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最好的归属在哪里?是怎样的?

用户名深漂


人老了,最好的归宿是自己有个家。

可是自从儿子把房子卖了,我和老伴成了无家可归之人。

想想都感觉惶恐,老了,老了,混到这个份上,想想都感觉悲哀,可这又能怨谁呢?

以前为了儿子的婚姻,买房子都写的是儿媳妇名,现在房子卖了,钱却见不到,打官司都有输没赢。

我现在因脑梗引起偏瘫,住院治疗,距卧床不起,只有一步之遥。

想到有一天,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起,让我不寒而栗。


孤独漂流客居人


还是让老翁讲个身边的故事吧!

老翁有一老友,上世纪九十年代未退休后,夫妻两安置成都养老,就一个独儿子!我们相聚在一起时,总是赌咒发誓老了不去养老院,誓死呆在家里!二00四年,夫人去逝,他一个人在成都过了两年孤独的生活,耐不住在澳大利亚安居的儿子媳妇的劝说,锁上家门去了澳大利亚!儿子所在的维多利亚大学,离海很近,刚好孙女出世,他那几年在忙忙碌碌中渡过,偶尔孤独,后来孙女进了幼儿园,孤独了,他每天坐在海边,遥望东方,开始想念家乡了,他告诉我,他居住的地方,临居与临居相隔甚远,各家独门独院,平时难得见到一个人,儿子媳妇早上出去晚上才回来,"好山好水好孤独啊!人老了,该落叶归根啦"!他告诉我,"烟也难抽"!特别是相临不远的一位中国大姐(女儿曾上过央视春晚),临死前告诉他,一定要协助她女儿把她的骨灰 带回中国!

不听儿子儿媳的劝说,"我不能死在异国他乡,留你母亲一个人在成都",他说。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回到了成都,回到了家!

开头几年,为避免孤独,天南海北到处遊,耍!日子终算在孤独中混着,白天还好,夜晚老伴的身影总在屋里晃动,恩念啊!

前年冬天的一个夜晚,照列谁备上床睡觉,睡前接了儿子一个电话☎️,心安理得的上了床,人老水多,起夜小便后回到床上,全身打抖,以为是冻的,结果无论如何制不住抖,我这位老友人算精灵的,连被子裏住身体,抖抖嗦嗦往外爬,刚把门打开,一阵寒风,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邻居年青人打麻将散席回来救了他一命!苐二天下午,儿子才从澳大利亚赶回,我赶到医院时,他儿子还没来!

后来的事,大家也能猜到了,一条腿,一只手臂麻木,走路一巅一巅,单独生活不行啦,死活又不随儿子去澳大利亚,我不能死在外国,他说。没法,儿子拜托人请了位护工,在家照顾,儿子临走前告诉我,他这个学期完后,连系调四川大学,回来照顾老人!

他儿子走后没一个月,电话来了,他请这个女护工,没法生活,我又请人邦他换了一个约五十岁家居川北的妇女,我觉得蛮好的,刚过不到三个月又不行了,菜没法吃,錢还花得太多。。。。,他把儿子叫回来了,他要一个人生活,他儿子回来后,两爷子商量的结果,成都的房子不卖,留下,先到敬老院居住,待儿子回川后接他回成都养老!

那个地方位于川西县城附近,地名称花果山,送他那天,我一同去的,风景不错,多件也不错,单间!告别时,双眼含泪"老哥,没事常来看我哈。。。。。。"。

就这样不情愿而又无奈何的住进了养老院!

人老了,最好的归属是什么?由人吗?


老翁历来是布衣


人老了,最好的归宿是家。因为人老了,呆在自己家里最踏实、最自在、最惬意、最方便。你一生的资本就是得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否则,你既是再有钱,养老院从深层意义上来讲,也不是最好的落脚点,儿女家也不是你真正可以久待的地方。

为什么呢?一是养老院是一个公共场合,什么样的人都有,而且人的思想、心态、生活方式、脾气性格等等各不相同,短时间相处还可以,长时间相处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使老人心理更加要压抑感。二是,养老院的服务条件即便不错,但是也不是对每个老人都能够做到体贴与无微不至的关心,何况老人在饮食习惯方面的饭菜也不可能合口味,时间久了,反而会影响心境,甚至对健康不利。三是,老人真正出现瘫痪不能自理,服务人员能极其耐心地照顾老人吗?有没有可能出现虐待、给脸子、呵斥、训骂,让老人失去尊严的现象呢?

那么,在儿女家养老也不是真正的归宿。父母的家是儿女的家,而儿女的家却不是父母的家。何况老人老了以后很讨人嫌,久病床前无孝子。女婿、媳妇又有几个能容忍一个不是生养自己的父母的人待在家里,给予伺候吃喝,甚至端屎端尿呢?说得现实一些,在现阶段社会里,只有五零后、六零后的人绝大多数可以做到伺候公婆、丈人丈母娘,而后代们又有多少人,能向自己的父母们那样去照顾自己的公婆与丈人丈母娘呢?

人人都在期待长寿,但是真正长寿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够健健康康,吃喝拉撒自理呢?所以,长寿不一定是好事,如果遇上瘫痪不能自理,真的是羞辱了老人的自尊,羞辱了老人之前的英明与光辉形象。人之其老,风烛残年,苟延残喘,命系一线,风雨飘摇,就像一个十分讨人嫌的奴才一样。因此,人老了,就安心的待在家里养老吧,不要奢望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的一切可能性,那是不现实的。如果到了生命垂危的阶段,就心静如水地接受上帝的邀请,最成功的死亡就是面带微笑的离开这个曾经滞留过的世界。

再有二十年,我们身边有不少的人将会离开这个世界,去到西方极乐世界生活。因为这二十年,大多都是五零后、六零后,他们出生的年代是多子女的年代,他们之间最小的年龄那时也都进入73岁了,生命将会无情地把他们这两代人推向生命的悬崖。健康与长寿不是可以用豪言壮语就能够实现的,而是由自然科学而定论的。因此,老人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不容怠慢。希望政府尽快出台最切合实际,具有人文关怀的居家养老的可行性实施方案。


晨曦74876505


这个问题我好像回答过,我也进入了老年人的行列。这个问题我觉的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老病死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我和我所认识的人都讲。一觉睡不醒来的人太有福了。不拖累子女。我的爱人走了几年了,我想的真到那一天我就吃💊……。有些人说年龄越大越不想死,我家老爷子就是将近100岁还怕死的要命。我讲了我坚决不赶他的这个岁数。钱多有那样用路都走不了,强烈要求国家推出安乐死。


漠然之翼翔空


人老了,最好的归属在哪里?

人老了,有一个安逸的小窝,

人老了,有一个贴心的老伴,

人老了,有一个喂养多年的宠物。

人老了,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就很好,我认为这就是最好的归属。

当我们老了,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我们心有一种归属感

,房子够住就行,小点无所谓,每天养养花种种草,和老伴一起带着猫啊狗啊出去溜溜,闲暇时看看书,这就是很不错老年生活。

当我们老了,老伴就是我们的精神寄托,互相照顾,互相搀扶。我爸妈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们老两口,早晨一起晨练,一起出去买菜,一起做饭,每天生活的很有规律,每天看电视还学到了很多养生知识,我们家还养了一只狗🐶,喂狗就是我爸的主要工作,狗狗就起个门铃的作用,有客人来在院子里叫几声就行。我觉得这种老年生活就挺好。

当我们老了,老伴离开了我们剩一个人的时候,不要老是麻烦儿女,他们正是干事业的时候,不要成为他们的拖累。我认为去养老院是最好的选择,那里的都是老年朋友,慢慢就习惯了,老年人在一起也有共同话题,儿女可以经常去看你,偶尔接回家小住。

人老了,不要和孩子们较劲,要心胸开阔,不要成为孩子们的拖累!做一个开明的老人!


红玛瑙666


人老了,最好的归属应分为两个时段来应对:一是能够自理生活的时段。二是不能够自理生活的时段。

能够自理生活的时段,最好的归属是居家养老,自理生活。好处在于:①家里活动自由,不受拘束。自已一辈子苦心经营的家,热爱家,掂着家,住着家,才会具有温馨感受,温暖情怀,在家里,自成一统,自已想怎样活动就怎样活动,自已任自已的自由而活动,不受别人管束,不受拘束。②在自已家里,自已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吃。当今,只要自已具有足够的养老金,购买食材很方便,自已想吃什么就购买食材来自已烹饪,自已亲手做的食物自已吃着放心。③在自已家里,手中只要有钱,想穿什么档次的衣服就购买什么。④在自已家里,不与他人争长论短,乐得安宁不惹事。⑤在自已家里,什么时侯想睡觉了就睡觉,睡不着了,起床看书看电视看手机随心所欲而不打扰别人。⑥在自已家里,什么时侯兴趣浓了,也可邀一二聊友,谈天说地,打发光阴。等等,还是自已家里居家养老自理生活是最好的归宿。

在不能够自理生活的时段,与子女与养老管理部门共同商定如何度过人生最后时刻,有到养老院,有请保姆照顾管护居家养老,有子女照顾管护居家养老,这三种方式可选其一,那一种方式适合就选那一种,以活好老年时段最后时刻为目的。

人们只要正常活着,都会有老年时段,只要全社会关注养老,老年人的亲人关注养老,老年人自已关注养老,三个方面的关注都集中到选择好人老了,要找到最好的归宿方面,养老就会升级为乐老,使奋斗了一辈子的老年人真正开心快乐地度过好夕阳晚景。


张春龙


人老了,最好的归属在那里,是怎样的?我也是老人,最好的归属在那里,我也说不清,因为我和老伴一起生活,儿女都在外地,有各自的生活,我们俩人暂时生活的也挺幸福的,至于归属那里根本没想过,实际想也没用,车到山前必有路,如果到那时可能自己也没办法说了算了,还不如活好眼下,高兴过好每一天,最好的归属想不明白,只是最后去的地方能知道,那就是天堂,你说还能怎样呢?哈哈,满意吗?


龙龙6576


我已是七十有余了,目前随儿女们到南方定居几年,虽说南方是老人冬天的好地方,又在市里,各方面条件都好,衣食住行比老家强百倍,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到那里去玩就去那里,交通又方便,公园景点又多,坐車不用花钱。但是叶落归根,人到老来总想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南方再好毕竟不是我的家乡,不是我的归宿之地。金窝银窝不如我的狗窝!


麻铁930


人老了,最好的归宿是家里!不管多大的屋子,它是自己的家,有个老伴陪伴,身边能有个孩子经常回家看看就是圆满的结局了!

好汉不提当年勇。人到了暮年,再好的身体也会感觉力不从心,就像夕阳渐渐远去。如果自己能自理,腿脚利索,两个人还能互相照顾,出去走走看看,也是一段大好时光。

要是人生的路口只剩下一个人生活,儿女又不在身边,晚景会很凄凉!

我有一个亲属,儿子早早离她而且,就这么一个孩子,让二老异常思念,每天都以泪洗面,在思念寂寞中,丈夫又先行离世。就剩一个老太太,儿媳孙儿也只有过年才把她接去呆两天,诺大的房子一个人倍感孤独。她有钱,但比较吝啬,一般人沾不上一点光,她们家有许多地,每天都去集上卖菜,常常看到一个八十岁的老人推着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岁月沧桑给她的脸上留下了时光的痕迹,悲伤,孤独没有使她倒下,一个人的世界就是一个人的眼神吧!冬天没有什么活她去了养老院,为了能找人说说话,有人照顾她,吃口热乎的饭菜。也为了晚上不害怕😨‘’鳏寡孤独‘’晚景凄凉都被她占尽了,有钱不会享受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安详的晚年,按理说比较简单,这有什么难的?其实想想,太难了!



两个猴子的妈妈


去养老院是最好的归宿!很多人把养老院妖魔化了,把去养老院当成迫不得已的选择,或把去养老院看成子女不孝的结果,我要告诉大家,这种观点太落伍了。我和老伴考察的养老院非常满意,我们在那买了几个房间,这两年抓紧去天南海北旅游,帮儿子接送孩子(偶尔),等过两年就去养老院,免去了买菜做饭搞卫生这些生活琐事,还能和其他老人打麻将,玩台球,打门球,参加合唱团,跳跳广场舞等等,我们绝不等动不了,或一人先走了再去养老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