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灶是什么意思?

小凌子174


首先我们来看看肺结节是什么东东?肺结节是指在肺实质内而不属于正常肺组织的结节状阴影,直径小于3厘米,其中直径小于1厘米的称之为小结节,直径小于3毫米的称之为微结节,而大于3厘米的我们称之为肿块。

实际上肺结节就是一个阴影, 肺内很多疾病都会形成结节,在美国国家肺癌筛查研究中,CT筛查组中90%左右的阳性结节为良性,如炎症、结核、霉菌、亚段肺不张、出血等。

那哪些原因可以导致肺结节了?在我们在生活中,各种烟草、油烟环境或者空气污染等的影响,以及暴露在各种生物致病源下引起炎症感染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肺结节产生;实际上肺结节一直都存在的,只不过你以前没有发现而已。

所以现在面对肺结节,不要那么紧张,不要一看到肺结节就想到肺癌,没有那么多的肺癌的,更多的是良性的。

我是呼吸科孙思庆博士,擅长慢阻肺、哮喘、肺部感染、肺结节和肺癌的诊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呼吸科孙思庆博士


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

不同密度的肺结节,其恶性概率不同,依据结节密度将肺结节分为三类: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密度结节。其中,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其次为磨玻璃密度结节及实性结节。

胸部CT检查作为肺结节的标准检查方法。对胸部不定性结节常需要进行多次随访。

根据直径和性质,肺结节可分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种。

低危结节

直径<5mm的磨玻璃密度结节和实性结节。

建议每年1次CT复查观察生长性,不小于3年。不必焦虑紧张,按时随访即可。

中危结节

1、直径介于5 mm-15 mm且无明显恶性CT征象的非实性结节

2、直径≤8 mm的部分实性结节。

3、直径>5 mm的纯磨玻璃密度结节

建议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持续薄层CT监测变化,如果结节具有生长性建议手术,无变化或缩小建议继续长期CT随访,随访时间不小于3年。

高危结节

1、直径≥15 mm或表现出恶性CT征像如分叶、毛刺的直径介于8 mm-15 mm之间的肺实性结节。

2、直径>8 mm的部分实性结节。

直接肿瘤科或胸外科就诊

为便于大家应用,简而言之可记做

<5 mm的小结节每年查1次,无需就诊。

5-10 mm的结节3、6、12、24月复查,见生长及时就诊。

>10mm的结节有必要及时就诊。

复查时有必要提示大家,每次结果不仅要和前次对比,也要和最早一次对比,以防出现“每次长一点点,看不出变化”的情况。

另外,如出现多个肺结节,其处理原则主要基于危险度最高的结节。对于多发高危险度结节,应考虑多原发肺癌的可能性。

体检发现的肺部小结节大多数是良性的,大家不用过度焦虑。从中医角度讲,小结节具有“炎”或者“焱”的特征,“气有余便是火”, 其产生和人体内多余的“气”有关。多余的“气”大致可以从两方面理解。1、情绪和压力。过大的工作、生活压力或愤怒、抑郁、悲伤等坏情绪无法排解,便留郁体内,无形心结可变成有形之结。心有千千结,身有千千结。2、足量、高热量饮食。多余的气也是一种能量,饮食过饱,嗜食肥甘,夜宵加餐等造成摄入能量过多,但其实身体消耗不了那么多,不然减肥的朋友也不会那么多了。所以我们提倡每餐八分饱加适量运动,减少高热量食品摄入,并乐观豁达,找到适合自己的排解情绪和压力的方法,从根本上消“结”于无形中。


菊一刀李医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检查手段不断更新,老百姓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体检时就经常被告知有了肺结节,听到这个消息,相信很多人首先是惊慌失措,甚至茶饭不思不思,以为得了什么重病。那到底什么是肺结节呢?通俗点讲就是肺上长了一个“疙瘩”大多数是有CT检查时发现,一般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引起肺结节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炎症、结核、霉菌、出血、癌前病变、早起肺癌等等。发现了肺结节不要惊慌,其实60-70%的肺结节是良性的,多数可以观察,并不需要立即手术。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阅片看结节的大小、位置及分布规律,综合片子和患者症状区分析是否应该手术。

那么这里面有个问题,仅通过影像学就能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吗?回答当然不是,它的准确率也是有限的,即便是高分辨率CT加上经验丰富高水平的医生,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最高也就只有80%左右,大夫说没事也不一定。我们知道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结节一般很小且有可能位置不佳难以穿刺或气管镜取材,而且毕竟是有创操作,所以动态观察就尤为重要。临床上我遇到一个肺结节患者,依从性非常好,每年定期复查,随访6年后结节增大,手术后确诊为早期肺癌。要知道一些早期肺癌术后相当于治愈,不需要经过放化疗。所以不要讳疾忌医,定期复查。我想一定有一些人会想,我不去做CT行不行,选择胸片。胸片即为X线片,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对于小于1cm的小结节几乎是检测不出来的。所以扫描肺结节还是要选择CT,有些待明确的小病灶更是推荐HRCT.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最重要的!身体早期发现问题及时救治,总比晚了无药可救要好的多。发现肺结节,莫惊慌,找大夫,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上是我临床上的一点小经验,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肿瘤科小飞侠


  肺结节灶是肺部纤维化、钙化等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临床上把胸片或者CT上低于3cm的,边界清楚的球形或者不规则形病灶称为肺结节,而大于3cm者称为肿块。如果影像学检查报告结果显示有肺结节灶表现,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要看肺结节灶的大小。一般而言,小于8mm的肺结节,良性可能性大,多见于肺部的一些良性病变,例如肺炎病灶导致的局部纤维性结节、肺结核球钙化灶,另外部分支气管扩张患者、先天性肺发育异常、职业病例如硅肺等,都会有肺结节灶的表现。直径小于5mm的肺结节灶可以一年后复查,5-8mm的肺结节灶,可以半年后复查。8mm-15mm的肺结节最好三个月后复查。1.5cm以上的肺结节灶,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诊断,如果怀疑恶性,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检查后确诊。积极手术切除治疗。

  其次要看肺结节灶的形态特征。有些情况下小的结节病灶,但是影像学检查结果中描述:伴有毛刺样、分叶状或毛玻璃样改变的情形时,有可能是恶性病灶,最常见的就是周围性肺癌。所以结节病灶的形态是否规则,也是判断疾病良恶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

  如果目前胸片检查有肺部的结节灶,对于高危人群建议进一步采取肺部增强CT扫描,更好的确诊:高危人群例如长期吸烟,烟龄超过20年,每天抽烟超过20支以上者;有家族性的肿瘤史特别是肺癌遗传史者;年龄在40岁以上者;伴随有胸痛、咳嗽、不明原因的痰中带血丝、消瘦、体重下降等症状的人群等,务必进一步检查,以免造成误诊或漏诊。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以前肺部发生过炎症,或者肺结核,当初生病是没有察觉后来自愈好了。这种情况多发生在0到十几岁小孩身上且多发在七十八十九十年代的农村,那个时候人们认知度不太强认为是一般性感冒咳嗽,身体抵抗力较强的就扛过去了,自愈后在肺部留下节灶说白了就是疤痕,这个节灶通过胸片检查后反应出来是肺部有黑色阴影,这个不影响正常生活,想具体知道以前生过什么病建议到传染病医院做个PPD皮试检测,可以看看以前是不是肺结核留下的节灶,如果是的也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如果皮试不是更没有必要担心了。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问我


淮河岸边一农民



目前肺结节的发生率比较高,但肺结节≠肺癌,炎症、钙化、结核、支气管扩张、先天发育异常等都可以出现肺部结节。

因此,不必过度紧张,而应该到胸外科等专科进一步就诊、综合评判。

一般而言,小于8 mm的肺结节,良性可能性大,以定期观察影像学变化为主。


那么哪些人要对肺部小结节高度重视?

(1)长期吸烟,烟龄超过20年,每天抽烟超过20支以上者,或有被动吸烟的人群;

(2)年龄在40岁以上者;伴随有胸痛、咳嗽、不明原因的痰中带血丝、消瘦、体重下降等症状;

(3)有家族性的肿瘤史特别是肺癌遗传史者;

(4)结节大小在8 mm以上,伴有毛刺样、分叶状或毛玻璃样改变的。

上述情况下应当积极咨询专业的胸外科医师,进一步接受正规的检查和及时的治疗,并定期复查。

本期专家:赵英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辽沈名医


体检发现肺结节病灶,需要综合评估。

由于肺癌是美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CT扫描发现偶发肺结节可能使临床医生产生不确定性,也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焦虑感。偶发性肺结节并不少见。

一项关于CT筛查肺癌试验的系统综述指出,高达51%的研究对象被检测出肺结节。这些结节超过95%是良性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肉芽肿性疾病、错构瘤、动静脉畸形、圆形肺不张及淋巴结。

面对这1%-5%的恶性率,医生及患者该何去何从,是放任自流,还是念念不忘紧密随访?怎样对肺结节进行分型、风险评估、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尤为重要。


周海榆医生


顾名思义,肺结节灶就是肺结节的病灶,由于陈旧性的结核病或感染性的愈后病灶,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肺结节灶多数没有病理意义,没有症状的话也没有临床意义,因此也不需治疗。


纯钧LHGR


是肺部纤维化、钙化等影像反映,多是结核杆菌,或者其他炎症病留下的病灶痕迹。也有可能是肿瘤,职业病所至。

结核钙化产生的小结节相对规则,而肿瘤产生的如果是良性表现为阴影,如是恶性多带毛刺阴影,大于3cm的结节应叫阴影,通常说的肺结节指小于3cm的阴影。具体要看病灶产生根源要结合体征症状才能定。

应该属医学影像学范筹


房在树上


生物体表面或内部组织中类圆形的小突起.比如说肺上有个小结节,说白了就是有个小疙瘩。有的有临床意义,有点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