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的悲凉不是没钱,而是有个不成器的孩子,对此你怎么看?

农在天涯


这是老年人心病,望子成龙,盼儿养老,到头来是个啃老族。我有个亲戚小孩就是这样的人,今年三十多岁了,唯一特长是厨师,怕苦怕累不肯工作,天天等大人做饭给他吃,没能力养活自己,所以没成家,真叫人揪心啊。


刘承泽3


对,人生的大最失败就是养了不挣气的孩子,这个话题我早就跟人谈论过。我有个工友,他一个女一个儿,自己一直在外打工,妻儿身体又有病,当年女儿要读书,他没让去,后来出去打工后认识个男孩,耍了两年就结婚了。儿子读书还可以,但是不知什么时候也逃学了,搞得现在女儿也不愿理他,儿子也不亲他,自己呢只是默默的一天上下班,跟他谈这方面的事他总是闻不作声,也许是不好意思面对吧!

所以人这一生啦吃差点穿孬点没关系,在苦在累也要把小孩教好,让他懂得如何为父母为家庭为国家承担一定的责任,最起码自己老了不亏心。是不是。


民间中医探讨者


的确,老年人的悲哀不是有不有多少钱,而是有不争气的后代。我有一个沾亲带故的朋友,俩口子退休了,还在经营一小店。我说你俩都有退休工资,还开这么个小店干啥 ?他说:你不知道,我俩个儿子都在坐牢,媳妇一走了之,他们的孩子我们能不养吗 ?无独有偶,我在湖南一兵工厂同事,也是退休了在厂门口摆了一个修自行车的小摊,真的是“满面尘灰烟火色”,又脏又累,竟然也是儿子坐牢要养孙子,真的是晩景凄凉 !


大千一尘


孩子不成器,不孝顺,不懂事,确实是父母晚年的悲剧之一,甚至比没有钱更为悲凉。子女无法选择父母,同样的道理,父母也不能选择子女。

有人说,孩子不成器是父母没有教育好,言传身教的不好,是家风不好。不否认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也不完全是。生物基因变异也是正常现象,坑爹的儿女也确实不少。

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多种因素的叠加,孩子成不成器不重要,因为希望孩子成大事的父母往往本身就碌碌无为。只要子女知礼道法,尊老爱幼,不惹事生非就足矣。

成功的父母可以这样指责他人,事实上教育只是一个方面。如果人生可以重来,选择丁克一族会有很多。依此类推,如果人生可以选择来不来走这一遭,相信有人会选择不来人世。遗憾的是一切都无法选择,一切只能接受与承受。

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为儿女操心最多的,付出最大的。但儿女对父母心存感激的凤毛麟角,养儿防老即将成为历史。变的是儿女,不变的是父母,前者是观念,后者是本能。

客观公正地说,养儿防老这个观念的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父母不能道德绑架子女,我养你小你就应该养我老,这是一个利益交换。而这个交换是不对等的,养小与养老完全不是一回事,抚养与膽养不一样,前者是父母的责任,后者应该是国家的义务。

孩子不成器与不养老不能混为一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一种奢望,因为你本身即不是龙,也不是凤,希望子女出人头地也是一种幻想,所谓的不成器,泛指即不能事业有成,又不知道体谅,尊重父母。即没有物质上的,又没有精神或情感的慰籍。

人的一生有许多苦难与不幸,孩子不成器,不孝顺是最大的不幸。全部的付出与希望,老来方知是一场空,即失望又无奈,即悔恨又自责,然而一切都无济于事。

有的儿女英年早逝,或犯罪进了被关进监狱,或因病,都给父母的晚年带来巨大的痛苦。晚年生活没有幸福可言。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有多少?


步入夕阳62


个人认为,非常正确👍我经常在《金牌调解》里看到一些不成器的败家子跟着父母来调节。这不,前几天正好有一期呢!父母亲在二十多年前去日本打拼,挣了不少钱,回到上海以后,给了一儿一女最好的生活,不仅好吃好喝地伺候,还把孩子们带到多个国家去旅游……结果现在呢!把大女儿送去留学之后,母女俩一言不合,大女儿就把母亲拉黑了四年😱而小儿子呢?居然笃信父母亲还欠自己四百万块钱。原因是他觉得姐姐去外国留学时,父母亲卖了一套住房(那时候价值一百五十万)供给了她的学费;而如今呢?房价已经飞涨,那么父母亲也应该给自己四百万块钱供自己做生意😱不然自己就亏了……在父母坚决不同意并且也拿不出这么多钱以后,不成器的儿子居然把个家里砸得稀巴烂😡望着漂漂亮亮、气质超群的妈妈在台上数度哽咽;高大威猛、帅气新潮的爸爸那无奈而绝望的表情,我彻底无语了。


凤146983974


人忙碌了一生,老了就想安度晚年,可是由于儿女不争气,老了还和儿女有操不完的心,为什么和儿女操心呢?就是儿女不争气,不成才,没有本事或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还需要老人时刻为他们分忧,就觉得父母为自己做什么事都是应该的。

现在,目前社会出现老人为儿女操不完的心,主要有以下情况:一是,子女没有能力生活,好吃懒惰,一味的享受,不顾父母年事已高,不顾父母内心的感受,甚至无视父母省吃俭用,身体情况不佳,就是啃老,俗话说得好,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二是,子女婚姻状况不稳定,给老人身心都造成一定的压力,有的儿女草率的结婚或因性格不合,或因经济条件不佳,或因社会诱惑力太强出轨,促使已有的婚姻破裂,把婚姻中的小孩留给父母照顾,其父母不但要照顾孙子,还要承受一定的经济压力来养孙子,其儿女自己逍遥的生活,不顾及父母的辛苦劳累,还由父母为他们不负责任的婚姻来买单。三是,子女由于犯罪服刑或重刑,父母更是身心疲惫,牵挂,思念,定期探视,不断的折磨着父母的心,不管是什么样的儿女,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儿女可曾考虑父母的感受。

养儿防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的一种美德,人为家庭,为儿女奋斗了一辈子,老了干不动了,希望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不愁吃穿,可是现在好多老人老了,不但养儿不能防老,反而还有操不完的心,干不完的活,老了走路都费劲了,不但自食其力,还要伺候儿孙,甚至出现老人生活处境艰难,身体患了重疾!儿女都不能尽心尽力的照顾老人,真是可悲,凄凉,这就是女儿不成器的结果。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忽视对儿女的培养教育,使自己的儿女不但能服务于社会,还能孝顺父母,我们老了,生活也会很幸福。



何姐旅行


有首歌唱的好,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那怕是工作劳累,忙了一年。回家帮老人刷刷筷孑洗洗碗,并不用你帮一分钱,父母心情也乐无边。

头些年北京有一对老夫妇,退休了,退休工资也不低,可夫妇儿女双全,工作单位也有远近,每逢年过节老人的儿女天隔一方,也不上父母家看望老人,老夫妇俩孤独无着落,在说社会上也有闲言碎语,常此下去好多年。夫妇二人忍无可忍,把儿女们告上法庭,法庭判决每逢年过节必须回家,和老人一块过节,可老人的儿女有的说,既然老人缺钱我们给他们钱好了,老夫妇最后决定让法庭判决,每年的重大节日兄姝几人必须给老人一元钱,但必须回家送给老人。不允许邮寄,否则法庭见。

这个故事在当今社会也很无耐。因每个人都有个家庭,必须努力工作,先养小家后养大家才对。如果自己温饱解决不了,还谈何养大家,(指个人家庭而言)。

如果说自己儿孑不争气,这得看怎么个不争气,是违法犯罪,还是学业事业不成。在一个还是不赡养老人。如果有违法犯罪行为,这得有法律评判,在监狱好好改造做人就是。如果是学业或事业不成,这是个人的天赋。不能强求,顺起自然发展,到头来说不定好运转来,天赐良缘,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的事业来。而要是各方面还算可以,就是不孝敬老人,这个,这个(笑)。得用一番纸墨说的清楚。也许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也许是从小到大娇生惯养,没有给孩孑一个良好的教育,到头来就是这样孑的。也许是他夲人有特殊原因而不怨提及,(父母的作风)而不想照顾你。反正等等吧。以上是我个人偏见,还是查找自己原因,在下结论,也许浪孑回头金不换呢,你不就烧高香了。


张惠清6


正是,一个人不管一生打拼的如何成功,老年时有一个不争气不省心不自立不务正业的孩子,多少也觉晚景凄凉,人生往往以悲局结尾。相反,一个平庸不奇乏善可陈的人生,老年时有一个刻苦自强奋发有为事业如弘的孩子,何岂不脸面增光神彩添爽,人生常常又以喜剧收场。所以说,教育子女的成败,关乎老人晚年的生存质量和最终结局。子女对老人的孝顺,首先体现在适应社会自立生活努力打拼正派做人之上。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永远是人生境界的最高追求。


自由飞翔278766227


老年人最悲催的是不但手头没有钱而且还有一个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惹事生非的不成器的儿子。钱虽又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首先是独生子女多半是企业工薪阶层,小两口要养活双方父母四位老人,如果双方父母所在的企业单位不倒闭还好说,整天上班工资虽然少,所发工资也能维持日常生活,如果工厂倒闭了在家自谋生路或者说有病不能上班在家待业,吃饭喝水都要伸手给子女要,子女有本事能挣钱或许还能给你,如果子女没有本事不能挣钱,况且子女也有家庭孩子一班班,本身生活各方面都很拮据,如果老年人在有病死不了活不成,做为子女那能应付得了,可以说老年人包括子女的生活苦不堪言。如果子女在不成器,老年人手头在没钱,一句话生不如死也。反之老年人手头宽裕腰包有钱,则是另外一番景象,最不好听的话,生活中不指望子女,自己有钱可以去住敬老院,如果手头不紧,多余的钱还可以照顾自己的孙女孙子,隔辈亲吗。情况就是这个样子的,各家都有难唱的曲,希望大家精打细算,努力过好每一天吧。


老玩童3168


非常赞同。

人的一生,最大的事业就是培养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如果到老都等不到孩子的出息,那真的感觉人生很失败,很悲凉,很没成就感。

话又说回来,既然老了,孩子的好与坏只能由孩子自己主宰了,咱管不了孩子就管好自己吧,好好生活健康生活,把有限的人生尽量过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