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件業務收入百強發佈 三分之一涉及安防

新聞早知道 | 中國軟件業務收入百強發佈 三分之一涉及安防

北京朝陽醫院醫生後腦勺及胳膊多處被砍 正在搶救

北京時間下午兩點左右,北京朝陽醫院眼科發生疑似傷醫事件,多名醫生被砍傷,其中姓陶醫生受傷最為嚴重,後腦勺胳膊多處被砍傷,據目擊證稱,陶醫生當場倒地,已被送搶救,一名母親帶孩子看病被誤傷,現在現場還有殘留血跡,朝陽醫院門口停了多輛警車,目前現場已被封鎖。(環球時報)

智能攝像設備智能化分級評測結果發佈

近日,首批智能攝像設備智能化分級評測結果在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AIIA)2019年第四次全體大會上正式發佈,華為、曠視、雲從3家公司的產品獲得企業級智能人臉攝像機智能化分級評估證書,海雀公司的產品獲得家用智能攝像頭人形檢測能力智能化分級評估證書。(智東西)

華為加入HEVC Advance

獨立許可管理機構HEVC Advance近日宣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及其關聯單位已經成為HEVC Advance的HEVC/H.265專利池的許可方和被許可方。作為許可方,華為的全部HEVC/H.265標準必要專利均可從HEVC Advance專利池獲得許可。作為被許可方,華為獲得了全球超過一萬項(並且還在增長)的HEVC/H.265視頻壓縮標準的必要專利的許可。

“通過專利許可活動對創新給予合理回報,可以激勵更多研發投入,促進行業不斷向前發展。專利池是多種IP許可方式中的一種,華為很高興能夠與其他視頻技術貢獻者一起為專利使用人提供一站式的許可,同時華為也對提供一對一許可持開放態度,讓專利使用人根據自身的業務需要,在不同許可方式之間有選擇的機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球知識產權負責人丁建新說。”(安防知識網)

30 億圖庫,一張照片就能查個人信息!人臉識別再爆隱私爭議

據國外媒體報道,如果一個陌生人可以在人行街道上拍下你的照片,然後用一款應用程序快速查找出你的姓名、地址和其他細節,那該怎麼辦?一家名為Clearview AI的初創公司已經讓這成為可能,它的應用程序目前被美國逾600個執法機構使用,其中包括聯邦調查局(FBI)。

有業內人士指出,來自該名不見經傳的初創企業的應用“可能會導致反烏托邦式的未來或者類似的後果,”讓人們幾乎沒有隱私可言。

據悉,這款應用的工作原理是,將一張照片與Clearview AI從Facebook、Venmo、YouTube等數百萬個網站上抓取的30多億張照片的數據庫進行比對。然後,它會提供匹配結果,以及那些數據庫照片的網站來源的鏈接。藉助Clearview AI,個人的名字可能很容易就能查到,繼而會有更多的網上信息被挖掘出來。(網易科技)

日本擬在2030年實現6G通信的研發與應用

據日經新聞報道,瞄準5G之後的下一代通信技術,各國的開發競爭已經啟動。日本計劃官民合作,制定2030年實現通信速度是5G的10倍以上的“後5G”(6G)技術的綜合戰略,中韓和芬蘭也著手推進研發和投資。如果擁有通信標準相關專利,能夠通過設備和軟件銷售獲得鉅額利潤。在5G開發方面慢人一步的日本力爭實現趕超。

為了在2030年前後實現6G技術,各國已經開始採取行動。中國政府2019年11月宣佈將成立2家6G研發機構。芬蘭的大學和政府下屬機構也啟動了6G研發項目。在韓國,三星電子和LG電子在2019年分別設立了研究中心。(新浪科技)

2019中國軟件業務收入百強發佈 三分之一都涉及安防業務

新聞早知道 | 中國軟件業務收入百強發佈 三分之一涉及安防

1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局發佈了《2019年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本屆軟件百家企業2018年共完成軟件業務收入8212億元,比上屆增長6.5%;中國的軟件企業正由量增向質優階段邁進,呈現“高毛利、高研發”的雙高特徵。

本屆軟件百家企業中,華為、海爾集團、阿里雲分別位列第一、第二、第三名,其中排首位的華為已連續十八年蟬聯軟件百家企業之首;此外,浪潮集團、海信集團、海康威視、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等進入前10名單。

從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名單中可以發現,近三分之一以上的企業都涉及安防行業相關業務,例如蟬聯首位的華為、海信集團以及千方科技、新華三等等。其中主營業務為安防的企業包括海康威視位列第六位、大華股份位列第十六位、天地偉業位列第七十四位等。(安防知識網)

UCloud 正式上市,成國內公有云第一股

1 月 20 日上午,上海證券交易所,UCloud 優刻得正式上市(登陸科創板),發行流通股。優刻得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CEO 季昕華在上市致辭中表示:優刻得用自己不斷的自主創新證明,在中國做底層基礎研發是有發展機會的;在中國互聯網有巨頭的情況下,創業公司也有機會成長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優刻得 UCloud 還是中國公有云第一股。(SegmentFault)

阿里雲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城市大腦進軍3-5線城市

據網上報道稱,阿里雲即將“城市大腦”快速部署到中小城市,未來3-5線市縣將享受到這個集合人工智能、大數據計算、物聯網等諸多新技術的應用服務。

服務內容包括受限數據條件下的城市感知、動態認知技術、高性能低成本的計算技術等,從而提高計算利用率、降低軟硬件投入成本。

此外,該項目預期形成一套適合我國中小城市特點的高效融合與動態認知的理論方法與技術工具體系,研發一套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城市大腦開放平臺和配套工具,並在一批中小城市的多個領域中進行示範應用,將大大加速阿里雲城市大腦服務中小城市的步伐。(安防知識網)

二代徵信系統今日上線工作 嚴格把控信息安全

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宣佈,徵信中心正式啟動二代徵信系統切換上線工作,1月19日起面向社會公眾和金融機構,提供二代格式信用報告查詢服務。此次二代徵信系統,相較於此前的徵信系統,信息採集範圍更加全面、準確、可靠。同時,徵信系統信息採集邊界問題也備受關注。

該負責人強調了數據採集的前提,“未來在採集個人水費、電費等公用事業繳費信息時,徵信中心將與相關數據源單位協商,並將嚴格落實《徵信業管理條例》第十三條‘採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未經本人同意不得采集’規定,在數據源單位取得信息主體授權同意,並確保數據質量和安全後,才會進行採集和展示。”(快科技)

春運來襲 北京站夜間利用視頻監控巡查

春運已拉開大幕。40天春運,北京站預計上下車旅客834.4萬人次,日均20.9萬人次。針對大客流,東城城管將開展定點盯守和不間斷巡查。

東城城管建國門街道執法二隊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設置全天盯守崗位,夜間執法力量薄弱時,安排專人利用視頻監控巡查。一旦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聯合站區鐵路公安、屬地派出所、管委會等各部門進行動態處置。(環京津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