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御驾亲征,为什么朱祁镇会失败被俘而朱厚照能够取得胜利?

蓝莓汁423


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后不到70年的1517年,明武宗朱厚照听报蒙古小王子率军来袭边关,这样朱厚照热血沸腾,他已经等这类消息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他决定御驾亲征,彰显大明王朝的实力。当他一门心思想御驾亲征的时候,在大臣们这一边已经是一致的反对声,因为他们怕了,他们历史的重演,如果明武宗再次上演明英宗时期的悲剧,那大明江山可真就没有救了,但是明武宗朱厚照不信邪,他相信自己有这个实力打败蒙古小王子,所以他毅然决然地踏上御驾亲征的征途。他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统兵出战,作为惩罚,他不给任何一个文官随驾的荣幸,谁让他们反对自己御驾亲征的!

最终,明武宗朱厚照与蒙古小王子两军对立,可谓是惊险无比,但是最终还是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从而避免了土木堡之变的再次发生,那为何明英宗时期御驾亲征导致自己被抓的后果,而明武宗御驾亲征就能够打胜仗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明武宗画像

【1】首要的条件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军事才能。

史书上对于此次御驾亲征有不同的记载,有的记载是明军以多数损失赢得了战斗的胜利。也许是因为明武宗御驾亲征的时候禁止文官参加亲征,所以对于此次战争在记录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朱厚照之所以能够赢得战斗,关键在于他采取以少数力量牵制敌人,再以主力进攻应战,这就耗费了蒙古小王子部队的实力和战机,最终被明军所战败。

影视剧中的明武宗朱厚照

【2】明武宗没有受到太监的掣肘。

明武宗朱厚照此次御驾亲征的意愿并非是太监撺掇而成,是他自己主观的明确的意思表达,而太监在此次御驾亲征中的态度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他们怕此次战争再次战败,如果被俘,那自己的荣华富贵就会烟消云散,甚至自己的小命都不保。而明英宗御驾亲征瓦剌,是在太监王振的撺掇之下决定的,而且在准备方面也不够充分,中途还因为王振的原因导致大军改线,进一步延误了战机,最终导致失败,明武宗此次亲政没有以上情况的发生。

蒙古小王子达延汗

【3】蒙古小王子不知道明君对方带队的就是明朝的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此次御驾亲征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而是低调的进行,因为明武宗也知道这其中的风险,他是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出征的,明朝守军一开始也不知道是皇帝御驾亲征,还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原来朱寿就是皇帝朱厚照。而作为敌对方的蒙古小王子更是不知道明朝对面首领就是明朝的皇帝,如果知道是朱厚照,我相信蒙古小王子会加派兵力进行进攻的,他也想在重新来一次土木堡之变,这样自己就能够从明朝攫夺更多的利益。所以,在不知道对方主将是谁,再加上对方采取的一系列让人捉摸不透的战术,最终导致蒙古小王子的战败,朱厚照获胜。

打败蒙古小王子应该是明武宗朱厚照这一生中最光鲜的时候,但是仅仅一场军事战争的胜利改变不了明武宗他荒淫无道的行为,最终他的死也是死在御驾亲征上,江西宁王朱宸濠叛乱,朱厚照眼睛一亮要御驾亲征,但是就在刚刚出发不久,王阳明就将叛乱给镇压了,但是朱厚照私下将此信息封锁住,继续南下,后再返回的过程中寻欢作乐,当了一把渔夫,在拖拽渔网的时候掉入江中,虽然最终被救上,但是因为肺中吸入江水,回京后不久后病故。



一、朱祁镇

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他命运多舛,一生两次为帝,绝无仅有,死后庙号英宗。

朱祁镇在军事上的污点很大,明朝的精锐在土木堡战役中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蒙古军俘虏,震惊明朝朝野。军事上确实是朱祁镇的最大败笔,很多人认为土木之变从此动摇了明朝的根本。但是自土木之变后,蒙古大军从此再未袭扰明朝边境,蒙古人反而不断被明朝压制,最终蒙古人彻底退出游牧状态。

在用人上朱祁镇也犯了很大的错误,特别是在夺门之变后,他错杀了于谦,不过于谦成为皇室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也是无奈之举。

二、朱厚照

其实朱厚照也是明朝的一个昏庸皇帝,他能够击败蒙古军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

朱厚照从小就不想当皇帝,他渴望能够征战沙场,做一个大将军。朱厚照即位后,以刘谨为首的大太监,开始把持朝政,他们非常了解明武宗喜欢什么,经常设法逗明武宗开心,于是朝政的大权就落到了他们手里。

公元1517年十月,明武宗一行人又来到边塞玩耍,但是这次却意外的碰到了蒙古小王子,并与蒙古小子正面交锋。

明武宗得知蒙古小王子又突关来袭,于是明武宗非常高兴,他亲自布置军队,随即双方发生了“应州之战”。

他从容部署军队,并用渐进的策略与蒙古军交战。他一点一点的对蒙古军发动攻击,蒙古军队以为明军人数很少,准备大举进攻,不料,却中了明武宗的圈套。

而且蒙古的铁骑不能打持久战,因为他们的粮草跟不上,但是明武宗却偏偏和他们打持久战,拖垮他们。

最终朱厚照亲率大军进攻蒙古大营,蒙古军一听朱厚照来了四处逃散,蒙古首领达延汗才发现中了朱厚照的计。这一战,虽然没有完全消灭蒙古军的主力,但是明军在这一次战役中伤亡并不大。

当年朱棣都拿蒙古军没办法,朱厚照却把他们打败了,这说明朱厚照在做将领方面,还是非常有天赋的。


公元前


这个主要从两人的性格特点和军事素质来看,虽然两人都是娇生惯养 呵护备至中长大的,但个人性格还是有很大不同。

我们先来看朱祁镇当时继位后才9岁,心智还不够成熟,很多大事小事都是听身边的大宦官王振的,而王振这人才能极其一般,军事才能基本没有。1449朱祁镇北征瓦剌,虽然是御驾亲征但明英宗把一切军政事务都交由王振决断。然而王振却没有指挥大军作战的能力,而且他还拒绝其他文武大臣插手军政事务,更过分的是,王振在退军时担心大军损坏他的庄稼,所以屡次改变行军路线,导致士兵身心俱疲,最终被瓦刺大军追上。而且王振一意孤行,将残存部队带上缺水的土木堡,最终明军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导致了土木堡之变。进而成功被俘了。

王振的错误指挥是主要原因,仓储集军 军队素字纪律比较差 还有当时敌方指挥官也先的个人军事及作战能力比较强也是导致英宗被俘的一方面。

再看朱厚照他从小天资聪颖,特别是他的军事才能,从小骑射就不在话下,很有他先祖朱元璋 朱棣的遗风,遇事也比较有主见,自己认定的事情是一定要去做的即使八匹马也拉不回来,如果他的父亲孝宗皇帝能对其进行督导,事实上可能也是一位中国历史上成就千秋大业的明君。

正德十二年十月(1517年),蒙古王子伯颜叩关来袭。朱厚照大为兴奋,火速回京布置亲征。其时距土木堡之变不到七十年,朝臣听到“亲征”二字不禁神经过敏。于是又是一轮的规劝、教训,甚至威胁,但朱厚照决不愿意放过这次实战机会(这里提现了他极具个人主见)朱厚照以自称威武大将军"朱寿"的名号调集长城一线的军队参与作战,于是应州之战正式打响。

此战中,朱厚照体现出了不凡的军事天赋,首先派少量部队引蛇出洞,牵制住敌军主力部队,再不断增加兵力来消耗敌军的锐气。整个战事持续了好几天,最终以小王子败退告终(这里说明他是有军事指挥才能的 而且是自己再指挥的)


布衣观史杂说


明英宗朱祁镇和明武宗朱厚照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

相似之处:

两人都是从小生活在蜜罐里,幼年登基。朱祁镇9岁继位,朱厚照14岁继位。

两人都重用宦官。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几乎对他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朱厚照宠信以刘瑾为首的“八党”,排除异己,干涉朝政。

两人都尚武,热血青年,都曾御驾亲征。

不同之处:

朱祁镇还没发掘出自己的什么特长,就被扶上皇位。朱厚照少年时就善骑射,一听说打仗就来劲儿,十足的好战分子。

朱祁镇耳根子软,凡事儿做出决定都受王振的影响。别看朱厚照平日里行为荒唐,刘瑾等人也干政,但是朱厚照极有主见,认定的事儿把头牛都拉不回来。也可以看作是偏执。

朱祁镇在兵事上一无所知,仅凭着一厢情愿的热情。而朱厚照在军事上有自己的想法,具有一定的指挥能力。

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来看同是御驾亲征,为何结局截然相反?

朱祁镇在瓦刺进犯时,他没有任何准备。在王振的怂恿蛊惑下,一冲动就御驾亲征了。当时明军的主力都在外地,朱祁镇临时拼凑了20万人马。

出征时,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粮草供应不上,朱祁镇想撤军。王振以皇帝面子为由头,建议朱祁镇绕道蔚州。生存与面子哪一个更重要?

王振根本就没顾打仗的事儿。他老家是蔚州的,他只是想让朱祁镇去给他撑撑场面。而朱祁镇也弃20万大军于不顾,竟然陪着王振去作秀了。

蔚州离瓦剌大军很近。不知他们想啥呢,如此儿戏?领着20万大军玩儿呢?到了怀来,辎重跟不上,就原地驻扎等候。这是瓦剌瞅准机会,给他们全包了饺子。

如此打仗?不败天理难容。

在看朱厚照的应州之战。鞑靼来犯时,朱厚照是亲自安排,做了充足准备。他虽然兵力不多,但全是精锐。为了不受文官指手画脚的影响,他出征时身边没带一个文官。

朱厚照知道蒙古骑兵善于闪电战,他们远道而来,携带粮草不多。所以下令故意拖延,消耗敌军的锐气。然后趁其不备,主动发起攻击,打的蒙古军措手不及,溃不成军。

战时朱厚照与士兵同吃住。而且亲自上阵杀了一个蒙古兵,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最后鞑靼领着残兵退去,此后10多年都不敢再来进犯。

应州大捷中,朱厚照指挥得法,判断准确。其军事才能还是可圈可点。这方面不得不承认,比朱祁镇要高明得多。

资料中记载应州大捷,双方10余万兵力厮杀数天,战死者却仅有60余人。这是文官集团在发泄对朱厚照的不满。

当时的文官集团十分傲慢。这也印证了朱厚照极有主见,根本不听他们的,出征时也未带一个文官。应州大捷与他们没啥关系,记录时自然就要抹黑了。


说史听涛


明英宗朱祁镇,明武宗朱厚照

两个人都是明代比较有特点的皇帝,实际上从两个人的庙号谥号上来讲,两个人都不算是没有作为的皇帝。

朱祁镇最大的错,则是在土木堡之变葬送了明朝最精锐的军队,明中期的衰落他负有一定的责任。

朱厚照如果从大的方面来看,这一生竟然犯大错很少,最多就是行为荒唐一些。

实际上从两个人这个行为上来看,也能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一个人一生小错误不断,最多也不过就是述说,然而仅仅一次大错,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纵观整个明代历史,皇帝基本上都握有实权(万历除外),无论是权臣还是宦官,他当权的时候能够呼风唤雨,然而一旦皇帝反攻倒算,立刻垮台,权势再大也没有用。

刘瑾、魏忠贤等等,最终莫不是惨淡收场。

所以一旦出现问题,那么皇帝身上的责任,无疑是最大的。

朱祁镇和朱厚照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第一、他们都是幼年长在深宫之中,从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的个性,不识民间疾苦。
第二、他们身边都有宠幸的太监,如朱祁镇之王振,朱厚照之刘瑾。
第三、父亲都曾给他们两个留下班底辅政,然而各自的班底都没有维持很长时间。

只不过在这些辅政能臣相继都去以后,两个人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根据史书记载,明英宗幼年继位,特别崇尚父祖的功业,希望能取得和父祖一样的功绩。

而明武宗不一样,明武宗小时候特别聪明,学东西都很快,然而并未走到正道上,被周围的太监带偏了,他没有明英宗那种特别崇尚功业的心里,心里只是追求某种自由。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不同,导致两人最后的结果也不一样。

由于是长在深宫之中,朱祁镇丝毫不懂战略,而是将所有的指挥权都下放到手下手中,尤其是王振的手中。

明英宗虽然掌控全军,但实际上下命令的都是王振,偏偏王振也不懂军事。

以为自己20万精锐,打瓦剌2万多人,十个打一个还打不赢?

战争如果只是一加一就能等于二,那么历史上何来有以少胜多的战例呢?

明武宗朱厚照不一样,和明英宗区别的是,历史学家分析,朱厚照在军事方面有过人的天赋,如果明孝宗朱佑樘稍加引导,将来未必不是一代明君。

事实上应州大捷虽然被认为抹黑了不少,但从各种史料的整理中来看,实际上是大胜。

明武宗皇帝虽然从未上过战场,然而在战场上的指挥调度,沉稳有力,尤其是各路兵马集结以及对战事的分析。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朱厚照亲自上前线,激励将士御敌,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实际上也能看出来,明英宗虽然志向高远,然而对战阵等形势一窍不通,因而遭遇土木堡惨败。

明武宗本身出发点虽然是贪玩,然而在对待战阵形势的处理上,要高出明英宗一筹。

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光有远大理想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沉淀自身,拥有一身本事才是王道。


漫步史书


原因很简单,因为前者是真刀实干,而后者更多只是闹着玩的。

1449年的土木堡之战,当时的明朝和瓦剌双方可都是精锐尽出,火力全开的拼死一战。

当年,面对瓦剌军队的一再侵扰,明英宗朱祁镇最终在奸宦王振的煽惑和挟持下,决定御驾亲征瓦剌。



此战,明朝方面集结了包括京城三大营在内的精锐大军共计二十多万。不光天子亲征,同时还带上张辅、朱勇等功勋名将及一众文武大臣压阵。明朝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北出大同,在边境的土木堡一带与进犯瓦剌大军决战。而面对来势汹汹,兵力数倍于己的明军,瓦剌当然也是做足决战准备,倾力与明军一战。

不过,正所谓“一将无能,害死三军”!明军虽然数量占据绝对优势,但在王振的瞎指挥下,明朝大军最终在土木堡一带惨遭瓦剌军队围歼,士卒伤亡过半,明英宗兵败被俘,随驾文武百官大部分殉国。此后,也先挟持英宗入侵明朝,一路长驱直入,杀抵北京城下。如果不是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恐怕明朝就将重蹈北宋的覆辙。



至于明武宗朱厚照时期的应州大捷,实际上不过是一场双方都意料不到的遭遇战。

1517年,鞑靼部落的小王子率领五万人大军(号称)进犯明朝边境。而小王子的目的,不同于土木堡之变时的瓦剌,他实际上也就想到明朝那抢掠点财物罢了。加上过去明朝军队一贯的窝囊,面对鞑靼的进犯,一般都不敢出城应战,只会龟缩在城中。因此,鞑靼方面完全没预料到明朝方面会大规模主动反击。



而明朝方面,各镇边军对于明武宗突然心血来潮的“打仗游戏”,也是措手不及,但既然天子都来了,谁保驾不力,日后了就凉凉了,于是明朝边军自然也就拼死出战。就这样,在糊里糊涂的情况下,明朝和鞑靼双方十数万人们便打起来了。

但由于,鞑靼小王子是真的没料到,自己带人来抢点东西都能遇到这么大的反击,反而被一反常态的明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所以,明朝在应州一战中,应该是占到了便宜的。而鞑靼此后数年也不敢在南下犯境,应该也是被明军打得够呛。



不过,由于明武宗离经叛道,不被后世认可,便刻意变低了应州大捷的功绩,使得这场明朝中叶难得的对外反击战胜利不被后人所了解……



这些历史要读


一样都是朱家子孙,明武宗朱厚照比明英宗朱祁镇能力要强的多,这也正是同样亲征但又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

土木堡之变与应州大捷

北方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封建王朝的心头大患,明朝太祖、成祖两位皇帝,数次对蒙古人发起攻击,终于在明朝的强大攻势下,蒙古人最终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个部族,在朱棣联合瓦剌削弱鞑靼阿鲁台势力之时,瓦剌部在脱欢的带领下迅速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漠北东西五百万里,无敢抗者”的强大势力,史称“

猛克帖木儿王朝”。

土木堡之变

内阁学士刘球早在1941年便提出“瓦剌终为边患”,呼吁朝廷加强边防,但由于太监王振与大同镇守郭敬与瓦剌也先暗中结交,边境互市,所以把瓦剌的情况压了下去,是以,朝中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瓦剌的危害性有多大。

1449年春天,也先遣使进行马匹交易,两千余人进马,咋称三千,此次交易由于也先没有给王振送上真金白银,于是王振便把马匹价格降低四分之三。也先便以此为借口兵分四路大举入侵中原。

消息传至京城,舆论大哗。此时大明经“仁宣之治”,正是国力最强盛之际,于是整个京城军民都建议立刻出兵。时年二十三岁的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鼓动下准备御驾亲征,各部官员极力进谏阻止皇帝以身犯险。但无奈王振把持朝政,替皇帝拟定了圣旨作了决定。

卿等所言,皆忠君爱国之意,但虏贼逆天悖恩,已犯边境,杀掠军民,边将累请兵救援,朕不得不亲率大军以剿之。

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斗,数十万人浩浩荡荡,行军路线更是由宦官王振操作,作战方案也是由御马监的阉宦们制定,出大同至双寨时,后军恭顺侯吴克忠战死,成国公朱勇前去救援也中埋伏战败身亡,大军不得已退至土木堡驻扎。土木堡地势较高,军马无食用之草,军将更无食用之水,军心涣散。

八月十五清晨,也先咋称议和,实以调兵围困土木堡。不久后也先率部发起进攻,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明军争先逃跑,如溃坝之水,踩踏而死者不计其数。此役,以明军大败告终,折损兵民数十万人,骡马二十余万匹,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兵部尚书以下随行官员数百人战死。朱祁镇见突围无望,盘膝面南而坐,不久后被瓦剌人俘虏,押往大漠,史称“

英宗北狩”,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应州之战

土木堡之变后,由于瓦剌内讧不断,实力大减,逐渐开始分散西迁,东部原来被瓦剌与大明同时打压的鞑靼部又再次崛起。英宗天顺年间,鞑靼盘踞在河套地区,不断骚扰明朝边境。

正德十二年十月,鞑靼部“达延可汗”率部落向南移动,在察哈尔安营扎寨,并派部下向大同方向行进。正德皇帝军事上有先祖之风,“

奋然欲以武功自雄”,在听到鞑靼小王子率五万兵马进犯大同的消息后,正德皇帝决定御驾亲征。

帝幸阳和,亲部署,督诸将往援,殊死战,敌稍却。明日复来攻,自辰至酉,战百余合,敌引而西,追至平鲁,朔州……命宣捷于朝。

这场战斗其实开始明军处于弱势,好在武宗皇帝指挥得当,发挥了他不俗的战争天赋,最后终于逆转乾坤,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双方一共投入了超过十万人的冷兵器战争,最后在《武宗实录》中记载了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

其实这是文臣们抹黑了朱厚照的战绩,他回京后在宫门前展示缴获的敌人武器装备“盈于宫门,无处落足”,这么多缴获的装备连旁人下脚的地方都没了,这是杀了十六个蒙古人就能得到的吗?另外“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蒙古人死了十六个人就吓得鞑靼人几十年不敢深入南侵?这不合常理嘛!

明英宗与明武宗

明英宗虽然庙号带“英”,其实却颇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而明武宗朱厚照庙号挂个“武”虽有贬低之意,但从他一生行为看来,在一定意义上却多少也算是名副其实。

同样是打蒙古人为何一胜一败?

从治国理政来看:英宗朱祁镇小错不犯,大错不断;而武宗朱厚照是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同样是重用太监,造成阉祸,朱祁镇显然被王振牵着鼻子走,朝中大小事一概决于王振。而朱厚照别看荒唐,实则精明的很,朝中大事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养了几个奸臣,也是随手为之,只是他培养出来与文官打擂台的傀儡而已。英宗一朝便把仁宣之治攒下的家底败的干干净净,二朝又把景泰帝幸苦积攒起来的家业挥霍一空。而朱厚照虽然荒唐,但他指示刘瑾搞改革,着实给国库弄了不少财富,毕竟有钱的保障打仗才会赢。

②从军事能力来看:英宗朱祁镇志大才疏,而武宗朱厚照天生聪慧,精通武事。朱祁镇此人,正统一朝十余年,毫无建树可言,一心靠着王振王先生治理国家,亲小人远贤臣,没有任何军事能力还想学习先祖北征大漠之壮举,最后落了个战场被俘,千古以来他是第一个战场被俘的皇帝,丢人啊!而朱厚照看似荒唐,但在应州之战中,他的军事素养就连边关大将都自叹不如,正是在他沉着冷静的指挥下,处于弱势的明军才会一举击溃鞑靼人,为大明打来多年的和平,所以说朱厚照的军事能力不可小觑。

从个人魅力来看:武宗朱厚照在亲征时,与兵士同锅吃饭,同帐休息,深受将士爱戴;而英宗朱祁镇却反之。正是如此,应州之战中处于弱势的明军才会齐心戮力,爆发出超出一般的战斗力,击溃鞑靼人。而朱祁镇在土木堡之战时,将士们人心惶惶,各自想着逃生之道,连一丝向心力都没有,英宗逃的时候身边就一个小太监跟随,可见个人魅力差到了极点。

就凭这三点,就足以看出同样是打北虏,朱厚照虽处弱势可以胜利,而朱祁镇虽处优势但却失败,根子上早就注定了。

结语:所以说英宗朱祁镇根本无法与武宗朱厚照相比。按照大明传统:“天子守国门”,朱厚照可以很光荣的对天下人说,我做到了!而朱祁镇则是“天子当俘虏,君王给叫门”,请问:“脸呢”?


望风瑟瑟


都别抢,我来答。

这两场战争压根就是闹剧,不同在于朱厚照自己亲自操盘当玩家,朱祁镇却完全就是一个傀儡皇帝,连指挥军队的兴趣都没有,结果让一个宦官王振带着二十几万军队东奔西跑,跟闹着玩的。从古至今没有像这样带兵打仗的。

  • 闹剧——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发生的?

是因为当时瓦刺部落向大明索要礼物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因此撕破脸皮和大明叫板。一般来说,朝贡的队伍都保持在50人以下,按照古代的朝贡制度,附属国向宗主国朝贡马匹、珠宝等等物品的时候,朝廷也要回赠中原地区的物品给他们,算是一种礼尚往来,而且还会对贡使做出一定的赏赐,表示慰问。

王振专权以后,大肆收取贿赂,搞的瓦刺每年来朝贡的人越来越多,最后一次直接增加到2000多人,而且还虚报人数,说自己有3000人。这就是打算要占大明朝的便宜,而这一次王振没有给他们丰厚的回赠,反而把他们朝贡来的马匹价值削去了五分之四,只按照五分之一的标准给予他们礼物回赠。

这样一来瓦刺人就亏了呀,所以瓦刺人回去以后立刻就发动军队侵扰明朝边境。在王振的怂恿下,昏庸无能的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当时他命令郕王朱祁钰(明代宗)留守北京,自己带着25万大军以及一众百官浩浩荡荡亲征了。

然而谁来指挥这场战争的呢?就是王振。

当时的路线图是这样的,这一大众人马离开北京,出居庸关后,向着宣府镇进发。在那里短暂休整以后,大军继续向前线所在的大同出发,结果也先使了一招诱敌深入后,在王振的指挥下明军先头部队追赶也先部队,结果被也先围剿,先头部队损失惨重。

听闻前线战败后,王振立刻下达撤退的命令。也就是说其实这25万大军根本就还没有打起来,只是前线遭遇了一次挫败,王振就命令撤退了。而这个王振他是蔚州人,这一次带着皇帝御驾亲征,多威风呐,所以就想从蔚州撤退,以便光宗耀祖,树立威名。

结果走到半道突然想起蔚州有他大量的土地,这么一大支军队从自己的老家经过,威风是威风了。但是却会踩坏他的庄稼啊,简直滑稽,然后又改路线,不走蔚州,而是北上向一个叫“土木堡”的地方撤退。

而当时也先的骑兵不断在后方追杀明军,搞的大量明军死在撤退的途中,三万骑兵也损失惨重。基本上可以说这张战争大多数不是死在正面对抗中,而是死在撤退的过程下。最后好不容易撤退到土木堡,这个土木堡是一个高地。

看来人家王振也是懂的一点军事常识,知道占据制高点。结果就和当初马谡的下场一样,这个土木堡高地上面没有水资源,你想啊十多二十万人挤在那么一个地方,又没有水,结果就被包围起来。在此之前,兵部尚书邝埜要求王振撤退到居庸关以内,但是王振不同意。

结果在土木堡这个地方被也先团团围困起来,明军惨败,明英宗被俘。这位昏庸无能的皇帝倒是心宽的很,看到明军溃不成军,这位皇帝干脆直接盘腿坐在地上等待瓦刺军来抓自己。而那位王振则被护卫将军樊忠所杀。

(樊忠言)吾为天下诛此贼……初,师既败,上乃下马盘膝面南坐——《明史纪事本末》

而明英宗这个俘虏倒是当的神气,瓦刺军把他抓住以后,也先还跑去跟他行君臣礼,得亏也先没有像当年金人对待宋徽宗父子那样。所以说土木堡之变从头至尾就是一场闹剧导致的,几十万人上战场卖命,没有将领、没有调度、没有计划,就跟出来旅游似的,从古至今真没有这样打仗的。

  • 小有成绩的朱厚照

朱厚照这个人和朱祁镇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人确实对军事有一丝兴趣,一天幻想着像自己的老祖宗朱元璋或者朱棣那样建功立业。简单来说,朱厚照虽然也爱玩,但是他玩的认真,而朱祁镇完全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朱厚照有多爱玩呢?

他在京城里玩腻了,就跑到宣府,在那里修了一座“镇国府”,还给自己封了一个“镇国公”的爵位,蒙古小王子来侵扰明朝边境后。朱厚照那叫一个高兴啊,火速调集军队开赴边境,还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御驾亲征。

结果在朱厚照的指挥下,明军打了一场如今颇有争论的“应州大捷”,为什么有争论呢?因为当时蒙古和明军在正面战场上集结的军队达到六万多人,包括后勤之内的总共有十万人。但是史书记载当时双方的损失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

也就是说一场几万人的大规模战争,却只死了区区几十人,难道当时他们是在单挑吗?所以关于这场战争的结果也许遭到了隐瞒,以抹黑朱厚照这个人,毕竟他也确实没干多少好事。

总之不管如何,在朱厚照的指挥下明军确实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打退了蒙古人。就这一点上来看,朱厚照无疑远比朱祁镇出色,两人的差别在于,朱厚照虽然也爱玩,但是玩的认真,再加上朱厚照这个人还是比较聪明,而且把指挥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种种因素决定了朱厚照没有吃败仗。


围炉谈史


虽说都是御驾亲征,但是因为性格、军队气势等因素,导致英宗朱祁镇兵败被俘,而武宗朱厚照大获全胜。

这其中不同点其实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就仔细的分析一下,为什么朱厚照能够胜利,而朱祁镇却失败了。

其一、性格不同

明英宗朱祁镇

九岁登基,当时虽然朱祁镇是皇帝,但是把握朝中政务的则是太皇太后张皇后和首辅大臣三杨等人,朱祁镇在奶奶和一众大臣的“辅佐”下过了好几年才真正掌权,这段时间他自然十分隐忍,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处挥洒,同时他自由长在皇宫,虽然祖辈们都是十分的勇猛,但是他却没什么领兵打仗的天赋,过于的急于求成。

明武宗朱厚照

虽然也是年少登基,但是登基的时候已经十五岁了,并且一登基,朝政大权就把握在自己手里,我们不说他多喜欢玩,比如刚登基四个月就跑出宫去。主要说说他最喜欢的是什么,其实他最喜欢的就是上战场打仗,要不怎么没事给自己封了个大将军呢。要不是他父亲死的时候就他一个儿子了,没准他早早就到边疆领兵去了。

一个热衷于打仗,因此对于此事没经历过也有准备,一个是着急立威,不管敌我双方实力,闷头前进,自然结果不同。

其二、军队气氛

古时领兵作战,那可不像我们现在是纯信息化战争,而是真实的刀兵相向,因此气势就是最重要的一关。

英宗朱祁镇

仅仅五天就召集了号称五十万大军奔赴战场,不仅如此,还带上了很多文臣,倾巢出动。没想到的是,出发还不到五天,部队所携带的粮草就消耗殆尽了,之后有阴雨连绵,将士们还马不停蹄的赶赴战场,一路上冻死饿死的士兵数不胜数。

自然军队的士气就没了,而且大家刚刚赶到战场,又接到命令班师回朝,本来还有一部分不想打仗,但是为了保家卫国仍然坚持着的士兵,听到命令后,也泄了气,全军上下想着的只有回家,还打什么仗。

后来饥渴难耐又被蒙古截断水源,大家之后听说和蒙古和谈了可以去喝水了,一个个丢盔卸甲,被偷袭自然溃不成军,还哪有人想着保护自己的皇帝呢。

武宗朱厚照

得知蒙古小王子率领五万骑兵进犯的朱厚照,命令为数不多的大军集结迎敌,士兵们接到的并不是自己听到的那个喜欢玩乐的皇帝的命令,而是“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朱寿”,要消灭来犯之敌,保卫家园,而且不是经过长途奔袭缺少粮草的情况,自然一个个像小老虎似的冲杀向前。

再有朱厚照还多次冲到两军阵前,和蒙古军队直接拿着战刀对砍(还消灭了蒙古军队的一个将领,这是在朱厚照回朝之后和当朝首辅杨廷和当面说的),在他的这种无畏精神的带领下,明军士气大振,始终占据着战场的主动权。

其三、身边的官员

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身边的官员,自不用多说,掌握话语权最多的就是大太监王振,这个王振从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开始,就时刻不停的出着馊主意,抓紧赶路啊、到达战场被吓坏了又上奏班师回朝,回京路上又要绕道路过自己的家乡,不仅如此,还让大军停下等候自己的金银财宝车能够赶上来,这一系列的建议,导致朱祁镇被蒙古俘虏。

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虽然贪玩,但是身边当时的官员都是实打实的武将,大同守将王勋,以及江彬等人,都是优秀的军事将领,之后朱厚照还下令招来了张永,魏斌等武将带兵前来助阵,没有人出馊主意,都是一心一意的想打胜仗,这才击败了蒙古小王子的部队,大获全胜。

结语

其实朱祁镇失败被俘而朱厚照能够大获全胜的因素还有很多,但是小太阳认为最主要的三点就是上面所说的啦,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二者不同的结果呢?欢迎留言讨论。


关注小太阳,每天都有新鲜的历史知识双手奉上哦。


小太阳D


这个事简单从两个皇帝亲征的心态动机来说说:

朱祁镇是个心肠软耳根子软的老实人,史上殉葬制度就是他废除的。

英宗皇帝亲征的动机有很大程度上是太监王振鼓动的,王振有着炫耀武功,衣锦还乡,观光旅游等种种念头在里边,满朝勋贵差不多都有这个心思。

结果嘛,很显然在王振企图绕道家乡炫耀乡里的时候,被伏击了…

朱厚照,这是个千古历史上最有性格的一个奇葩皇帝,从出生没经历过皇子夺嫡,继承皇位最是顺当无比。

朱厚照本人非常聪明,就是性格太奇葩,就像坐不住窝的兔子。他最大的梦想不是当皇帝,是想当大将军。奈何自己老子不争气,就生他一个皇子。他就只好自己给自个封了个大将军!

有大臣告诉他宁王反了,他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愤怒,而是兴奋,这货的脑回路绝对是异于常人。

当朱厚照兴冲冲的披挂好,准备亲征自己老叔的时候,前方传来捷报,千古牛人王阳明,竟然孤身一人,整合一群乌合之众就把宁王拿下啦 。朱厚照刚启程,他就把活干完啦

这样的捷报,对于威武大将军朱来说,简直就是个噩耗。他气的非得把宁王放了,自己再重新抓一遍。

这下好了,如此奇葩要求提出来,别说大臣们坐不住了,就连宁王都气的吐血…

好吧,为了梦想,朱厚照也是蛮用心的,潜心研究了几年鞑靼的军情,他甚至还学会了几门外族语言,专心备战…

看看人家这种用心的人,亲征大胜,好像是理所当然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