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CPA、初中级会计职称等考试是否应该限制专业?关于这个的讨论就像一个大型辩论会现场!


前段时间,中注协证书发布了2020年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的公告,但是关于报名条件、考试大纲等具体的安排却要在今年3月才会发布《2020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简章》。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随着报名简章公布时间的不断接近,近期,关于CPA、初中级会计职称等财会类证书的考试报名条件是否应该限制专业的讨论又逐渐复苏。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一直以来,大家对于CPA、中级等考试是否限制专业这件事的意见都各有说法,相持不下。

一、限制vs不限制,大型辩论会现场


正反:限制专业


支持限制专业的小伙伴还是有很大部分的,至于为什么支持,给出的理由也林林总总: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更有甚者坦白直言:财会专业证书,是个人就能考,考个锤子!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至于怎么限制专业,智慧的网友也扔出了解决方案: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反方:不要限制专业


对于以上财会证书考试限制专业的言论,反方表示极力反对,并给予强烈谴责以表决心!理由如下: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对于仍然坚持说要限制专业的正方,反方放出嘲讽技能:你们坚持限制专业,是要保护你们本专业的学渣吗?技不如人,那就待在底层吧!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当然,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有平衡派,看的比较辩证和全面: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正反两方谁又能更胜一筹呢?


二、案例+数据+逻辑=结果?


注会菌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客观的分析,从案例、数据、逻辑三个方面推测出结果。


首先是案例,我们看下已被限制专业的司法考试:

2020年是非法本参加司法考试的最后一年,司法部在2018年进行了司法考试改革,名称也从“国家司法考试”变成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也是为什么同一场考试,有人称为“法考”有人称为“司考”的原因,它们本质上其实是相同的。

司法考试改革的重点在于,2018年4月28日及以后入学的非法本专业的考生都将不能报考法考,也就是说,随着2020年2017级考生的毕业,2021年毕业及往后毕业的非法本学生,都将不能参加法考。

而这些考生想要参加考试,需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毕业后从事法律行业超过三年;

继续修法律或法学专业的研究生

司法考试都被限制专业了,财会证书为什么不限制!这也是正方限制派的理由之一。


那我们用数据角度进行一个分析对比:


CPA考试历经了将近30年,2019年CPA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173万人,可以说考生规模几乎每三年就要翻一番。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但是CPA现在的执业和非执业注会加起来依然不足30万人。


而法考近几年的报名人数一直在60万左右徘徊,报名人数不足注会的一半,但是每年新增的持证人数量几乎在8—10万,到2018年法考的总持证人数量已经超过了90万人。


听说,CPA报名限制专业?


也就是说,同样作为会计和法律行业的高含金量资格证书,注会虽然报名条件低、报考人数多,但持证人数量增长却特别慢。而法考虽然报名条件高,报考人数少,但是持证人数量增长却特别快。

或者这正是司考急于变革成法考,并且抬高报考门槛的原因。


那么逻辑上应该怎么去推理呢?


第一:注会虽然报名条件低、报考人数多,但持证人数量增长却特别慢;

第二:CPA现在的执业和非执业注会加起来依然不足30万人;

第三:市场的现状是基础会计人员充分饱和,而高端综合型财会人才却极度缺乏,存在大量市场供需空缺;

第四:市场机制是供需平衡的。


三、到底会不会限制专业?


上部分我们看了司法考试的案例、看了相关数据,也给出了一定的推理逻辑,相信有部分小伙伴已经得出了推理的结果:CPA暂时不会限制专业。


理由如下:


首先,CPA的难度决定了不管限不限制专业,对通过率的影响都不大。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即使是会计专业本科毕业,备考CPA都觉得在“听天书”,没有审计经验的考生,备考审计时崩溃的概率也极高,所以限制专业意义不大。


其次,CPA备考时间跨度非常大,限制专业容易造成人才质量下降。CPA和法考最大的区别就是,备考的时间跨度不同,所以法考生可以在1—2年内拿到证书,快速运用到实践中,而注会考生可能需要4—6年,边备考边工作会觉得疲惫感十足,无法将两者很好的结合,导致考证成为一项机械的无意义的工作。


还有就是会计行业人才缺口依然存在。尽管注会持证人已经接近了30万,但是人才需求也是一直在增长的,从企业会计到银行,到券商,到律所,到事务所,注会人才需求一直在增长,如果人才上涨的速度赶不上缺口增大的速度,那么限制专业就没有什么意义。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暂时不会限制专业,并不意味着10年、20年后不会限制专业。


按照CPA的备考跨度来看,一个人拿下专业和综合两个阶段平均需要4—6年的时间,10年只是两代人备考CPA需要的时间。所以,对于大学生或者是应届生来讲,其实距离限制专业的变革并不远,大家也要相应的未雨绸缪!


当然,上面的推理也只是注会菌根据现状依旧一定的逻辑推理而出,而且财会专业证书是否限制专业两者之间并不是非黑即白不可调和,完全可以出一套综合解决方案满足双方的需求。


至于最后到底会不会限制专业,相信官方肯定会有自己的衡量标准。


那么,对于此争议,你是支持哪一方呢?你之所以支持这一方的缘由又是怎样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发表你的想法!


▎本文由注册会计师整理,作者注会菌,一名手握初级+中级+CPA的老司机,常年任职国内某知名事务所,现任注册会计师签约主编。如需转载或引用需申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立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