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經歷什麼後,才能懂得學業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只是惦記


只有親身體驗,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

01

讓孩子多參與到家務勞動,體會父母勞動的艱辛。

現在很多父母,都不捨得讓孩子幹活,一切都為孩子操心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辛苦的付出,孩子卻覺得理所當然。


家長不要怕孩子幹不好,今天干不好,那就明天做的更好,明天做不好那就爭取後天做的再更好,要多讓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哪怕是洗菜,拖地,洗碗這些都可以做。


父母偶爾可以和孩子進行角色互換,讓孩子體驗當父母的辛苦,如果什麼都替孩子操心好,那麼孩子永遠都長不大,也不要一直拿孩子還太小不懂事來作為理由,沒有誰天生就是懂事的,很多時候都是環境給逼的。


02

父母要培養孩子的健康金錢觀,讓孩子知道錢是怎麼來的。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金錢是怎麼來的,金錢是需要通過勞動來獲取的,沒有誰能夠坐享其成,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


父母可以帶孩子去體驗一下自己的工作,給孩子講講自己曾經辛苦白手起家的故事,告訴孩子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爸媽辛辛苦苦掙來的,以此來感染自己的孩子,讓孩子知道每一分錢都是來之不易的。


首先父母就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亂花錢,孩子如果看到父母花錢大手大腳,那孩子自然也就不知道節省


父母適當的給孩子一些零花錢,教孩子適度消費,讓他自己自由支配,讓孩子自己規劃去購買想要的東西。


03

寒暑假讓孩子出去打打工,體會社會競爭的殘酷。


很多孩子覺得讀書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每天在教室裡一坐就是一天,放學還有大量的作業,覺得學業也並沒有大人說的那麼重要。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讓孩子自己去親身體驗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出了社會,比讀書辛苦的工作多的不要太多。


社會打工是一種很好的生活體驗,讓孩子明白要想在社會上有好的發展,必須要有知識作為奠定基礎,如果沒有知識,不讀書,不學習,只能幹一些重體力活,這樣不僅讓孩子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也能讓孩子體驗掙錢的辛苦。


讓孩子理解,父母讓孩子讀書不是為了給父母長臉,也不是為了考一個好成績,讀書不為別人,讀書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更好的將來,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是秀秀,如果我的回答能夠給你提供幫助,那是榮幸之至;如果有些話語能夠蕩起你心中的一點漣漪,歡迎留言評論,點亮小心心,感謝點贊【關注】。

虎牙秀秀


說一下自己的經歷吧。

初中時成績一般,中考剛過線,父母為了讓我高中能有一個好一點的環境,於是去了外市的私立高中,原因是我有一個親戚在那所學校任教,方便照看我。

到了學校以後,和預期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不能說自己認真學習了,只能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沒有目標,沒有理想,也沒有追求,剛開始還有些靦腆,後來和宿舍的同學熟悉以後也開始經常外出上網。因為學校管理還是比較規範的,外出需要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給班主任打電話同意以後才能外出,所以每個星期都是找各種理由出校。

高一的時候沒有生物,8科期末考加起來才500多一點,平均每科都剛好及格。渾渾噩噩的過了一年,似乎沒有達到父母預期的效果。

高二的時候轉學了,還是私校,原因是我那個親戚要自己出來辦學,我也就跟著轉學了,高二上學期班上14個人,下學期只有8個人了。這一年父母來到了身邊,沒有機會出去上網了,每天最多的時間就是打籃球。似乎沒有把心思放到學習上,依舊渾渾噩噩。

第一個轉折出現在高二期末考前,我突然意識到我這樣下去好像考不上大學,然後我和父母說我要轉學,父母表示支持,但是至於能轉到哪裡可就沒那麼簡單了。於是乎我開始複習,參加了離家不遠的一所新建公立高中的插班考試,很意外的考了第一名,這是我第一次考第一,不論是單科還是總成績。更讓我意外的是因為考了第一名,學校免除了我的插班費2000元,我第一次覺得學習好有用,還能給父母減輕負擔,因為那時候家裡比較拮据,2000元是筆不小的支出了。

我如願轉學去了想去的學校,感受到了強烈的學習氛圍,但這還不是催生我後來努力學習的動力,第二次轉折出現了,高三上學期一般多分時候,我爸和別人發生了矛盾,動個手,受了傷,住了院。那周我從學校回家父母都不在家,之前和我關係比較好的同學都在我家,我不知道他們來我家做啥,有一搭沒一搭的和我說話,我吃完飯說是一起上街去轉轉,我沒想太多就和他們去了,在他們的引導下我去了醫院,才知道我爸住院了,而且已經做完手術住院一週了。一直沒敢告訴我怕我分心影響學習,那天我哭了,很傷心,很難受。

回到學校以後我下定決心好好學習,以後的日子裡沒有去過一次球場,甚至都不曾往球場周圍去過。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背英語單詞,中午12點下課吃完飯回到宿舍做習題做到一點半,然後躺一會,下午兩點開始到教室上課,下午放學就趕緊去食堂吃飯,回到宿舍洗頭,每天都洗,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有了白髮,每天五點半左右就到教室,開始做題,中途除了上廁所,基本都在教室裡上自習,三節自習下課是晚上十點五十,回到宿舍以後洗漱完畢就上床,看書做題基本每天都是在一點左右才睡覺。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大半年,即便是高中最後一個寒假,每天早上我都堅持六點半起床開始做題。後來勉強考上了一個大學。也算是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父母。

讀書的重要性無論別人說多少,也許都沒有自己的切身體會來的實在。

只有真正體會到了父母的不容易,自己才會努力才會真正的用心。


Adolpha


孩子需要經歷什麼?才能懂得學習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如果可以我並不希望孩子一定要經歷什麼才能懂得學習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上高中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同學,特別調皮,學習成績也是一般般,感覺他每天像個二傻子一樣,開開心心,從來不知道愁是什麼?

直到高二下學期,我們發現這人完全變了,變得愛學習了,不貪玩了,也不愛說話了。

從高二下學期,他的成績就突飛猛進,在班上能數一數二了,老師還經常懷疑,這個同學是不是作弊了。

後面高三一直到高考,他的成績都非常好,最後考進了一所不錯的大學。

高考後的某一天,我們幾個玩的好的同學一起聚會,那晚他喝了很多酒,酒後自言自語的說,說他母親癌症晚期活不了多久,就是因為母親生病,才奮發學習,他想讓他母親高興,想讓他母親活久一點。

直到那一刻,我們才明白,為什麼他會突然變得愛學習,直到那一天我們才知道,他媽媽剛去世一個星期。

所以,題目問需要孩子經歷什麼?我就想到我這個同學,我的答案是不希望孩子非得經歷什麼才能明白與成長,該某個年紀做什麼事,就讓孩子在某個年紀做什麼。

如何懂得,學習的重要性

第一,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長總是抱怨,孩子作業很慢,不喜歡學習,輔導作業崩潰等等。

所以,在要求孩子要好好學習的時候,我們是否反問過自己,我們有好好給孩子做榜樣嗎?

我們一邊玩手機,一邊輔導孩子做作業,孩子做作業能做的好和快嗎?

我們一邊玩手機,卻要求孩子天天看書,孩子能看的進去嗎?

我們經常抱怨孩子不認真學習 ,可是我們卻忘了,孩子就是我們的鏡子,孩子的行為習慣,就是我們的行為習慣呀。

我記得之前的一則新聞,震撼到我了,49歲的管宿舍媽媽原夢園,同兒子一起考上了研究生,兒子被複旦大學錄取,而自己被廣西大學錄取。

這就是典型的以身作則,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媽媽。

所以,我們要求孩子愛上學習,那我們是不是得自我要求,為孩子做榜樣呢?

我的孩子,前段時間愛上魔方,可是學了很久都沒有進步,看著我的孩子一天天學習,進步不是很大,當孩子問我該怎麼做的時候,我卻根本不會。我想是不是我先學會,再教我的孩子,孩子學習會更容易些呢?

於是我買了三階,四階,五階,的魔方,我開始網上找不同的視頻,學習魔方,剛開始對我來說很難 ,我把每個動作都記在本子上,我開始練習三階魔方。

一步一步,剛開始我要一個小時才能完成,到後面三階魔方我能在80秒內完成,沒有學習之前,我根本不敢相信,我可以這麼快完成。

後面我又練習了四階,五階,四階魔方能在五分鐘內完成,五階魔方能在10分鐘內完成。

我發現我學會後,再教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學非常快,現在能和我一起比賽誰更快。

通過這件事情,我意識到,在學習方面,父母的一切行為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第二,環境影響。

明白父母的不易,如何讓孩子明白父母的不易。

讓孩子參與到父母的工作中和生活中,孩子自然就能明白父母的不容易。

經常看著很多家長,捨不得用孩子,很多孩子除了學習,什麼家務都不會做。

這樣的孩子能明白父母的不容易嗎?不能,他們只會覺得這一起理所當然。

讓孩子參與家庭經濟,孩子需要什麼,父母會無條件的滿足,小小年紀的孩子攀比心特別大,用手機用蘋果,穿衣服穿名牌(當然這裡不是說家庭條件本來就好的家庭)。這樣孩子能明白父母掙錢的不容易嗎?

當然不會,他只會因為父母沒有滿足,而抱怨,或者會利用不正當手段獲取自己的攀比心理。

環境很重要,我們本身是什麼樣,我應該讓孩子明白,要讓孩子參與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讓孩子早早明白,想要的東西,需要靠努力爭取。

直到現在的我們才明白,學習的苦是靠自己主動去吃的,為什麼這麼多人不願意吃這份苦呢?因為這份苦可以選擇不去吃。而生活中的苦是我們不得不吃的苦,我們別無選擇。

學會讓孩子自己願意去吃這份苦,逼孩子去學習不是長久之計。



一月愛八月


孩子經歷了什麼後,才懂得學業的重要和父母的不容易?

學習的重要性

就拿我兒子來說吧,他現在5歲多一點,有一次我們去逛超市買了一大推東西,在結賬的時候收銀員把兒子要買的小豬佩奇餅乾掃描了兩次,那麼就相當於結雙份的錢,幸好我還沒走出超市門,回去找收銀員叫她重新結賬,多退少補,可是收銀員不太樂意,還和我老公吵了幾句。結果超市經理來了才把袋子裡的東西倒出來重新掃描,也掉了監控來看,確實是收銀員弄錯了,後來退了多收的那份錢。在回家的路上,兒子就問我:“那個阿姨是不是不懂得算術啊媽媽?”我說:不知道哦,兒子說:“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不像阿姨那樣子哦”我摸摸兒子頭說,你要記住你說的話哦,從那天之後很自覺的拿起字來寫,還叫我教他算術之類的。

理解父母的苦心

有一次兒子跟我們去酒店送布草,那布草一袋袋的,又大又重,我和老公一個搬,一個扶著手推車,要要從酒店地下室送到十五樓去。雖然有電梯,但是也還要搬上搬下的,都是體力活。他爸爸在前面拉,我兒子在後面推,三個人滿臉都是汗水。邊推車兒子邊說:爸爸媽媽太辛苦了,回家我要幫你們倆捶背按摩哦。我和他爸都笑了,那刻雖然很累,但是聽到兒子這句話,心裡暖暖的,越幹越有勁,突然間覺得兒子長大了,懂事了!雖然他還那麼小,但是有這份心,我也知足了哦。兒子知道我們不容易,還這樣安慰我們,想想再苦都是幸福的事。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心上的寶,但是我們父母不能每天寵著慣著,有時候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和我們一起做事,也許做這過程中,孩子會有你意想不到的啟發和感悟哦,大家說是不是呢?😃


媽咪寶貝的快樂


說一個初中同學的故事。

他是我初中班裡的一個男生,小學就在美國待了幾年,結果在初中英語還是說的稀碎,考試成績也是一塌糊塗。雖然他很聰明,但就是不愛學習。於是在家長,老師的軟硬兼施下,他還是考上了本市一個很一般的高中。但是到了高中之後,仍然是逃課,談戀愛反正就是不幹正事。到了高二他的家裡終於看不下去了,想著自己兒子再這麼下去,別說考大學了,指不定學會一身的壞毛病。於是毅然決然的又把他送去了美國,剛到美國他也是各種不適應,啥也不懂,甚至吵著要回來。但是他父母態度強硬,大有一副你學不好就再也別回來的氣勢。沒辦法,再怎麼樣他也得在美國生活,於是他開始努力學習英語。短短一年,他就能夠聽懂美國高中的課程了,聽懂之後他好像也找到了學習的意義和樂趣,逐漸成為了一個“小學霸”。現在也已經在美國就讀於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學。



所以一開始想讓孩子好好學習還是得來點強硬的措施,並且讓他意識到自己就應該好好學習,除了學習無路可走,讓他體會到不學習帶來的痛苦。當他真正開始好好學習,自然就會得到學習帶來的自豪感和滿足感,就會越來越喜歡學習,也就自然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再之後,不停學習成為一種習慣,當自己越來越優秀,見識的越多,越高就越會發現自己的渺小和不足,才能夠不停的鞭策自己變得更好。甚至會不斷的“自討苦吃”,不斷跳出舒適圈。因為努力帶來的成就感真的是其他任何事都無法比擬的,而變得越來越優秀也會讓人上癮。



至於理解父母的不易,我認為和懂得學業的重要是兩件不同的事情。這源於父母與孩子的相處關係。很多學業優秀事業有成的人一樣會反感,不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教育。而也有很多學業平平的人會感恩父母。所以想讓孩子理解父母,首先父母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和孩子多多溝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讓孩子先得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愛,他才能學會感恩和愛別人。


當孩子們不斷長大,經歷的越多,閱歷越豐富,思想越來越成熟,自然而然的也會明白父母對自己的好,尤其是當孩子成為父母后,即使是之前父母的一些過激的行為,也是對自己成才的渴望,也是滿滿的對自己的愛,就更能體會自己爸媽當時恨鐵不成鋼的心情。


ZXYZZX


先回答第1個問題,孩子要經歷什麼後,才能懂得學業的重要。

01
要經過生活的磨難。

我的鄰居,第1年參加高考,沒有考上,不願意再學習了,就和本村的年輕人,一起到外地打工。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浹背,一干就是八九個小時。冬天寒風刺骨,天寒地凍,還要在工地上不斷奔走,肩扛手拉。那時還沒有現代化的設備,一切都靠人力,一天下來,累得半死。

幾個月下來,鄰居就不願呆在工地上了,回來繼續上學,從此發奮讀書,第2年如願考上大學。

馬雲爸爸也參加過3次高考,他第一次數學只考了1分,之後他當過秘書、搬運工,踩著三輪車幫人送書;第二次數學19分,父母都覺得他不用再考了;他就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這次數學79分,終於考上大學。

第2個問題,孩子要經歷什麼後,才懂得父母的不易?

02、
養兒才知報母恩。

朋友家開店,賣水暖建材,兒子是獨生子,結婚前,飯還張口,衣來伸手,從來沒有吃過生活的苦,沒錢了就給父母要,要來錢就和朋友一起喝酒吸菸,整天遊手好閒。有時還抱怨父母給他錢少,父母讓他出去找活幹,幹了兩天就不幹了,抱怨幹活辛苦。

結婚後,父母給他分家,開了水暖建材二部,讓小兩口獨自過日子。剛開始,還是有一單沒一單地做生意。隨著兩個孩子的降生,朋友家的兒子,感覺到生活的壓力,肩上的重擔,體會到父母的不易。由在家等生意,到出去主動攬生意,每天早出晚歸,辛苦打拼,生意做得比父親還好。

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一抹老師


用我和老公完全不同的成長經歷來詮釋這個問題。

我是獨女,爸媽就職於效益很好的國企大單位,從小在吃穿上我沒有為難過。可在學習上我也沒有什麼主動性。我媽是子弟小學的語文老師,她的朋友就是數學老師,化學老師,物理老師,英語老師。平常我媽就會讓這老師朋友來我家串門聊天兒,然後輪流到隔壁屋子裡給我開小課輔導。該學什麼?該怎麼學?最新的學習資料,只要我一抬手,馬上就雪片似地飛過來了,完全是被動的,填鴨式的。

就這樣到中學為止,我的成績一直是中等偏上。可後來高中住校,沒有了我媽的管制和束縛,我的成績一落千丈。一直以來我都是在按照我媽的要求學習,是為了我媽而學習。脫離了父母的掌控,我是自由的,喜悅的,可學習上一直渾渾噩噩,完全沒有動力。

後來我自費出國,半工半讀的那種。第一年要過語言關,拿不到檢定級別就得回國。形勢迫人,我人生第一次開始有目的的去學習。緊接著考大學,如果考不上國立,上了私立就意味著要比別人多交三倍的學費,就要去死命的打工,於是我開始拼了命的去學習。

從我開始自主的去學習,我身體裡所有潛能都被激發了出來,一步步的,我不僅上了國立大學,而且還取得了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在國立大學,我遇到了一位博士留學生,他就是我現在的老公。

雖然我和老公的人生軌跡發生了重合,但之前我們的經歷是完全相反的。

老公出生在一個小縣城的偏僻農村。村裡沒有小學校,為了上課,老公每天步行往返5公里。下雨天,山路泥濘,鞋子經常被沾到泥裡拔不起來。學習多不容易呀,我老公就特別珍惜學習的機會。

村裡人大都認為孩子上幾天學認兩個字,初中畢業上個專門學校,就該早早出來工作掙錢養家。老公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初中畢業後瞞著我婆婆沒報中專,竟然考上了市裡的重點高中。為了這事兒,被我婆婆狠狠的打了一頓。不去掙錢,去上學頂個什麼用?可又擰不過我老公,還是讓他上了高中。

到上研究生為止,我老公每個月生活費只有300元,一直修電腦打工掙生活費。後來經由大學教授的推薦,出國留學讀博士,學費全額減免,並附有獎學金。

老公因為生活環境的原因,從小就體驗了生活的艱辛,親眼目睹父母的不易。不想一輩子待在農村過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學習就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一直以來學習都比較的主動積極。

對於我,父母過度的給予和關注,帶來的是壓抑和窒息感,當時真的很難體會到父母的不易,直到後來自己也有了孩子,才慢慢了解父母的心境。


建立學習的自主性首先要讓孩子有正確的學習觀念,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而並不是為了父母在學習。父母退而其次,在需要的時候給與及時的助力。否則,一旦離開父母,孩子內心的精神支柱就會倒塌。那時已經喪失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也錯過了培養能力的最好時機。孩子甚至會產生自我懷疑,會走許多彎路,吃許多苦。要讓孩子自己發現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做,如此反覆,在失敗中不斷成長。

雖然學習是孩子們的主要任務,但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尊敬父母,感恩父母,體會父母的不易,在日常點滴中培養孩子的道德教養和禮儀。不要只是一味地付出,養成要求孩子的習慣,適當的時候需要索取和示弱,對於孩子過分的要求一定不能妥協。讓孩子簡單的瞭解一些家庭收支並參與到家庭活動中,作為家庭中的一員,承擔相應的責任。


美溪的育兒時光


面對現實的壓力

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高考結束後進去了一所985院校讀書,高考前十幾年的願望就是考大學,考一個好大學,真進了大學的校門突然感覺人生失去了目標,不知道應該做些什麼,就感覺做什麼都沒勁,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成績一落千丈!第一次考試還是年紀二三十,第二次就成了一百多,後面就成了兩百多(我們學院400多),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兩三年,要開始找工作,選擇考研還是出國的時候,我發現自己一無是處,沒有準備出國的資料,英語一般,家裡條件也很一般,工作,自己簡歷上沒有什麼值得寫的東西,很害怕,不敢找工作,擔心自己找不到,所以就選擇了考研。

考研的生活固然很辛苦,10個月,沒有周末,每天至少1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真學累了,宿舍多睡會都感覺戰戰兢兢,後面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上了。

從研究生沒開學,大四下學期我就進了實驗室,由於之前的教訓,自己很害怕,剛進實驗室就開始問師兄們工作都找的怎麼樣?學那些東西可以方便找工作,瞭解清楚後,主動聯繫好了帶我們的老師,申請做相應方向的項目來學習,積累經驗。

然後找了師兄一份很優秀的簡歷,比著上面所有有的我都去努力爭取,比如成績前1%,比如各種證書,英語四六級,計算機二三四級,英語口語,論文EI,中文核心,項目,獎學金,所有該有的我全都有,說一句,研究生三年沒管家裡要過錢,畢業的時候手裡還剩了一萬,都是獎學金得的!有了這些,找工作的時候自信十足,我也很感謝這段經歷,讓我懂得了現實可以讓人成長,可以讓人更上進,以此共勉!


教育領域前行者


我的父親山東人,人善良,能幹顧家,性格耿直,老話說比較強(jiang),他認定的事很難改變。我小時,父親一直說“若是考不上,說明不是上學那塊料,不如早點出來學門手藝”,早早定下我和弟弟今後要走的路。

初中時,我意識到學習是我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不甘心在老家結婚生子、默默無聞的生活一輩子,想出去看看。所以,初中開始拼命學習,以期改變自己的命運。

學習是我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我小時生活在北方農村,父親小學文化,但比較有頭腦,自學了很多東西,他組裝過車、發明了很多農機用具,縣裡農機廠都來學習借鑑父親的發明。父親和母親又比較能幹,80年代開始做買賣,賣過菜、開過加工廠、南北方的倒過糧食,村裡人都說父親是少有的“能人”。


從我記事起,因父母做買賣,家裡生活條件不錯,80年代從小沒缺過吃穿,甚至小學3年級,母親買了電子琴送我學了3年琴。父母很注重培養我和弟弟,父親說:只要我們能考上,砸鍋賣鐵供著上學。

記得小學6年級,鄰村的一個大哥重點高中讀了三年,沒考上大學回家種地。這件事對父親觸動很大,父親從那時起認為:書不是誰都能讀的好的,上了高中也未必能上大學,白白耽誤3年,還不如早點出來學門手藝。

當時父親給我選的學裁縫,高中考不上家裡不會出錢復讀也不會自費上。開個縫紉鋪,風吹不著、雨淋不著,有個能養活自己的手藝,長大後陪送些,找個好對象,這就是父親對我的期盼。

我的父親用他認為最合適、最好的方式安排著我們,不可否認,父親是深愛著我們的,但我不甘心這麼過一輩子,想到電視裡的大城市看看。所以13歲那年,我告訴自己:只有拼命學習,才能實現理想、改變命運。

初中開始我很刻苦,初一年級前10,但前10也很難保證考上重點高中。初一假期找了初二的書預習,初二時努力學好每一科,初三更是每天學到很晚。那時覺得學習一點都不累,學習很快樂!

初三成績穩定年級前5,中考時發揮不錯,以年級第4的成績公費考上了縣裡唯一的重點高中。高中後,一直記著父親“考不上大學就學裁縫”的安排,所以一路努力著,高三如願考入心儀的大學,終於不用做衣服啦~~

如何教育孩子懂得學業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回想我的經歷,當時認識到學業的重要,因為心中一直有個清晰的目標——學習能改變命運、實現人生理想。所以一直努力著、拼搏著。如今我已為人母,更懂得了父母的不易和艱辛。在女兒教育中,我覺得性格培養是首要的,再要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最後從小培養些好的習慣。

  • 1、性格情緒能力的培養

孩子教育中,我秉承父母對我的教導:人要善良,不做虧心事,積極樂觀,靠自己努力生活。

可能現在有些人覺得,“人善被人欺,要從小教孩子長些心眼”。其實,我一直認為:真正的高情商,不是套路和心機,而是替別人著想的善意。

高情商也就是高情緒智力:情緒表達上更積極,能準確、及時的感知識別他人的情緒,理解和共情;運用情緒促進思維,情緒調節能力更強,社會化能力也更強。

高情商的孩子很容易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社會能力強,人會更積極,無論學習生活中都會很積極的努力,對待父母上不用多說,孩子會體諒懂得父母的艱辛和不易。

這需要我們在孩子6歲前,情感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教會孩子學習表達適宜的特定情緒,抑制或調節不被讚許的情緒,教給孩子如何理解他人及怎樣回應。對他的行為有個清晰的限定,做的好時,多鼓勵,不對的,溫和而堅定的告訴他,並指出應如何做。當然,善是在學會保護自己的情況下,對待陌生人的求助,我們要教會孩子防備和應對。

  • 2、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夢想是人前行的最大動力,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設定一個長遠的人生目標和許多小目標,當每一個小目標實現後,孩子有了更多的成功體驗,會更自信、更積極。

孩子小時帶他大學校園裡感受下濃厚的學習氣氛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幫孩子從小樹立學習的目標,幫他們找到人生夢想,相信,這是我們給孩子最大的愛。

  • 3、培養些好的習慣

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孩子會受益一生,自律、堅韌,持之以恆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預習、複習習慣,善於思考,目標清晰併為之努力,孩子具有了這樣的習慣,絕對差不了。

在他們剛入學對什麼都好奇並想努力時,營造好的學習氛圍,陪著孩子讀書,培養好的閱讀習慣;生活上適當放手,教會孩子獨立承擔;適當讓孩子吃些苦。有時,給孩子創造什麼環境,就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父母的身教真的大於言傳!

另外,不過多的焦慮和在意成績,不拿孩子和別人對比,尊重相信我們的孩子,不打擊多引導,耐心的陪著他一步步越來越好,有時父母全心的接納和愛,會是孩子強有力的學習動力。


寫在最後

生活上孩子適當的吃點“苦”,情感上能夠更多的感同身受,更能懂得學業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所以在孩子小時,陪著他養成好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探尋夢想,啟動孩子的生命動力吧,加油!


格桑花談育兒


給你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故事吧,我儘量簡潔。

高中屬於混日子那類很,因打架於家裡賭氣不上學。然後外出謀生。第一次在工廠裡體會到人微言輕和人與人直接的感情完全可以聊的很好但只要觸及一點點利益立馬翻臉,被別人賣了還幫別人數錢……總之很多事情之後經歷過才會懂。也是在工廠我拿到人生第一份工資,第一次認識到天南海北的風俗語言。

再接著我離開了工廠到社會上自己謀生。做過服務員之類的職業,體驗了社會在薪資上屬於底層的人生。很慶幸這一年我認識了好多人都是對我特別好對我幫助很大的人。也瞭解到了這個社會。你喜歡做是沒用的你要有能力自己做!四處碰壁也瞭解到學歷的重要性。總之生活不易需要我們的只是經歷。

後來我旅行了幾個月。再後來又是一個故事啦……

這兩年的社會體驗很多,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們也受過感動,不敢多說我體悟多深不過我是一個大人了。應該負起屬於自己的責任。更重要的是規劃好自己的未來。

倘若你問我這兩年你明白了什麼?我只想告訴你

聽媽媽的話吧或者去經歷吧

今年六月份我高考。不過希望不大,準備來年再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