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之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动之得人心


攻心之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动之得人心

德不悦上,上赏其才也。才不服下,下敬其恕也。

——《度心术》

美好的品德不能打动上级,上级看中的是才能,上级的才华不能真正服众,下属是被上级的仁慈的情感所打动的。

攻心之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动之得人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当地运用情感的操控力量,可以取得心灵的共鸣,获得他人心理认同感,达到攻取人心的目的。

卡耐基说过:人类行为有个很重要的法则,那就是时刻让他人感受到温暖,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一切就会很顺利,并且可以得到友谊和快乐。如果我们破坏了这个法则,就会带来很多麻烦。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三国时期,刘备就是凭借以情动人的方式,让众多能臣名将以死相报,舍命相随。战国的军事统帅吴起,与士兵同甘共苦,战士长疮流脓,他竟用嘴去吸脓,这些感人举动换得了将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对吴起也誓死追随,一片忠心为他效力。这都是情感动人操控之法成功运用的效果。

攻心之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动之得人心

唐太宗李世民很懂得运用恩信并用的手腕,笼络住许多英雄豪杰的心,使他们乐于听命,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比如有一次,李得了暴疾,太医诊断后说,只有用胡须烧成灰做成药引,才能治疗这种病。李世民听说后,立刻剪下自己的胡须,为李配药。感动得李磕头都磕出血了,不住地哭泣致谢。

还有一次,李陪李世民吃饭,李世民对他说:“我仔细考察了群臣,想找一个可以托孤的大臣,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了。你过去不负李密,现在自然也不会辜负我。”李听了,流泪辞谢,喝了个一醉方休,而李世民又把自己的龙袍脱下来盖在了李身上。

李世民对李的器重,情感攻心的运用,成功地收获了李的忠心,使其后来尽力辅佐李治,为大唐的繁荣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攻心之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动之得人心

为人处世,有多少真情,就换来多少忠诚,懂得用心交往,以柔取胜,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李世民作为天子,能够将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胡须,亲自剪下给大臣合药。仅这一个举动,就比多少官职,多少金银的赏赐更能获得人心。

在企业经营中,经营者总是希望能够获得员工或者顾客的喜爱和认可,希望可以留住顾客对自己企业或产品的一份厚爱。有时候,花费大量金钱的广告宣传攻势,并不能起到攫取顾客真心的作用,反而是发自内心的一份关爱,几句祝福,更能给对方带去无限温暖,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

经济危机时期,有一家水果经销公司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经理想方设法宣传推销自己的水果,可是无论他们提供多么优质的水果,订购量和销售额都没有多大增长。

攻心之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动之得人心

最后,经理想了一个办法,他命人准备了一批苹果,在还未完全成熟前,用标签纸贴在上面。等苹果熟透之后再揭下来。这样,原来贴标签的地方就成了一片空白。然后,又选出一百个公司比较重要的客户,将他们的名字写在空白处,并附上几句简单而贴心的祝福语。

客户们受到这样的苹果后都非常惊喜,虽然几个苹果并不值钱,但是看到自己受到如此重视,收到祝福,还是很感动的。就这样,这家公司颇具人情味的做法,赢得了客户们的认可,成为了这家公司稳定的客户,并介绍了许多新的客户和顾客,帮助这家公司顺利渡过难关。

其实,生活中许多这样的事情,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以真实的情感来打动人心,可以赢得对方的信赖和支持,为自己开拓一片广阔的天地。

攻心之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动之得人心

像刘备、燕丹、李世民这样的一方霸主、一朝天子,都能够放下面子和身价,以情感攻心,用真诚动人,何况我们平常人。只要拿出真心实意,灵活运用,就一定能够办成事、办好事。

以情动人,永远都是攻取人心的一大妙招。

攻心之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动之得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