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省吃俭用“一辈子”不舍得吃不舍得花,旅游也不舍得,一直攒钱人活着是为啥呢?

背包的小宇


我婆婆就这样,因为她身体不好常年吃药所以一直省吃俭用,现在虽然有所好转但习惯养成了,和我们一起住总觉得老公我俩花钱多话里话外总让我俩少花点钱,老公我俩在同事里就算够节省的了但婆婆还觉得不够,最好像她一样一件衣服穿几年啥菜便宜吃啥菜哪怕一连好几天,现在条件比以前好了,我俩让她买几件好衣服她也不买,一百多块钱的衣服都直说贵可不能买,自己还挺爱美,有时也逛街但只逛那种衣服论斤卖的地方,花几十块买好几身觉得挺划算,可回家一穿又说质量不行又说款式不好的第二天又退回去了,几次三番老公我俩谁也不提让她买衣服的事了,她时常唠嗑说谁谁家老人要是花点钱儿子媳妇都不高兴,我俩是想让她吃好穿好她自己不干,所以老公我俩就当她是给我俩攒钱了她爱怎样就怎样吧。


清新小草莓


说实在的,我也不理解。

我的岳父岳母就是这样的。二个老人节省的程度让人看了崩溃!我去过老丈人家一回,就再也不想去了。他家住在7楼,但走到5楼半就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从7楼涌过来——他家的门里散发出的气味。

屋子是走不进去的。因为东西太多了,都舍不得扔。人必须在东西上爬进去。其实就是爬进去也没地方坐着,室内只有一个可以躺一个人的地方。四周全是东西,堆到接近棚顶。由于只有地方只够躺一个人,所以岳母就只能大多时间都倚着东西睡。屋中的东西。。。大多都是四五十年以前的粮食、木头、衣服、废铁、方便袋等,还有无处不在的蟑螂。。。。

二个老人一辈子攒钱,什么都东西都不扔,而且还往回捡东西。捡了东西就舍不得卖。手纸都是晒干了反复用。由于东西太多,厨房已推不开门。他们经常以吃烧饼为生,还有咸菜。我媳妇都不愿回去,屋里味道太大了。

他们二个老人都有劳保,但是就不舍得花钱。有病都舍不得花钱治。我认为他们这是一种病——心理疾病。

我感觉是恋物狂一类的。就是把东西看得比命都重要的那种。直到现在,他们家中的破旧东西一件也不让扔,都像宝贝似的留着。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走后,我要花钱找人还有大卡车把屋里的所有东西都扔了。真没有一件值钱的!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也许有的人已不知不觉中迷失了方向。


孟可的思想空间


看到这个问题我瞬间想到了一个故事,那就是我同事的男朋友家里的事情。


我同事她男朋友老家是东北的,父母都是双职工,早些年住的是单位分配的房子,省吃俭用几十年,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然后把单位分配的70平方的房子卖掉,换了一套市区100多平的新房,几十年的积蓄一下就空了。然后儿子法国留学硕士归来,想着来南方发展,于是他们来到了深圳。起初是在深圳租房,后面过了几年在惠州买了套房。也算是来这边发展寻求一个安身之所吧。结果“天不遂人意”,在深圳上班期间和我同事好上了,我同事深二代,早些年父母来深圳打拼。有了一套自住房,所以同事从小在深圳长大,家庭条件除了一套自住房以外,只能说是小康。但由于在深圳长大,所以必须要找一个在深圳有房的人。这下可难倒男方家里了。思前想后,他们家决定在深圳买房!于是把东北老家的房子和惠州的房子都卖掉了,凑了个首付。一下子又回到了解放前,每个月还要承担1.7万左右的房贷。苦不堪言!


以上就是我同事的男朋友家里的故事,老两口一辈子省吃俭用,几乎从来不买新衣服。生活方面也是能省则省,剩菜剩饭也不舍得倒掉,衣服扣子掉了能找其他的扣子给缝上,平时外出能坐地铁从来不打车,坐公交从来不坐地铁...这样的老两口你说让他们花钱去旅游?那基本上是不可能。有这钱去旅游,买点排骨改善伙食,它不香啊?


可能外人看起来,会觉得这家人很有钱,送儿子出国留学,一直在买房子,而且还在深圳说买就买了一套房子。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老两口省吃俭用几十年。有人会问了,这么辛苦一辈子,自己那么节省,从来没过过好日子。值吗?我觉得不值!但如果你问他们老两口值不值,我相信他们的回答绝壁是:为了儿子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再苦再累再省,也值!


豪豪带您去旅游


我现在就正式这种情况,脑子里就一个字,省。没办法,本人今年30,老公35,嫁的底子穷,不想一辈子穷,那就想着法的翻身摆脱穷的帽子,结婚的时候分期买了一套85平的房子5年房龄二手房,也没有太精装修,(妹妹心疼我,主动借我钱让我好好把房子装修装修,我拒绝了)娘家给买的电器,将就住进去结婚了,人有时候穷怕了真的是干什么都小气,什么也舍不得买,两年半还清20多万房贷,头清了不少,终于不用每个月都按时还款了,结婚后运气不错,攒了点钱,要不再入手一套吧,想着还年轻先苦点以后不发愁,结果去年我公公突发疾病去世了,办理后事,公公去世有没有还清的外债3.3万,我也给还了,不想婆婆有压力,底子穷,穷的时候真的是一分钱也是一分钱,从去年到现在又攒了一些,我妈借我点,我姐再借我点,入手个90来平的,是市区好的学区(买这套就是为了比第一套学区好)过几天就付首付了,心里也发愁,也紧张,也高兴,发愁的是又有外债了,首付还有点借的,不过大概年底能还清,紧张的是怕这个又摇号轮到我买完了,高兴的是虽然现在苦点,累点,以后老了日子不发愁(现在第一套房子出租出去了,市区好出租)可能有人会说,我可能是炫耀,真不是,我跟我老公也是一步一步熬过来的,为了还之前的那套贷款(是我家人借给我,加上我们结婚攒的点统一还的银行,然后我每个月还我姐,我妈,我妹,她们不让我着急还,都把电话打我老公那了,说你们该吃吃该喝喝不要着急还钱,咱心里不行啊,借的钱,总想以最快的速度还了)我跟我老公最难的时候,我老公一个人在河北上班,我在山西,他一个月花300块钱,厂里管住,我跟孩子花几百,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我们当时就一个想法,先苦后甜,趁年轻累点苦点多置办点家当,不想让孩子也跟我们穷一辈子,我们对孩子是有责任的,也会尽最大努力给她创造平和幸福的生活环境。这下又得苦最少两三年,我就想,这个首付还完,就不这么节约了,该吃吃该喝喝,不乱挥霍但也不这么节约了,我打结婚就是穿我妹给的衣服,这几年真的谢谢我妈,我姐,我妹,她们对我们的帮助太多太多了,说这么多其实就一点,就是想生活的好点,才现在这么节约,真的不想跟我老公家一样,穷的真是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太穷了。好在经过我们的努力,快要摘掉贫穷的帽子了。贫穷真的会让人自卑,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所以大家都好好努力吧。没有鄙视的意思,个人的想法。 吃喝住行,总有个侧重点,毕竟是老百姓,不能什么都图了,都得一步一步来


灭绝师太3288


看到这条问答,我就回想起我妻子的舅舅,他是一名服装设计师,他在虎门上班。月工资2万5,这种薪水在我脑海里算不错的,应该吃住都比较好吧!然而前年的时候去他们家玩,第一见到舅舅,他穿着背心,以及十几块的拖鞋,在背后看他走路,完全看不出来他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很低调。他把我带到他租的房子里,让我感到非常震惊,他住的地方就是那种90年代的老旅舍改造的单间,里面有间卫生间,房子面积也就10来平方!我想这是节省到什么地步,舅舅老家四川的,听我老婆说舅舅在当地市区买了一套房子,现在打算买第二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舅舅的前妻嫌弃他工资低,离开他了,留下了一个儿子,所以这套房子是买给他前妻儿子的。现在妻子的儿子也是需要房子的,所以会买第二套。舅妈也是很节省的,经常在工厂加班赚钱,一个月8千来块,他们每天都会在家吃饭,由于家里地方小,炒菜都是放在阳台角落弄的。有时我都怀疑他们是为了谁而活,也许在亲朋好友眼里,他们看不开,不管怎样,我还是很敬佩他们的这种节省品德,跟我这种月光族,顺间无地自容!


深漂的小周


八十年代初期,单位上有个年轻人,是给领导开车的,非常节约,出车在外,不舍得吃口热饭喝口热汤,自己带馒头就着咸菜对付。人们都传说他是万圆户,有钱。

那时候司机这个职业牛皮。有补贴,有外快,还可以买到便宜的东西。算得上一号人物。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单位分福利房,混砖结构,五十平米左右,要交一万多。大部份人都是东拼西借,余款还要挂备用金扣。只有他,让同年龄段同事羡慕嫉妒恨。

他不打麻将不玩牌,在外边矿泉水也不喝,说不能白花那五分钱。人们给他取了外号:百万,带着姓称呼。现在想想,上世纪单位拿工资很低,到九十年代末好象也只有二百块左右,他绝对存不下百万。

一辈子很快,转眼五十多岁了,当年存的钱购买力越来越小,做技术的年轻人薪水哗哗涨,领导们拿上了年薪,一年收入超过他一辈子的积累。很多人买商品房,纷纷搬出了老旧的福利房。他一直住在老房子里,一场大病把老底儿都搭上了。

节约一辈子,到头来被通胀蚕食。大家说有意义吗?


用户二线


看到这个问题,酷妹儿想到小说里“葛朗台”的形象,他是把数钱当做一种乐趣,一种嗜好。

小说是讽刺人性的弱点:贪婪、自私、吝啬等等。

这是小说,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一直攒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更别说旅游了,但这些人并不一定是“葛朗台”的心理,有但很少。

在我们国家传统的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的文化影响下,攒钱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优秀品德。


勤俭持家一直以来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作风,短短时间赶上了百年的资本主义发达社会,人们富裕有钱的历史并不长。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老一辈人们是以艰苦奋斗来顽强与人斗、与天斗,辉煌过,也屈辱过。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正是靠这种传统美德,我们才创造了奇迹。

迄今为止,中国人勤俭持家的传统,在世界都是公认的:中国人只知道赚钱,不会享受。

他们不出去玩,不舍得花钱,就是拼命干,攒钱。


中国人拼命攒钱是为什么

我们拼命的攒钱,是因为我们穷怕了;我们拼命攒钱,是为了子孙后代不要和我们一样过苦日子。

因为我们穷过,骨子里有着“一分钱难死英雄汉”的畏惧,我们就总想着“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因为我们自己穷过,就不想儿子闺女和自己一样,即便不能给他打个好基础,最少也要给他一点保障。所以,我们要攒钱。

现在,社会快速发展。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凡能让孩子活的更好,父母要攒钱;有房贷有生活的各种压力,年轻人也要拼命攒钱。


活着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太大,是一个哲学命题。

很多普通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老一辈的人,更多的活着是为了子女。社会发展,为自己活着的人,才多出现在年轻一代人才的想法中。

出去旅游,带父母家人旅游,都是为自己活着,为了活的更精彩。但是,旅游也不是唯一让生活精彩的方式,更不是活着的意义。

旅游是在生存之上的精神需求。当我们感觉我们还在巨大的压力下时,我们会攒钱,但不一定去旅游。


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让我们活的也很有意思。

我是酷妹儿,一个旅行爱好者,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请给酷妹儿鼓励,顺手点个赞,谢谢!

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请关注:酷妹儿圈,酷妹儿持续为您贡献精彩内容。


酷妹儿圈


攒钱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价值观。这些年带晚辈我分别生活在陆军某医院和空军某部。

在医院每天看到俩位老人骑一辆人力三轮车带水,去郊外种地。实在可叹,不由得怜悯之心油燃而生。

询问大儿得知;是从部队退休的一对老前辈俩个人工资有3万多,二老行为给出了人生攒钱答案。

我去空军小儿家带孙子;每天清晨一双老者去机关服务中心——超市去带垃圾卖废品,看起来也很可怜。

回家问小儿得知;夫妻俩人也是一对老革命,在空军退休,每人工资都2万多,不缺钱!

这就是各层次的人群,行为准则不一样,价值观也各不同。


看世界55555


我认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过法儿,吃喝上节省的人,那他肯定是在置房买车上支援给孩子了。我身边亲戚中就有这样不同的类型,我公婆在吃喝用度上很舍得,啥时候过去,都非常热情,买肉啥的,而且家里水果蛋奶,可以说很充足,锅碗瓢盆置办的也充盈,可是儿女们结婚后,都不管买房买车。

另一家则正好相反,平时不怎么顾就儿女吃喝,但孩子们买房买车时,都是几万几万赞助。

我属于后者,我家孩子总觉得奶奶家温暖大方,只要去总是吃好喝好走时还顺带拿,可奶奶家住着小旧房子,就享受想吃啥就买啥不攒钱不买大件的安逸生活了。而我不愿意这样过,生活上可能节省一些,想给孩子置套房子。

极度节省的人,他们攒下的钱如果仅仅是存着不花,还是不多见,大多数人是花到别处了。不可能像大家说的这样,反正吃喝住行,总有个侧重点,毕竟老百姓家,不能都图了。我就总对孩子说,你奶奶爷爷的过法,也没啥好不好的,谁家大事上大方了,小事上就得省省过。小事上大手大脚惯了,大事上就别办,反正钱都要花掉


深蓝2892


我岳母娘就是典型的这种人。

她只比我大7岁,但是对待生活态度却是天差地别,太舍不得了。

要说现在的经济条件真的算可以了。

两夫妻退休工资近5千,自己还有一个不用上缴一分钱的大车棚(停电动车和汽车,还有房子出租),毎月停车收入上万,自己的房子出租,每月一千多点。总共收入接近两万,在长沙这种二线城市算是比较高了。

但是他们两从没有买过一件衣服,从不进饭店吃饭,菜还是以自己种的为主,几乎做到了零消费(除了水电、煤气、人情、我儿子)。

开导她无数次了,就是不改,说多了还反过来说我:我留着给你儿子不好么?(我老婆是独生女)

没出过长沙市,我跟老婆结婚后带她出去玩了几次(没坐过飞机、火车、高铁、轮船),

这段时间一直在做工作想带她去外省玩几天,自己开车去,坐飞机回。想满足她坐飞机的愿望。死活不肯,找N种理由推辞。实际上我晓得还是舍不得钱。(我的钱也是钱)

维一舍得的是为我儿子用钱,但是也是用一回,念一回,外带伤心一回。

一句话:要她的钱,不如要她的命来得快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