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是因為朱瞻基不遵朱棣遺詔未讓孫若微殉葬造成的嗎?

紅星照耀神州


土木堡之變有著深刻的原因,在歷史上土木堡之變不僅與孫太后無關,而且在事變後,孫太后與于謙等大臣擁立景帝,共同穩定了局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土木堡事變的來龍去脈。



蒙古瓦剌的強大

在明初經過朱元璋的持續打擊,北元在逃到大漠後,陷入了四分五裂。這時蒙古各部之間常常發生內鬥,相互仇殺。同時,又經常侵擾明朝邊境。朱棣繼位後,先後五次率大軍征討,自己也病逝在北征途中。雖然經過征討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明朝邊境安全。但後來,蒙古採取避戰策略,也導致朱棣沒有取得預期目的。到了洪熙、宣德時期,蒙古又有反彈,時有入侵,但因為當時各個部落沒有完成聯合,對明朝尚未形成更大威脅。到了正統初年,瓦剌部落逐漸崛起,開始不斷擴大勢力,對明朝北方壓力也越來越大。這是瓦剌和明朝一方面通好往來,一方面不斷髮生軍事衝突。明朝使臣出使瓦剌,瓦剌首領也先向明朝提出種種無理要求,使臣怕事一一答應,回來又不敢報告,也先看到使者答應的事情沒有了下文,認為明朝失信,極不高興。到正統十四年,也先派使臣三千人出使明朝,用來交換的馬匹也大多是劣馬。明朝按照實際給予相應物資,減了馬價,惹得也先大怒,於是發兵攻打明朝。


太監王振的干涉

提到土木堡之變,就不得不提太監王振。因為土木堡之變有很大偶然性。如果沒有王振即使前線軍隊失敗,也斷然不會導致後來皇帝被俘,死傷大半的慘劇發生。王振在入宮前是個儒生,後來自行閹割入宮。因為識文斷字,被朱瞻基選中給太子朱祁鎮當老師。後來,朱祁鎮做了皇帝,王振就做了司禮監太監。朱祁鎮什麼都聽他的,稱呼他為先生。王振在朝把持朝政、專權納賄,無惡不作。面對也先大軍入侵,明朝前線接二連三失利,大臣和將軍們都主張堅壁清野,慎固防禦,但是王振卻極力鼓動朱祁鎮御駕親征。這方面固然有王振的責任,但是蒼蠅不定無縫的蛋。畢竟決定權在朱祁鎮手裡,或許是他太想重現先祖的武功,於是決定御駕親征。這裡王振只不過起的是推波助瀾作用,但是出征後發生的一切,王振就難辭其咎。


沒有任何作戰經驗的朱祁鎮和王振指揮著五十萬大軍,先是大同守將宋瑛等人為王振所派監軍太監所制,胡亂指揮,全軍覆沒。前線失利,又連逢大雨,王振產生撤軍想法。本來,王振打算取道紫荊關經過他的家鄉蔚州,好衣錦還鄉。但走了四十多里後,又怕大軍過境,會糟蹋家鄉莊稼,又下令改道宣府。要知道這不是朱祁鎮、王振兩人結伴而行,他們後面還跟著五十萬大軍。這樣如此兒戲,行軍路線很快被也先知曉。最終,到宣府時,被也先追上,成國公朱勇帶領四萬人迎敵,結果中伏,全軍覆沒。等到了土木堡,諸將要求進入懷來縣城據守,王振有捨不得行李輜重,下令就地宿營。土木堡地形高,沒有遮蔽,無險可守,沒有水源。也先看到明軍停止行動,趁著晚上進行包圍。在第二天,也先假裝撤退,誘使明軍移營。王振不知是計,下令移營,誰知陣營一動,瓦剌騎兵就衝殺過來,此時已被朝令夕改折磨的疲憊不堪的明軍根本無力抵抗,最終死傷過半,隨軍大臣將軍五十多人被殺。而明英宗也被俘虜。至於王振,當時護軍將軍樊忠看到敗局已定,氣憤王振亂軍禍政,用鐵錘砸死了他。但可氣的是在多年後,朱祁鎮通過奪門之變重新登基,居然有給王振平反,可謂執迷不悟。至於在歷史上,沒有記載孫太后干預朝政的記載,但作為母親,應該不會贊成親生兒子親赴險境。



太后作用不可忽視

土木堡戰敗的消息傳到了北京,舉城震驚。特別是孫太后、錢皇后哭得更是死去活來。她們先是準備大量金銀財寶,試圖贖回英宗。但卻無濟於事。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君,這時孫太后發揮出了穩定大局的不可替代作用。她立刻召集百官進龔議事,讓英宗弟弟朱祁鈺監國,英宗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任用於謙為兵部尚書,穩定朝局。兩天後,又答應百官請求,讓朱祁鈺繼位,遙遵朱祁鎮為太上皇,這樣把也先自認為奇貨可居的寶物,變成了一仗廢牌,對穩定明朝局勢,起著重要作用。但我們也要看到孫太后作出這個決定必定內心作了巨大斗爭。畢竟景帝朱祁鈺不是自己的親兒子。親生兒子朱祁鎮一旦退位,即使回來也必然再也不能登上帝位。從開始,讓朱見深作皇太子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母親的良苦用心,仍然想要把皇位留給自己的親孫子。但面對形勢,為了穩定朝局,她毅然決定讓朱祁鈺做了皇帝。應該說如果沒有孫太后答應,這是無論如何做不成的。正是在孫太后、朱祁鈺、于謙等君臣上下一心,最終打贏了北京保衛戰,讓明朝逃過了覆滅的命運。


一壺清茗品春秋



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情,歷史上孫若微的原型即孫皇后,她並沒有子嗣,是將宮女之子據為己有才當上了皇后,她確實深得朱瞻基喜愛,所以最後以體弱多病、膝下無子的理由廢了賢良、顧全大局的胡皇后,改立她為皇后。

但是孫皇后在歷史上並沒有留下多少痕跡,究其原因,應該是對政局影響不大,也可以說就是皇帝的一個普通女人而已。

所以,在朱祁鎮的廢立上,她說了是不算數的。如果沒有刻意強調奪嫡之類的政治鬥爭的話,通常帝位的確立就是先皇帝早已在遺詔中明確了的。

實際上,朱祁鎮在位前期朝廷政務主要是明朝最強內閣“三楊內閣”在處理。太皇太后張妍在監國,也就是說,皇帝廢立事是由張妍說了算。

到了土木堡之變時,“三楊”內閣已經不存在了,因為三楊已經先後離世,死的最晚的也比土木堡之變早了三年多,倘若三楊內閣還在,恐怕想要發生土木堡之變恐怕也很難。

土木堡之變時朱祁鎮已經親政,按照明制,皇帝親政了太后是不能垂簾聽政的,所以土木堡之變完全是朱祁鎮寵信太監王振一手造成。而力挽狂瀾的不是什麼孫皇后,而是兵部侍郎于謙。因為兵部尚書和滿朝部級以上文武官員大多數都跟隨御駕親征被瓦剌人斬殺於土木堡之役了。



于謙反對遷都,力主據守北京城,抵抗瓦剌人南下。於是他與一些主戰派擁立了朱祁鈺為帝,臨危受命、力挽狂瀾。孫皇后的最大作用就是點頭同意了這一方案,當然,事急從權,那個時候,她不想落到徽欽二帝的女人們那種悲慘的結局,就只能同意。

然後剩下的事情就是在朱祁鈺的旗幟下,于謙指揮了北京保衛戰。所以,《大明風華》屬於純粹的小說,與歷史有一定淵源,但是加工成分巨大。


朱棣不可能留下遺詔命令朱瞻基把自己的皇后弄去殉葬,這不符合規制。朱祁鎮也不是孫皇后說立就立的了的,畢竟太皇太后張妍還在世時,輪不到她說話。朱瞻基一生只有兩個兒子,就是朱祁鎮和朱祁鈺,按照古制,立嫡立長,這是規制,所以確立朱祁鎮為皇帝,是朱瞻基的安排。


孫皇后沒有力挽狂瀾那麼大的能力和功勞,也沒有誤立朱祁鎮那麼大的過錯。


謝金澎


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是孫若薇孫太后的私心太重自私自利貪戀權力和明宣宗朱瞻基陷於兒女私情未能按照朱棣遺詔讓孫若薇殉葬陪葬的結果,即便朱祁鎮是傻子,孫太后也要堅持立自己的傻兒子為太子儲君導致土木堡之變,這讓人想起司馬炎立弱智兒司馬衷為太子儲君導致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的事情。孫太后只有家,沒有民族國家的理念,孫太后或者立自己的兒子朱祁鎮或者立自己的親妹子胡善祥的兒子朱祁鈺為太子,她還替胡善祥隱瞞偷盜關防刻章放走漢王導致朱瞻基平叛時差點被漢王殺死的事情。朱瞻基臨終前留下遺言若朱祁鎮不賢不孝,則從朱姓藩王中選拔一個太子作儲君。但是朱瞻基38歲早夭後,便無人可以制約孫太后,孫太后便一手遮天把持朝政怎麼可能廢掉自己的兒子立別人的兒子?孫太后貪戀權力,不肯放手朝政導致土木堡之變。但是如果向前推,其根源在於明宣宗朱瞻基沒有執行太宗朱棣遺詔,朱棣臨終前留下遺詔,若朱瞻基早亡,幼主太子年少,則為避免子幼母壯太后專權後宮干政,要求孫若薇孫皇后為朱瞻基陪葬殉葬,朱棣生前提醒朱瞻基作為帝王要一心為天下蒼生人民百姓著想切不可有兒女私情,但是朱瞻基出於對孫皇后的男女之情和對其父兄孫愚徐賓的承諾,再加上孫皇后貪生祈求明宣宗讓她活著照顧兒子朱祁鎮,最終朱瞻基未能堅定執行朱棣的遺旨,讓孫若薇活了下來,結果不幸言中,子幼而母壯,孫太后權傾朝野一手遮天把持朝政貪戀權力不肯放手,雖然朱祁鎮不才,但是孫太后私心極重貪戀權力,依然不想改立儲君。還好,靖難之役把孫若薇的親戚都殺光了,否則肯定會像呂后那樣外戚專權干政。


紅星照耀神州


這是《大明風華》偽造歷史——歷史上的孫太后不可能是靖難遺孤

《大明風華》中的孫太后:

1、是建文帝廉潔大臣的女兒,父母在朱棣攻下南京時被殺;

2、8歲起被養父孫愚撫養,闖蕩江湖;

3、和朱瞻基是因為刺殺事件而認識;和徐濱是情人關係;

4、和廢后胡善祥是親生姐妹,關係很好;

5、明英宗是其所生;

6、在明英宗幼時執政。

歷史上真實的孫太后:

1、父親是孫忠,是孫忠的第四個女兒;孫忠官職只是永城縣主簿——一個九品官,沒有資格成為靖難遺孤;

2、朱瞻基目前張太后的母親是永城人,在入宮見張太后時推薦孫太后,於是孫太后在10歲多就入宮;

3、10歲後孫太后是被朱瞻基母親張氏撫養,基本是在宮裡和朱瞻基一起長大,是青梅竹馬,不可能認識什麼徐濱;胡善祥才是在宮外長大的,因為被選為皇太孫妃而入宮,不存在選秀女的事情;

4、孫太后和胡善祥關係並不好,相反胡善祥和張太后的關係很好,胡善祥被廢后,都是張太后照顧她;

5、明英宗年幼時執政的是張太后;孫太后只是在明英宗被俘虜時才下來立朱見深為太子、讓朱祁鈺監國。但不久朱祁鈺即位,孫太后根本沒有機會執政;

6、《明史》記錄明英宗並非孫太后親生,而是拿宮人和朱瞻基所生的兒子,孫太后只是偷偷拿來作為自己的兒子撫養。

因此事實是:

1、朱棣遺詔讓孫若薇殉葬,不可能發生;是否殉葬,是下任皇帝決定的事情,並非已經去世的皇帝決定;

2、明朝皇帝的殉葬是讓後宮無子女的妃嬪殉葬,孫太后有子有女,不符合規定——朱棣的遺詔沒有朱元璋的家規大;

3、土木堡之變和孫若薇沒有關係,土木堡之變時明軍發生軍潰,才讓明英宗成為俘虜。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電視劇中朱棣遺詔的內容是什麼呢?這段遺詔是由孫若微和朱瞻基一起讀出來的:
太孫嬪孫氏若微,諳熟文字,于軍政之事,頗為用心,性子堅忍,氣度開闊,若為奸惡之人,必成禍患,彼乃我朱家仇人,若日後其得子,帝又早夭,當及早誅殺之,以防有女主篡位之事,此遺詔交付太子妃,為朕之親筆,凡我兒孫得見此詔,必力行之,違旨者不得入宗廟享受血食,欽此。

從這個遺詔裡並沒有發現什麼,只是說孫若微是個很靈光的人,如果有兒子,皇帝又造死的早,那就是主少國疑,應該殺掉孫若微,防止武則天那樣的事情發生,但朱瞻基並沒有遵從朱棣的遺詔,最後也沒有讓孫若微殉葬,而是給了她一個機會,讓她能夠陪伴朱祁鎮長大,這實際上是違背了朱棣的遺詔。


朱棣的遺詔按照史書的記載是有的,大多數明朝皇帝都有遺詔,那是由大臣們寫成的,不過朱棣即使有遺詔也不會涉及到孫若微,首先孫若微是有原型的,的確是歷史上的孫皇后,不過她的父親不是景清,她是山東鄒平人,父親孫忠是永城縣的主簿,跟朱高熾的張皇后是老鄉,而孫皇后能夠進宮也多虧了張皇后的大力舉薦,而張皇后也就是後來張太后也非常喜歡孫皇后,既然跟景清八竿子打不著,說孫皇后是朱家仇人也就不成立了。
土木堡之變並不是孫皇后的過錯,真正的歷史上並沒有朱祁鈺跟朱祁鎮爭皇位一說,真正對朱祁鎮產生過威脅的是朱瞻基的五弟襄王朱瞻墡,朱瞻基駕崩的時候,朱祁鎮只有九歲,真正的主少國疑,當時宮中有流傳說要立襄王為帝,當時的張太后就召集群臣百官,指著皇太子朱祁鎮說這就是新天子,於是大臣們都山呼萬歲,朱祁鎮這才成為了皇帝。
張太皇太后的確有處理過國事,但是卻不是親自處理,而是委託給了輔政大臣,但是對於朱祁鎮的管教還是非常嚴格的,當時的太監王振,也就是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想幹政,都被張太皇太后及時制止,張太皇太后還經常把王振叫過來敲打一番,甚至想殺掉王振,但始終沒有下定決心,這才讓王振有可乘之機。
其實土木堡之變是有王振和朱祁鎮共同引起的,朱祁鎮對王振特別信任,朝中有威望的三楊(楊榮、楊士奇、楊溥)先後死去或者辭官,張太皇太后也去世了,這才讓王振有了擅權的可乘之機。
而土木堡之變也是王振引起的,是王振剋扣的瓦剌的賞賜,這才導致瓦剌太師也先率軍來攻打明朝,而朱祁鎮則在王振的慫恿下親征,雖然于謙力勸,但依然沒什麼用,於是朱祁鎮命鋮王朱祁鈺監國,自己帶著王振率領20萬大軍倉促親征。
朱祁鎮帶了不少能打的將軍,但是這一切都被王振給破壞了,王振比紙上談兵的趙括還不如,趙括至少還懂行軍打仗,而王振則一竅不通,比軍事演習還兒戲,尤其是撤退到了土木堡,當時大臣都建議朱祁鎮迅速撤回長城以內,這樣就安全了,但是王振卻不允許,因為還有1000餘輛輜重軍車沒能到達,王振害怕自己搜刮來的東西受損失,於是在這裡葬送了數十萬軍隊,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等大臣戰死。
可見,雖然引起土木堡之變的直接原因是王振的擅權,但是給予王振權力的卻是朱祁鎮,朱祁鎮才是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

歷史百家爭鳴


土木堡之變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的兵敗事變。土木堡之變,明朝20萬大軍全軍覆沒,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明朝軍旅世家後代大部分沒於此役。明英宗朱祁鎮是朱瞻基的兒子,朱瞻基是朱棣的孫子,孫若微是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同時也是朱祁鎮的生母。

土木堡之變完全是因為明英宗朱祁鎮信任宦官王振,瞎指揮導致的軍事失敗事件,這個鍋孫皇后背不了。孫皇后雖然生了朱祁鎮,但是她並沒有教育好這個兒子,此子貪玩好耍,跟他父親和爺爺相比,還是差得太遠了。孫皇后跟婆婆張太后不能比,張太后具備執政的能力,朱高熾、朱瞻基父子倆的政事大部分是張太后在處理。孫皇后卻沒有執政能力,大權都在她兒子明英宗朱祁鎮手中。

孫氏年幼時因貌美,被孝宗張皇后的母親彭城夫人看中推薦入宮,明成祖朱棣令養在宮中。後明宣宗(當時為皇太孫)到了結婚年齡,濟寧人胡氏被選為皇太孫妃,孫氏選為嬪。宣宗即位,冊胡氏為皇后,孫氏聰明妖嬈,極得寵愛,封為貴妃。胡皇后和孫貴妃都無子。孫氏用計,暗奪宮人兒子宣稱是自己的兒子,即明英宗朱祁鎮。宣宗被迷惑,於宣德三年(1428)以胡皇后無子為理由逼其上表、遜皇后位。三月,冊孫貴妃為皇后。

朱棣死於1424年,那個時候朱瞻基還沒有當皇帝,孫氏也沒有成為皇后,因此不存在朱棣遺詔讓孫皇后殉葬的事。朱元璋恢復了人殉制度,皇帝死後,嬪妃要給皇帝殉葬,但並沒有要求皇后也要殉葬。比如朱高熾死後,張皇后並沒有被殉葬;朱瞻基死後,孫皇后並沒有殉葬。明英宗朱祁鎮後來直接廢除了后妃殉葬制度。


大秦鐵鷹劍士


把土木堡之變硬扣在一個女子身上,這真的好嗎?
《大明風華》中,孫若微於正統年間執掌朝政,事實上如果就從故事情節來看,對大明的統治是有積極意義的,當然如果放在歷史上,孫太后從未執政,執政的是張太皇太后,而土木堡之變前,張太皇太后已經去世七年了。
劇情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就是朱瞻基臨死前要求孫皇后為他殉葬。
殉葬這個制度,是來源於朱元璋,在他去世後,後宮有30多人為朱元璋殉葬。
朱棣死後以後,也令麗妃韓氏一下16人殉葬。
朱高熾去世後,也殉葬了5人。
朱瞻基去世後,也殉葬了10人。
殉葬這種制度,有人認為,後宮之中,主要是沒有生育子女的,一律予以殉葬。
不過實際上在執行的過程中,有些時候並不侷限於此。
朱高熾有10子7女,除了長子朱瞻基以外,還有9個兒子。
其中為朱高熾生育三子的恭肅貴妃郭氏,也是殉葬的5人之一。
照理來將,孫皇后被殉葬,幾乎也沒有什麼坎兒過不去,只要是皇帝想,臨終之前只要下一道旨意,孫皇后就算在不情願,也必須去殉葬。
不過區別在於,孫皇后的兒子朱祁鎮,後來成為了皇帝,而恭肅貴妃郭氏的三個兒子只是親王。
母憑子貴一直以來都是封建王朝獨有的,一旦兒子顯赫了,母親也必然受到追封。
明代宗皇帝朱祁鈺登基以後,還曾升格母親吳賢妃為皇太后。
顯然孫皇后在殉葬的可能性就不存在。
不過歷史上孫皇后就算是不殉葬或者殉葬,對於歷史的走向也沒有什麼影響,因為正統年間主要攝政的是張太皇太后,孫太后的政治能力實際上很一般。
也因為這樣,孫太后後來活的十分長久,一直活到了1462年才去世。
孫太后如果正面的評價的話,她的確維護了大明王朝的統治,但是她也不過是在那個時間節點,做了該做的事情,如果沒有她,事情也同樣還是要辦下去。
就算沒有孫太后的旨意,以當時朱祁鈺監國的地位,也能夠登基。
孫太后在不在,對於大明王朝的局勢沒有影響,她就只是個路人而已,小說或者影視劇中只是把他人的戲份強加到她身上而已。

漫步史書


請不要把電視演繹當作真實歷史!歷史上的孫皇后只是個平凡女子,她和胡皇后只有一個聯繫就是是老鄉,除此之外,再無半點聯繫!而且,宣宗死後,由於英宗年齡尚小,國家大事大多由張太皇太后決定!所以電視裡孫皇后大權在握甚至敢和張氏頂嘴也是不對的!雖然張氏於正統七年崩逝,但由於在攝政時期善用人才,三楊等一批名臣在其死後也能夠正確處理國家大事,所以這時候的孫太后在國家大事方面實在發揮不了很大的作用!

另外,英宗對瓦剌發動戰爭確實是受了王振的蠱惑,但王振屬於半路出家,是在宮外找不到出路,才進宮當了太監!所以,某些電視劇扯的有些過分了!王振這個人貪功冒進,愛好虛名,在取得英宗皇帝信任後,極力勸說英宗對瓦剌宣戰,不經過事前部署,也沒有計劃,直接召集了京師附近二十萬大軍,號稱五十萬要征討瓦剌,但由於缺乏統一有條理的指揮,在土木堡一戰,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王振被殺,英宗皇帝被俘!瓦剌長驅直入,直指京師,這個時候于謙等人為了不受脅迫,才向孫太后獻策立朱祁鈺為帝,孫太后力排眾議,才有了北京城保衛戰的勝利,這個時候的孫太后對明朝是有很大的貢獻的!

綜上,我們不能用電視演義的角度看歷史人物,你必須依據史實,客觀看待!土木堡之差不能把它歸咎於某一個人身上!





觀史為鏡


這種說法並不成立,朱元璋說過在皇帝駕崩之後,妃嬪是要殉葬的。但是,也並不是說所有的妃嬪都要被殺。

朱瞻基是朱棣的孫子,孫若微是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天下哪裡有讓皇后殉葬的呢?再說了朱棣活著的時候,也預料不到朱瞻基和孫若微之間的愛情故事呀。他不可能無緣無故說,在朱瞻基死的時候,要讓孫若微殉葬。因為他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

因此說來土木堡之變的發生,是不能怪罪在孫皇后的頭上的。

事實上之所以會發生土木堡之變,是因為當時帶兵打仗的人根本不懂軍事,你說一個死太監王振,他那裡懂得打仗呀。

讓他調令三軍,在敵人大軍壓境的時候,他早已被嚇到灰飛煙滅了,那裡還有打仗的心思。

一個三軍的將領,若是出現了混亂,這個仗根本就沒辦法打了。

皇帝是可以直接調兵遣將的,但是,皇帝朱祁鎮是一個熊孩子,他也沒有打過仗,更沒有見過如此多的騎兵大軍。

他甚至在見到敵軍的時候,比王振都要慌張。

這個戰役他也指揮不了,其餘的人中當然有會打仗的,但是,他們說了不算。正是因為存在這種及其混亂的關係,才導致了明朝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的。

這還不算,最為主要的是明朝的皇帝,成為了人家的俘虜。比朱祁鎮更慘的是,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全部戰死。

事實上大明的軍隊,他們都是不怕死的。之所以這一次對陣瓦刺會失敗,就是因為調度上出現了問題。

一些沒有打仗的人,開始指揮打仗了,又是面臨著一個十分強悍的對手,這種情況下,他們只有打敗仗了。

這樣的一場戰役的失敗,主要的負責人就是太監王振和皇帝朱祁鎮。

當然了要說與孫若微有關,也能解釋過去,畢竟朱祁鎮是他的兒子,朱祁鎮之所無能,是和他的教育分不開的。

這樣說朱祁鎮的失敗,是和孫若微有點關係,但是,並不是主要關係。


漢史趣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