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二甲双胍腹泻会造成肠胃癌吗?

ALICE4


目前患者肿瘤的患者越来越多,而糖尿病人中肿瘤的发病率比较高,长期吃药的人群就会比较恐慌,我出现上腹部不舒服,会是怎么回事?一直腹泻会出现肠胃癌吗?

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很多会出现治疗之外的作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副作用,副作用并不都是不好的。

例如二甲双胍,这种药物在2型糖尿病患者是首选的一线治疗药物,《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如果没有特殊禁忌症,应该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全程。

二甲双胍通过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糖异生等作用来降低血糖,有减轻体重的作用,肥胖人群首选这种治疗药物。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就是胃肠道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等症状,对于食欲旺盛的肥胖患者来说,能够出现轻微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个、腹泻等来抑制食欲,可能就是二甲双胍的治疗作用。

腹泻是由于二甲双胍对肠道的局部刺激所引起的,它不会导致肠胃癌,相反,二甲双胍对肠胃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不一定是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出现了肠道的局部病变,如肠炎、中毒、感染、肿瘤或者肠吸收不良,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红斑狼疮等疾病所致,一定要注意鉴别。

对于糖尿病人,一定要定期进行身体的全面检查,来明确自身的健康状况,切不可出现任何症状都认为与血糖有关,都与所用的药物有关,先入为主的观念可能会导致忽视身体所释放的信号,使一些疾病被延误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孙医生讲糖


以目前对二甲双胍研究的试验来看,二甲双胍并不会导致癌症。相反的是,在动物试验中表明,二甲双胍对胰腺癌及乳腺癌有预防的作用。


1、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治疗中的“基石”

自从1957年问世以来,二甲双胍已经成为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无论是对于血糖控制,或是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多项临床试验都证实了二甲双胍的有效性。而且国内外的主要糖尿病治疗指南中都建议,除了有肾损害可能的糖尿病患者,都应从开始时就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在各种治疗方案中,包括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案中,都建议口服二甲双胍,可以说二甲双胍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中的“基石”。

单用二甲双胍即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短期与长效疗效都很可靠。而且二甲双胍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但预防糖尿病目前还不是我国二甲双胍的适应证)

2、二甲双胍的常见副作用

服用二甲双胍最常见的副作就是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胃胀、消化不良、腹部不适。除了胃肠道反应外,还常见有乏力及头痛。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二甲双胍的副作用常发作在药物治疗的早期,大约10周之内的时间。然后随着治疗的持续,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上述不良反应会逐渐消失。

为了减轻副作用,增加二甲双胍的耐受程度,初始服用时可以采用小剂量餐后服用,然后逐渐增加服用剂量,可以有效的避免或减轻初始阶段服药时的副作用。或是选择缓释剂型,避免一过性的药物浓度过大,也可以减少胃肠道的症状。

在长期服二甲双胍的时候会引起维生素B12的缺乏,所以糖尿病人需要注重补充维生素B12(在肉类、动物肝脏、鱼、贝类、蛋等食物含量较多)。服用二甲双胍之后大量运动、饮酒或是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时,可能会引起低血糖,应予以重视,注意避免。糖尿病人应随着携带糖块或是含糖零食,出现心慌、出汗、精神难以集中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

极少数病人服用二甲双胍时可能会诱发乳酸中毒,所以在服用二甲双胍的时候,应当注意肝肾功能。二甲双胍通过肾脏排泄,对肝功能没有影响,但肝功能下降会影响肝脏清除乳酸;而肾功能下降时会影响乳酸排泄。所以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服二甲双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去医院做检查需要使用造影剂时,也需要暂停服用二甲双胍,以避免造影剂干扰二甲双胍的排泄,造成蓄积中毒。

3、二甲双胍与癌症的关系

在动物实验中,二甲双胍可以预防亚硝胺诱导的仓鼠胰腺癌的发生,可以减少小鼠乳腺癌的患病率和乳腺癌的体积。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两个小规模的对照实验中也发现,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人肿瘤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二甲双胍对癌症的预防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更大的样本实验予以证实。但以目前的研究结果来说,二甲双胍本身不会诱发癌症,其引起的腹泻等不良反应一般只发生在疗程初期,在持续用药中可逐渐消失,不会诱发胃肠癌症。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的耐受性较好,安全性相对较高,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之一。糖尿病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及时联系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你身边的药剂师。


药师华子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二甲双胍是糖尿病的常用药,它的确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但对肠胃并没有致癌性。

二甲双胍的机理是,作用于肝脏和外周围组织,抑制肝脏葡萄糖的产生,提高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感受性,从而降低血糖。二甲双胍适用于具有胰岛分泌功能或分泌功能低下的患者,比如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它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减重作用。患者在初期使用药物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肠胃道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腹胀腹泻。

二甲双胍没有肝肾毒性,但对于肝肾功能异常者,不建议使用二甲双胍。为了减少二甲双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建议先从小剂量开始服药1-2周,后逐步增大剂量至正常药量。

这里糖友们还要注意,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引起维生素B12水平下降,建议适量补充维生素B12,维生素B12的食物来源:动物肝脏及肾脏、猪肉、牛肉、鸡肉、鱼类、蛋类、蛤类、牛奶及其制品、腐乳等。老年糖友肠胃功能很弱,对维生素 B12的吸收较困难,可去医院通过注射方式来补充。

希望小糖的回答对大家有用,更多糖尿病用药知识请评论咨询,记得点赞哦~


糖人健康网


我是宋药师,在医院药房工作十六年了,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用药,是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世界上对它的研究从未间断,新的应用价值不断出现,有时还被冠以”神药“的美名。尽管如此,二甲双胍作为药物,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良反应比如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那么,长期吃二甲双胍腹泻会造成肠胃癌吗?

一、什么是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双胍类降糖药,它直接作用于糖的代谢过程,促进糖的无氧酵解,增加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保护已受损的胰岛β细胞功能免受进一步损害,有利于糖尿病的长期控制。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 2 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 2 型糖尿病。对于 1 型或 2 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而且,它可与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除此之外,它还用于预防2型糖尿病、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无排卵性不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月经不规则、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伴多囊卵巢综合征。还有很多研究正在进行,可能会发现二甲双胍新的药用价值。

二、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跟其他药物一样,二甲双胍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初始治疗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食欲不振,大多数患者通常可以自行缓解。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可以每日分 2-3 次服用二甲双胍,并缓慢增加剂量。另外还有以下罕见的不良反应,比如乳酸酸中毒、神经系统异常、味觉异常等。

三、长期吃二甲双胍腹泻会造成肠胃癌吗?

胃肠道反应是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食欲不振等,而且大多数患者是可以自行缓解的。通过缓慢增加剂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

在动物试验中提示本品无致癌、致突变作用,对生育能力无影响。可以说,二甲双胍是相对安全的降糖药物。尚未出现长期服用吃二甲双胍造成肠胃癌的证据。

由此可见,多于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只要我们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二甲双胍,就一定能最大程度的避免不良反应,充分发挥治疗作用。

我是宋药师,快关注我获取更多用药常识吧~


宋药师


新使用二甲双胍,可能因为胃肠道不耐受,有腹痛、腹泻的反应,这种可以试试:

1. 餐后服用减小胃肠道的刺激,

2. 使用二甲双胍肠溶片,

3. 小剂量起始,逐渐增加用量,让胃肠道有适应的过程。

二甲双胍不会致癌,相反,研究证明,二甲双胍能防癌。

<strong>

美国麻省总医院研究得出:二甲双胍可以延缓或阻断癌细胞生长。Alexander Soukas博士说,“二甲双胍降低分子进出细胞核—细胞的‘信息中心’。下降的细胞核转运会转化为这种药物阻断癌生长的能力,也是二甲双胍能够延长寿命的原因。”

二甲双胍是国际一线推荐的首选降糖药,尤其是新发2型糖友,1型糖友使用也可以帮助减少胰岛素剂量。还有帮助改善血脂、血压、代谢等多种作用。

双胍类:

作用特点:

·作用机制: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

·降糖效力:HbA1c下降1%-2%。

·其它:单独使用不导致低血糖;降低体重;减少肥胖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

不良反应与禁忌症: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腹胀、腹泻、恶心等;罕见乳酸性酸中毒

·禁忌症: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接受大手术

·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停二甲双胍

如何服用二甲双胍?

Ÿ请按医生指导剂量服用,服药期间要做好血糖监测和记录,限制饮酒

Ÿ从小剂量开始可减轻胃肠道反应;肠溶片减轻胃肠道反应

Ÿ每天服药的时间和间隔尽可能固定


微笑面对糖尿病


次送出的是四位国家级专业营养师倾心打造的减肥课程,7天带你走出减肥误区,教你轻轻松松瘦10斤。关注并私信发送「福利」,即可免费领取课程链接,先到先得哦~


西医对糖尿病的认识与治疗可谓是错得很荒谬。糖尿病本来是内脏代谢功能紊乱,特别是脾胃功能绝对的虚弱,运化无权,不能把来自饮食的糖很好地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输送到血液中,反而是停留在血液中,成了血液的负担,导致血糖相对的过剩,这时验血,血糖肯定就高了。脾又主升清,脾虚上升之力不足,不能推动饮食精微上升化为能量,反而使营养物质下陷于肾中,随小便排出体外,这时验尿,尿糖肯定也高,西医所谓的糖尿病就名副其实了。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必然导致气血不足,脾病传肾,肾病传脾,最终也会脾肾两虚,可怕至极! 西医的治疗不去增进脏腑功能,减轻脏腑工作负担,反而去降低相对过剩的糖,怎能不让病人越来越虚弱,全身无力呢?由于西医理论的局限,不能了解致使糖不能正常转化为能量的根本原因,所以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好在他们发现了胰岛素,胰岛素本来是在脾运化精微的过程中自动产生的,是脾的功能的物质形态,西医治疗糖尿病的唯一方法就是向人体注射人工合成的胰岛素,胰岛素可以在短期 之内降低血糖,缓解一些症状。但是仍无法根治,因为胰岛素不能自生,所以需要不断注射,而长期的注射不但会使脾的正常功能完全丧失,还会使肝肾功能遭到破坏,最终导致西医所谓的并发症,手足糜烂,能锯多长就锯多长,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等坏证。所以西医说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是绝症。再来说说西医对饮食的指导吧,西医所谓的控制饮食却是让患者不吃含糖的主食(米面之类的碳水化合物),反而不禁止增加脾胃运化负担的含糖低的动物蛋白类,令脾胃的负担不断加重,整体能量不断下降,最后发展成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并发症也就顺理成章了。大众化的趋炎附势愚昧盲从,造就了当今世界蔚为奇观的糖尿病产业,以及无数眼瞎足烂的牺牲品。中医在治 疗糖尿病上却独树一帜,标本兼治,这里要说明一下,糖尿病患者脾阳、肾阳本已虚衰,即使阳明燥热,也不敌太阴寒湿,反对温病派滋阴降火之法,寒凉之药必然会使本已受损的脾阳肾阳再遭克伐,先天后天二本飘遥,这就好比雪上加霜,病上加病,又怎么能治好病呢?中医虽然能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可惜大部分患者都很无知,悲哀至极也!最后给糖尿病患者一些建议,少吃生冷、油腻食品,少吃肉类等不易消化之品,特别是晚上少吃点东西,吃点稀饭、青菜填饱肚子就好,脾本虚,工作一天已经很累了,晚上得让它好好休息,每二天才能发挥工作效率。附近期医案一则…

咕咚健康发福利啦~每周免费赠送1000份音频给大家作为福利,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