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中,剛登基的朱高熾管不住兩個弟弟,歷史上朱高熾怎麼對他們的?

孤獨的愛影室


最近一部《大明風華》火了,這部電視給觀眾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觀劇的體驗,與以往嚴肅的劇情不同,這部劇以幽默風格演繹朱家父子的相愛相殺和當時的那段歷史,總的來說是一部優秀的歷史題材電視劇。

當然也因為這部劇,讓我們對一些歷史人物有了新的認識。


(朱高熾劇照)

朱棣有4個兒子,分別大兒子朱高熾、二兒子朱高熙、三兒子朱高燧,四兒子早早夭折。大兒子朱高熾在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就被封為世子,朱高熾從小身體肥胖,行動不便,但是喜愛讀書,才華橫溢,寬厚善良,待人謙和。這對於朱棣來說是不喜歡的,他更喜歡和他性格相似二兒子朱高熙,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熙和朱棣在戰場上立下汗馬功勞。大兒子也不差,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李景隆帶50萬大軍圍攻朱棣老巢“北平”,當時,朱高熾因為行動不便就留守根據地了,根據地只有 1萬人,面對50萬大軍,朱高熾愣是守住了,憑此威望大漲,也為朱棣的靖難勝利提供了一定保障。

三兒子朱高燧也是帶兵打仗的料,也戰場上也是有萬夫莫敵之勇,在靖難之役中也立下一定功勞。


後來在經過各方的爭議和妥協後,最終確定立嫡長子朱高熾熱為儲君太子,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立為皇長孫,其中很大程度是由於朱棣愛屋及烏,朱瞻基從下聰慧過人,深得朱棣的喜愛。

在朱高熾被封為太子後,一直自我感覺良好不滿現狀的朱高熙開始蠢蠢欲動,十分眼紅皇位,甚至出格的密謀造反,因為敗露了,被朱棣打入大牢,處以死刑。

(朱高熙劇照)

本來兄弟就少,而朱高熾本性寬厚善良,又博愛兄弟,在他的求情下朱高熙免除了死刑。這不但沒得到朱高熙感恩,反而覺得理所當然,也就是在這樣慣著下,使得朱高熙專橫跋扈,目中無人。後來,朱棣在北伐的途中死了,朱高熾繼位,雖然他繼位不但10個月就死了,但是,他的貢獻和功績是不可抹去的。

在他繼位期間,把二弟和三弟都做了妥善的安排。給三弟朱高燧優厚的俸祿和好的封地,漢王朱高熙也同樣不錯的待遇。可以說,朱高熾對兄弟仁至義了。

但是,這個朱高熙卻是個不知感恩的小人,在朱高熾死後,朱瞻基繼位後,他發動叛亂,不過被朱瞻基御駕親征分分鐘打敗了,最有趣的是,他瞞著城中將士偷偷自己出城投降。當然,朱瞻基根據父親的意願,並沒有殺他二叔,而關押起來,還去大牢去看望他。可是,這個不知道好歹的東西,想著精神勝利法,把朱高熙用腿絆倒了,你說,這不是作死呢嗎,氣壞的朱瞻基直接讓人殺了他。

真是可悲可嘆!

我是歷史守夜人,堅持原創,持續為您提供優質內容,加個關注吧!


DU史明智


歷史上的朱高熾是一個非常寬厚的皇帝。他的性格早在他父親朱棣發動靖難戰爭的時候就能看出來,朱棣派他在大後方堅守大本營,敵人來攻,朱棣在前方同建文帝的軍隊作戰,分不出兵支援朱高熾。他在這種敵強我弱情況下,毫無畏懼,組織僅有的兵力,打退敵人的多次進攻。做後勤的在中國古代軍事戰爭中一直是出力不討好的差事,但朱高熾一直任勞任怨,從無怨言。 至於朱高熾和他弟弟關係是有矛盾的,而且製造矛盾的或著說加劇他們之間矛盾的正是他們的父親朱棣,朱高熾有一個弟弟特別能打仗,在靖難戰爭中,有一次戰局緊張,朱棣為了鼓勵朱高熾的弟弟更加英勇的作戰,曾暗示朱高熾的弟弟說,靖難成功之後讓他當太子。朱高熾的弟弟聽到他父親的話非常非常高興,果然不出朱棣所料,打仗更加英勇了,戰爭形勢好轉,捷報頻傳。並贏的了戰爭的勝利。 在戰爭勝利後,朱棣登基稱帝后並沒有封朱高熾的弟弟做太子。而是選擇了穩當的朱高熾做太子。從這一刻起,他們兄弟的樑子就算結下了。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加重。在朱棣去世後,朱高熾繼位。而他的弟弟卻選擇了造反。但造反並沒有成功,結局很慘!


菏澤小趙


歷史上的朱高熾在登基十個月後就溘然長逝,其實還沒有來得及決定如何收拾兩個不省心的弟弟。

真正對朱高煦、朱高燧二人痛下殺手鐧的,其實是明宣宗朱瞻基。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長子,所以在靖難之役後被朱棣封為皇太子。

然而,他這皇太子的地位可不穩,兩個弟弟朱高煦、朱高燧一直在挑戰他的地位。其中,朱高煦有軍功,所以得到朱棣的喜愛;朱高燧是因為年齡小,也得到朱棣的恩寵。

這兩個兄弟經常聯手,在父親面前誣陷太子朱高熾,但最後都被逐一化解。

永樂十四年(1416),朱高煦的奪嫡計劃徹底失敗,被父親朱棣打發到山東樂安州的封地。

永樂二十一年(1423),朱高燧原本想要勾結太監造反,但正所謂爛泥扶不上牆,這些計劃也破產了。

明成祖朱棣去世後,朱高熾繼承皇位,他就是在位僅10個月的明仁宗。

朱高熾手握權柄的日子很短,還沒想好怎麼收拾這兩個不省心的弟弟,就駕鶴西去了。最終,這個歷史使命由明宣宗朱瞻基來完成。

在朱高熾突然去世時,朱高煦想趁機發動叛亂,結果被朱瞻基乾脆利落地給平定了,還把朱高煦押到北京監禁。

但由於被監禁的朱高煦還不老實,朱瞻基乾脆派士兵把這個叔叔罩在一個大銅缸內,外面堆上木柴,點火加熱,把他活活給燙死了。

看到朱高煦的慘狀,朱高燧被嚇老實了,知道朱瞻基這個侄子會跟他們動真格的,於是安安靜靜地交出一切護衛,只想做個順民保命。

這就是朱高熾兩個弟弟的最後結局。


HuiNanHistory


用《大明風華》裡,用朱棣評價朱高熾的話說,朱高熾開口仁義道德,閉口道德仁義,這恰恰是朱高熾的厲害之處。老朱家造反起家,卻冒出你一個聖人君子,就像陰溝裡冒出個棉花球。


歷史上,朱高熾是否的確如梁冠華所演的那樣,不可考。但是正史對朱高熾的評價卻異乎尋常的高,也可見其仁義道德甚至影響了整個明朝後續的發展。

雖然朱高熾在位不到一年,他的儒家理想主義的影響在以後整整一個世紀中仍能感覺得到。

在朱棣時代,朱高熾雖然時太子監國,但是對於兩個弟弟,在朱棣的眼裡,都是要優於朱高熾的。所以朱高熾並不能實質性地對兩個弟弟產生任何制約。相反一度因為朱棣重信朱高煦,而懷疑朱高熾,導致太子府的很多屬官、幕僚甚至被關進了詔獄。而朱高煦的儀仗禮節甚至可以與朱高熾看齊。


雖然兩個弟弟巴不得朱高熾早點死掉,但是朱高熾隊兩個弟弟可謂仁至義盡。

不過後來朱高燧謀反洩露之後,朱棣要殺了他,確是朱高熾求情免於以死;而朱高煦在青州的封地後也暗中招募死士,縱容爪牙燒殺搶掠,殘害百姓,甚至以私刑處決朝廷命官,後被朱棣得知,抓到京城問罪,也是朱高熾予以求情,最終削減親衛,改封樂安州了事。

朱棣死後,朱高熾即位後不久。就下令增加了漢王朱高煦的俸祿,另賞賜寶物數以萬計;增加趙王朱高燧歲祿二萬石;並授予他們的幾個兒子爵位。


朱高燧逐步認清形勢,人也變得溫和起來;飯跟可惜的是,朱高煦卻連一個歉都未道,一個恩都未謝。

十個月後,朱高熾駕崩。朱高煦準備在路上劫殺朱瞻基。未果後,又起兵謀反,兵敗被囚。最終朱瞻基不是朱高熾,在若干年後,把朱瞻基烤成了叫花雞。


炒米視角


1. 朱高煦的條件比朱高熾要好很多,相對於朱高煦,朱高熾雄才大略沒有,大肚子到是有一個。他連走兩步都得人扶著,這點上,朱高熾完全擔不起。而且朱高熾登基的環境也不安穩,朱高煦對這個位置一直是虎視眈眈,更是小動作不斷。但就算如此,朱高熾最應該感謝的人還是朱高煦。

2. 對此會有人說最應該感謝不應該是朱棣嗎,要不是他起兵翻盤,把皇帝的位置給搶過來了,能輪到朱高熾當皇帝嗎?別說皇帝估計連王爺都不能做。對此,小編表示這根本無關緊要,因為事實就是事實朱棣奪位已經成為既定的事實,自然不能成為感恩的理由。而且朱棣還很不待見朱高熾。數次想換下他給朱高煦上去。其實這很容易理解。朱棣是個喜歡打仗的人,他看著我朱高熾那肥胖又不愛動的身體和性格,想讓朱棣喜愛起來很難。而朱高煦就很有朱棣的風采了。不喜歡都不行。因此多次動了要立朱高熙為帝的念頭。但最終還是被朱高熾熬過來了。

3. 可能會有人說他應該感謝他兒子朱瞻基,要不是他的存在,也就沒有朱高熾什麼事了。畢竟那一句“好聖孫”是十分關鍵的。不過看著好像很有道理,事實上跟朱瞻基一點干係都沒有,為何我要這麼說呢。因為,當時的鬥爭中,不管是幫朱高熾說話還是幫朱高煦說話的,都是以他兩為主心骨來進行鬥爭的。而所涉及到人物事件,都是為了兩兄弟的最終勝利而拿來鋪墊的。朱瞻基裡面最多算一個可以利用的工具,是鋒利的武器,但也就僅此而已。


喵喵驚悚密信


《大明風華》熱播,在這部劇的前半段,朱棣在世的期間,他們三兄弟明爭暗鬥,甚是有趣。朱高熾明明是太子,卻表現的非常的窩囊,總是被弟弟“欺負”,在父親朱棣面前,更是怕得連話都說不清楚,表現的十分委屈,總是靠兒子朱瞻基替他解圍,導致連朱瞻基都有些輕視他了。與漢王的軍功赫赫,盛氣凌人,更加襯托的朱高熾懦弱無能,讓觀眾覺得太子連二個弟弟都壓不住。但是歷史上真的是這樣的麼?

歷史上的朱高熾,絕對算得上是一位明君。明朝有三大盛世,其中之一就是“仁宣之治”,說的就是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兩位皇帝在位期間出現的盛世局面。由此可見,朱高熾絕非是等閒之輩。

朱高熾之所以在電視劇中表現的這麼窩囊,實在是因為形勢不同了。他有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父親,自然不會有一個鋒芒畢露的太子。如果你表現的太突出,這風頭不是蓋過了皇帝麼?就像《琅琊榜》中的祁王。

歷史上的朱高熾,在漢王造反的時候,他一味地忍讓,表現的很懦弱。實則他是在做二手準備。他深知漢王很恨于謙、楊士奇,所以明面上他答應漢王的要求,貶太子、罷於謙、楊士奇。還開出豐厚的條件,只要他們退兵,就藩,還說出把北京讓給他們的話。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低漢王的防備心,第二可以讓天下百姓看清楚,到底是誰在造反。失去了民心,你再怎麼折騰也是徒勞。

所以不是朱高熾管不住他二個弟弟,他只是覺得都是一家人,靖難之役朱家人的血已經流的夠多了,不想在看到朱家人自相殘殺。在他駕崩之前留給朱瞻基的話就是別再看見朱家自家人的血,說白了就是讓他放過二位叔叔。


8090看看


熱播電視劇《大明風華》中基本是採用了明朝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四代皇帝的歷史記載,在歷史記載上進行演繹故事和宮廷內鬥,有些還是非常貼合曆史的真面目的。

明仁宗朱高熾在記載中比較肥胖,而且走路有點瘸,這和電視劇中的形象是非常符合。明成祖朱棣只有四個兒子:明仁宗朱高熾、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四子朱高爔(未封爵,夭折),活著的三兄弟都是徐皇后所生的親兄弟。朱棣比起他的父親朱元璋的26個兒子,確實有天壤之別啊!(朱棣劇照,《大明風華》)

朱高熾和朱高煦的帝位爭奪戰。

朱元璋活著的時候,已經將朱高熾確認為燕王朱棣的世子,也即是王爵的繼承者了。靖難之役開始後,朱高熾由於肥胖,走路還有點瘸,不太適合征戰,因此就留在了北京做朱棣軍隊的後勤工作。而第二子朱高煦隨著父親朱棣南征北戰,並且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功勞很大 。

朱棣做了皇帝之後,太子這個位置誰來做成了一個大問題,大兒子是嫡長子,在靖難之役中做後勤工作,人比較賢明;二兒子跟隨朱棣立下了汗馬功勞,功勞很大,人有些缺點。朝中大臣們也是各執一詞,這讓朱棣左右為難,不知道立那個兒子好。(朱高熾劇照,歷史記載他胖胖的,腿有點瘸,需要攙扶)

著名的文臣代表解縉支持朱高熾,畢竟他是嫡長子,又是朱元璋立的世子,人比較賢明。如果朱高熾擔任皇帝,文臣們的日子會好過很多啊。解縉這個人鬼點子比較多,他勸說朱棣的方法很特別,他不談立誰為太子,而是特別誇獎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明宣宗)為“好聖孫”,這讓朱棣看清了一個事實,立長子為繼承人,可以兩代皇帝無憂啊,於是下決心馬上立朱高熾為太子。解縉雖然勸誡了朱棣,但也為以後自己被殺埋下了禍根,二皇子朱高煦不是那麼好惹得。

狡詐的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

朱高煦自認為居功至偉,在朱棣眼中的地位很高,這個兒子不管做什麼,他都寬容。

1404年,朱高熾被封為太子,朱高煦封漢王,朱高燧封趙王。既然已經封為藩王就要就藩,朱高煦的封地在雲南,他很不願意,直接拒絕前往,一直留在北京。朱棣面對自己立了大功的兒子也沒有辦法,也只有留在北京了。(漢王朱高煦劇照,《大明風華》)

為了奪得帝位,漢王朱高煦經常誣告自己的大哥及其支持者,只要抓住把柄就想置於死地。那個對朱高熾立太子有大功的解縉就被他抓住了小辮子,違反了朝廷規制,直接弄死了。

1415年,朱棣覺著該給朱高煦一點補償,將他封在了山東青州,但仍然拒絕就藩,而且私底下招募了不少精銳的武士。這下朱棣明白了,這是盯著帝位不放啊,於是將大臣參奏朱高煦的奏摺全部收攏起來,將他囚禁,並且打算廢為庶人。

太子朱高熾這下明白了好多事,馬上出來保護自己的弟弟,這也是朱棣希望看到的,假如太子不保自己的弟弟,估計他的太子之位也不保險了。1417年,漢王朱高煦就藩樂安(山東樂陵),總算離開了北京!

朱棣的第三子朱高燧也不是個省心的主。封趙王不久,朱棣就命令他不要就藩,居住在北京,這樣朱棣活著的三個兒子都留在了北京。朱高燧也是朱棣寵愛的兒子,經常幹出一些不法的事情,他居然把朝廷配給他的趙王長史殺了,多虧了自己太子大哥的求情才得以免罪。

1423年5月,幾個朱棣的貼身官員居然密謀毒死病重的朱棣,然後驕詔廢太子朱高熾,立朱高燧為帝,參與密謀的都是原來朱高燧的人。不想陰謀被舉報,朱棣獲得了“偽詔書”,下令逮捕朱高燧之後,差點沒把他嚇死,又是多虧了太子進言才得以脫罪。

太子朱高熾博得愛護兄弟、賢明的好名聲,群臣絕大多數都擁護他了。(解縉劇照,《大明風華》,被朱高煦陷害致死)

登基的朱高熾如何對待自己的弟弟?

1425年,朱棣病死在北征途中,明仁宗朱高熾即位,他對待自己的這兩個親弟弟還是蠻照顧的。

1、趙王朱高燧

朱高燧封趙王,封地在彰德府,治所在河南安陽。明仁宗朱高熾讓久居北京的朱高燧就藩,每年增加他的薪酬20000石米。趙王朱高燧本來有常山三護衛,分別是左、中、右三衛,群牧所、儀衛司等,人員差不多20000了。得到賞賜的朱高燧心領神會,距離北京這麼近,又擁有這麼多人馬,必須得讓哥哥朱高熾放心,於是放棄了常山衛的左右兩個護衛的人馬,將自己的附屬軍隊直接減掉了三分之二。

這也算是朱高熾、朱高燧兄弟相知了。漢王朱高煦被自己的侄子朱瞻基打敗後,反口咬住了老三朱高燧有參與謀反,給自己的侄子出難題。朱瞻基沒有處理自己的三叔朱高燧,就是讓人問了話。這下朱高燧嚇壞了,趕緊把常山中護衛也交了出去,其他軍隊人數多的官衙也交出去。朱瞻基只收回了護衛軍的人馬,其他照舊,並且賞賜了80傾的田園,大約合計現在4000畝。(朱高燧劇照)

2、漢王朱高煦

朱高熾對待不安心的二弟漢王朱高煦也是一如既往的寬大。他即位之後,明明知道自己的侄子在北京探查虛實也不放在心上,反而對朱高熙大加賞賜。封賞了不少財寶、批准立了漢王世子,其他的侄子也都封了郡王,一切以安定為主。

朱高熾在朝臣中的威望很高,漢王朱高煦也不敢輕舉妄動,真要做出不軌行為,等同於雞蛋碰石頭,俗話說“仁者無敵”。不過朱高熾的做派也為朱高煦謀反壯膽了,仁慈在某些人看來就是軟弱的代名詞。

不作死不會死——朱高煦。

朱高熾比較好色,朱棣去世之後他就沉湎於女色之中,當時有一個大臣叫李時勉的,曾經上奏摺勸諫朱高熾“戒色”,氣的他夠嗆,差點沒把李時勉打死!他只做了10個月左右的皇帝(1425年8月——1425年5月29日)就去世了,和沉眠女色、吃仙丹養生有很大關係!

朱高熾去世之後,漢王朱高煦就開始謀反行動,當時企圖劫殺從南京返回北京即位的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走的太快,他根本沒有找到下手的機會。

1426年8月,朱高煦在山東樂陵叛亂,同月朱瞻基親征。雙方還沒有開戰,朱高煦的部下就開始叛變了,都想捉拿漢王朱高煦獻給皇帝,面對這種情況,朱高煦只好自己投降了。(朱瞻基劇照,《大明風華》)

到了北京之後,朱瞻基本來也沒打算殺了自己的二叔,還到獄中看望他。朱高煦居然在獄中故意絆倒了朱瞻基,氣的朱瞻基下令蒸死了他,其他兒子也全部被殺!


穿越再現彼岸


從歷史上看,朱高熾對於兩個弟弟始終是仁慈的,並沒有把他們怎麼樣。而且朱高熾登基繼位也就是九個月,時間很短,也沒有精力前去處理朱高煦和朱高燧。

首先朱棣的只有四個兒子,明仁宗朱高熾、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這三個是朱棣的妻子徐氏所生。還有一個兒子朱高爔,但是生母不詳,出生一個月就去世了。所以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都是嫡子,但是朱高熾是嫡長子,從禮法上講只有朱高熾是唯一合法繼承人。而且朱棣繼位之後,為了顯示自己的合法,恢復洪武舊制,甚至連建文帝的建文年號都給廢除了,改建文紀年為洪武紀年。所以朱棣面對朱元璋敕封的燕王世子朱高熾,是一定要立為太子的,以此顯示合法性。但是朱棣的二子朱高煦有戰功,在靖難之役後的軍隊中有威望,而且面對朱高熾會有優越感,於是想要圖謀作亂。從一定意義上講,朱高煦對於當時太子朱高熾的打擊,從一定意義上講也明成祖的縱容,因為明成祖長期征戰在外,明朝是太子監國,為了防止太子權利過大,於是縱容朱高煦攻擊太子,以此形成對於太子朱高熾的牽制,以免太子威脅到皇帝。

朱高熾和朱高煦矛盾的由來。

朱高煦的野心的膨脹是在靖難之役裡面滋生的,其實最開始朱高熾和朱高煦兩人之間還是有感情的。在建文帝在位的時候,當時明太祖去世一週年的祭禮上,朱棣讓朱高熾和朱高煦,朱高煦前去南京祭拜,朱棣派他們去之後就後悔了,萬一建文帝把兩個兒子扣押作為人質就使得朱棣很被動,建文帝雖然當時有遣返三人的想法,但是朱高煦當機立斷,偷了舅舅徐輝祖馬廄裡面的馬,帶著兩個兄弟直接渡過長江回到北方的北平。

但是接下來是燕王朱棣起兵發動靖難之役,朱高煦在這個過程裡跟隨朱棣征戰,而朱高熾留守後方的北平,在朱棣兵敗東昌的時候,朱高煦帥兵趕至擊退了南軍解救了朱棣,而後在靈璧之戰中朱棣被何福大敗,又是朱高煦出現,擊敗了何福使得朱棣轉危為安,可謂是勞苦功高。在江上之戰時,朱棣和朱高煦說了一句話。

“吾病矣,汝努力,世子多疾。”

朱棣的這句話無疑是朱高煦野心的催化劑。在朱棣登基稱帝之後,朱高煦被安排在開平領兵,當時商議建立太子的事情,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結交朱高煦,稱朱高煦可以作為太子。但是

朱棣下了結論,他說

“居守功高於扈從,儲貳分定於嫡長。且元子仁賢,又太祖所立,真社稷主,汝等勿復言。”

這句話記載於《明史紀事本末》,大概意思是朱高熾留守後方的北平功勞是要高於朱高煦的跟隨朱棣的作戰功勞,太子之位由嫡長子朱高熾繼承,並且長子朱高熾仁德賢厚,又是明太祖朱元璋所立,是社稷之主,你們不要再說了。

也就是太子定為朱高熾,並且把朱高煦封為漢王,建國雲南;朱高燧封為趙王,建國彰德。朱高煦得知消息後,怏怏不樂,於是不肯就藩,還說:“我何罪,斥我萬里。”朱棣聽說後很不開心,朱高熾於是在朱棣面前說好話,朱高煦這才得以留在南京。朱高煦也在南京期間發展自己的勢力,他先是把天策衛劃分為自己的護衛,隨後又請求增加兩個護衛隊,常常以唐太宗自詡,他先是說唐太宗當年是天策上將,我現在有天策衛,不也一樣嗎?隨後又說我這麼英武,不也和唐太宗一樣嗎?此後朱高煦就開始參與奪嫡。而在此期間朱高幫助了朱高煦。

朱高熾和朱高煦,朱高燧的明爭暗鬥

朱高煦先是攻擊支持太子朱高煦的解縉,最後解縉被殺。永樂十二年(1414年),朱棣北征回來,太子朱高熾迎駕遲到,朱高煦以此為藉口攻擊朱高熾,黃淮下獄。但是在永樂十三年(1415年)朱高煦被封在青州,趙王高燧封國於彰德,朱高煦不願意就藩,上奏願意侍衛在朱棣左右,但是被朱棣強行就藩,永樂十四年(1416年),朱高煦召集的軍隊,但是被朱棣強行解散。永樂十五年(1417年),朱棣意圖遷都,此時的朱高煦被遷徙在山東樂安州,朱高煦招納亡命,私募軍隊到達三千人,同時劫掠縱容軍隊在南京城劫掠殺人,甚至僭越使用皇帝的儀仗,朱高煦的意圖也很簡單,他想在朱棣遷都之後,控制南京城,以此為基地奪取皇位。朱棣回到南京後並沒有處理朱高煦,但是此後又聽聞朱高煦招納亡命之徒的消息,朱棣大怒,把朱高煦抓回來當面審問,並且剝奪朱高煦的衣冠,囚禁在西華門,最後是朱高熾力救朱高煦,朱高煦才得以保全。

在朱棣駕崩,遺體前往北京的時候,朱高煦當時留在北京的兒子朱瞻圻幫著朱高煦打探消息。當時的信使來往北京和樂安州一個日夜跑了六七個來回。但是在朱高熾和朱瞻基的安排下,朱高煦始終沒有作為。最後明仁宗朱高熾登基稱帝,給朱高煦增加歲祿,賞賜錢財萬計,讓他歸藩。封其長子為世子,其餘兒子皆為郡王。

朱高燧此人長年是和朱高煦勾結在一起的,《明史》記載:

高燧恃寵,多行不法,又與漢王高煦謀奪嫡,時時譖太子。

在永樂七年(1409年)被朱棣剝奪衣冠,最後是太子朱高熾勸解,朱棣才放過了朱高燧。但是朱高燧搞出了大案,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五月,朱棣突然生病,護衛指揮孟賢等人暗中勾結欽天監官王射成,內侍楊慶養子造偽詔,密謀毒殺朱棣,等到朱棣去世,再從中宮下詔,廢太子朱高煦,立趙王朱高燧。總旗王瑜的親家高以正為孟賢等人畫謀,高以正把密謀告知了王瑜。王瑜卻把密謀告知朱棣。朱棣大怒,下令逮捕孟賢,居然真的找到了偽詔。孟賢等人都被殺害,王瑜高升為遼海衛千戶。最後朱高燧被逮到了朱棣面前,面對殺氣騰騰的朱棣,朱高燧一時之間不敢說話,最後是太子朱高燧說“這一定是下人所為,高燧肯定不知道事情。”就這樣朱棣放過了朱高燧,朱高燧此後收斂很多。明仁宗朱高熾登基稱帝,增加朱高燧的俸祿,朱高燧辭去常山左右二護衛。

可以說朱高熾對於兩個弟弟還是不錯的。在朱高熾繼位九個月去世之後,朱高煦意圖謀反,但是兵敗被抓回北京,最後被殺,朱高燧由於參與密謀。但是明宣宗朱瞻基沒有處罰朱高燧,之後百官抨擊朱高燧,朱高燧驚慌失措,辭去自己的護衛,安心養老。


人者仁義也



《大明風華》中的朱高熾卻是有些管不住自己的兩個弟弟,這和他的性格有關。說好聽點他是比較仁義,說不好聽他就是有些軟弱,但這個性格也是他能繼承皇位的關鍵。


朱棣在位的時候,對立誰為太子很是為難。當時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朱高熾非常仁義,並且是嫡長子,二兒子、三兒子全都能征善戰,野心勃勃。真正讓朱棣下定決心立朱高熾為太子是因為兩件事,一個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比較出色,讓朱棣非常喜歡,朱棣認為立朱高熾為太子相當於後面兩代江山都能穩固。


另一個是朱高熾為自己的弟弟求情,二皇子朱高煦當時在京城犯下很多罪責,最終惹的朱棣下令將其抓起來。此時朱高熾表現出自己的仁義,不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為弟弟求情。這讓朱棣非常高興,因為他是篡位而當得皇帝,本來就很擔心自己的名聲。看到朱高熾的仁義,認為朱高熾能夠為他們家挽回名聲,並且相信他當上皇帝也能好好的對待弟弟,不至於趕盡殺絕。


歷史上的朱高熾,與《大明風華》中的朱高熾非常相似,可以說在朱高熾的人物設定上,電視劇還是比較尊重歷史的。朱高熾的兩個弟弟,曾經跟隨朱棣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當朱高熾當上皇帝的時候,他們更自認為功高蓋主,所以並不是很服氣。


朱高熾卻充分的表現出自己的仁義,二皇子朱高煦有心謀反,讓自己的兒子在京都探聽朝廷內部的虛實。朱高熾明明知道實情,卻並沒有在意,反而對朱高煦大加封賞。三皇子擁兵自重,朱高熾則越加賜給他封地和權力。朱高熾的做法其實非常高明,把兩個弟弟的野心化解於無形當中。因為他的仁義,朝廷上下對朱高熾都很信服,朱高熾的威望也很高。朱高煦和朱高燧在朱高熾在位的時候,全都沒敢輕舉妄動。


可惜的是,朱高熾雖然非常仁義,但由於身體肥胖、比較虛弱,並且好色,經常的吃一些丹藥,妄圖能夠長生不老。最終,朱高熾在位僅僅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朱高熾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朱瞻基繼位,朱高煦和朱高燧先後謀反,但朱瞻基都沉著應對,並且一一化解。最後,朱高煦和朱高燧也都死在了朱瞻基的手裡。


雨天論娛樂


永樂二年,朱高熾立為皇太子。在朱棣北征蒙古各部的時候,朱高熾監國,處理日常政務,當國內發生災害的時候,派人撫卹,為他贏得了仁厚的美名。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二人經常誣陷他,有人告訴朱高熾:“有人在誣陷你,你知道嗎?”朱高熾說:“不知道,我只是盡我的本分而已。”永樂十三年五月朱高煦改封青州,他找各種理由不去封地,他私自招募了三千人的私人武裝,這些朱高煦手底下的人經常胡作非為。有一次兵馬指揮徐野驢懲罰了幾個朱高熙的人。朱高煦竟然親手打死了徐野驢。

在靖南之亂中,隨著父親朱棣起兵靖難,之後屢次擔任先鋒立下很多戰功。特別是在朱棣兵敗東昌的時候,大將張玉戰死,之後朱高煦奮力殺敵前來救駕。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口子被南軍擊敗,朱高煦再次前來救駕,此時朱棣大喜並說道:“你要努力啊,太子體弱多病!”這也成為之後朱高煦不願意就藩的理由,並且以此為由奪嫡。此人和朱棣很像,在戰場上多次幫助朱棣轉危為安,他覺得自己的父親也不是太子,最後通過造反當了皇帝。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由於自己父親朱棣的榜樣,導致朱高煦從內心不服氣。但是正是由於朱高煦比較殘暴這就讓朱棣感覺不可以擔任皇帝,如果這個人當了皇帝那麼兒子朱高熾,孫子朱瞻基等人就肯定死。畢竟朱棣並不希望自己家裡面的發生骨肉相殘的事情,於是在永樂二年立皇長子朱高熾擔任太子。

朱棣曾經對朱高煦許下過諾言,所以在靖難之役後,朱高煦多次挑戰太子東宮之位。先是以稱病為由遲遲不去就藩,並且在朱棣面前調撥是非,使得力保朱高熾太子之位的解縉被貶被殺,並且在京城私養武士,擊殺兵馬指揮官,僭用御車馬器物等來挑戰皇權。後來知道真相的朱棣對朱高煦進行了嚴厲的訓斥,並且剝奪了他的冠服和爵位,準備將他廢為庶人。身為長兄和太子的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所以跪在朱棣面前為朱高煦求情,此為第一次愛護兄弟。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從北方的歸途中病逝,在英國公張輔和閣臣楊榮的安排下,秘不發喪,將朱棣的屍體運回北京,遺詔由朱高熾繼位,身居樂安的朱高煦和在北京的朱高燧都不知道這事,完美地避免了一場宮廷爭鬥。朱高熾繼位後,把朱高煦召來北京,給錢給人,還把他兒子朱瞻圻封為世子,其他兒子都給了個郡王位,再把他趕回了樂安,而有過謀反實情的朱高燧,朱高熾又是恩威並施,加了他的俸祿,但也削弱了其護衛,讓他遷出北京去彰德就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