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行家张九龄:八句诗六个典故,毫无堆砌感

张九龄,唐朝开元名相、诗人。生于678年,自幼聪敏,能诗善文。长安二年(702年)考中进士,景龙元年(707年)中“才堪经邦科”,担任秘书省校书郎。由于他忠耿尽职,直言敢谏,与时任宰相姚崇政见不和,开元四年(716年)辞官归养,回到老家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用典行家张九龄:八句诗六个典故,毫无堆砌感

曲江县尉王履震,即本诗题目中的“王六”,与张九龄交往极密,张九龄的许多诗作都与王履震有关,如《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酬王六霁后书怀见贻》、《晚霁登王六东阁》、《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等等。失意中得逢知己,是人生一大乐事。去留无意,宠辱不惊。《酬王六寒朝见贻》是其中代表性的一首。

《酬王六寒朝见贻》

唐 张九龄

贾生流寓日,扬子寂寥时。

在物多相背,唯君独见思。

渔为江上曲,雪作郢中词。

忽枉兼金讯,长怀伐木诗。

用典行家张九龄:八句诗六个典故,毫无堆砌感

贾生流寓日,扬子寂寥时。

贾生,指西汉政治家贾谊。少年英才,被汉文帝任命为博士。后遭到周勃、灌婴等人的嫉妒,谪为长沙王吴著的太傅,三年后,“文帝思谊,征之”,不问苍生问鬼神,重新回到了长安。

扬子,指西汉辞赋家、思想家扬雄。扬雄曾教刘棻学习过奇字,王莽把刘棻流放到边远之地,“治狱使者来,欲收雄”,扬雄从天禄阁上跳下,差点丧命。王莽问明扬雄的情况后,下令不再追究,“有诏勿问”。京城的人们点评道:“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成语“扬雄投阁”即出于此,指文人无端受牵连。

此二句寓指失意只是暂时,事情总有反复

用典行家张九龄:八句诗六个典故,毫无堆砌感

在物多相背,唯君独见思。

“相背”,指相反。

世间万象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不因一时得失而懊悔,得亦不喜,失亦不忧

用典行家张九龄:八句诗六个典故,毫无堆砌感

渔为江上曲,雪作郢中词。

《楚辞.渔父》中描写屈原遭到放逐后,“形容枯槁”,渔父问道:“何故至于斯”?屈原回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志向高洁,不愿同流合污,渔父劝解不了,“莞尔而笑,鼓枻[泛舟]而去”,并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郢中词”,战国末期辞赋家宋玉《对楚王问》写道,“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不拘泥世俗分类施策,同时也要自躬自省,独善其身

用典行家张九龄:八句诗六个典故,毫无堆砌感

忽枉兼金讯,长怀伐木诗。

兼金,价格倍于平常的好金子。出于《孟子.公孙丑下》,陈臻问孟子:“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赠七十镒而受”,是什么道理?孟子说,在宋国时,我要远行,“予何为不受?”而在齐国,没有理由却要送给我钱,“是货[收买]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哪有君子可以被钱收买呢?

伐木诗,指《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笾豆有践,兄弟无远!”喻指今后应广结良朋,互相切磋,以求进益。

君子志向远大,不图“兼金”之利,永保淡水之交。

用典行家张九龄:八句诗六个典故,毫无堆砌感

张九龄在家赋闲时,深感岭南交通不畅,向朝廷上书申请开凿新路。不久,朝廷批准了张九龄的修路建议,张九龄不辞劳苦,亲力亲为,梅关古道如期落成,为南北交通作出了巨大贡献,张九龄也因修路有功,升任左补阙,继续开元盛世他未完成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