文,横文从左而始,则左为上,竖文从右始,则右为上。所以,对联怎贴决定于横幅写法。横额从右始读,则右为上,右边贴上联,左边贴下联。若横额从左始读,则左边贴上联,右边贴下联。常见的贴错是三联不统一!


琵琶嘴


贴春联是有讲究的,到底是左边贴上联,还是右边贴上联,主要看横批的字起自左还是右。


传统的对联贴法是右边贴上联,左边贴下联,横批的字是从右向左念。为什么是这样?古人写字,是从右往左写,传统的书籍,装订与今天正好相反,这就是为什么说“读左传书往右翻”的原因。


今人的习惯,习惯从左往右写字,书本装订也不同于古书,不过,仍然还有古式装订的。对联的横批也是从左往右写的,那么,上联应该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

另外,上联的尾字必须是仄声,即汉语拼音三四声,下联的尾字必须是平声,即汉语拼音的一二声。上联也有例外的情况,一般它是入声字,古时为仄声。


李连明


从右向左贴,这是习惯,古人竖写都是从右向左的。看看我自己写的春联!


我本善良128319101


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为什么?

这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春联就是我们中国人在过春节的时候,在家里所有门框上贴的“对子”,以示辞旧迎新,迎祥纳福,更有辟邪除灾的寓意。但在贴的时候,是有讲究的,不能随意为之,否则就贻笑大方。

对联属律诗的范畴,所以它就有平仄关系,也即它的上联必须是仄声,下联为平声,符合“仄起平收”原则(新韵是现代汉语的一声二声为平韵,三声四声为仄韵)。在此就出现一个贴对联判断上下联的问题。这里又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传统的读写习惯区分上下联,二是按现代的方式区分上下联。

首先说传统的方式。传统的书是竖写右翻,从右向左逐行读,对联的上下也就符合这个习惯,也就是我们贴对联时面对门框,右边的门框贴上联,左边贴下联,然后是横批。(如图所示)

其次再说现代对联。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书写习惯,由之前的“从右向左”的读写习惯,改为现在的“从左向右”,随之而来的是对联的书写习惯也改为“从左向右”。(如图所示)

这里说明一个情况,在我们不知道先贴哪一面的时候,就先看横批的文字走向,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地读,那就是传统的贴法,也就是先贴右门框,再贴左门框,最后贴横批。反之亦然。

(鸣谢原图作者)


中条山人14783123


要正确贴对联,最关键的是分清门左和右,人站在门内(院落中或者室内)往门外看时(我们讲的门向和房子的座向就是这样分辨的),你的左手就是门的左边,右手就是门的右边,这样门的左边贴上联,门的右边贴下联。人站在门外面对门读对联时,你的右手是门的左边,贴的就是上联了。所以,读对联时先从上往下读右手边的上联,再读左手边的下联,最后从左往右读横批,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不要随意改变。

按古代的规矩是:面对门,横批是从右到左,所以上联贴在门的右侧,下联帖在门的左侧。 按新法:面对门,横批是从左到右,所以上联贴在门的左侧,下联贴在门的右侧。 因此贴对联要以横批顺序而分左右。横写是从左向右写,横批是横写,必须从左向右写,现代写文章是从左到右一行接一行写是标谁规范的。竖写必须是从上而下写,而且是从右始一行向左写。是较为规范的书写格式。如写书法作品一样,竖写是从右开始的,不可能从左开行的。本人坚持的原则是:横写的必须从左至右,竖写的必须从右至左。就这么简单,所谓的横批,就是横贴横写;对联是竖写就竖贴,就必须从右起。

对联本身就是沿袭传统,那就应该按传统的方式书写。左为上应该按门的左边为准,比如在堂上的坐椅通常是左为上,而不能因为你把对联的横批以右书写而改变了坐椅的上下。由此可见,对联的横批从右起笔本身是错误的,而随横批定上下也就不正确了。规范的上联应是"平仄平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等等始终是"平起仄收",下联则是:"仄平仄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等等始终是"仄起平收"。横批无论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那是根据时代的读写习惯而产生,按时代要求去读写,而树联的读写自古以来并没有改变,都是自右往左读写,所以不管横批是"从左至右"还是"从右至左",树联都必须是"从右到左"读写(张贴)。

古人书写习惯是从右往左,横批亦是,所以自然上联在左,而随着时代变迁,习惯更改,很多横批已经从左往右书写,因此上联也应在大门右侧了,说到底中国文化以人为本,应以读对联的人(面对大门)为参照本体,缺失了人的参与,文化也就失去了特色。关于上下位的确定是这样的,一是分座位和行位。

即座位是指一个坐着的人他的左边是上位,右边是下位。而行位是指一个行走的人,他前方的物体或者人,对应他的右边方向为上位,左边方向为下位。实际还是以固定的物体和站着不动的人而确定上下位的。左边为上,右边为下。过去皇上的左承相就比右承相大半格。如今大领导开会就座时,领导左边的为二把手,右边的为三把手。

对联贴法;应该是右为上、左为下,我国历来是竖条是从右往左写。横批历来写法也是从右到左,右来改革为从左往右,我们不能就把上联贴在左。还是遵照历史吧,因为竖版的书是从右到左排的,横版的书才是从左到右排的。看来绝大多数横联是从左到右写的,没有竖写从右往左读的,古人书写从上往下、从右往左读与人的意气神贯通的,只有汉字既可从左至右又可从右至左又可从上到下又可从下到上读写,之所以汉字搏大精深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字无法比拟的。

凡是来评论春联的都是对传统文化有爱好,我认为,春联应该从右往左,上联应该贴右边,因为春联是古人传下来的,古代右为大,古人写字从右往左竖写的。而横批是从左到右,也是现代的习惯。到人家去做酒席,右上角都是辈分最大的,所以上联应该贴右边。我才疏学浅,希望朋友们不要笑话我。也希望大家一起讨论我国的传统文化。


历史深度揭秘


华夏自古以来都是“中间为王,右为尊。”

春联做为华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又叫“春贴”、“门对”、“对联”


春联由来

对联的前身是“桃符”。相传远古时期,东海某桃林住着神荼(shēn shū),郁垒(yù lǜ )两兄弟,他们专门惩治万鬼,捉鬼喂虎,所以鬼魅邪恶都乖乖的听话。玉帝见他俩除害有功,便封他们为专惩邪恶的神仙。


后来人们一到春节,为祈求平安,就在家门前立大桃人:左神荼右郁垒,画个老虎挂神索。再后来把桃人改成桃板(又叫“仙木”),在板上画神像,或写“神荼”,“郁垒”两个名字,悬在门两边,这就是“桃符”——最原始的春联。

  • 真正成型始与后蜀孟昶所倡导的贴春联,经历五代、南北宋,由明朝朱元璋颁发政令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


古代春联

古代写文章,空白的简放在左边,写完的简排列在右边。写的时候左手拿起一根简,右手执笔在上写一行字,写完一根简,就把它排放在右边,依次从右排到左。

这样写完绳成"册"后,就形成自上而下竖排,从右往左读的这种习惯。后来绢帛、纸张发明后,人们还是承袭了这一习惯。形成了以右为尊的观念。



对联亦属律诗的范畴,所以它有平仄关系,也即它的上联必须是仄声,下联为平声,符合“仄起平收”原则。

现代对联。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书写习惯也发生了改变,1957年“规范书写”明确规定横写从左至右书写。随着从左往右的写法慢慢普及。对联的书写习惯也改为“从左向右”。

汉语拼音分为: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在古代“一声、二声”合起来叫“平”,“三声、四声”合起来叫“仄”。演化到现在:根据对联的最后一个字是拼音“三四声”的贴在右边为上联,“一二声”的贴在左边为下联。



举例:“春趁梅花香里到,福随爆竹暖中生”的上句最后一个字“到”字是第四声,贴在右手边为上联。那下一句最后一个字“生”是第一声,贴在左边为下联。

  • 奥运会等一些国际赛事,也是冠军的右侧是亚军,左侧是季军。

总结

某认为:对联做为文化遗传应被继承,应保留从右往左贴。



爱读书的小蛋蛋


相信很多人,在刚拿到春联的时候都会有些不解,不知道上联贴在哪?下联贴在哪?

其实历史上对春联的贴法是很有讲究的,我们应该都看过电视剧,古代的牌匾从右往左读,包括书籍也是,所以为了顺应当时人的习惯,春联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习惯发生了变化,从解放后开始,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春联的贴法,按照各地的习俗,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差异。

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谣里有“二十九,贴倒酉(意即贴春联)”一说,春联什么的都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贴,但大多数还是照个人的时间安排来选择贴的时间。“地增鸿连满门财,天赐吉祥全家福。”根据普通话上下联均以第二声阳平收尾,根据平水韵还能区分平仄。在没有横批而且上联气势弱于下联才使用上仄下平。

对联的上联贴哪边?

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另外,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

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是常用的贴法,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关于春联还有一种神话传说。

相传在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 山海经》里,有一个 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 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 神人,名叫 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中国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其实关于春联,在民间还有一种讲究。

我们常见的春联都是红色的底,字体的话有金色,有黑色等等。

但是偶尔间,我们会看到绿色、黄色的底,明明是春节,为什么不是红色呢?

其实一般贴了黄色、绿色底的春联,寓意着家里有人去世了,三年内都不能张贴红色的对联。


醉珺


现在,离大年越来越近。贴对联就要摆在我们的议事日程上了。二十八,贴嘎嘎,在我们这里,腊月二十八是贴对联等的日子。

但是,对联应该怎么贴,却让有些年轻人上了愁。联首在左边呢,还是在右边?我现在给大家说一下。

其实对联按照横联的写法分为两种贴法。一个是自左向右,一个是自右向左。

如果横联是自左向右念的,那对联就应该首联在左,尾联在右。这个是按照现在的阅读习惯,自左向右念的,故而为之。

但是,由于一些老年人还是习惯自右向左的阅读办法,横联自右向左念,那么对联也就应该首联在右,尾联在左了。否则,横联自右向左念,对联却要自左向右念,就会上下不一致了。

  • 那么对联大都是对偶句,怎么区分首联尾联呢?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看对联的字尾。一般的字尾是平声的是尾联,字尾是仄声的是首联。

我说的对吗?请留言讨论一下吧?谢谢你们的参与了。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教你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毕竟古代平仄讲究特别多,但是这个方法在现代来说比较有效简单。

汉语拼音有四声,一声,二声,三声,四声。我们古人管一声二声合起来叫他平,三声四声合起来叫仄声。

左右两个对联最后一个字是拼音三四声的贴在右手边,一二声的贴在左手边。仄右平左是对联规矩,从右到左是古人的正常顺序。

举例:比如“能与诸贤齐品目,不将世故系情怀”的上句最后一个字“目”字是第四声,贴在右手边,是上联。那么下一句最后一个字“怀”是第二声,贴在左边,是下联。

最后祝福你,阖家幸福,健康平安!!!



法永禅师


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这应当依横批来定。

横批如果是从左往右,那么,左为上联,右为下联;反之,如果横批是从右往左,那么,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那么,到底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呢?

我倡仪,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乱,规范春联的行文款式:从今往后凡春联,左为上联,右为下联,从左往右为正确的贴法。


这是因为:

第一:春联从左往右贴,符合现代人的书写习惯;

其实,古代人的春联从右往左贴,是与古人的书写习惯相一致的。

现在书中的文字都是从左往右写的横排体;而古书中的文字是自上而下写,从右往左读的竖排体。而竖排体则源之于简牍。

简牍也就是竹简与木牍,它是我国古人写文字的材料,就相当于现在书写文字的纸。在纸没有发明之前,古人的典籍、文书等都写在简牍上。

简起源于商代,盛兴于战国,公元4世纪左右,由于纸的发明与使用,被纸所代替。

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相当于今天书的一页。一枚简,写一行直书文字。一篇文章写许多个简,用绳串起来,称为"册"。

"册"上的字是自上而下竖排的,文章是从右往左读的行文规范。

这种情形与简的书写与绳串成"册"有关。

在古代要写一篇文章,空白的简放在左边,写成的简排列在右边。写时,左手拿起一根简,右手执笔在上写一行字,写完一根简,把它排放在右边,写完一根简,把它排放在右边;这样排出的行款,总是写好的第一根简排在最右,以次从右排到左。这样写完绳串成"册"以后,就形成字是自上而下竖排的,文章是从右往左读的这种行文规范。由于长期地以简牍行文,就形成了书写者右行和下行的习惯。以至于在绢帛以及纸发明后,人们还是承袭了这一习惯。而且,还形成了以右为尊的观念。

表现在春联上,也就是以右为上。横批是从右往左,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由此,我们看出古代人的春联从右往左贴,是与古人的书写习惯相一致的,也可以说是在简牍上行文不得已而为之的具体表现。

现在的横排体,自左而右书写,自左而右阅读,由于行文方便快捷,普遍地为人们所接受,尤其写春联的横批时几乎都遵从左往右书写的行文规范。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把这行文规范制度化呢?

第二:春联从左往右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古人的春联之所以以右为上,与他的行文规范是一致的。如果现在我们的春联,横批是现代式的从左到右,而对联却要求是古代的以右为上,这似乎有点不伦不类吧。如果,完全以古人为标准,横批从右往左,这样不仅书写不方便,而且有几个人这样做呢?即便有一两家春联的横批是从右往左,我可以说是有相当一部分是要读错的,打破了现代人的行文规范,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

范围论认为,对与错仅仅只是就一定的范围而言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审美标准,我们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弘扬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乱,我倡仪:规范春联的行文款式:从今往后凡春联,左为上联,右为下联,从左往右为正确的贴法。

不知大家怎样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