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都需要活檢嗎?為何?

Vivi144808321


先上結論:一些扁平的炎性息肉,由於採用電燒的方式切除,無法留取樣本,所以無需做病理檢查,定期複查即可。而有蒂的息肉或亞蒂息肉圈套切除後可直接留存樣本,則做一個病理指導一下後續的複查,效果更好。

大腸息肉是我們經常遇到的一個下消化道病變,由於其存在一定的癌變幾率,所以醫生們都建議在發現後及時切除,防止其進一步發展。而在切除息肉之後還需不需要做病理檢查大家是有爭議的,有人說息肉切了就切了,無需再管;有人說不能不明不白的切掉,要參考它的性質並對以後的複查給出指導建議。今天吳醫生就針對大腸息肉活檢的問題來給大家叨咕叨咕(本文不討論那些保守不切息肉而做的活檢,因為在不切除息肉的前提下,活檢是非常有必要的,甚至說是必須的)

什麼是內鏡下活檢

在詳細說明腸息肉是否需要活檢前,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活檢。

活檢就是活檢鉗通過腸鏡的鏡身通道,在腸鏡的前端伸出來,夾取想要做病理檢查的標本並送檢的過程。通過活檢組織做病理學檢查,我們能清楚地分辨息肉的性質,並作出後續的診療方案。

病理學檢查是區分息肉良、惡性的終極大法,是行業的“金標準”,因此在發現息肉後如果不想立即切除,做一個活檢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今天討論的在息肉切除後是否還需要做病理,就要看切除的方式和內鏡下觀察到的息肉形態了。

發現息肉後,臨床醫生的思維是什麼

在發現腸道息肉後,臨床醫生主要是先通過內鏡白光下的直視來簡單地觀察息肉的形態、大小和位置,如果發現可疑息肉則通過內鏡自帶的光染色進一步觀察息肉表面的細緻結構,從而判斷其性質。在有經驗的內鏡醫生眼裡,炎性息肉、管狀腺瘤和早癌其實都是可以通過內鏡下的觀察作出初步診斷的。

面對這些類型的息肉樣病變,除了直接發現早癌或進展期癌以外,臨床醫生最關注的是管狀腺瘤,或叫腺瘤樣息肉。這種被稱為“癌前病變”的息肉樣病變經研究有1.4%~9.4%的幾率癌變,如果任其不管的話,在10年左右的時間,就會大概率發展為惡性腫瘤。所以一旦發現,就要把它們掐滅在搖籃中。但如果由於患者或家屬意願而強烈要求不切的話,也一定會建議做一個活檢,因為如果是癌變幾率高的類型,還是要盡到告知的義務。

而一些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理論上癌變的幾率極小,可以暫時放置不管。

腸息肉該不該做活檢

在上文中,我給大家介紹了什麼是活檢,活檢的目的是什麼;也給大家講解了面對息肉樣病變,醫生的處置思維是什麼。那麼其實說到這,今天話題的結論就很簡單了,只要有條件就應該做一個活檢,來了解息肉的性質。

不過有一種情況在臨床上是很常見的場景:當醫生髮現小於0.5cm的扁平樣息肉時,如果觀察顯示趨近於良性息肉,則會選擇用電燒的方式切掉,因為如果用圈套容易損傷周圍粘膜。

電燒後的創面會有一層燒焦的粘膜,在這上面做活檢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燒焦了,什麼都檢測不到)。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不需要考慮病理檢查了。

有人會說,那要不要在燒之前活檢一下呢?理論上可以,但是實際操作中,活檢鉗可能會把大部分息肉直接揪下來,增加出血和穿孔的風險。因此對於直視下可以判斷為良性的息肉,電燒後保持複查頻次就可以了。


總結

理論上,息肉樣病變都應該取病理,這決定了日後複查的頻次。但在特殊的,比如扁平樣息肉面前,由於切除方式不同,標本難回收,也可以不用做活檢。所以臨床上的診療過程是在一個基礎的思維之上,就事論事,因人而異的。

以上就是我關於息肉是否應該活檢的回答,如果有幫助記得關注五號醫生,在這裡將得到有深度、有數據的醫學健康科普,同時歡迎私信諮詢,有問必答。


五號醫生吳昊


需要。腸息肉切除必須進行活檢,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都需通過病理來排除癌變。

有患者問,我腸鏡檢查後,發現一個息肉,醫生直接切除了,為什麼還要拿過去活檢?
答案很簡單,為了看息肉性質,是否有惡變趨勢,一般來說,醫生會根據經驗,觀察息肉外形是否可直接切除,如果病理結果為惡性,可能需要進一步治療,為健康隱患著想,腸息肉切除後最好做一下病理檢查。

腸息肉可能會出現哪些症狀?

大部分情況下,腸息肉是無明顯症狀的,很多人是在腸鏡檢查中無意發現的。

對於體積較大的息肉,可能會出現便血、腹痛、腹瀉等症狀,直腸息肉還可能出現肛門脫出情況,此時要注意觀察,及時就診。

腸息肉都需要切除嗎?

對於癌變幾率較高的腺瘤性息肉,一經發現是必須要切除的,但對於炎性、增生性息肉,視情況通過消炎治療後,會自行消退,如果體積較大,建議切除。

腸息肉一次可全部切除嗎?

一般來說,初次腸鏡發現多顆息肉,醫生會在檢查中和患者溝通,切除到什麼程度,但腸鏡過程過長,會增加患者不適,即使是麻醉也會增加患者風險,出血等併發症風險會增加,所以還需要區別處理。

腸息肉切除後如何護理?

一般來說,摘除息肉後,應臥床休息,減少出血、穿孔併發症,同時應進食流食,觀察是否有便血、腹痛等症狀,如果息肉較大,使用鈦夾止血,1個月內要避免劇烈運動、搬抬重物,以免創面出血。

腸息肉切除後,需要定期複查,一般來說,術後2-3年,需每年複查一次腸鏡,之後可每5年複查一次,如果是良性腸息肉,複查頻率可相對放寬些,如果出現便血、腹痛、腹脹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診。

日常飲食要均衡,避免長期食用辛辣刺激、肥膩食物,避免長期久坐,多運動,多飲水,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保持樂觀積極心態。


腫瘤專家姜爭


明確告訴大家,發現腸息肉必須活檢!

腸息肉一般是在做腸鏡的時候發現的,內鏡醫生在鏡頭面前看到的腸息肉其實就是一個凸向腸腔裡的東西,這個東西可以是幾個毫米大也可以是幾個釐米大,可以邊境很清楚,也可以邊界模糊,可以是表面光滑的,也可以伴有出血。總之,內鏡醫生不知道這個是腫瘤呢還是其他的東西,於是就稱之為腸息肉!


活檢後行病理檢查可以確定腸息肉的性質。

雖然大家都是腸息肉,有的息肉很好,對人體構不成大的傷害,但是有些息肉就很壞,它很有可能就是一個惡性的腫瘤,比如腸癌。

所以,為了解開息肉的"面紗",內鏡醫生會取點息肉送病理科做病理檢查。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後,病理醫生可以在電子顯微鏡下看息肉有沒有癌細胞,如果發現有癌細胞那就是腸癌。同時,病理醫生還可以給這些癌細胞"染色",也就是做免疫組化檢測,找出這些癌細胞的來源,比如說腸癌最常見的腺癌?還是其他病理亞型?

腸息肉需要切除嗎?

有臨床症狀和惡變可能的腸息肉必須切除,其他的可以考慮切除!腸息肉的臨床症狀可以有腹痛、腹瀉、便秘等。而有惡變的腸息肉主要就是腺瘤性息肉,其中又以絨毛狀息肉惡變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任何這種息肉肯定毫不猶豫的就切了!


骨科木匠劉醫生


對於腸息肉是否屬於腫瘤性的鑑別診斷,通常需要通過腸鏡或外科手術摘除息肉,並對息肉做進一步鑑別。在息肉切除前一定要經腸鏡進行“活檢”,以做癌變病理分析。所以一旦發現有腸息肉,應即刻在腸鏡下切除,切除方法根據發生部位、有無蒂、大小及惡性程度來確定。

對於較大息肉引起的梗阻或不適合內鏡摘除的情況,以及息肉惡變伴隨蒂部有浸潤或無法確定癌浸潤深度時,應進行外科手術切除。小息肉一般在做腸鏡檢查時就可以切除送檢,直徑大於3釐米的腺瘤,尤其是絨毛狀腺瘤,一般都要通過手術切除。如果發現有癌變,需要根據癌變範圍選擇局部腸壁或腸切除手術。

腸道息肉雖然不容易根治,但手術切除並配合輔助治療可延緩息肉的生長,所以一定要做到早檢查、早發現和早治療。對於十二指腸球部後壁隆起需要進行超聲內鏡檢查,以明確病變的起源和深度。活檢不一定能取到相應組織,但由於此處的管壁較薄,在做內鏡切除時一定要格外謹慎。

平時飲食上要多吃粗纖維食物和水果,以促進排便通暢,另外還要注意定期複查腸鏡。對於50歲以上的患者,無論有無症狀體檢中都應做一次腸鏡檢查,此外巨大腸息肉也會形成腸梗阻。關於腸息肉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什麼是腸息肉?

隨著人們對大腸癌篩查意識的提高,很多人都會到醫院做腸鏡檢查。有些人在拿到檢查報告單後發現自己長了腸息肉,於是就非常擔心,很怕患上腸癌。那麼腸息肉到底是什麼呢?腸息肉是腸道黏膜突向腸腔形成的一種侷限性隆起贅生物,主要見於大腸(結腸和直腸)。可能只有一個,也可以是幾個、幾十個甚至更多,大多有蒂,少數沒有。

腸息肉的患病風險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上升。由於患者一般都沒有特別的不適症狀,所以很難被發現。並非所有腸息肉都與腫瘤有關,臨床上病理專家通常會把腸息肉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腫瘤性息肉,也叫“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息肉,包括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混合性腺瘤、鋸齒狀腺瘤,這類息肉具有癌變的可能。

另一種是非腫瘤性息肉,包括錯構瘤、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通常不會癌變。臨床診斷中管狀腺瘤患者較多,與有蒂腺瘤相比,無蒂腺瘤的癌變率較高,腺瘤越大、絨毛成分越多,癌變的風險越高。

結腸息肉的形成原因及篩查

結腸息肉主要分為增生性息肉和腫瘤性息肉兩種情況,前一種情況大多沒有惡變的風險,後者隨著時間流逝轉變為結腸癌的風險逐漸增大。兩種腫瘤需要結合內鏡與病理才能鑑別,結腸息肉的形成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飲食、生活習慣、腸道內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

結腸炎患者會產生炎性息肉,或炎症修復後由於纖維化產生假性息肉改變。年齡小於35歲的多髮結腸息肉患者大多與遺傳有關,需要進行遺傳學檢測。潰瘍性結腸炎病史較長者以及結腸癌患者的親屬有可能伴有結腸息肉,需要定期進行結腸鏡篩查。

腸息肉的症狀

如果在腸道中發現了數目多於100顆的息肉,而且具有腸息肉病的特殊臨床表現,那麼就可能患了多發性腸息肉病。腸息肉的症狀包括便血、大便習慣改變、腹痛等,如果患者出現間斷性便血、大便表面帶血、大便時間次數發生改變,或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瀉、便秘等都要引起警惕。

腸息肉早期基本沒有明顯症狀,當出現腹痛、腹瀉、便血等症狀時就說明腸道息肉已經長大,並影響到了其它組織。由於大多數腸息肉患者不會出現明顯症狀,所以40歲以上人群最好定期進行腸鏡檢查,如果未發現腸息肉可五年後再次複查。

腸道息肉與痔瘡的鑑別

痔瘡表現為便血和肛門墜脹、疼痛、瘙癢,初期表現為廁紙染血,偶爾可看到滴血和射血,在該病晚期便後有痔核脫出,局部有異物感,同時伴有大便秘結或排便不淨。直腸息肉為便血、脫垂、腸道刺激症狀,另外還有腹痛、腹瀉等腸道疾病症狀發生。如果是痔瘡患者,肉眼可觀察到肛門隆起的靜脈團,顏色呈灰白色或灰黑色,較暗。而直腸息肉多為肛管直腸內部,是從內部生長到肛門外的,顏色偏紅。

直腸息肉的術後護理

手術後要休息1~3天,一週內不可進行過度體力勞動,手術後三天內進食流質或少渣半流質食物,如米糊、粥等。手術後兩週內要保持大便通暢,可用適量的番瀉葉沖泡代茶飲,以避免大便乾結或便秘,以利於創口癒合。術後要密切觀察便血、腹痛及發熱、血壓的症狀,如有異常要及時就診。

腸息肉摘除後並非就一勞永逸

因為腺瘤性息肉切除後再生、復發的幾率較高,而且多發性息肉也容易漏診,所以息肉切除後還需要密切隨訪、複查。一般來說,在單發腺瘤性息肉切除後第一年應隨訪複查腸鏡一次,若沒有再次發現腸息肉,以後每3年複查一次腸鏡。

如果是多發性腺瘤切除,或腫瘤大小超過了2釐米並且伴有不典型增生,就需要3~6個月隨訪複查一次。若首次複查沒有發現腸息肉,就改為一年複查一次;若連續兩次複查都沒有發現腸息肉,每3年複查一次腸鏡即可。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從腸息肉轉變為大腸癌的過程是很漫長的,這與很多生活中的不良因素有關,比如常年高脂肪飲食、經常久坐缺乏必要的運動、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沒有進行規律排便或經常習慣性便秘以及吸菸、酗酒等。


jianxing2000


是的,腸息肉都需要活檢。因為只有通過活檢才能明確息肉的性質,才利於下一步的治療。

什麼是活檢

活體組織檢查簡稱“活檢”,是指應診斷、治療的需要,從患者體內切取、鉗取或穿刺等取出病變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的技術。這是診斷病理學中最重要的部分,對絕大多數送檢病例都能做出明確的組織病理學診斷,被作為臨床的最後診斷,也是疾病診斷的“金標準”。

為什麼腸息肉要活檢

腸息肉一般可分為炎性息肉、錯構瘤息肉和腺瘤息肉,其中炎性息肉、錯構瘤息肉幾乎不會癌變,而腺瘤性息肉與大腸癌關係密切,屬於癌前病變。只有通過活檢才能區分息肉的性質,如果活檢是良性的,剛開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腸鏡,連續 2~3 年檢查不復發,可以改為每 5~10 年查一次。如果是腺瘤樣息肉或者多個息肉、息肉直徑>2 釐米,廣基的絨毛狀或混合型息肉,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或伴原位癌,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密切隨訪腸鏡


老劉談胃腸


腸鏡檢查現在很普及,也逐漸被大家接受。不少人在做腸鏡過程中發現了腸息肉,基本上都建議做活檢。腸息肉的活檢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完整切除後做組織病理活檢,應用於單個或數個腸息肉,也是主流的活檢方法。另一種是取部分的粘膜組織作病理化驗,應用於家族性腸息肉病,因息肉眾多而且常局部融合,一般不能完整取下整個息肉作活檢。

那為什麼腸息肉要活檢?一句話概括就是:為了取得疾病診斷的病理證據,病理是疾病診斷的“金標準”。簡單來講,腸息肉依靠腸鏡下肉眼診斷是不能確診的。

有些病人也許會說:“醫生,你幫我看看,如果腸息肉是良性的,就不用切除或者活檢了。”醫生表示,面對這樣的要求,他也愛莫能助。腸息肉的類型有多種,如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而在肉眼觀察下,並無太大區別。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工人的癌前病變,有研究表明,95%以上的結腸癌來源於結腸腺瘤,相當於一個“定時炸彈”。

總的來說,發現腸息肉是需要做病理活檢的,醫生需要依據活檢結果做出分析,制定患者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和隨訪方案。


小醫健康說


通常,息肉或囊腫是在胃腸內窺鏡檢查中發現的。組織樣本都需要被夾下來用於病理活檢,這不僅對患者負責,而且有助於疾病診斷。大多數息肉是良性病變,所以活檢並不意味著你有癌症。不要太擔心,在病理結果返回後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