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在就業市場已經“走投無路”?


文科生在就業市場已經“走投無路”?

就業市場的專業歧視早已不是新鮮事了,很多文科出身的學生屢吃閉門羹,無可奈何之下,只能哀嘆:文科已經被市場淘汰!學文科是這輩子最大的錯誤!那麼,文科專業真的被市場淘汰了嗎?

在某些就業領域,大學學位確實是入場劵。市場的需求,導致大多數人在選擇專業時,都希望日後在工作上獲得豐厚回報。學生想從事哪項職業,就會讀哪個專業,比如想成為多金的IT男,自然選擇軟件和電腦相關專業。

文科生在就業市場已經“走投無路”?

至於非職業導向的學位,像人文學科中的哲學、文學和人類學等等,固然成不了熱門選擇,但這並不代表文科專業一無是處,也無法說明文學專業“市場性死亡”。

文科專業的特點

美國記者喬治·安德斯(George Anders)專門調查了大學專業和就業市場之間的關係,他在跟大型科技公司的人事經理交談時發現:人文學科在職場上其實大有用處,例如一些租車平臺,喜歡選擇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以應對效率較低的司機。

文科生在就業市場已經“走投無路”?

一家專門經營網絡訂餐位的網站,專門僱傭主修外國語言的學生,他們能夠向外國餐廳老闆分析數據,使老闆們瞭解到數據能為餐廳做到什麼。

一般來說,文科生在溝通及相處上擁有優勢,他們善於理解他人想法,並具有批判思考能力,這些被視為越來越重要的工作技能。


文科生在就業市場已經“走投無路”?

美國一家網站調查了“2019年僱主最渴求的工作技能”,發現僱主們最需要的“軟技能”是創造力、說服力及協作能力,而人事管理則是5項最需要的“硬技能”之一。英國僱主中,大約一半人表示員工缺乏必要的團隊合作技能,46%的人認為員工難以應付自己或他人的感受。這次的調查與2017年一項研究不媒而合,兩年前的那次調查發現,過去30年,美國增長最快的工作,幾乎都要求具備較高的社交技能。

文科生在就業市場已經“走投無路”?

文科專業的優勢

針對文科生擁有較好的社交能力的說法,有人提出質疑,認為社交能力屬於非知識性技能,不是大學專業帶來的優勢。其實,不是說非文科學位的學生,就不能成為出色的溝通者或有批判思考能力的人,但實事求是地說,文科的課程,基本上就是對閱讀、寫作、口語及批判性思考技能的訓練。

也就是說,文科畢業生最適合就業市場的技能是“創造力、好奇心及同情心”。同情心通常是最重要的,這不僅表示我們能為有困難的人感到難過,更是代表夠理解不同人群的需要,是一種體悟共情的能力。

比如說在養老院工作,如何令70歲以上的老年人感到安全和放鬆?這就要求養老院的管理者擁有強大的社交能力和同情心。文科專業的特長就在於著重教導學生思考、批判和說服他人。

文科生在就業市場已經“走投無路”?

在美國,文科專業的學生並沒有被就業市場嫌棄。美國的人文學科畢業生群體中有15%身居管理層;14%是辦公室和行政職位;13%是銷售人員;12%從事教育行業;另外10%投身商業和金融領域。另一項採樣超過30個國家或地區的調查顯示,1700名擔任高層職務的成功人士,大多數都具有社會科學或人文科學學位。

對待職業的態度

雖說文科學位並非市場的棄兒,然而,文科畢業生的就業路確實不好走,很多已投身社會5 至10年的文科畢業生回顧自己的職業經歷時,都有感於開始的艱難,他們大多花了一段時間才找到立足點,但隨著用得上所學的東西,工作會越來越順利。

文科生在就業市場已經“走投無路”?

對大多數畢業生而言,最初的挑戰是不知道自己該以哪個職業為生,因為有些畢業生在大學獲得的技術技能,不如受專門技術訓練的畢業生多。很多人在擇業的茫然狀態下,最終會基於薪水來決定職業道路,但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好辦法。因為短暫的收入提升,並不代表這個工作就適合自己。以薪水的豐厚程度來判斷職業道路很不明智,從長遠來看,只要你找到了自己適合的職業,並在其中取得成功,金錢自然會隨之而來,那些一開始奔著錢去的職業,最終可能後勁不足。一個好的就業建議:專注於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其他事情都會隨著時間迎刃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