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詞人晏殊考試要求換考卷,憑此做官做到宰相


在中國文學史上,不乏才德俱佳的文人,論才學,他們 才高八斗,能寫出不朽佳作;論品德,他們堅守原則,樹立道德的標杆。

晏殊,字同叔,他是北宋著名的詩人、詞人,散文家,官至宰相,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北宋詞人晏殊考試要求換考卷,憑此做官做到宰相


晏殊的名句我們都耳熟能詳,比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名句,全詞如下:

浣溪沙

宋代: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夕陽西下,落花滿徑,春燕歸來。詞中含有傷春惜時的意味,春天雖然美好,卻太過短暫。

夕陽西下不可阻止,時光流逝、人事變更也是必然。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

北宋詞人晏殊考試要求換考卷,憑此做官做到宰相


晏殊的詞作成就不可低估,他為人處事的高貴品質更高於詩。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經歷名利的考驗,有的人為了名利弄虛作假,也有人在名利面前從容淡泊。

晏殊從小是一個神童,

14歲的時候,有人把晏殊推薦給皇帝。皇帝對晏殊的才華非常欣賞,於是安排晏殊參加考試。

考試時,晏殊發現考題是自己之前練過的,於是他對考官說,這個題目我在十天前已經做過,請求換一個題目。

宋真宗很欣賞晏殊的誠實,便賜他“同進士出身”的身份。

北宋詞人晏殊考試要求換考卷,憑此做官做到宰相


同樣是考試,我們在考試中如果遇到做過的題,心裡會是多麼高興,尤其是在重大的考試中,這些分數可能會該改變很多。所以,一般人考試遇到做過的題,只會欣喜,再也想不到其他。但晏殊給出了完全不一樣的選擇。儘管這種選擇在現實中會讓人覺得太傻。

有些品質之所以高貴,是因為少有人想到應該這麼做,願意這麼做。

做官以後,京城的大小官員經常邀請晏殊到郊外遊玩,或者在城內的酒樓舉行宴會,但是晏殊家貧,沒有錢陪他們吃喝玩樂,只好一一謝絕。

一天,真宗皇帝提撥晏殊,做了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異常驚訝。真宗皇帝說到,近來各位大臣都在遊玩宴飲,只有晏殊在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做太子老師的合適人選。

晏殊謝恩後對皇帝說,我不是不喜歡遊玩宴飲,只是家貧而已,如果我有錢,早就參加遊玩了。

北宋詞人晏殊考試要求換考卷,憑此做官做到宰相


以上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了信譽,而且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

晏殊在宋真宗、宋仁宗兩朝一直擔任高官,直至宰相,並且有良相之名。

實話實說是一種難得的寶貴品質,晏殊是一個表裡如一的人,為人處事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能做到這一點,不經說明他有誠信的品質,而且能夠經得住名利的誘惑,在名利面前守得住底線。

人生路上,本來就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能做加法是能力,會做減法是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