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早期手术后有可能直接脑转移吗?

农夫202955572


直接脑转移?这是指什么意思呢,有间接脑转移吧,没有间接,就没有直接。脑转移就是脑转移,不用说直接或间接。估计是想说,肺癌早期,一般是先其他转移,最后才是脑转移,有可能没有其他转移而“直接”脑转移吗?事实上,并没有说肺癌就一定要先其他地方转移,然后才脑转移,完全可以先转移到任何一个地方,没有“排资论辈”。事实上,脑转移是肺癌较容易转移的器官部位。

肺腺癌早期手术后有可能脑转移吗?前面说了,完全有可能。早期肺癌,这只是从现有的检查来进行分期,事实上,可能已经有远处的微转移,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手术后表现出来了,给人的感觉是之前没有转移,手术后一个月就出现了转移,其实如果是手术后的短期内出现转移,基本上是手术前已经有转移,但检查不出来(因为太少,还没有表现出来),或者干脆就是漏查,有的医生没有安排全面的检查,有时是病人拒绝全面检查。

如果是手术后很长时间,比如半年后,一年或几年后出现脑转移,也完全可能,这就是复发了。不是说癌症早期可以治愈吗?怎么还复发了?没有人说过所有的癌症早期都一定治愈,一定不复发,是说很多是可以治愈的,不复发,但仍然有一部分病人会复发。


肿瘤专科医生


早期肺腺癌术后有一定的复发概率,而且有可能是以脑转移形式复发的,例如I期肺浸润性腺癌术后。下面说说哪些I期肺腺癌患者是术后复发相对风险较大的人群,以及脑转移后应该怎么处理。

一、I期肺浸润性腺癌复发风险因素(复发概率都很低,只是相比于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大一点,特别说明一下,否则有的人看了之后过分担心)。

腺癌病理亚分类:以微乳头型和实体型为主的腺癌预后要差于贴壁型、腺泡型、乳头型等。

脏层胸膜侵犯因素:I期肺癌中,如果有脏层胸膜侵犯的,无论大小是3cm以内还是以上,都归为IB期,因为胸膜组织血管和淋巴管相对丰富,所以侵犯脏层胸膜的复发概率比不侵犯的概率大。

脉管癌栓因素:脉管癌栓目前还没有被纳入肺癌新分期升级因素。但是,脉管癌栓因素和胸膜侵犯因素一样,都是相对复发高危因素。我同门师妹去年用我们临床中心数据去解释过,并建议脉管癌栓的应该纳入IB期,文章去年年底发表。

其他:吸烟史、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磨玻璃样改变( GGO ) /实性成分比,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二、如果术后出现脑转移后怎么处理

如果只是脑部一个单发的转移病灶,而且PET检查提示其他地方都没有,这部分人预后其实也是很好的。可以选择脑转移的手术切除、立体定向放疗,效果非常好。同时,如果有基因突变的,加上对应靶向治疗,没有基因突变的化疗四到六次。过去碰过一些术后单发脑转移,然后局部治疗后,维持七八年没有再复发的。同理术后肾上腺等部位的单发转移。

如果是多发脑转移,有基因突变的,可以选择靶向药物口服,同时根据病人情况选择要不要加全脑放疗。

如果多发脑转移,同时没有基因突变,要全脑放疗加化疗,或者免疫治疗。


医疗科普徐医生


大家好!传播知识,普及健康,我是医心雕龙,一个热心科普的临床医生。

肺腺癌早期手术后有可能直接脑转移吗?

这个是有可能的,不过手术后出现脑转移,这里面有几种情况:

第一、肺癌复发了

肺癌之所以难治,一个重要的难点是容易复发,即便是很早期的肺癌,医生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将其治愈,因为癌细胞可能存在微量的转移,什么意思呢?就是肺癌病灶形成后,可能会有少量的癌细胞脱落随着血液转移至其它部位,因为数量比较少,相关检查无法发现,医生也不知道,最后这部分癌细胞活了下来。

第二、肺癌术后存在高危因素

肺癌的分期一般有临床和病理两种,临床分期是指术前各种影像检查提示的肿瘤分期,这种分期简单方便,但往往与实际存在偏差,比如一些小淋巴结的转移就无法区分。相比而言,手术病理分期最能反应真实的肺癌分期,通过对癌症病灶切缘及淋巴结的病理分析,可以准确的判断出肺癌的程度,这其中脉管侵犯是一个高危因素,脉管是指一些血管、淋巴管等结构,理论上遍布全身,如果癌细胞侵犯到这种地方,提示复发的可能性很大,一般这种情况下,术后需要多次辅助化疗,减少复发的概率。

肺癌为什么会出现脑转移?

肺癌有四大常见转移途径,分别是骨、脑、肝、淋巴结,其中脑转移是比较常见的,这是因为肺内血供丰富,并且与颅内血管存在吻合沟通,癌细胞很容易随着肺内的血液播散到大脑,比如肺腺癌,癌细胞脱落后可随着静脉体循环直接进入颅脑,这其中肺成了一个枢纽,其它部位的癌症想要转移至大脑,也往往先发生肺转移,然后才能脑转移。

肺癌脑转移的症状有哪些?

肺癌发生脑转移后,随着病灶的增殖、压迫,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偏瘫、精神异常等症状,有些肺癌患者甚至已颅脑症状为首发,比如曾经遇到一个男性患者,开始时反复的恶心、呕吐伴意识模糊,其余到没有明显的症状,结果到医院一查,不仅发现颅内有占位,肺上也有很大的病灶,后来检查结果提示肺癌伴颅脑转移。

如何诊断脑转移?

在肺癌确诊之后,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或增强头颅CT来判断颅内是否有病灶,一旦发现颅内占位,在排出颅脑其它肿瘤的情况之后,就可诊断脑转移,当然了,如果能取到病理是最可靠的,但颅脑活检风险非常高,这种方法一般不用。

首先需要积极的治疗肺癌原发病灶,比如放化疗、靶向、免疫等,在治疗的同时要控制颅脑的转移瘤,如果颅脑的病灶属于寡转移,甚至还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如果已经多发转移,一般化疗效果不好,但可以通过靶向治疗或立体定向放疗处理。

总之,肺癌发生脑转移后,预示着病情的恶化,需要立即处理,原则上是越早发现,病情控制的越好,建议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

我是医心雕龙,码字不易,都看到这了也算是缘分,赏一个赞再走呗!

医心雕龙


有可能,但早期出现的几率较小。

一般来讲 ,肺癌发生脑转移的风险和肺癌的病理分型、分化以及分期密切相关。

一、病理分型和分化

在肺癌里,小细胞肺癌是最容易合并脑转移的一个病理类型,常常会在早期的时候就发生脑转移,所以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化疗完成后,推荐做一做颅脑预防性照射,为的就是把可能转移到颅内的癌细胞杀死。

对于肺腺癌,可以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癌,其中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发生转移的风险越高,颅脑也是腺癌最常出现的转移部位之一。比如,低分化腺癌比高分化腺癌早期发生转移的风险就要高。

二、分期

分期是决定转移风险最大的因素,一般来讲,分期越早,转移的风险也越小,尤其是IA期患者,根治术后发生转移的风险就很低了,绝大多数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总之,早期肺腺癌虽然有发生颅脑转移的风险,但分期早也就意味着转移的几率低,需要术后规律复查、随访。


深蓝医生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一般来说,肺癌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手术后都应该马上进行后续的抗癌治疗,杀灭体内残存的癌细胞,防止以后出现转移。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抗癌治疗,直接转移到脑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中医肿瘤专家张明zm


不知道,我也是腺癌早期,手术割掉整片肺。现在活蹦乱跳中。


飞越20221


这样跟大家说吧!现在全国上下几乎各型“癌症”大爆发,其实大多不是什么癌症,而是一种类似于锥虫病的疑似传染病引起的;我们这里是福建惠安的,从古至今都没什么污染,再加上近年来封山育林,空气水质都非常好,但却有越来越多的人被查出各种各样的“癌症”和其他一些所谓的“常规病常见病”,后来发现这些“癌症”和所谓的“常规病常见病”竟然会通过唾液传播;众所周知,居住环境良好,是不太可能会有那么多人得各型癌症的,并且真正的癌症属于非传染性疾病,不会通过唾液传播的;很显然,我们这里把一种未查出且可通过唾液传播的疑似传染病当各型癌症误诊误治了……


开闽传芳光山音响迷


肺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最容易转移部位是脑和骨,不排除早期手术后复发,复发结果有可能转移脑部,建议定期复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